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军  褚淑贞 《药品评价》2012,9(5):6-9,37
本文通过研究合同研究组织(CRO)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国外的实践经验,以及当今生物医药产业密集区的发展,分析生物医药产业对国内CRO企业的影响并探索CRO的"中国式"发展模式。发现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同时可采取拓展服务内容、发展产业集群、加强国际合作等方法,进一步推动其在新形势下的新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宿凌 《中国药房》2006,17(2):87-89
目的:探索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模式,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参考。方法:分析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和生物医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各种模式。结果与结论:我国可以运用生物医药的人才储备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研发模式、阶梯式开发模式、市场营销模式、现代企业运营模式、产业集群模式及国际间合作模式等,有效地促进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目前,生物医药已作为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国内各地方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给予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也是我省重点支柱产:止之一,如何将其迅速发展壮大,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在我省的经济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笔者认为,黑龙江省在人才、资源和研发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具有驱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强劲动力。本文通过分析省内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和科技研发资源的现状,提出整合省内科研资源,创建我省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竞争力的医药研发平台和药物创新(孵化)基地的战略设想,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生物医药产业在药物创新、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强大支持,寻求一条适合龙江医药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适合国内小核酸制药产业的发展模式。方法 通过分析小核酸产业状况、国内外小核酸发展模式和企业专利技术特点,确定适合国内产业的发展模式。结果 在对现有状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国内小核酸产业发展的多主体共同参与模式。产业创新联盟是生物医药领域多主体共同参与链式发展模式的主要形式。结论 多主体共同参与的链式发展模式是国内小核酸产业发展较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模式。方法: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新药研发中存在的研发基地建设薄弱、资金不足、成果转化难三大问题,基于"合同研究组织(CRO)"建立产业创新模式。结果:提出由"多并发CRO"的研发模式、风险投资与专利/新药证书对接的融资形式以及新药证书为导向的研发过程管理组成的产业创新模式,并整合为"先进合同研究组织(CRO+)"。结论:该模式是一种开放性集成服务体系,有利于缩短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与研发风险,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加快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结果与结论 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但仍存在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药品流通渠道不畅、品牌优势未充分发挥、融资难等问题。建议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区域品牌,完善政策保障和组织体系,以推动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决现阶段江苏省传统型生物医药产业园面临的发展困境,进一步探索江苏省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模式。方法:通过对江苏省内各个医药产业园实地走访调研,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提出了江苏省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模式。结果: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园应该以产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产城模式创新为导向,完成传统型向创新型园区的转型升级。结论: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可以以创新转型为路径,推动整个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陕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方法采取查阅相关文献、深入企业调研及与有关专家座谈的方式,对陕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对陕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如下对策:①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及领导小组,加强对陕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领导;②设立陕西省新药研发科技重大专项;③寻找创新突破口,实现陕西省生物医药跨越式发展;④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陕南生物医药突破性发展;⑤加速兼并重组,加快龙头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新  邵蓉 《中国药房》2010,(5):385-387
目的:探究生物医药专利"反公地悲剧"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方法:从分析生物医药专利滥用导致的"专利丛林"产生着手,建立了"公地"和"反公地"博弈模型,并对基础和应用研究者与专利权相关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结果:潜在的"反公地悲剧"影响了生物药品研发者的积极性,妨碍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结论:应从制度、研究模式、专利申请模式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平衡专利的所有性和排他性,避免"反公地悲剧",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立足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提出建设生物医药综合服务平台的趋势和需求.通过分析现有服务机构的共性问题和探查产、学、研环节的创新发展需求和瓶颈,对组建模式、体系建设、人才引进培育和发展等方面提出构想,为创新服务生态圈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廖萍  吴耀卫  曹萌  张景辰 《上海医药》2023,(21):42-46+65
团体标准由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自主制定,能快速反映市场需求,具有制定灵活、创新性强和指标领先等特点,可以发挥重要的标准补充供给作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团体标准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应用还不广泛,影响力较弱。本文对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团体标准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解读上海实践中的成功案例提出发展好团体标准,从而驱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桂玉  黄泰康 《中国药业》2007,16(14):16-17
介绍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概况,指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国际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全方位地探讨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 ,把握竞争态势 ,认真考虑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探索发展思路的首要思考。第七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以“融合与发展”为主题 ,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宏观环境、全球新药研发热点和趋势、新型医疗服务市场经营模式、制药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并以专题讲座、卫星会等形式开展深层次、多侧面的互动交流 ,以期为当前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可…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建立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指数体系,对于分析和评价产业创新发展情况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以企业为主体,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业、创新绩效4个维度,选取8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分析评价了2009~2012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情况.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在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4个领域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5.
李妤  张宇鸣  田丰 《上海医药》2022,(19):53-57
当前各国政府均十分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发展时间短,基础相对薄弱,故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竞争实力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部分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汇总、梳理和解析,力图建立更加全面、合理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但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合适的创新及发展策略;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政府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引导政策时提供参考,共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韫伟  李野  许晶 《中国药房》2011,(41):3844-3846
目的:为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规模水平、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4个角度选取14个经济指标,客观评价我国28个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结果与结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不同角度之间发展水平均不平衡,发展规模水平对于提高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十分重要,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对综合发展水平也有一定贡献。各地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认清自身优势、劣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建议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持续稳定增长;加大研发力度,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为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了解并分析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及重点技术需求。结果与结论:提出了当前武汉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技术需求和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医药》2004,25(2):88-96
经济运营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专家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及临床应用研讨会上指出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专家分析说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从仿制向研发转变 ,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五大有利条件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与国外几乎是同时起步 ,差距较小 ;我国具有一支接受过现代生命科学基础训练并从事过高层次研究的海外军团 ;加入WTO后 ,跨国公司竞相在华建立研发基地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扶植生物医药产业 ,地方政府也纷纷将生物医药确立为支柱产业 ;目前国家推行的药品生产强制认证…  相似文献   

19.
生物医药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且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同时,随着大量国外专利药到期、国内相关政策趋向松动,中国仿制药产业未来市场规模巨大。在此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生物医药领域的园区建设。生物医药园区在加快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的同时,在园区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自身实践和研究,同时结合生物医药产业特点,提出了几点关于园区建设建议,以供园区建设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黑龙江省生物医药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