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治疗急性胰腺炎高血糖状态的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组(G+L)和胰岛素泵组(CSII)。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血糖控制效果、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降血糖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血糖控制程度、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甘精胰岛素组降血糖费用显著低于胰岛素泵组(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可以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的病人采用三餐前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的病人采用胰岛素泵(使用赖脯胰岛素)降糖治疗。监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全天血糖谱的变化,观察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疗效、安全性方面接近胰岛素泵,在治疗费用方面则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徐爱花  孙霞  毛皓愉  章丹 《海峡药学》2013,25(4):216-217
目的探讨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性价比分析。方法将58例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睡前甘精胰岛素联合3餐前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3餐后2h血糖、3∶00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治疗费用、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和应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门冬胰岛素均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血糖,同样达到强化治疗目的 ,但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费用更低,是更适合基层医院及广大低收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I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治疗的42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II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研究组21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比较两组间胰岛素用量、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的研究组的胰岛素用量小,餐后2h血糖理想,空腹血糖理想,血糖达标时间短,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均优于采用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降糖效果好,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可有效的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II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对纠正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68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组及多次胰岛素注射(MSII)组,给予强化治疗,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和理想降糖所需时间的变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显示出明显的降糖效果,两组间比较,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满意后,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结论:对初诊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和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均能达到快速稳定控制血糖的目的,从而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在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方面胰岛素泵治疗优于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并可减少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3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设为A组(572例),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设为B组(451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较B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A组较B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较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瑾 《海峡药学》2012,24(9):122-124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优化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7例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4),对照组患者于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R,睡前注射诺和灵N;观察组患者于三餐前即可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对两组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每日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较好的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是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沙市第三医院初诊为T2DM住院患者82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CSII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血糖达到控制目标所需时间和所用胰岛素总量;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到理想控制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低血糖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II可稳定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更适于初诊T2DM患者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后每天4次注射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每天3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 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后,随机分配至A组(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B组(预混门冬胰岛素30),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比较3个月后两组血糖、HbA1c、血脂、C肽和低血糖发生频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C肽水平升高(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两组相似。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改为每天4次注射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每天3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都能尽快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赖脯胰岛素优泌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5岁)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随机分为优泌乐(胰岛素泵)组、优泌乐+优泌林N组、优泌林R+优泌林N组进行强化治疗,比较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胰岛素用量、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使用优泌乐治疗的患者与优泌林R+优泌林N组患者相比,其三餐后2 h血糖控制更好(P<0.05),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胰岛素日用量更少(P<0.05),而优泌乐组与优泌乐+优泌林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优泌乐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郭红  白玲  米尔班 《中国医药》2014,(3):342-344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45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需要强化治疗的患儿.将其完全随机分为2组,CSII组20例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MSII组25例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CSII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4.3±3.0)、(5.9±0.7)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21.6±3.8)、(8.3±0.9)mmol/L;MSII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3.1±2.1)、(6.0±0.8)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9.8±3.0)、(8.9±1.1)mmol/L,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6.0±1.5)d、(49.6±14.9)U/d、(0.6±0.2)次,MSII组分别为(8.1±1.9)d、(57.9±12.2)U/d、(1.1±0.7)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SII 治疗较MSII 可更有效、更便捷地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1例新诊断T2DM患者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强化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瘦素变化,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变化。结果治疗后短期内患者血糖接近正常,血清hs-CRP、瘦素明显下降(P均〈0.01),无发生低血糖者。结论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可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的血糖、血清hs-CRP及瘦素水平,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动态血糖监测下超短效与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经胰岛素泵皮下输入超短效胰岛素治疗2周。B组经胰岛素泵皮下输入短效胰岛素治疗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佩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3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午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血糖均值、血糖值标准差、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FPG、午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A组及B组治疗后的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及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治疗后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血糖≤3.9mmol/L时间百分比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效胰岛素比短效胰岛素降糖效果更好、更稳,低血糖发生时间更少。采用CGMS观察疗效较指血血糖监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与基础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或口服降糖药、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2例本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21),每日3次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对照组(n=21),每日4次胰岛素治疗,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睡前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结果2组相比,2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日空腹血糖及午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可作为初诊或口服降糖药、预混胰岛素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皮下胰岛素泵连续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患者自愿分为MSII组36例和CSII组40例。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餐后2h、晚餐前及睡前血糖低于MS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而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的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2例行静脉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48例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2.3±0.8)d短于对照组的(4.8±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控制血糖安全、稳定,疗效迅速,低血糖发生率低,适合不同个体的生理需要,是控制应激性高血糖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CSⅡ)胰岛素与传统多次注射胰岛素(MSⅡ)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过程中的血糖控制和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目标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分配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分给予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多次注射胰岛素,4周/疗程。根据采集数据和随访结果,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产生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显示CSⅡ和MSⅡ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控制目标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但经CSⅡ治疗后发现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稳定且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Ⅱ疗法较MSⅡ疗法更迅速、平稳、持久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且胰岛素用量较低,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对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性的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方法治疗,为治疗组;同时选取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方法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两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变化、胰岛素的使用总量,血糖达到生理性指标的时间及合并症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及PBG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胰岛素的使用量较MSII组明显减少(P<0.05),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5),合并症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采用持续性的胰岛素输注方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空腹、餐后血糖指标,降低胰岛素的使用总量,明显缩短用药后血糖达到正常水平的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