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2.
3.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进行CT冠脉成像、钙化积分扫描的患者,其中经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4例,称为A组,体检正常者29例,称为B组,两组患者共63例。使用美国通用公司多层螺旋CT和CaScore5.0自动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动脉钙化积分进行分析。结果 A组的动脉钙化平均积分为400.25±19.78,B组的动脉钙化积分为71.72±11.21,A组的动脉钙化总积分显著高于B组(P<0.05),其中LM、LAD、LCX和RCA的钙化积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RCA的钙化积分差异最大,而LM钙化积分的差异最小。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早期的诊断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判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有冠心病且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冠脉CTA)、冠脉造影检查的66例患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两项检查均在2个月内进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66例患者3支主要冠脉包括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198支中检查良好。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者共73支,显示无病变(-)者125支;冠脉造影像显示病变(+)者69支,显示无病变(-)者129支。冠脉CTA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阳性(+)者49支,均为阴性(~)者96支。66例可疑为冠心病者冠脉CT诊断敏感性为82.93%,特异度为88.OO%。结论冠脉CTA是有效筛选、诊断CAD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测定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探讨螺旋 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A组 )、2 4例老年人对照组 (B组 )行螺旋 CT检测冠状动脉各分支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 ,5 1例观察病例中有 3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A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高于 B组 (P <0 .0 5 ) ,左主干钙化积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依据 ,螺旋 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预测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81.5 % ,特异性为 71.4 % ,准确性为 79.4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明显增高 ,螺旋 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预测诊断和预防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对冠心病的诊断及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放射科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接受MSCT检查冠状动脉增强扫描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测定并记录所有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冠状动脉钙化情况以及CACS,并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64层CT冠脉钙化积分对冠脉事件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对282例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专用测量软件行钙化评分,观察钙化积分预测冠脉事件的价值.结果 282例DM老年患者共分析冠状动脉448支,272支有不同程度钙化(69%),其中174例为多支钙化,98例为单支钙化;16例为点状钙化;另外156例患者钙化积分平均为467.29分,钙化积分与冠脉事件有明显相关性;弥漫性钙化者不稳定心绞痛明显高于近端钙化(p<0.05);弥漫性钙化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亦明显多于近端钙化者,冠脉钙化阳性合并吸烟、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冠心病发病率亦明显增高.结论 64层CT诊断弥漫性冠状动脉钙化对预测DM老年患者冠脉事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层螺旋CT扫描在冠脉钙化检出的价值。方法2001年5月-2002年6月,对6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及30例成年无症状患者行冠脉扫描,图象行薄层重叠无间隔重建。结果6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54例检出钙化,24例为单支钙化,26例为双支钙化,4例为三支钙化,按钙化灶CT值高低分为轻度钙化(CT值90—199HU)、中度钙化(CT值200—299HU)和重度钙化(CT值〉-300HU),其中轻度钙化34例,62.9%,中度钙化14例,25.9%,重度钙化6例,11.1%。30例成年无症状患者均未检出冠脉钙化灶,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层螺旋CT是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冠脉钙化检查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可作为冠心病的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十六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可靠性。方法 54名观察对象皆连续进行两次十六层螺旋CT扫描,每次扫描结果分别独立由两名放射科医生测定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结果 两次扫描结果间存在高度一致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8(医生1)和0.997(医生2),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95(医生1)和0.996(医生2);经统计学检验,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1);而且两次扫描结果闻差值的绝对值均集中在50以内,占90、7%(医生1)和85.2%(医生2)。两位放射科医生阅片结果间也存在高度一致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9(扫描1)和0.998(扫描2),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97(扫描1)和0.998(扫描2);经统计学检验,相关系数也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1),并且他们阅片结果间差值的绝对值也集中在50以内,分别占77.8%(扫描1)和92.6%(扫描2)。结论 尽管十六层螺旋CT在测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高的观察对象时有较高的变异性,但在十六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还是可以重复的。因此,没有必要在相同位置对患者进行两次扫描。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采用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54例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与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 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阳性率为75.9%,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采取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具备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简便、无创、经济以及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期血瘀证及其兼证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13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记录其稳定期中医证候与血瘀证计分,并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其血瘀证及其兼证、血瘀证计分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Gensin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以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最为多见,分别占64.9%(85/131)、63.4%(83/131)、64.9%(85/131)。血瘀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长度与Gensini评分的数值均高于非血瘀证者(P<0.05,P<0.01)。