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腘动脉入路逆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处理常规入路腔内顺行开通失败的股浅动脉长段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50例股浅动脉长段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行股动脉病侧顺行或健侧逆行推进导丝、导管时无法通过病变动脉到达闭塞段远端的真腔,遂行经腘动脉逆行入路完成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结果:手术即刻支架置入成功率100%,12个月一期通畅率48.0%,二期通畅率92.0%。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踝肱指数(ABI)明显升高,Rutherford分级明显改善(均P0.05)。5例患者术后出现肢体肿胀,3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出现腘动脉假性动脉瘤,经治疗均好转。术后1年,再狭窄患者16例(32.0%)。结论:常规入路腔内顺行开通失败的股浅动脉长段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转行经腘动脉入路逆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股动脉分叉部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15例股动脉分叉部位病变患者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7.2(68~84)岁。按Rutherford分级:重度间歇性跛行(3级)5例,静息痛(4级)7例,足踝部溃疡或足趾坏疽(5级)3例。所有病例先处理股总及股浅动脉病变段再同期处理股深动脉病变。结果总技术成功率为100%。3例行单纯股总动脉+股深动脉球囊扩张术(PTA),4例行股总动脉支架成形术,5例行股浅动脉支架成形术,3例行单纯股总动脉+股浅动脉PTA术。术后所有患肢皮肤温度均明显升高,疼痛消失或减轻。6个月复查,踝肱指数平均上升0.52±0.16;一期通畅率为73.3%,未发生支架断裂。结论对于累及股动脉分叉部位病变,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完全重建股总、股浅及股深动脉,有利于改善肢体缺血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症效果及影响治疗后24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因素。方法 收集87例接受腔内治疗的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观察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治疗后6、12及24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一期辅助通畅率及二期通畅率,以COX回归模型筛选术后24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87例共92侧下肢病变成功完成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100%(92/92)。围手术期5例(5/87,5.75%)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3例(3/87,3.45%)截肢、6例(6/87,6.90%)死亡。治疗前日与治疗后1个月,踝肱指数、间歇性跛行距离、Rutherford分级及数字评定量表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后6、12及24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9.13%(82/92)、78.26%(72/92)及47.83%(44/92),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1.30%(84/92)、80.43%(74/92)及55.43%(51/92),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3.48%(86/92)、84.78%(78/92)及58.70%(54...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D级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170例患者(191条肢体)行股动脉以远血管重建术.其中男性108例,女性62例;年龄45~85岁,平均67岁.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78例,静息痛62例,下肢缺血性溃疡19例,远端组织坏死1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动脉造影检查,根据TASC Ⅱ分级:C级病变127条肢体,D级病变64条肢体.手术方法包括大隐静脉原位旁路移植术15条肢体,大隐静脉转位20条肢体,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128条肢体,大隐静脉与人工血管组合旁路移植术28条肢体.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6)个月;76例失访,随访率57%(109/191).一期通畅率84.4%(92/109),其中人工血管旁路移植通畅率88.2%(75/85),大隐静脉(原位、转位、组合)旁路移植通畅率70.8%(17/24).二期通畅率89.9%(98/109).结论 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严重股腘动脉闭塞症(TASC C和D级病变)的主要方法,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髂动脉长段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e KC  Yin MY  Lu XW  Li WM  Huang Y  Huang XT  Lu M  Liu XB  Zhao HG  Shi HH  Liu G  Jiang ME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05-1108
目的 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髂动脉长段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病变长度>5 cm的髂动脉CTO患者139例(157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3例(105条患肢),女性46例(52条患肢);年龄50 ~96岁,平均年龄(77±10)岁.TASCⅡ分型:B型18例,C型89例,D型32例.采用左肱动脉和(或)股动脉穿刺经内膜下或血管内行髂动脉闭塞的球囊血管成形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技术成功率96.2% (151/157).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42±0.19上升到术后的0.81±0.26.随访6~53个月,平均随访(30±7)个月,髂动脉支架畅通率94.1% (111/118),7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无髂动脉破裂、支架移位、穿刺动脉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结论 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髂动脉长段CTO安全、有效,术后支架通畅率高,联合肱动脉和股动脉双向穿刺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技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1例(76条血管)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11)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严重的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100 m)38例,静息痛13例,肢/趾端溃疡10例.TASC A型病变29例,B型16例,C型11例,D型5例.应用导丝导管或超声消融开通闭塞段,行腔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结果 61例患者71条血管成功开通(共置入63枚支架),开通率93%(71/76).成功者临床症状改善率100%.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3±0.17提高到术后0.7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1例,随访率83%.