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生菌(培菲康)联合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164例经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测定、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给予不同方法治疗,观察不良反应,测定Hp的根除率。结果 A组Hp根除率72.5%,B组Hp根除率90.24%,C组Hp根除率92.31%,D组Hp根除率90.48%。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A组(4.88%vs20%)、C组(4.88%vs28.21%)、D组(4.88%vs19.48%)。结论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并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30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联组(65例)和联合组(65例)。三联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联合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益生菌,疗程均为2周。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束4周复查Hp并随访1年,比较2组Hp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2周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联合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三联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其治疗1周时的77%,也显著高于三联组82%(P<0.05);联合组Hp根除率、1年复发率分别为86%、12%,三联组分别为7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显著低于三联组32%(P<0.05)。结论标准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可明显提高Hp的根治率,减轻胃黏膜炎症程度,降低复发率及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Hp感染患者25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组,86例)、三联组方案+复方嗜酸乳杆菌(益生菌组,85例)和三联组方案+铋剂(四联组,87例)治疗,测定各组胃黏膜IL-8表达,比较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益生菌组Hp根除率为80.0%,高于三联组的60.5%(P<0.05)。益生菌组胃黏膜IL-8含量为(60.7±25.1)pg/ml,低于三联组的(73.1±27.7)pg/ml(P<0.05)。益生菌组腹泻、食欲减退、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嗜酸乳杆菌联合三联疗法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抗生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益生菌(毕芙丹)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院治疗的Hp感染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50例,给予标准四联疗法,B组50例,给予益生菌(毕芙丹)联合标准四联疗法,C组50例,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Hp根除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比于A组,B组和C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显著提高(P <0.05),B组和C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Hp根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于A组,B组和C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相比于C组,B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及纳差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结论益生菌(毕芙丹)联合标准四联疗法能够有效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方法96例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益生菌,连用10天;比较两组Hp 根除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按意向治疗(ITT)根除率(79.2%)和按方案治疗(PP)根除率(80.9%)均高于对照组的62.5%和6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低于对照组的3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Hp 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虽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具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并符合诊断标准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三联疗法组75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益生菌组75例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益生菌,疗程均为14 d。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 4 周后复查13 C呼气试验,比较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三联疗法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6.00%(57/75),益生菌组为90.67%(68/75),益生菌组根除率高于三联疗法组(P<0.05)。益生菌组的患者食欲减退、便秘及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三联疗法组(P<0.05);恶心、呕吐、口腔炎在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能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降低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两种三联疗法和两种四联疗法根除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Hp阳性PU280例随机分为三联组、四联组。三联组中A1组70例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A2组70例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四联组中B1组70例用雷贝拉唑+丽珠得乐+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2组70例用兰索拉唑+丽珠得乐+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各组疗程均为1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检测Hp。结果各组Hp根除率分别为A176.9%、A279.7%、B198.5%、B296.7%,三联组平均根除率为78.3%,四联组平均根除率为97.6%。四联组Hp根除率高于三联组(P<0.05),两种疗法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三联疗法比较,四联疗法用于Hp感染的初治,具有根除率高、成本低、副反应小等特点,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乙肝伴H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1.0 g,每天2次;克拉霉素片0.5 g,每天2次;服药1周后继续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每天1次,共3周,肝功能异常者加服甘草酸二胺胶囊150 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每天2次。停药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检测指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Hp根除率,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为慢性乙肝伴Hp感染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彤彤  朱欢  卢华君 《海峡药学》2010,22(2):109-110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疗效,探讨Hp治疗新途径。方法选择确诊HP阳性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儿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是根除Hp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伴同疗法及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选根治疗法.方法:将有上消化道症状,经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Hp为阳性的患儿151例随机分为序贯疗法50例(A组)、伴同疗法50例(B组)及标准三联疗法51例(C组).三组患儿疗程结束停药4周后,复查13C-UBT并判断Hp根治率.