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贾冬林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89,(4)
本文总结了10例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0例中9例经手术证实,8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造影超声心动图诊断。本文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常规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和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腔静脉后输尿管为少见的先天性疾病 ,曾有报道。但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合并腔静脉后输尿管 ,实为罕见。本文遇见 1例 ,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 ,3 0岁。主诉腰痛 ,有时疼痛较剧 ,以右侧为著 ,尿频 ,尿急 ,尿痛 ,偶痛放射至下腹及大腿内侧 ,低热 ,反复发作已有 5年多。此次以腰痛多年 ,反复发作尿痛、尿频、尿急 ,加重 2周入院。入院查体 :T、R、P、Bp正常 ,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感 ,无水肿 ,心肺 ( - ) ,腹软 ,肝未触及 ,叩痛 ( - ) ,腹水征 ( - ) ,肠音正常 ,右腰部叩击痛明显。各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 :血细胞 11 0× 10 1… 相似文献
4.
5.
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附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天性胎儿畸形种类繁多,胎儿先天性畸形和异常在胎儿和婴儿死亡率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1].以往胎儿畸形的诊断,主要依赖X线平片,晚期用羊水穿刺作甲胎蛋白、染色体等检查作诊断.X线摄片虽可确诊,但为时较晚;羊水穿刺作甲胎蛋白浓度测定,虽是孕期测定神经管畸形的可靠方法,但需施行羊水穿刺术,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对部分胎儿也会造成漏诊误诊;超声检查则不受上述因素之影响[2].本文报告37例均经引产和病理证实为胎儿畸形的病例,通过对其声像图特征的分析,以探讨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B超诊断胎儿畸形 5 3例的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完全符合率为 84.91% (4 5 /5 3 ) ,部分符合率为 5 .66% (3 /5 3 ) ,漏诊率为 9.43 % (5 /5 3 )。结论 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附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 ,文献偶有报道。196 4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共收治 19例 ,均经手术治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3例 ;年龄 2 8~ 6 7岁 ,平均 40 .9岁。临床表现 :右腰胀痛不适 17例 ,临床无症状、体检时 B超发现右肾积水 2例 ,尿频、尿急、尿痛 4例 ,镜下血尿 14例 ,其中 3例有肉眼血尿史。 19例经 IVP及 B超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右肾输尿管上段积水 ,其中 11例并发右肾结石 ,14例经右输尿管逆行造影检查发现右侧输尿管向中线移位 ,超过脊柱中线扭曲呈“S”状 ,鱼钩状或…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超声检查已作为孕妇产前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在基层围产期保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2005—2009年对13887名孕妇作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15例,占1.1‰,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诊断主要依靠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检查,特征性Χ线表现为输尿管呈S形,治疗上均采用手术切除有病变的输尿管段,输尿管复位,无张力端端吻合输尿管,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15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患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均明显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可明确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B型超声显像法应用于妇产科,补充了临床检查之不足,尤其对于胎儿畸形的诊断具有独特价值。我院用B型超声诊断15例无脑畸形胎儿,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影像诊断(附4例报告)房世保王绍华王振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我们发现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3岁。发现右肾结石并积水1年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静脉肾盂造影(IVP):右肾及输尿管上段扩张积... 相似文献
15.
16.
17.
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超声断层诊断南京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医院外科符学正1985~1994年,我院共收治胜静脉后输尿管8例.吕例中有6N首先经“B依检查作出诊断,2例行静脉尿路造形后亦由超声断层得以确诊.吕田中有7例经手术治疗证实本病存在。本文指出.起声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胎儿期左位下腔静脉及双下腔静脉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超声检查显示左位下腔静脉(18例)和双下腔静脉胎儿(16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表现,总结其特征。结果: 左位下腔静脉超声表现为胎儿上腹部横切面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位置表现正常,即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右前方;而于肾门水平下方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左后方,于肾门水平跨越腹主动脉前方,向右上方斜行,形成右侧的下腔静脉,最后流入右心房。双下腔静脉超声表现为胎儿下腹部横切面脊柱前方见三根血管横断面。腹部冠状切面腹主动脉两侧均见静脉伴行,并均延续自同侧髂静脉。34例下腔静脉异常胎儿中,合并其他系统异常17例,其中心脏异常13例。结论: 左位下腔静脉和双下腔静脉有典型产前超声表现,产前超声容易诊断。左位下腔静脉和双下腔静脉常合并其他系统异常(尤其是心脏畸形),须仔细排查。 相似文献
19.
20.
超声诊断胎儿全前脑畸形(附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前脑综合征(holop rosencephaly syndrome,HPE)是一种神经系统和面部多发性的畸形,也称全前脑或前脑无裂征。其发生率低,但预后极差。世界各地以个例报告为主,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9月经超声诊断的胎儿全前脑畸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疾病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