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探讨小学生形态、素质指标和肥胖的分布状况 ,本研究对太原市小学生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在太原市 3所小学 9~ 13岁学生中 ,剔除低体重儿、使用过激素、有慢性病史及患有内分泌疾病者。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计算肥胖度筛选出 975名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城乡6~11岁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收集余杭区城乡4所小学6~11岁4930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生长发育评估及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小学矮小的发病率几乎是城镇的两倍;而城镇小学性早熟的发病率比农村高1.6个百分点,肥胖高1.8个百分点。肥胖是此项调查中发病率最高的。农村学生回家后活动时间较城镇学生少,家庭月经济收入、家长文化水平低,父母对儿童生长发育关注度也不够。结论儿童的体格发育除与父母遗传因素有关外,父母文化水平、经济水平、父母对儿童生长发育关注也可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过度肥胖不利于儿童智力发育。引起小儿肥胖的因素是多因素的,本文指的是单纯性肥胖,即肥胖的主要原因为多食少动,其进食的热量超过消耗量,除外内分泌疾病、头颅外伤、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肥胖。1 资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50例肥胖儿和50例健康儿对照组均来源于本市某实验中学3、4年级学生。凡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标准体重20%,即确定为肥胖儿。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托幼机构2~4岁儿童肥胖患病率及家长知信行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出有效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市区2018年1~12月托幼机构2000名2~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所选儿童体格,其中肥胖判定标准为WHO身高标准体重值。与此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家长知信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正常体重儿童和肥胖儿童家长的肥胖知信行状况。结果 2000名儿童中,311名超重,占比为15.56%,118名为肥胖儿童,占比为5.90%;不同性别、年龄的肥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肥胖儿童家长在肥胖知信行(KPA)调查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家长(P 0.05);家长知、信、行得分及格率分别为55.10%、75.80%、34.70%,三者得分存在相关性(P 0.05)。结论家长对肥胖的知信行与2~4岁儿童肥胖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引起社会和家长重视,强化家长对儿童肥胖的健康教育,制定可行性方法,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5.
杏花岭区小学生中有近30%集中在厂矿子弟学校。小学生常见病有龋齿、肥胖、营养不良、贫血、近视等。为掌握本区小学生健康状况,我们对1~6年级小学生进行体检。现报告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杏花岭区49所小学中所有的1~6年级学生。其中区办小学36所,厂办小学...  相似文献   

6.
温州市鹿城区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温州市鹿城区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超重患病情况,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制订防制策略及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温州市鹿城区中小学抽取年龄在6~17岁中小学生,测量其身高体重。根据体重指数(BMI)评价调查对象的肥胖患病率,并根据性另0及年龄分层比较患病率差异。超重及肥胖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结果完成抽样温州市鹿城区12所中小学共计6719名中小学生,研究对象男女性别比例为1.29:1,平均年龄(11.45±4.05)岁,体重指数(BMI)为(18.89±3.58)kg·m^-2,超重患病率12.14%,肥胖患病率为3.26%。超重及肥胖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低,并存在性别差异。结论温州市鹿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患病率高,并呈现性别年龄差异,宜早制订防制策略及措施,减少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7.
3~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1年10月对岳化总厂内1040名3~7岁儿童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 :整群抽取岳化总厂5所幼儿园3~7岁儿童1040名 ,男576人 ,女464人。1 .2方法 :根据1996年9市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对被调查儿童进行筛选 (即排除有家庭性肥胖史、体内激素代谢紊乱和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 )。1 .3调查内容 :包括体重、身高、胸围、腹围等项目 ,并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儿童出生史、喂养史、饮食习惯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2结果2 .1生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8.
