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2组分别采取子宫次全切术(对照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研究组)治疗,随访半年,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作出评价。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对照组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均高于研究组相应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FSH、LH、E2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 FSH、LH、E2水平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子宫腺肌症,二者短期内均对卵巢功能无影响,但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的效果要比子宫次全切术更胜一筹,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任宇霞 《吉林医学》2012,33(20):4308-4309
目的:探讨子宫大部分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57例子宫腺肌症的患者采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激素水平情况与术前情况的对照(E2、FSH、LH)。结果:术前两组E2、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期间,有关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6个月和12个月激素水平状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E2、FSH、L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可以使患者术后的激素水平维持正常状态,不影响生活质量,采用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则术后患者激素水平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可以采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代替传统的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关于子宫腺肌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对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方法:择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41例无生育要求,行子宫腺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MURU),术中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LNG-IU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前子宫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动脉搏动指数(P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与术后3个月作以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PSV与EDV明显降低(P<0.05),PI、RI术前与术后3个月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MURU术后血管顺应性与弹性并未受到影响,术后远期患者血流灌注受MURU影响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接受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并跟踪观察18个月。结果:①在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大小、血红蛋白和月经量变化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CA125术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FSH、LH、E2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改善临床症状,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可动态监测血清CA125水平来观察疗效;在UAE治疗中选择KMG颗粒和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更广泛的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1年1至2013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有44例、48例.对2组患者的性激素及AMH及窦卵泡数、卵巢早衰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FSH、LH、E2较本组术前虽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FSH、LH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E2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AMH、窦卵泡数较本组术前虽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AMH及窦卵泡数虽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阴道干涩发生率均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虽略有影响,但不会导致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且经过病理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子宫肌瘤组诊断准确率为93.75%,子宫腺肌病组诊断准确率为91.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ED、PS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7.
刘晓芳  何佳  何敏  张炼 《重庆医学》2013,(29):3552-3554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是否影响绝经前女性卵巢功能。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HIFU组(30例)和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卵巢激素水平变化(主要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并随访HIFU组月经经期、经量、瘤体大小及再孕情况。结果术前两组间E2、FSH和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术后6、12个月FSH、LH、E2无明显变化,与术前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6、12个月FSH、LH升高,E2降低,与术前相比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对其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手术切除子宫后可能影响女性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子宫手术方式对因生殖系统疾病行手术治疗的生育期妇女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因生殖系统疾病接受不同子宫手术治疗的生育期妇女100例,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定患者血清促卵泡生长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内皮素-2(endothelin-2,ET-2)、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ii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同时对患者潮热等更年期症状进行评估,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卵巢功能衰竭情况,观察不同年龄、不同手术方式及手术途径患者的AMH水平。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手术前后均未出现卵巢功能衰竭;40岁及以下患者手术前后AM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患者术后AMH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年龄越大,患者手术前后的AMH水平均越低;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切术患者手术前后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全切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AMH水平均低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前后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腹腔镜下术后AMH水平低于术前(P0.05),但开腹手术前后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生殖系统疾病接受子宫手术的患者术后短期不会有卵巢功能衰竭表现,子宫手术后短期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能和年龄、子宫切除方式、途径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7例采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和既往46例采用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E2、FSH和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E2、FSH和L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E2、FSH和L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保证了术后患者正常的激素分泌水平,可避免生活质量下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和手术切除治疗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卵巢功能、应激状态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应激状态及血清MMP含量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激素(E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R)、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的血清MMP-2、MMP-3、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可以有效保护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术后卵巢功能,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及血清MMP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UAE,术后观察痛经程度、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及病灶体积的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痛经明显缓解,月经量少于术前,子宫体积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海藻酸钠微球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于术后1、3、6个月观察患者的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大小及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 I)的变化以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1、3、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评分明显减少、月经经期明显减短、月经量明显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R I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内分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痛经、月经周期和出血量,对内分泌无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永城市人民医院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观察患者术后月经量、子宫体积、痛经程度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月经量明显少于术前,子宫体积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小,疼痛情况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钟素娥  陈小云 《吉林医学》2013,34(15):2981-298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和区别,以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作为子宫腺肌病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子宫肌瘤组,观察两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B超检查、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和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等临床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痛经和性交痛患者明显多于子宫肌瘤组(P<0.05),子宫大小呈周期性改变;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P<0.05);两组在血清CA199水平和阳性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声检查图像均有其特殊性。结论:在临床上可通过临床表现、血清CA125检查和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睢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患者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生活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经视觉模拟(VAS)评分、出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为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反馈非经期间的异常出血。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且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治疗中、重度子宫腺肌病的安全性和手术相关问题。方法采用MURU治疗32例中、重度子宫腺肌病患者,对MURU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2例病人MURU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85.56±25.34 min、61.27±25.47 mL、4.60±0.57 d。术前病人子宫平均体积:268.52±98.75 cm3;切除子宫肌壁的平均重量、体积分别为:315.45±72.36 g、282.43±151.67 cm3。与正常育龄妇女子宫比较,MURU术后子宫平均体积缩小约4.28倍;切除肌壁的重量为正常子宫重量的5.28倍。结论 MURU安全性好,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可用于中、重度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丽英 《河北医学》2014,(5):793-795
目的:通过对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术前误诊、漏诊的子宫腺肌症的原因。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因良性妇科疾病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100例。对上述患者在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和术前辅助检查(超声检查、CAl25)进行比较。结果: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平均年龄为46.02&#177;7.66岁。46例术前术后诊断子宫腺肌症患者、12例术前误诊子宫肌瘤患者和42例术前漏诊子宫腺肌症患者在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史、人工流产、不孕症和放置宫内节育环上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时,临床易漏诊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影响超声对子宫腺肌症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寻找子宫腺肌症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78例,在月经干净后3~7 d,取4F cobra导管,经皮股动脉穿刺上行至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2个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术后痛经的程度、月经量、盆腔B超监测子宫的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的水平和卵巢功能的变化。 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第3、9、12个月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CA125和子宫的大小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曼月乐环后子宫体积大小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但无一例出现环下移或脱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2个月和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第3、12个月监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各阶段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提示有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影响卵巢功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肌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就诊于江阴市妇幼保健院的子宫肌腺症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差不同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激素水平及月经、性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甲状腺素、泌乳素、睾酮、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失血图评分法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性欲、性高潮、性行为及性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肌腺症效果良好,可改善卵巢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