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26±14)个月.1年通畅率90%(TASC A、B组92%;TASC C、D组84%).3年通畅率75%(TASC A、B组80%;TASC C、D组63%);5年通畅率72%.结论 髂动脉硬化闭塞的腔内成形术较传统的血管重建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近、中期通畅率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腘动脉局域超选法在完成股浅动脉顺向内膜下开通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467例患者(550条肢体)行腔内治疗,病变均为泛大西洋协作组(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定义的ⅡC/D级股腘动脉闭塞.统计其中直接应用腘动脉局域超选技术和传统真腔超选方法的62条肢体,观察其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症状改善和随访情况.结果 在550条肢体中,62条肢体直接应用了腘动脉局域超选技术,其中9条肢体未能顺向返回真腔操作.53条肢体(85.5%)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9 ±24) min,平均支架应用数(1.8±0.6)枚,平均覆盖长度(33 ±6) cm.46条肢体(86.8%)术后早期症状有所改善,6条无明显变化,1条截肢.39条肢体术后随访1年,6个月通畅率为87.1%,12个月通畅率69.2%.另外488条肢体应用传统超选方法的肢体中,完成顺向开通378条(77.5%),平均手术时间(89±30)min,平均支架应用数(2.1±0.6)枚,平均覆盖长度(31 ±13) cm.79.4%( 300/378)的肢体术后早期症状得到改善,292条肢体进行了术后1年的随访,6个月通畅率为92.1(269/292),12个月通畅率61.0%(178/292).结论 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患者的腔内治疗中,采用腘动脉局部超选法可以在不增加移植物基础上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节段髂股动脉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采用髂动脉支架植入联合股动脉内膜剥脱+补片成形术治疗的多节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36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49~ 87岁,平均65岁.对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Fontaine分级患者间一期通畅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因素等.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34例(94.4%)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随访24.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72.2%,辅助一期通畅率为83.3%,二期通畅率为94.4%.生存分析显示FontaineⅡ级患者一期通畅率明显高于Ⅲ、Ⅳ级患者(P =0.041、0.012).Cox回归分析未发现影响术后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髂动脉支架植入联合股动脉内膜剥脱+补片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髂股动脉闭塞症的有效方法,随访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腔内治疗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导致的严重症肢体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因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ⅡC和D级股腘动脉闭塞导致下肢严重缺血87例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结果,男58例,女38例,平均年龄(76±10)岁.Rutherford 4期68条肢体,5期23条肢体,6期5条肢体.统计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术后靶血管通畅率,保肢率.结果 87例患者(共96条肢体)接受血管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4.80%,单纯行球囊扩张13条肢体,支架植入80条肢体,导管溶栓辅助球囊扩张和支架术8条肢体,跨膝关节支架47条肢体.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9.08%,死亡2例.术前ABI平均为0.25±0.17,术后ABI为0.76±0.23.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6)个月.术后1个月靶血管通畅率为94.79%,3个月为93.73%,6个月为88.01%,12个月78.34%,24个月为68.38%.术后1个月肢体救治率为95.83%、3个月为95.83%,6个月为93.42%,12个月93.42%,24个月为83.04%.结论 股腘动脉TASC C/D病变导致严重缺血患者腔内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狭窄率较高,但近期肢体救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小腿动脉逆向入路治疗腘动脉及膝下流出道闭塞性病变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对28例顺行血管腔内治疗失败的膝下动脉闭塞患者进行了经小腿动脉逆向入路血管重建,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59 ~ 93岁,平均年龄(78±9)岁.按Rutherford下肢缺血分级标准:严重间歇性跛行(3级)3例,重度下肢缺血(4~6级)25例.将逆向操作分为两类:一类采取小腿远端动脉穿刺建立逆向入路,一类采用经小腿动脉侧支逆向动脉重建.结果 全组总技术成功率92.8%(26/28).远端穿刺无严重并发症,轻微并发症3例(10.7%).23例患者获得3 ~ 29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4±9)个月,随访率88.4%(23/26).术后6个月累积通畅率73.9%(17/23),12个月累积通畅率47.8%(11/23).病死率4.3%(1/23).保肢率95.7%(22/23).1例溃疡未愈合,溃疡愈合率9/10.结论 对于顺行血管腔内治疗失败的腘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通过小腿动脉逆向入路可进一步提高血管腔内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采用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36例(40条动脉).男28例,女8例,年龄60 ~ 84岁,平均(72 ±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下肢动脉CTA检查及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其中股腘动脉原发性病变25条动脉,股腘动脉支架内再闭塞15条.按泛大西洋协作组(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Ⅱ分型A、B、C、D型病变分别为6、6、9、4条;Rutherford分级3~5级,术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 0.53±0.12.结果 本组技术成功率100%,治疗成功率87.5% (35/40),无死亡病例.3例术中出现并发症:2例为血管损伤,其中1例采用覆膜支架处理,另1例因出血不严重,未予特殊处理;1例发生远侧肢体动脉栓塞,采用导管吸栓.所有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减轻,术后ABI 0.72±0.18.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6.4±1.2)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6个月出现再狭窄,再次置入球囊扩支架;对3例出现并发症患者行彩超随访,患肢股腘动脉病变段及栓塞处动脉通畅.