闻慧  许韬 《上海医药》2017,(22):58-59
目的:探索打浦桥街道社区内4家幼儿园3~6岁在园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方法:选择打浦桥街道社区内4所幼儿园在园儿童793人,其中男性385名(48.5%),女性408名(51.5%).由专业保健医生按统一标准测量其身高、体重,统计儿童肥胖的检出率.结果:3~6岁在园儿童的超重检出率为12.74%.肥胖检出率为3.91%,其中男性的肥胖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1%比2.21%,P<0.05).肥胖的检出率随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肥胖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的肥胖动态,我们对佳木斯市区有代表性的8所健康监测点校约如m名中小学生,从199chl998年的肥胖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佳木斯市四个行政区整群抽取4所中学,4所小学,共8所学校做为健康监测点校.监测与评价方法:监测控卫生部编发的《学校卫生军报表填写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采用《中国学生身高、体重、营养状况评价表》评价学生团时营养状况,井确定肥胖.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格改和串的显著性检驻.2结果lpe6-1998年备年级组四肝状况见表l.3讨论从表1可见,199chl998年各…  相似文献   

10.
寄宿制小学与普通小学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龄期是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本文对寄宿制小学与普通小学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调查分析 ,以期能为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的儿童心理教育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在本市选择有代表性的寄宿制小学三所 ,并选择条件相近的普通小学两所 ,在每所小学 1~ 6年级各选择一个班 ,对共 30个班的 978名儿童进行调查 ,共发出问卷 978份 ,回收 92 8份 ,剔除填写不全者 91份 ,有效问卷 837份 ,其中寄宿制小学儿童 36 1名 (男童 187名、女童 174名 ) ,普通小学儿童 4 76名 (男童 2 5 2名、女童 2 2 4名 ) ,年龄范围 6~12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11.
徐州市托幼机构3~6岁儿童肥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托幼机构3~6岁儿童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查徐州市区2所幼儿园3~6岁的儿童527名,其中男童270名,女童257名,进行体格测量,采用WHO身高标准体重值为肥胖判断标准。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527名儿童中,肥胖儿童48人,肥胖率为9.11%,其中男童肥胖检出率13.33%,明显高于女童的肥胖检出率4.67%,P<0.01。5岁以上儿童肥胖检出率最高。结论不良饮食习惯与遗传是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健康教育入手,树立家长的正确健康观念,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省芜湖市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流行情况,探讨肥胖对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现状调查的方式,按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芜湖市弋江区3所中学。于2012年9~11月对该3所中学7~9年级的2 1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双重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使用SAS 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2 029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 124人(55.40%),女性905人(44.60%)。城市为1 172人(57.76%),农村为857人(42.24%)。血压检测结果,高血压者239例,检出率为11.6%;高血压的检出率随着被检者年级的增高而升高,男生、女生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上升的趋势,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患病率与体重、腰围、臀围、体质指数、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生具有性别差异,且肥胖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密切相关,控制超重和肥胖对预防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回眸探索中前行的药房托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托幼机构3~6岁儿童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查徐州市区2所幼儿园3~6岁的儿童527名,其中男童270名,女童257名,进行体格测量,采用WHO身高标准体重值为肥胖判断标准.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调查的527名儿童中,肥胖儿童48人,肥胖率为9.11%,其中男童肥胖检出率13.33%,明显高于女童的肥胖检出率4.67%,P《0.01.5岁以上儿童肥胖检出率最高.结论 不良饮食习惯与遗传是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健康教育人手,树立家长的正确健康观念,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番禺区市桥镇3所小学7~12岁的2290名儿童进行了有关肥胖的调查。方法按照年级将所有被调查对象分为6个年龄组,肥胖的判断标准以WHO身高标准体重为标准。结果肥胖检出率为13%,男生15%,女生11%。同时检出营养正常1237人,营养不良93人。随年龄的增长,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一年级组为10%,五年级组达14%。结论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轻度肥胖患病率为6%,明显肥胖患病率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庆市某市区2所小学生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为小学生高血压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某市区2所小学1 017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测量。