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7年5月以来,我院采用残胃与十二指肠降部端侧吻合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一)进腹后常规游离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离断球部后闭合残端。胃切除线自小弯侧食道升支动脉下方开始,呈反“S”形至大弯侧胃网膜左动脉末梢支处止。既多切除小弯侧胃壁,留下大弯侧胃体  相似文献   

2.
作者自1982年起对B—I式胃大部切除时,不能切除或切除有困难的十二指肠溃汤均采用三层缝合法处理十二指肠残端,已进行81例,术后无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现报告如下: 手术操作常规游离结扎胃大、小弯侧网膜血管至幽门,可结扎供应十二指肠球部的血管,在尚未切断胃与十二指肠前,用手提起胃体和胃窦部,距幽门下方约0.5~1厘米处,用4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6 3年 2月至 1999年 11月 ,共施行胃大部切除术 1432例 ,术中发生医原性腹腔内脏损伤 14例 ,占0 .98%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女 5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 5 3.7岁。 14例中 ,肝十二指肠韧带离断 1例 ,行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对端吻合 ,胆总管T形管引流术 ;胆总管切断、缝扎各 1例 ,行胆总管空肠Roux -y吻合术 ;脾损伤 9例 ,5例行修补术 ,4例行脾切除术 ,其中 1例脾切除后因残胃缺血性坏死而行全胃切除术 ;中结肠动脉损伤 2例 ,行缺血段横结肠切除术。全组病人死亡 1例 ,占 7.14%。二、讨 论胃手术时将…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男,49岁。20天前腹部被汽车撞伤,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中修补十二指肠损伤时,误伤结肠肝曲,撕裂处修补两层。术后第4天发热,腹痛,有时吐出粪臭味胃内容物。检查:T39.4℃,Bp 12/6.7kPa。心肺正常;上腹部压痛,余无明显异常。经锁骨下静脉高能营养2周后,第二次剖腹探查,见右上腹致密粘连,经肠肝区与十二指肠粘连,切开侧腹膜,经腹膜后途径显露十二指肠,证实为十二指肠结肠瘘。行右半结肠切除,回、横结肠端端吻合,十二指肠球部切断两层关闭,行Rouxen-y十二指肠空肠,胃、空肠吻合术。十二指肠瘘  相似文献   

5.
游走脾并发胃扭转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5个月。持续性哭闹、频繁呕吐及上腹胀,发现中腹部鸡蛋大小肿物2天,于1980年1月6日住院。脱水貌,上腹膨隆,上腹部触及约5cm×4cm卵圆形肿物,质中、活动、无压痛;腹平片示中上腹一小气液平面、左上腹一大气液平面。剖腹术见胃呈系膜轴型扭转,幽门转至胃小弯前内侧与十二指肠屈成锐角,脾移位于胃体右前小弯侧,探查还发现肠旋转不良,升结肠及横结肠游离于左上腹,复位后见脾膈及脾肾韧带缺乏,胰体尾部游离,胰尾部有约08cm副脾予以保留,切除扭转脾脏,固定胃底及大弯于左侧后腹膜。术后3个月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2cm。例2男,15岁…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33岁。因上腹部刀割样疼痛半小时后来诊。查体:板状腹,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腹部透视见双侧膈下有游离气体。B超示气腹,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即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0.5cm大小的溃疡穿孔。腹腔内无空肠,在右下腹髂窝处见20 cm长回肠,盲肠游离,升结肠位置偏上固定于腹后壁,横结肠借结肠系膜游离于腹腔中,腹腔中线左侧饱满,降结肠固定于侧后腹膜。将胃拉向上方,横结肠牵向下方,见有一层腹膜自中线处至左侧腹壁,剪开该层腹膜见空肠突出,空回肠较正常人细,发育欠佳,屈氏韧带位于左后腹膜腔,横结肠上方。肠系膜自屈氏韧带略向下伸展,远端回肠在越过中线后穿出该腔,进入前腹膜腔至右侧回肠交界处,续于盲肠。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  相似文献   

