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麦冬块根膨大及药材形成规律,为麦冬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大田栽培,间隔7~10 d连续采样。以测定15株均值计算麦冬各部分干物质分配和积累规律,以测定15粒均值计算块根数量、大小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对麦冬块根纤维特征进行观察,并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麦冬项下性状描述对麦冬药材性状变化进行观测记录。结果在四川地区麦冬块根从10月份开始膨大至次年4月结束。最初形成的生长于麦冬茎基的不定根多为营养根,可膨大形成块根的不定根多为后期茎基部四周生长出的不定根。麦冬单株块根基本在5~20个,多数在8~10个,极个别超过20个。不定根一般从根尖一端开始膨大逐渐延长形成纺锤形块根,块根形成后根尖可继续生长形成不定根,新形成的不定根可进行2次膨大,极个别不定根可出现3次膨大,形成串珠状。显微观察结果显示麦冬块根膨大主要是由皮层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层数增加形成,其中皮层细胞体积增大起主导作用。麦冬块根开始膨大,须根和茎叶部分干物质积累快速减缓至最终停止,块根干物质积累在前期增长速率快至3月中下旬基本呈动态平衡,药材性状整体表现为从干瘪向饱满变化的过程。结论研究结果全面反映了麦冬块根膨大过程的表观变化规律,为麦冬块根发育机制的研究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中药葛根来源于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的干燥根,该研究在对野葛根系的实地调查及对块根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阐明野葛膨大块根的发育与异常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野葛的根系有种子发育和不定根发育2种类型,根系中的根可根据形态和功能分为膨大的块根、不定根和输导根3种类型;块根由不定根发育而来,其次生结构符合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特征;随着根的发育,块根的次生韧皮部外侧开始出现片段状的异常维管组织,最终根中的异常维管组织呈"同心环状"分布于次生维管组织的外方,膨大的块根可具有4~6个环状的异常维管组织;野葛块根的性状是其内部异常维管组织的发育形成的,异常维管组织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是膨大块根的主体部分。研究结果揭示了野葛块根中异常结构的解剖,也为合理采收野葛药用部位、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矿质营养元素对太子参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为太子参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置大量、中量、微量元素共13种矿质营养缺素培养基,利用太子参组培苗进行继代培养,观察太子参生长、测定环肽B和多糖含量。结果 与全素营养处理相比,缺氮、磷、镁、锌、锰会导致太子参不能正常生长,主要表现为茎叶不生长、叶片严重失绿,根系不能伸长膨大;缺少钾、钙、硫、铜、铁、硼、钼、氯营养元素太子参生长但却受抑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分枝少、叶片失绿、根系伸长和膨大受阻、不能形成有效微块根。与全素营养处理相比,缺钙、镁、钼、铜、氯、锰会降低太子参环肽B含量,而缺钙、镁、钼、铜、硼会增加太子参多糖含量。结论 缺少任何一种矿质营养元素都会影响太子参生长或品质成分含量,并且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建议生产中在施用大量元素的同时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营养。  相似文献   

4.
太子参块根膨大过程中生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初步探索太子参块根膨大过程中的生长规律,为太子参的营养调控和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太子参出苗30d后每隔15d定期取样,洗净,按块根、须根、茎、叶、花和果实等生长部位分开,测定各种指标。结果:太子参干物质积累量、地下部分体积、块根直径、块根长度、膨大块根数、叶片数、开花数、须根长度、株高等性状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超过出苗105~120d后会逐渐消减,各指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约在75~105d左右,块根干物质积累量比地上部分出现峰值的时间晚15~30d,而且,全株干物质积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地下部位转移。结论:太子参块根干物质动态积累变化规律可利用Ration方程Y=(a+bx)/(1+CX+dx^2)(30≤X≤120)进行模拟,决定系数达到0.95以上,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初步探讨出太子参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5.
麦冬块根形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研究麦冬块根的形成部位、形成时期以及块根增长、增粗和体积膨大的规律!为麦冬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麦冬块根为不定根的皮层细胞膨大而成。形成过程历时6个月,形成时期相对集中于11月和次年3月。块根一经形成即迅速膨大,开始45天内可达体积的80%左右,而且,块根的直径增长速度大于其长度,与前人报道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6,(9)
目的:研究三七紫、绿茎植株营养器官花色苷和皂苷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积累量特征。方法:以一、二和三年生三七紫、绿茎植株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叶、茎和根状茎及其不定根的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结果:从一年生到三年生,紫茎植株叶、茎和总营养器官(包括叶、茎和根状茎及其不定根)的总花色苷含量,茎总花色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的百分率,紫、绿茎植株叶和茎总皂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皂苷含量的百分率,绿茎植株叶总花色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的百分率均下降;绿茎植株叶和总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紫、绿茎植株根状茎及其不定根的总花色苷含量,各营养器官总皂苷含量,根状茎及其不定根总皂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皂苷含量的百分率,紫茎植株根状茎及其不定根总花色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的百分率均上升;紫茎植株茎和总营养器官的总花色苷含量,茎、根状茎及其不定根和总营养器官的总皂苷含量的增长速率均一直高于绿茎植株,但叶总皂苷含量的增长速率却一直低于绿茎植株,紫、绿茎植株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和总皂苷的含量变化呈不同的相关性。此外,三年生时,紫茎植株各营养器官的总皂苷含量均高于绿茎植株,但叶和根状茎及其不定根的总花色苷含量却低于绿茎植株。结论:三七紫茎植株营养器官的皂苷积累能力强于绿茎植株。  相似文献   