结果 1 017名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65%和10.72%。城市学校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20.63%和16.63%)均高于务工学校(9.41%和5.54%)。高收缩压、高舒张压和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93%、5.11%和7.67%。城市学校学生的高收缩压、高舒张压、高血压检出率(5.47%、7.16%和10.32%)均高于务工学校学生(2.58%、3.32%和5.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收缩压的危险因素为腰围偏高、年龄增大、超重和肥胖(P<0.05),OR值(95%CI)分别为4.795(1.570~14.647)、1.315(1.069~1.619)、3.285(1.178~9.159)和5.063(1.439~17.809);高舒张压的危险因素为肥胖(P<0.05),OR值(95%CI)为5.446(2.817~10.528);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超重和肥胖,OR值(95%CI)分别为2.726(1.455~5.107)和8.604(4.966~14.906)。结论 2所小学学生的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流行形势较为严峻,超重和肥胖是儿童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建议重视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工作,早期预防高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了解1岁儿童营养过剩(超重肥胖)与睡眠时间的关系。方法按经济状况分层抽取两个城区,再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社区保健门诊1013名12个月龄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测查体质量和身高,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出生体质量身长,父母体质量身高,近一周进食情况。结果 1岁儿童发生肥胖的比率为4%,超重的比率为6.1%。每日睡眠时间<11h的儿童肥胖发生率是12.68%,≥11~12h的肥胖发生率是3.96%,≥12~13h的肥胖发生率是3.83%,≥13h的肥胖发生率是2.35%。差异显著(P<0.01)。结论 1岁儿童因为睡眠时间减少,营养过剩(肥胖超重)的发生率增高。睡眠减少是肥胖和超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感觉统合失调指任何原因致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全身不能和谐有效地运作 (SIS)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国外报道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约 1 0 %~ 3 0 % [1~ 3] ,北京报道为 1 0 3 %~ 3 5 9% [4 ] ,牧区蒙族报道9 1 4%~ 2 0 66% [5] ,为了解贵阳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情况 ,我们进行了该项调查。1 资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 ,选择贵阳市 5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 ,在每所小学的 1~ 6年级各随机抽样选择一个班 ,对智力正常 789名学生进行调查 ,其中男孩 42 8名 ,女孩 3…  相似文献   

18.
少儿期血压偏高和肥胖与成年人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欧美国家 8%~ 2 0 %的成人和 5 %的儿童患有高血压。尽管近年来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长足发展 ,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尤其对儿童血压的研究较少。本组对 2 88名 8~ 15岁的学生进行血压偏高和肥胖等因素的分析研究 ,以探讨高血压与遗传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笔者从 1997年起对石家庄市郊 2 88名 8~ 15岁的学生进行了血压偏高和肥胖等因素的分析 ,并对其血压偏高和肥胖者的家系进行三代调查。1 2 方法 本组对 2 88名 8~ 15岁的学生在休息 30min后取坐位分别测量左上肢收缩压和舒…  相似文献   

19.
董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4,(3):152-153,156
目的探讨莱西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病学原因。方法采用分层调查法对莱西市6646名3-6岁儿童进行肥胖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莱西市3-6岁儿童检出单纯性肥胖100例(1.50%),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显著,男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食欲、进食速度、儿童父母对子女肥胖的态度以及父母BMI是莱西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食欲强、进食速度快、父母对子女肥胖不关注及父母BMI偏大是影响3-6岁儿童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的最好防治方法是群体干预联合家庭干预。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空腹血糖情况。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对来我院就诊和进行体检的儿童进行筛选,对4~8岁的肥胖儿进行血糖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00名儿童中筛查肥胖儿,肥胖儿诊断标准:凡体重超过同性别健康儿童均值20%者初筛为肥胖症[1],符合孟氏儿童肥胖评价标准。病理性肥胖除外。在所检出的肥胖儿童中随机选择60例,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岁,为肥胖组。另选择正常儿童50例,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岁。两组均采用清晨空腹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当日进行测定。1.2检测方法血糖(FB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