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颈部深筋膜间隙是由颈深筋膜的三层结构即浅层、中层、深层分界围成的多个不同的功能性筋膜间隙[1~ 2 ] 。通过限定病变所属筋膜间隙 (当病变较小局限在单一间隙时 )或病变中心所处间隙位置 (当病变较大呈跨间隙或多间隙生长时 ) ,结合临床和病变的CT影像学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病变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1 CT扫描技术常规轴位平扫范围自颅底 (外耳道水平 )至胸廓入口(锁骨上区 ) ,层厚 3mm~ 5mm ,间隔 2mm或连续扫描。疑鼻咽 ,口咽 ,腮腺肿瘤者加扫冠状位。多须行增强扫描 ,能清楚显示颈动脉、颈静脉血管以利病变的显示 ,有… 相似文献
2.
孙大熙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6,7(4):197-199
CT、MRI在诊断面颈部肿瘤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描述了面颈部各种常见肿瘤的CT、MRI诊断要点,并扼要地比较了二者各自的优缺点,以便临床应用时能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孙大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6,(4)
CT、MRI在诊断面颈部肿瘤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描述了面颈部各种常见肿瘤的CT、MRI诊断要点,并扼要地比较了二者各自的优缺点,以便临床应用时能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MRI探讨鼻咽癌侵犯舌骨上颈部筋膜间隙的规律及其与肿瘤T分期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经病理学证实的鼻咽癌初诊患者200例,在治疗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结合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新修订形成的"鼻咽癌2008分期",观察鼻咽癌对舌骨上颈部各筋膜间隙的侵犯情况及其与T分期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鼻咽癌的生长规律。结果 (1)鼻咽癌对舌骨上各筋膜间隙的侵犯率依次为:咽黏膜间隙(200例)、咽旁间隙(180例)、咀嚼间隙(139例)、咽后间隙(125例)、椎周间隙(119例)、颈动脉间隙(57例)、腮腺间隙(14例)、下颌下间隙(2例)、面颊间隙(1例)。(2)鼻咽癌T1期8例(4.0%)肿瘤仅局限于咽黏膜间隙;T2期34例,其中64.7%(22/34)肿瘤突破咽颅底筋膜侵犯咽旁间隙;T3期61例(30.5%)肿瘤对舌骨上各筋膜间隙的侵犯率依次为咽黏膜间隙(100%,61/61)、咽旁间隙(100%,61/61)、咽后间隙(77.0%,47/61)、咀嚼间隙(68.9%,42/61)、椎周间隙(67.2%,41/61)及颈动脉间隙(37.7%,23/61),下颌下间隙、腮腺间隙、面颊间隙及颈后间隙均未见侵犯征象;T4期97例(48.5%)肿瘤对舌骨上各筋膜间隙的侵犯率依次为咽黏膜间隙(100%,97/97)、咽旁间隙(100%,97/97)、咀嚼间隙(100%,97/97)、咽后间隙(80.4%,78/97)、椎周间隙(76.3%,74/97)、颈动脉间隙(35.1%,34/97)、腮腺间隙(14.4%,14/97)、下颌下间隙(2.1%,2/97)及面颊间隙(1.0%,1/97),颈后间隙未见受侵征象。(3)鼻咽癌向单侧及双侧侵犯率分别为30.2%(58/192)和69.8%(134/192)。结论鼻咽癌对于周围的舌骨上筋膜间隙侵犯中,以咽旁间隙侵犯率最高。颈后间隙是唯一未受侵犯的舌骨上筋膜间隙。肿瘤向周围生长的模式为:向侧方浸润多于向后方,向后方浸润多于向侧后方,向双侧浸润明显多于向单侧浸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颌面部淋巴结外病变影响舌骨上颈动脉间隙的CT表现特点。方法 54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影响舌骨上颈动脉间隙的颌面部病变分为颈动脉间隙组(I组)和颈动脉间隙外组(Ⅱ组)。结果 I组病变10例,均为良性。CT显示颈动脉间隙内血管移位9例,闰变与血管间脂肪带消失3例。Ⅱ病变44例,良性10例,恶性34例。CT显示病变压迫间隙内血管14例(13例有血管移位),病变与血管间脂肪带来 相似文献
7.
颈部囊性病变的CT、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颈部囊性病变的CT、MRI表现,提高对颈部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病变16例,其中鳃裂囊肿9例(男8例,女1例,年龄13-62岁,平均28.1岁),甲状舌管囊肿3例(男2例,女1例,年龄4-41岁,平均16.7岁),淋巴管囊肿4例(均为男性,年龄9-56岁,平均33.3岁)。全部均行层厚、间隔5mm的CT薄层平扫,其中6例行增强扫描,5例行MRI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T1WI用SE序列,T2WI用FSE序列。结果:9例鳃裂囊肿和4例淋巴管囊肿均位于颈侧,前者与胸锁乳突肌紧邻,有的甚至造成了胸锁乳突肌的肥大。3例甲状舌管囊肿位于颈正中线舌骨上下区。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淋巴管囊肿呈分叶状不规则形。以低密度和长T1、长T2信号为主,合并感染、手术或穿刺可使病变密度或信号变得复杂。结论:CT、MRI检查可提高颈部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尤其是MRI可多轴位显示病变的形态及周围关系。 相似文献
8.
1998年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he licalcomputedtomography ,MSCT)的推出是CT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本文就MSCT原理、扫描参数、后处理技术在颈部与颅底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MSCT原理及其扫描参数1.1MSCT原理 与单层螺旋CT(sin gleslicehelicalcomputedtomography ,SS CT)的扇形线束、单排探测器和单个数据采集通道相比 ,MSCT装备有锥形线束、多排探测器和多个数据采集通道。例如8排多层螺旋CT可同时开放 8个数据采… 相似文献
9.