7.
经腹贲门癌切除术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腹行贲门癌切除的利弊和手术适应证及要点。方法 经左上腹旁正中切口,开腹后游离肿瘤和胃体、游离食管腹段,沿膈肌的食管裂孔向上游离食管下段,然后切断迷走神经主干,可将游离的食管下段牵至膈下,最后利用吻合器将残胃与食管下段在纵隔内进行端侧吻合(或空肠与食管下段行端端吻合)。结果 30例经腹切除贲门癌并吻合成功,3例开腹后又开胸。随访29例,逐年生存情况与经胸贲门癌切除术大致相同。结论 经腹贲门癌切除术扩大了贲门癌切除术的适应证,但不可替代经胸贲门癌切除术。术前宜将腹段食管受侵在1.5cm以下为主选适应证。术中宜加幽门成形术以避免术后出现幽门痉挛。膈肌食管裂孔上缘应常规切开,可以避免术后膈肌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胃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局部晚期胃贲门癌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从手术方法、手术径路、手术适应证、术前检查和术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76例行胰体尾脾及部分食管胃切除32例,全胃切除34例,胰体尾脾全胃切除6例,全胃横结肠切除2例,全胃部分结肠切除1例,受侵肝左叶及部分食管胃切除1例。术后发生7例并发症,发生率9.21%。因十二指肠残端瘘死亡1例,死亡率1.32%。经随访1 a、3 a、5 a,生存率分别为60.56%(43/71),35.09%(20/57)和10.87%(5/46)。结论:对局部晚期胃贲门癌进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58年至1977年采用Billroth氏Ⅰ法共做胃大部切除169例,并在施术中做了改进(下称本法)。吻合口后壁全层对合连续缝合,前壁内翻连续缝合,前后壁加强间断固定,减少了浆肌层缝合,效果较好,报告如下。手术方法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大小弯网膜,粘膜下止血,切除胃体2/3——3/4,包括幽门,幽门窦和病灶处。以零号或1号丝线连续缝合封闭小弯侧胃断端,大弯侧保留与十二指肠相同宽度的吻合口,将其十二指肠断端与胃切断端相互靠拢,如果十二指肠后壁过短,可采取开放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成果包括两部分:1.胃体粘膜代胃窦粘膜的胃切除术距幽门静脉3cm紧靠胃壁游离胃大弯至胃网膜右动脉末支处。自胃角切迹近侧1cm紧贴胃壁向上分离小网膜前后叶至贲门下3cm处。自胃角切迹近1.5cm,至距幽门静脉4cm的胃大弯环切浆肌层,剥离胃窦粘膜至距幽门环1.5cm并切断此粘膜。自贲门下3cm至胃网膜右动脉终末支处斜行切断胃体。胃近侧残端小弯侧缝闭,大弯侧留4cm开口。至此,胃近端成管状。环行切除此管近开口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1年至1991年20年间共施行胃大部切除术342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破裂2例,占0.58%,现将2例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原因的经验教训分析如下: 讨论 1.胃次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排空障碍,使十二指肠腔内压增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的巨大缺损的外科处理是腹部外科比较困难的课题.近年来我们为3例患儿用带血管蒂肠片修补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例1,女,13岁,消瘦、低热、盗汗,餐后不消化食物两年余.钡餐见十二指肠与横结肠相通,瘘口为1.5cm.切除横结肠.近肠壁游离结肠系膜,保留右结肠动脉.并保留、修剪3.0×3.0Cm大小带血管蒂结肠浆肌层皮片,用3个“0”无损伤线修补瘘口.病理回报为十二指肠结核.例2,男,14岁,消瘦,低热,腹泻半年余.钡餐见十二指肠横结肠相通,瘘口为2.5Cm.术中切除瘘口处横结肠后,行横结肠端端吻合.距屈氏韧带25Cm处取带血管蒂空肠肠段,干系膜对侧剪开并修剪四角,经结肠后修补十二指肠.病理报合Crohn病.例3,男,8岁,腹部牛顶伤,十二指肠降部破裂,破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1988年3月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及Billroth Ⅱ式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后经过良好。同年12月又因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剖腹探查术,手术发现吻合口溃疡穿透至横结肠形成内瘘。作残胃部分切除术,结肠端端吻合。胃空肠Moynihau式半口吻合术。术后恢复尚好。1990年2月患者腹泻,大便2~3次/天,黄色糊状便,大便常规检查无异  相似文献   

14.
马军 《华夏医学》2003,16(3):416-416
笔者在解剖一具约 14岁女尸时 ,发现结肠上区血管明显变异 ,详见图 1。 1腹腔干只发出两大分支 :脾动脉 ,沿胰背侧面上缘左行至脾门。胃左动脉在本干达到胃小弯前尚发出 3~4支细小的异常肝左动脉 ,经肝的脏面左纵沟前方进入肝左叶。 2肝总动脉缺如 ,在距腹腔干下方 5 6 mm处由腹主动脉直接发出异常胃右动脉 ,外径 2 .8m m,经追踪其尚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 3变异肝右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 (其距胃右动脉根部 75 mm ) ,且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走行异常 ,肝门静脉居左前方 ,胆总管居右前方 ,其在二者后方走行 ,追踪至肝门 ,除发…  相似文献   