在血瘀证兼证中,血瘀兼痰浊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长度与Gensini评分的数值均高于非血瘀证者(P<0.05);血瘀证计分>9分的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长度长于血瘀证计分≤9分的患者(P<0.05);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血瘀证计分与Gensin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104,P=0.241)。结论:血瘀证是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的常见证候,血瘀证计分反映了患者血瘀证严重程度,稳定期患者的血瘀证计分与冠心病患者发病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清胃泌素(gastrin)水平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3例资料,冠心病的诊断根据冠脉造影所显示的结果,根据病变涉及的冠脉支数将其分为单支、2支、3支病变组,按照Gensini积分计算冠心病组人群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以年龄、性别、是否有消化道疾病与冠心病组进行1∶1匹配,无冠心病且无重要脏器疾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入选人群的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fasting serum gastrin,FG)及标准餐后1h血清胃泌素(PG1h)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较对照组PG1h及PG1 h/FG显著升高(P <0.01);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后发现PG1 h/FG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在冠心病组中发现,PG1h/FG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Gensini积分具有相关性,且成正相关(r2=0.453).结论 餐后1h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相关,餐后1h血清胃泌素/空腹胃泌素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于抚顺市中心医院进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检查的CHD患者222例,测量并记录患者冠脉钙化情况。根据CACS分为无钙化组(CACS=0,n=54)、轻度钙化组(0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种心脏标志物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的关系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痛(CHD)患者70例(疾病组)和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脂联素(APN)、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a)、白细胞介素-18(IL-18)、基质r羧基谷氨酸蛋白(MGP)及骨桥蛋白(OPN)9种标志物水平;使用双源CT对疾病组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计算患者CACS,并根据CACS将患者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患者;比较各组血清心脏标志物水平,分析其与CACS的关系,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疾病组与对照组血清1,25(OH)2D3、HIF-1α、IL-18、MGP及O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ACS患者与对照组血清IL-10、PAPP-A、1,25(OH)2D)3、HIF-1a、IL-18、MGP及O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与1,25(OH)2D3呈负相关(P<0.05),与HIF-1α、IL-10、MGP呈正相关(P<0.05),且与1,25(OH)2D3、HIF-1α、IL-18、MGP及OPN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HIF-1α、MGP、1,25(OH)2D3对CHD的诊断价值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0.667和0.616,灵敏度分别为73.30%、58.80%、48.50%,特异度分别为73.50%、83.70%和95.80%,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AUC为0.84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90.0%和70.0%.结论 多项心脏标志物对CH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加强心脏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及钙化的相关性研究,有利于促进心脏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不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对1997~2001年间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649例住院患者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男性及高LDL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组(P=0.000 1~0.016);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组中年龄高低、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程、吸烟量、血Glu、SBP、TC、LDL和ApoA1的均值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t=2.423~7.816,P=0.000 1~0.016);高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程、吸烟量、血Glu、TC与病变冠脉积分、冠脉病变积分及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性(r=0.093~0.29,P=0.000 1~0.02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P=0.000 1)、高血压病程(P=0.007)、吸烟量(P=0.000 1)、高LDL(P=0.003)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所检查出斑块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狭窄病变28例,双支血管病变17例,3支或以上血管病变37例.两种方法检查冠状动脉狭窄数量和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敏感性为86.82%、特异性为93.20%、阳性预测值为92.81%、阴性预测值为92.22%.结论 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无创、简便,因此可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与比较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心病诊断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将其冠状动脉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多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进行初步探讨,同时对其显示出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的各分支进行比较。结果在这8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中有1200节段的冠状动脉(直径均≥1.5 mm)在其图像当中显示出来,多层螺旋CT可以提供出1159节段可供分析的优良图。可评估率为96.6%,不可评估的节段为3.4%,因多因心率(律)发生异常所导致的1.9%;有220处的斑块被显示出来,其中钙化斑块情况居多,发生的部位最多的为前降支。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安全可靠、风险较小、简单易行,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对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是筛选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早期根据骨质疏松筛查冠心病高危人群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7 年1 月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明确为冠心病的3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骨密度测量结果并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n =102)与非骨质疏松组(n =198),同时分析骨质疏松与反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质疏松组患者冠脉单支病变比例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且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 <0.5);骨质疏松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轻度钙化比例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且冠脉中度钙化、重度钙化比例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 <0.05);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均呈正相关(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骨质疏松是冠心病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独立相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