朱新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0,9(4):196-197
目的 探讨颈部神经鞘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临床及CT资料。结果 病灶呈形态规则、边缘清楚光滑肿块,较小病灶密度均匀,较大病灶内可有囊变及坏死,甚至完全囊变。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受压并可将两者分离。结论 CT发现颈动脉鞘区肿埠块,临床表现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肝肾隐窝又称肝肾间隙或Morison间隙,是肝脏与右肾、右肾上腺及下腔静脉间潜在的间隙。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并不少见,右肾上极、右肾上腺和肝脏右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对4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所见相对照。结果;43例腹膜后肿瘤的主要定位征像为:1.腹膜后壁层受压前移;2.腹膜后结构被推前移,被包绕或与肿瘤界面不清;3.其它:本组CT定位诊断正确率83.72%。良恶性肿瘤的大小无显著差异,囊性和均匀密度的肿瘤都为良性,不均匀密度在良恶性肿瘤中均可见;CT定性正确: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5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CT资料,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31例、嗜铬细胞瘤17例、原发性皮质腺癌8例、髓质脂肪瘤1例。分析肾上腺各类病变的CT表现,讨论对各类病变的定性诊断。认为CT扫描可以从综合病灶大小、形态、范围、密度等方面较明确地对肾上腺肿瘤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以及CT检查对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的咽旁间隙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位置、与咽旁间隙茎突及颈动脉鞘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28例咽旁间隙肿瘤中,多形性腺瘤5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颈动脉体瘤2例,淋巴瘤8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5例。5例多形性腺瘤表现为咽旁间隙茎突前间隙腮腺区卵圆形或扁块状肿块,4例神经鞘廇均位于茎突后间隙,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其中2例有囊变坏死,2例颈动脉体瘤CT上呈圆形等密度的软组织肿块,位于颈动脉分叉的内侧,8例淋巴瘤CT见咽旁前间隙多发结节样软组织肿块影,3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咽旁间隙多发肿大淋巴结。结论:茎突前间隙最常见肿瘤是多形性腺瘤和淋巴瘤,茎突后间隙最常见肿瘤是神经源性肿瘤和转移瘤,多排螺旋CT检查结合后处理技术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骶骨肿瘤的CT影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骶骨肿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3 0例经病理证实的骶骨肿瘤影像学特点。结果 3 0例骶骨肿瘤包括转移瘤 10例 ,脊索瘤 5例 ,骨巨细胞瘤 4例 ,神经源性肿瘤 3例 ,软骨肉瘤 3例 ,其它 5例 ,其CT影像学表现各有异同。结论 从发病年龄、骶骨骨质破坏的形式、是否伴有硬化边缘、有否钙化、软组织肿块等方面分析 ,有助于骶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曹然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8,7(1):28-29
本组报告8例经病理及复查证实的肾少血管性占位病变的肾动脉造影与CT诊断,其中肾移行细胞癌4例、鳞癌1例、肺癌肾转移1例、肾内积血2例。肾动脉造影以其特征性的小斑点状肿瘤血管、血管移位及肿瘤染色等征象作出肾癌或其它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CT则以高密度分辨率较肾动脉造影易于发现较细小的病灶,尤其是薄层扫描。对一些CT定性有困难的病例,如肾内巨大陈旧性血块等,结合肾动脉造影可排除肿瘤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骶骨肿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是证实的骶骨肿瘤影像学特点。结果 30例骶骨肿瘤包括转移瘤10例,脊索瘤5例,骨巨细胞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3例,软骨肉瘤3例,其它5例,其CT影像学表现各有异同。结论从发病年龄、骶骨骨质破坏的形式、是否伴有硬化边缘,有否钙化、软组织肿块等方面分析,有助于骶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0例原发性腹膜后非器官源性肿瘤的CT资料,结果显示CT能提供肿瘤准确定位诊断。良性肿瘤边界清,形态规则;恶性肿瘤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大片坏死区;同时对肿瘤具体类型鉴别诊断,作者提出了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14例颅鼻沟通瘤的CT资料,其中9例肿瘤起源于鼻腔,鼻副窦或鼻咽部向颅内扩散,5例系颅内邻近颅底部肿瘤向鼻腔、鼻副窦或鼻咽部侵犯。经颅底(前、中、后颅凹)骨质破坏缺损区。肿瘤病理类型不定,有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鞍区肿瘤等。颅内外肿瘤相沟通。CT检查应以冠状扫描为主,CT扫描能明确肿瘤病灶起源显示病变全貌,是这类肿瘤的首选检查,并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腹部脏器钝伤的CT诊断(附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腹部脏器钝伤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表现。材料和方法:应用CT扫描对30例腹部脏器钝伤患者在损伤后2小时至14天内进行了检查。结果:CT扫描发现肝、脾、肾、十二指肠及多脏器损伤各为3、18、5、1及3例。扫描结果可清楚地显示脏器损伤及出血的程度和范围,而且亦能同时检出后腹膜腔及骨路等损伤。结论:CT能迅速、难确、有效地检出腹部脏器的损伤,为治疗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附3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2例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包括甲状腺瘤10例,甲状腺囊肿5例,甲状腺癌17例,重点讨论CT对各种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提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有,1.病灶大小及形态;2.病灶边界情况;3.病灶密度(包括钙化和囊变、是否均匀、强化后表现等);4.病灶对周围组织结构的浸润及转移情况。认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钙化率远远高于良性,但其钙化形式对鉴别诊断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