结果: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4.0%、92.0%及72.5%,A、B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及B、C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治率分别为92.0%、90.0%及72.5%,A、B两组Hp根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及B、C两组Hp根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分别为12.0%、14.0%、13.7%,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疗法、伴同疗法治疗儿童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Hp的根除率优于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方法选择202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停药4周后进行13C呼气试验,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并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0%,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68.8%,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为率8.7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为率12.29%,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率明显优于标准三联疗法,而药物不良反应率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方法对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连续服用1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0%和75%,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90%,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96%,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具有疗效好、费用低的优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金胃泰联合坳根除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泮托拉唑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三联疗法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金胃泰胶囊0.3g,po,rid。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轻度炎症、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比例高于A组(P〈O.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Hp根除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金胃泰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可提高Hp根除率,促进炎症消除,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孙健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577-3579
目的:研究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 A组给予序贯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5 d以后继续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5 d)治疗,B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91.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3/60)(χ^2=11.915,P=0.023);A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6.7%(58/60),显著高于B组的88.3%(53/60)(χ^2=9.915,P=0.03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72)。结论序贯疗法相比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至2013年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时间都是2周。治疗结束4周后,溃疡患者复查胃镜,观察Hp感染情况和溃疡愈合程度;胃炎患者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总有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地区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标准三联治疗的根除率及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耐药情况,寻找Hp未根除的最佳补救治疗措施。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因胃肠道症状于胃镜室检查的297例Hp阳性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三个初治组:A组( OCA组)、B组( OCM组)和C组( OCL组),统计Hp根除率,所有初次治疗失败者均纳入D组( OBAL组),统一给予四联( PPl+B+A+L)7 d疗法,统计Hp根除率。对297例初次根除治疗和87例再次根除治疗的患者进行Hp体外分离培养,并且对临床成功分离的230株Hp进行药敏试验,采用E-test法测定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4种常用抗生素对Hp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值),了解临床Hp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A组( OCA组)、B组( OCM组)和C组( OCL组)三个初治组Hp根除率意向性分析( ITT分析)分别为72.0%(72/100)、63.0%(63/100)、72.2%(70/97),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分析)分别为72.7%(72/99)、64.3%(63/98)、73.7%(70/95),初治三组间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T分析P=0.278,PP分析P=0.288,P>0.05)。复治D组(OBAL组)Hp根除率ITT分析为92.0%(80/87),符合PP分析为97.6%(80/82),明显高于初治三组(ITT分析P=0.000,PP分析P=0.000)。230株临床分离Hp菌株中对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08%(14/230)、6.52%(15/230)、25.65%(59/230)、70.87%(163/230),其中37株为混合耐药,多重耐药率达16.09%(37/230)。甲硝唑耐药率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P=0.000),克拉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P=0.000),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艾普拉唑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10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普拉唑或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5周后复查胃镜和13 C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1周和5周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艾普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2%、78%(χ^2=3.853,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6%、90%(χ^2=1.561,P>0.05);治疗1周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3%、86.8%(上腹痛),89.7%、73.3%(反酸),88.9%、75.0%(烧灼感);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三联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序贯疗法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经一次标准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2种抗生素治疗7d)治疗失败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10d新序贯疗法,对照组40例采用10d传统四联疗法。比较两组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5.0%(34/40),对照组Hp根除率为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序贯疗法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以莫西沙星、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耐信)为核心的三联疗法治疗一线、补救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患者分为A组(一线治疗失败)12例和B组(补救治疗失败)13例。2组均给予莫西沙星+耐信+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2组Hp根治成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25例,Hp根治成功23例(92.0%)。其中,A组根治成功12例(100.0%),B组根治成功11例(84.6%),2组根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治疗5d后出现恶心、纳差。结论以莫西沙星、耐信为核心的短程三联疗法治疗一线或补救治疗失败的Hp感染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不同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经胃镜证实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1周疗法组(A组)和2周疗法组(B组)。A、B2组用药均为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缓释片0.5g,均每天2次。A组疗程1周,B组疗程2周。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率,并作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了解Hp根除率。结果 A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9%、77.5%、5.0%;B组分别为92.1%、90.0%、5.0%。A、B2组之间比较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2周疗法治疗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可达到满意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