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设计了前瞻性研究,将120例单胎、头位、无难产因素、无清光眼及癫痫病史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于第二产程末胎头着冠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胎肩娩出后肌注缩宫素;后者胎肩娩出后只肌注缩宫素。结果:两组的总产程、新生儿体重等指标采用u检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第三产程所需的时间差异显著(P<0.05);产后2小时出血量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于第二产程末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是高效安全、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组)与单纯应用缩宫素(对照组)对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剖宫产初产妇各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2及24h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压积(hct)下降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2及24h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压积下降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缩宫素的同时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对于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止产后出血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400例足月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200例,常规接生,胎儿娩出后给于嚼服米索前列醇片400 μg,胎盘剥离后,于肛门由助手直肠给米索前列醇片200vg.缩宫素组200例,于胎盘娩出后3 min,宫颈注射缩宫素20U.以上两组均观察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用药后产妇的血压及副反应.结果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产后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术后血压1次/2 h,连续测4次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其副反应,米索前列醇组出现寒战、恶心等,与缩宫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组,能很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且价廉,用药方便、安全,可替代常规缩宫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临盆产妇,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防治,B组单纯给予缩宫素治疗.A组与B组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A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率仅为2.0%,B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率高达7.0%.结论:选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能提高临盆产妇子宫收缩能力,对防治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将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米索前列醇防止产后出血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来势凶险,死亡率高,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发生率为55%~70%。因此,子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产科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本文收集我院2003-10~2004-12的住院产妇,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防止产后出血,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2例,其中试验组治疗方案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为单纯缩宫素,观察比较两组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宫缩恢复时间、子宫切除率。结果:试验组各时段出血量及宫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子宫切除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与对照组7.1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效果较单纯缩宫素治疗更为理想,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金英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1):213-21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米索)应用于高危妊娠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24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米索组及对照组,各62例。米索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日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20IU(缩宫素)。观察两组患者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相比,米索组较缩宫素组的第三产程时间平均缩短4min,产后2h出血量平均减少137mL,产后出血发生率平均低于对照组17%(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具有比缩宫素更强的缩宫作用,口服400ug就能很好地预防高危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产后出血药物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分娩,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仅用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及产后2h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腹痛,但都自然消失。结论米索前列醇对子宫的收缩力强,临床效果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20U,手术结束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再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观察2组产后2h出血量及试验组用药前后血压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160.3±23.9)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8.9±5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设计了前瞻性研究 ,将 12 0例单胎、头位、无难产因素、无青光眼及癫痫病史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于第二产程末胎头着冠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片 6 0 0 μg ,胎肩娩出后肌注缩宫素 ;后者胎肩娩出后只肌注缩宫素。结果 :两组的总产程、新生儿体重等指标采用 u检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第三产程所需的时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产后 2小时出血量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于第二产程末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是高效安全、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朴美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44-2944
目的:探索米索前列醇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产科正常分娩的非高危妊娠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米索前列醇400 μg置于直肠内,对照组官底注射缩官素20U,观察两组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量,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米索前列醇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也较对照组轻.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强于缩宫素,能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黄继春  何永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927-2927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缩宫素加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同采用催产素治疗作为对照比较,以分析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了258例出现了产后出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肌内注射催产素,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除肌内注射催产素外,加用米索前列醇.录两组患者的2 h内出血量、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用药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结果 两组患者在2 h内出血量、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用药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上的差异,两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治疗较传统单纯缩宫素治疗更为有效,能有效减少患者2 h内出血量、2~24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防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l2月在乡宁县人民医院分娩的正常产妇共4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即服用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即子宫颈肌内注射催产素20U。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8.3±2.3)min、产后2h出血量(187.2±23.9)mL、产后24h出血量(231.5±34.3)mL、产后出血发生率4.1%;对照组分别为(15.9±3.2)min、(256.3±34.8)mL、(289.6±40.4)mL、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为一过性且轻微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来势凶险,死亡率高,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发生率为55%~7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1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9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胎前肩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胎前肩娩出后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20 ml+缩宫素20U.出血量采用容积法和卫生纸称重法计算.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205.6±35.7)ml,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297.4±40.5)m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1例(1.0%),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7例(7.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是预防产后出血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3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200例与对照组16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0.2mg塞肛并同时用缩宫素20U静脉注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只用缩宫素20U静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相比,试验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试验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出现发热、寒战8例,恶心5例,对照组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两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产妇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第3产程时间、产后2 h内失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2例足月分娩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在胎儿肩娩出后分别采用米索前列醇口服和缩宫素肌注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