15.
<正>1984年以来,我院行空肠双腔代胃术20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56~70岁。胃底贲门癌3例,贲门癌2例,胃体癌14例,胃窦癌1例。采用胸腹联合切口2例,其余采用上腹正中切口。 二、手术方法 完成全胃切除后自Treitz韧带下20cm处向远侧切取带血管蒂空肠段45~50cm,经结肠后上提至胃区。空肠段近侧端与食管吻合,远侧端封闭后向上折迭空肠段的1/3行侧侧吻合制成双腔胃囊,然后将十二指肠与胃囊之空肠折迭缘行端侧吻合。Treitz韧带下空肠端端吻合,恢复连续性见附图。  相似文献   

16.
行胃次全切除术闭合十二指肠残端时,游离十二指肠约2~3cm,靠近幽门(或幽门下)夹1把Kocher钳,在钳之远约0.5cm处用中号园针3~4号丝线“U”字贯穿缝合2~4针,暂不打结。然后紧贴Kocher钳,边切断十二指肠,边收紧“U”字缝线打结,剪除十二指肠残端裸露粘膜,用1号丝线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残端。本法适用于胃溃疡,胃癌和较小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次全切除术(毕氏Ⅱ  相似文献   

17.
<正>例1,男,51岁。挤压伤后3小时入院,体检:血压12/7Kpa,板状腹,腹透隔下有多量气体,诊断为腹膜炎,肠破裂,行剖腹探查,发现空肠距屈代韧带2cm处离断,腹腔被肠内容物污染,作空肠对端吻合时见近端空肠不断有血液流出,切开后腹膜见十二指肠第三段有5cm长横裂口,相连的胰体血管撕裂出血,结扎损伤血管,修补十二指肠裂口切除胃窦,吻合离断空肠并将残胃与空肠吻合处远端吻合,十二指肠残端置引流管,二周后拔除,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大网膜包绕预防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口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6年5月至1997年11月,我们行大网膜包绕预防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口瘘5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38例,女14例。年龄45~72岁,平均58岁。均为恶性食管肿瘤,其中鳞状细胞癌51例,食管平滑肌肉瘤1例。病变位于中段39例,下段3例,上段10例。病变3~8cm长,平均5.2cm。 2 手术要点 常规三切口行胸骨后结肠代食管术。游离结肠时,沿横结肠无血管区游离大网膜,使整个大网膜连于胃体大弯侧。自左向右剪裁大网膜,即切断胃网膜  相似文献   

19.
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 1999-04/2005-01我院共施行联合手术30(男24,女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患者,年龄32~56岁,病史2~8 a,出血0~4次,经内科保守治疗止血后1 wk~3 mo手术,无急诊手术. 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 A 级9例,B级6例,C级2例.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左肋缘下斜切口进腹. 常规测门脉压力后结扎脾动脉. 自脾下极离断脾结肠韧带,近脾离断脾下极血管,脾静脉主干距脾门2.5 cm处用无创伤血管夹钳夹,脾侧用大弯钳相对钳夹后切断之,离断脾上极血管、脾肾韧带及胃短血管,切脾后回收脾血. 自下弯侧开始常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下端分离约6~8 cm,依次离断冠状静脉的胃支、食管支、高位食管支、异位食管支及胃后静脉. 注意勿损伤迷走神经. 连同胰尾,游离脾静脉3.5~4 cm备吻合. 距左肾肾门约3~4 cm处分离肾静脉大半周,生殖静脉影响操作可结扎切断,用心耳钳钳夹,根据脾静脉口径大小剪除肾静脉前壁相应部分,以5~0号prolene线连续外翻缝合行脾肾静脉端侧吻合,缝至最后一针时开放血管并以肝素盐水冲洗后打结. 整个手术结束后再测门脉压力.  相似文献   

20.
全胃近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淮芜  安宁  胥焰  张法强  孙凌  王继湘 《四川医学》2001,22(11):991-992
目的;探索胃癌根治术合理的消化重建方法。方法:十二指肠切断后残端不封闭,距rietz韧带10-15cm切断空肠,将远端空肠与十二指肠残端行端端吻合,残胃或食管与远端空肠壁行端侧吻合,并加作折返愈合,然后在吻合以远25-35cm处行远端空肠端侧吻合,形成一环路(双路)。结果:共行10例,分化型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及粘液腺癌1例,第二站淋巴清扫5例,第三站清扫5例,胃切除80%7例,90%2例,100%1例,术后1-8个月随诊,1日3餐6例,4-5餐2例,9例体重增长0.5-4kg,无餐后呃逆、饱胀、胸骨后灼痛 ,1例出现餐后呃逆。7例血红蛋白增加,9例白蛋白增加。 无吻合口糜烂、水肿。结论:本法能较好的解决胃癌根治术后贮存、消化吸收、肠功能紊乱及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