7.
太子参栽培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子参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又名孩儿参、童参等 ,为石竹科假繁缕属多年生草本 ,以块根入药。太子参有类似人参益气生津、补益脾胃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症。1 形态与习性太子参株高 15~ 2 0 cm,地下块根肉质 ,纺锤形。茎单一 ,茎顶有 4片大型叶状总苞。花腋生 ,白色 ,近地面 1.2节处有单生闭销小花 ,紫色 ;茎顶着生大花 1~ 3朵 ,白色。蒴果熟时下垂 ,开裂。花期 4~ 5月 ,果期 5~ 6月。喜温和湿润气候 ,在 10~ 2 0℃时生长旺盛 ;怕高温 ,30℃以上停滞生长 ;怕强光暴晒 ,…  相似文献   

8.
何首乌块根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为多年生宿根藤本,常见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而用块根栽培尚未见报道。1 材料与方法 从湖北省宣恩县采购野生新鲜的带茎(茎长 2~3 cm)和不带茎何首乌块根各 20 kg,平均每个重 300 g。在湖北民族学院艺系试验田,于1996年2月25日和3月5日,两次翻地整  相似文献   

9.
杨俊  孙敬  曹海燕 《中药材》2012,(6):850-854
目的:探讨天葵的生长发育特性及规律,以及与不同形状药材的关系。方法:在生长期对天葵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研究,并对市售天葵药材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种子萌发植株及其后主根萌发的第1~2年植株只有基生叶,无地上茎不开花;此后每年从主根顶端萌发植株并开花结果,地上茎数、开花数、根的大小逐渐增加。天葵的药用部位不是块根,应为肉质直根。天葵地上植株的生长经过从秋季-冬季-次年春季,春季开花结果,以肉质直根越夏。天葵的生长习性与温度有较大关系。不同生长年限天葵药材性状不同,野生状态下天葵药材形成约需3年以上。结论:为天葵的栽培及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为天葵药材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黄连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及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云南黄连Coptis teetaW all.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也称云连或云黄连,主产于云南省怒江地区。植株含药根碱、小檗碱、巴马亭等多种生物碱,其含量和抗菌消炎药效比川黄连(味连)好[1]。云南黄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株寿命长达10年以上,其有性生殖退化,而无性生殖发达,具有发达的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中太子参环肽B的含量,为太子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太子参中环肽B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太子参栽培品中环肽B含量以江苏为最高,安徽宣城、贵州施秉次之,福建柘荣最低,但均低于江苏野生太子参;柘参2号引种到江苏栽培,环肽B含量明显提高。结论不同产地太子参中环肽B的含量差异明显,为太子参的育种、生产及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朱艳  秦民坚  杭悦宇 《中草药》2007,38(4):599-601
目的研究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rDNAITS区碱基序列的异同。方法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9种太子参脱病毒苗和4种外界苗的rDNAITS区(包括ITS1、5.8S、ITS2)碱基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的5.8S碱基序列完全一致,变异位点基本上位于ITS1的起始端与ITS2的终止端,其中江苏溧阳和安徽宣城的脱病毒苗变异位点较多。使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rDNAITS碱基序列的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了脱病毒苗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山东太子参多糖含量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钟方晓  彭广芳  李贵海 《中草药》1997,28(7):428-430
对山东栽培太子参、山东昆嵛山野生太子参及山东各地销售的太子参进行了药材性状的比较,并进行了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太子参药材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0.1 mol/L盐酸-乙醇(9∶1)混合溶液提取,采用邻苯二甲醛(OPA)与一氯甲酸芴甲酯(FMOC)联用全自动柱前衍生化,Hypersil ODS柱,波长为338nm,检测太子参药材中精氨酸的含量.结果:精氨酸在0.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2%.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快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太子参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来源、不同批次太子参中的精氨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测定江苏、安徽、山东、福建、贵州等主产区太子参的多糖和皂苷含量,以此为指标评价其药材质量。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皂苷含量。结果江苏产区、福建柘荣、贵州施秉、山东临沂、安徽宣城栽培太子参的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8.93%~24.47%、22.46%、22.39%、19.27%、23.46%;野生太子参的多糖含量为7.06%~14.37%。江苏产区、福建柘荣、贵州施秉、山东临沂、安徽宣城栽培太子参的总皂苷含量分别为0.111%~0.247%、0.229%、0.218%、0.138%、0.099%;野生太子参的总皂苷含量为0.088~0.164%。结论以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综合考虑两类成分含量高低,初步认为太子参产地中,江苏句容马梗、福建柘荣和贵州施秉为优质太子参的产地。  相似文献   

