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研究枳实生、鲜品及其麸炒品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样品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归一法分析挥发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枳实生、鲜品经麸炒后,挥发油含量及主要组分含量均有一定变化,其中柠檬烯的含量较生品增加了10.4%.共鉴定出26个化合物,各样品主要成分均为柠檬烯,β-芳樟醇,β-蒎烯,1R-α-蒎烯,左旋-β-蒎烯.结论:枳实生、鲜品麸炒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大部分相似,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挥发油部分组分消失.  相似文献   

2.
绿衣枳实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绿衣枳实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绿衣枳实中提取挥发油,利用 GC- MS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所得的成分质谱数据经 Wiley138和 NBS75K.L质谱数据库检索并与有关标准图谱资料核对鉴定,从而确定出绿衣枳实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挥发油中共鉴定出 2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 99.04 %.主要成分是:柠檬烯( 55.68 %)、β-月桂烯( 21.96 %)、β-蒎烯( 5.17 %)、顺式-石竹烯( 4.61 %)、β-罗勒烯 ( 1.71 %).结论该方法可靠,可用于绿衣枳实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GC-MS来定性分析向日葵花盘的挥发油成分,为进一步对其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GC-MS联用并结合计算机相似度检索鉴定向日葵花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向日葵花盘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29种化学成分,其中萜类化合物较多,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α-蒎烯(21.95%)、桧烯(15.66%)、β-蒎烯(4.03%)、白菖油萜(3.29%)、大根香叶烯D(3.62%)、4-松油醇(2.68%)、柠檬烯(2.2%)等。结论:向日葵花盘的挥发油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很大研究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容县八角叶中挥发油成分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采用GC-MS分析容县八角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快速提取容县八角叶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 八角叶挥发油得率为1.65%,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06%。 结论: 容县八角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71.69%),草蒿脑(5.00%),α-蒎烯(3.52%),顺式茴香脑(2.86%),丁香烯(1.56%),柠檬烯(1.37%),芳樟醇(1.29%)。  相似文献   

5.
小飞蓬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用GC-MS分析小飞蓬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飞蓬挥发油,利用GC-MS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小飞蓬挥发油成分中26个化合物,占所提取挥发油总量的98.25%.主要成分为:柠檬烯(58.30%)、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2-庚烯(8.7%)、β-蒎烯(6.28%)、2-甲基-6-(4-甲基苯基)-2-庚烯(5.13%)、棕榈酸(5.07%)、月桂烯(4.52%)、1,3,5-三亚甲基-环庚烷(2.05%).结论:小飞蓬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6,(6)
目的分析云南产胡萝卜籽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进行分析。结果鉴定了5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90.30%。其中,胡萝卜醇(21.612%)、β-蒎烯(11.067%)、α-蒎烯(8.973%)、(Z)-α-红没药烯(4.183%)、柠檬烯(3.761%)、β-石竹烯(3.336%)、β-没药烯(3.311%)、α-松油醇(3.098%)、α-柏木烯(3.089%)、石竹烯氧化物(2.679%)、(E)-α-香柠檬烯(2.561%)、罗汉柏烯(2.398%)、柏木脑(2.027%)含有量较高。通过比对保留指数,确认松香芹醇、松油醇构型分别为E型和α型。结论该方法可为云南胡萝卜籽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枫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枫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枫香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DB-5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级杆质量分析器对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质谱图采用NIST05谱库检索结合人工谱图分析,鉴定主要化学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提取出的枫香叶挥发油分析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结构,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2.81%,其中包含萜烯类物质18种、脂肪族物质5种和芳香族物质2种,主要成分为α-蒎烯(34.48%)、β-蒎烯(19.25%)和柠檬烯(26.97%)。结论:枫香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烯类物质并含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化学成分,报道了10种该挥发油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为了解枫香叶挥发油成分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研究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挥发性成分。方法:收集羌活(Notopterygium inchum)及宽叶羌活(N. franchetii)10个批次的样品,包括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栽培品各1个批次;四川和甘肃野生品8个批次。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批次样品的挥发油成分。结果:鉴定出包括单萜、倍半萜以及非萜类共97个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计算结果显示,α-蒎烯(25.39%~41.68%),β-蒎烯(19.34%~40.95%)和柠檬烯(4.59%~11.99%)为羌活及宽叶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野生羌活和栽培宽叶羌活中α-蒎烯的相对含量高于β-蒎烯;野生宽叶羌活中β-蒎烯相对含量高于α-蒎烯。贮存1年的羌活饮片中β-蒎烯的含量明显低于当年采收的样品。采用SIMCA-P+11.5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甘肃产羌活和四川产羌活差异不明显;当年采收的样品和贮存1年的样品明显聚为2类。结论:该研究显示贮存对羌活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存在影响;研究还揭示了羌活的野生、栽培品挥发油成分的差异。为不同品种的羌活的挥发油药理活性比较提供化学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香青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气相色谱GC-MS法对香青藤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青藤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10个峰,鉴定了其中7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结论香青藤中主要含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p-甲基,异丙基苯、β-水芹烯、α-没药烯和α-桉叶油醇,含量都在4%以上。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香青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GC-MS对广西细叶桉叶及果实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GC-MS分析广西细叶桉叶及果实挥发油的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98谱库检索,结合人工谱图解析,鉴定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细叶桉叶挥发油共鉴定出了3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69%,主要成分为桉油精(27.93%)、1R-α-蒎烯(22.60%)、异松香芹醇(8.71%)等;细叶桉果实挥发油共鉴定出了3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3.50%,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32.88%)、桉油精(13.64%)、D-柠檬烯(8.31%)等.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1.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3.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穴位共计72个,使用频次为1005次;所用腧穴归属为督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频次最多,其累积频率达82.29%;其中风池穴的频率为19.11%;夹脊穴的频率为17.13%;百会穴的频率为12.3%,三穴累积频率达64.28%。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阴阳气血,临床选取督脉、足少阳胆经、奇穴以及风池、夹脊、百会三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20.
脾阴论是明代医家在继承丹溪养阴思想的基础上对东垣的脾胃学说的一次创新,由于后世胃阴学说的兴起,这部分理论逐渐被忽视。文章通过系统整理这部分理论,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致中和的治疗理念,以期能被合理地应用到某些疾病证候的治疗当中去,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