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目的: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咪唑斯汀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咪唑斯汀的总有效率82%显著优于使用氯雷他定的对照组75%,本次研究没有死亡和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慢性荨麻疹使用咪唑斯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较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静脉注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d,同时每晚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对照组75例仅每晚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均治疗观察2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0.7%,2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可靠、依赖性好、不良反应小,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3.
周君武 《北方药学》2012,9(4):10-11
目的:旨在采用昆明山海棠联合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用昆明山海棠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咪唑斯叮治疗。治疗2月后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月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痊愈率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采用昆明山海棠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用咪唑斯汀组,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美能(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第1个月服美能(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咪唑斯汀片10mg1,次/d口服;第2个月给予美能(复方甘草酸苷)片、咪唑斯汀片隔日交替服用;对照组第1个月服咪唑斯汀片10mg,1次/d,第2个月咪唑斯汀片隔日服用。两组均停药2个月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4.67%)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χ2=6.007,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酐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性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慢性荨麻疹患者接受咪唑斯汀与赛庚啶联合递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咪唑斯汀治疗以及咪唑斯汀与赛庚啶联合递减治疗,对比2组慢性荨麻疹患者疗效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概率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接受咪唑斯汀与赛庚啶联合递减治疗,具有较高价值,可降低疾病复发以及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联合使用治疗患者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7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根据护理人员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单纯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使用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P0.05)。结论:使用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患者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使用中药制剂荨麻疹汤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d;西药对照组使用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6%,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方法选取来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口服咪唑斯汀,对照组给予口服氯雷他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周期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在总有效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均能明显控制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其中咪唑斯汀的总有效率为82%,疗效略优于比氯雷他定治疗组;本研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死亡或者是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试验组相关性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3例(占3%)、乏力2例(占2%)、口干2例(占2%)、头疼1例(占1%)、恶心1例(占1%)、腹泻1例(占1%),在停药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自动消失。结论咪唑斯汀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上临床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48例,予咪唑斯汀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咪唑斯汀口服,疗程5周。结果治疗第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52%,对照组50%,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5周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方地肤子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间的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地肤子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一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7%(36/4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45/49),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8例(36.73%),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18.3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地肤子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单纯用咪唑斯汀治疗的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马晓敏 《中国药业》2014,(12):100-101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日,同时口服玉屏风颗粒5 g,3次/日;对照组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日;疗程均为6周。观察血清IgE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用药可增强抗炎、抗过敏作用,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咪唑斯汀治疗。2组治疗14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张永宁  刘乐 《安徽医药》2014,(12):2378-2379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将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每次2 m L,隔日一次,同时给予盐酸氮卓斯汀每次2mg,每天2次;对照组48例,单独给予盐酸氮卓斯汀每次2 mg,每天2次;疗程均为30 d。治疗期间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停药一月后复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4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74例,分为咪唑斯汀组、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组和盐酸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组,分别为54例、62例和58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76%、92%、77.6%,咪唑斯汀组和盐酸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丸治疗儿童舔口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口腔科门诊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的消毒纱布湿敷于患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防风通圣丸口服,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风通圣丸联合局部治疗儿童舔口皮炎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咪唑斯汀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为口服咪唑斯汀组,B组为穴位埋线组,C组为穴位埋线+口服咪唑斯汀组。3组于疗程结束7 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64.29%、89.66%,C组临床疗效优于A、B组(P〈0.05)。观察期间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本院门诊治疗荨麻疹的1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4例,对照组服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服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均下降,且对照组的症状总积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57%,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17%,两组问治疗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优于单一应用咪唑斯汀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为口服咪唑斯汀组,B组为穴位埋线组,C组为穴位埋线+口服咪唑斯汀组.3组于疗程结束7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A 、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64.29%、 89.66%,C组临床疗效优于A、B组(P<0.05).观察期间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冶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予咪唑斯汀10 mg,1次/d,共2周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2周有效率为90.93%.结论 咪唑斯汀口服治疗慢性荨麻疹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王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1,9(6):254-255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皮敏消胶囊、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配合上臂内侧注射转移因子2mg,每周2次,连续用药8周、皮敏消胶囊4粒口服,每天3次,用药3周;对照组仅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连续用药8周。停药4周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45%;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有效率复发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咪唑斯汀、皮敏消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