16.
The roots of Panax quinquefolium, Panax notoginseng, Glehnia littoralis, Codonopsis pilosula and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were extracted with an aqueous extraction method and also with an organic extraction method. The aqueous extracts of Glehnia littoralis and Codonopsis pilosula were the most potent in inhibiting erythrocyte hemolysis. The aqueous extracts of Panax quinquefolium and Panax notoginseng had lower potencies while the aqueous extract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and the organic extract of Panax quinquefolium were only weakly active. The organic extracts of Glehnia littoralis, Panax heterophylla and Panax quinquefolium were potent in inhibiting lipid peroxidation while the organic extracts of Codonopsis pilosula and Panax notoginseng had weaker potencies. The aqueous extracts possessed much lower potencies the corresponding organic extracts. However, the Glehnia littoralis extract was the most potent aqueous extrac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Glehnia littoralis, Codonopsis pilosula, Panax notoginseng and Panax heterophylla are cheaper substitutes of Panax quinquefolium with regard to antioxidant activity.  相似文献   

17.
江苏栽培太子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江苏栽培太子参的化学成分。方法 太子参的粗粉用 95 %乙醇提取 ,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 ,光谱法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 9个化合物 ,鉴定了其中 6个化合物 ,分别是 2 吡咯甲酸、肌 肌醇 3 甲醚、棕榈酸、β 谷甾醇、β 胡萝卜苷、α 菠菜甾醇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结论 α 菠菜甾醇 β D 吡喃葡萄糖苷为首次从太子参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大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用太子参多糖进行治疗,探讨太子参多糖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药效。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大鼠高血糖模型,注射72 h后,连续3 d监测空腹血糖值在10~25 mmol/L为高血糖模型成功大鼠;采用足部全层皮肤切除法,制备大鼠足溃疡模型。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外涂)、模型组(生理盐水外涂)、金因肽阳性组(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太子参多糖外用组(太子参多糖溶液外涂)。每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给药后第7 d及第14 d,监测大鼠空腹血糖,采集创面照片,以Image-pro plus获取图像数据,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实验周期内,空白对照组大鼠血糖均处于正常水平[(4.43±0.52)4.59±0.43],高血糖模型组大鼠血糖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6.94±4.09)23.61±3.43]。给药后第7 d、14 d,太子参多糖外用组创面愈合率明显好于模型组(P<0.05),且与阳性组相差不大(P>0.05)。给药周期内各组大鼠足溃疡创面愈合的效果为:空白对照组>金因肽阳性组>太子参多糖外用组>模型组。结论:太子参多糖具有促进高血糖大鼠足溃疡创面愈合的药效。  相似文献   

19.
太子参脂溶性成份G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GC法建立太子参脂溶性成份指纹图谱,为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6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6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太子参GC-MS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太子参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太子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并选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2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12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太子参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