结论 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安全有效,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股浅动脉首期置入自膨式支架与球囊扩张成形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股浅动脉狭窄闭塞长段病变一期置入自膨式支架与一期球囊扩张成形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症状性股浅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架组53例(73条肢体)首期置入自膨式支架;扩张组56例(76条肢体)首期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比较患者术后6、12及24个月的再狭窄、再闭塞率及临床分级改善程度.结果 支架组与扩张组的治疗段平均长度分别为(16±8)cm和(15±7)cm;经血管超声检杳支架组与扩张组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分别为13.7%(7例)和30.2%(1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12个月分别为25.5%(12例)和46.9%(2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5);24个月分别为38.1%(16例)和65.9%(2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P<0.01);且支架组较扩张组临床分级改善显著而持久.结论 对于股浅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长段病变,首期置入自膨式支架的中期疗效较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Angio—Seal及Perclose止血器在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84例老年择期冠脉介入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390例),B组使用Perclose血管闭合器(312例),C组采用徒手压迫法止血(282例),观察三组患者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A组,B组及C组的止血成功率为98.97%,97.76%,100.00%,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1);止血时间分别为(1.2±0.4)min,(2.0±1.2)min和(21.5±5.6)min,卧床制动时间分别为(5.4±1.5)h,(6.5±2.3)h和(20.3±4.2)h,A组和B组明显短于C组(P〈0.05);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各组分别为3.60%、5.45%和10.28%,A组和B组亦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冠脉介入患者,术后应用Angio-Seal和Perclose血管闭合装置同样安全有效,优于徒手压迫止血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介入手术已成为血管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手术直接相关的股动脉穿刺点封堵处理是手术操作收尾的一个重要环节。鉴于国内外目前尚缺乏关于封堵止血系统模拟器训练应用效果的高级别证据,本研究旨在评估模拟器训练在实施股动脉穿刺点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操作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在血管介入操作基础教学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设计,选择2020年5月—2020年10月7个中心的8名血管介入医师分别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封堵操作培训。4名血管介入医师通过阅读ExoSealTM说明书和观看视频进行培训(对照组),另4名血管介入医师的培训方式为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专业人员指导下的模拟器使用(研究组)。培训结束后,在主诊医师监管下,每名医师对接受血管介入手术,并在股总动脉使用6 F鞘管的患者,采用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对穿刺点进行封堵。两组医师各操作50例患者,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出血量、器械成功率、股动脉栓塞发生率、二次干预率、24 h内发生血肿率。 结果:研究组在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操作中,所需的操作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24.50 s vs. 30.00 s,P=0.003;8.60 mL vs. 11.22 mL,P=0.019)。研究组的器械成功率(98.0%)高于对照组(9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8)。两组均无动脉栓塞、二次干预和24 h内发生血肿情况。 结论: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模拟器的训练能够提高股动脉封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模拟器的训练应常规用于血管介入操作的基础教学培训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股胴动脉病变TASCⅡ分级、流出道评分、影响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与外科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对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行股胭动脉段介入或手术治疗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ASCⅡ分级标准对股胴动脉段病变分级;使用流出道评分标准对胫腓动脉进行膝下流出道评分.随访患者术后疗效,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一期通畅率,用COX回归分析病变TASCⅡ分级、流出道评分、各种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与术后一期通畅率相关性.结果 本组142例(197条患肢).其中外科手术治疗50例(58条患肢);介入治疗99例(139条患肢).随访患者141例(196条患肢),随访率90.8%.术后随访时间1~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经COX回归分析,术前股浅动脉病变TASCⅡ分级(RR=1.471,P=0.012)、流出道评分(RR=1.190,P=0.004)、2型糖尿病(RR=2.320,P=0.019)为影响外科治疗股浅动脉病变术后一期通畅率的因素. 结论术前TASCⅡ分级级别较高、流出道评分分值较高及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股浅动脉病变术后一期通畅率不佳.  相似文献   

17.
Hemostasis after femoral artery catheterization is generally achieved by manual compression, which results in a low incidence of infection at the puncture site. Percutaneous femoral artery closure devices have recently been used to prevent bleeding complications,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 reduce the patient's discomfort. However, they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necessitating surgical intervention, such as patch angioplasty or arterial bypass; the treatment depending on the damage to the artery and the type of device used. Thus, the possibility of infection should be kept in mind when employing these devices. We report a case of groin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one such device, known as The Closer, which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drainage and removal of the suture mater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