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开展桔梗杂种一代品系比较实验,为新品种鉴定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收获期调查主要农艺性状;采用HPLC-ELSD 法测定桔梗中6 个单体皂苷含量;重量法测定桔梗中粗纤维含量。结果:3个杂种一代中,H18、H17、H15 单根鲜重分别为9.71g、7.46g、7.98g;6 个单体皂苷含量总和分别为0.40%、0.48%、0.47%;粗纤维含量分别为5.85%、5.53%、4.97%。H18、H17、H15 小区鲜根产量分别为2646.25g、2227.5g、1821.25g,分别较CK 增产121%、86%、52%。结论:3 个桔梗杂种一代中,H17 皂苷含量最高,H15 粗纤维含量低。H18 可作为综合型品种,H17 可作为药用型品种,H15 可作为食用型品种。3 个品系均具有增产潜力大、有效成分高等优点,可以作为新品种鉴定及推广应用,达到了选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桔梗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为培育桔梗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个桔梗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和10个四代自交系作父本,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10杂交组合,对株高、主茎粗度、单根鲜重等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父本M96和M100地上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父本M94和M100单株鲜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是配制高产组合的理想亲本。F102作为母本可以配制出根形良好且单根重优势明显的组合。结论通过对遗传力的分析,培育桔梗新品种宜从株高、一级分枝数、果实数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3.
桔梗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桔梗种质的遗传差异性,为桔梗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来自10个省份的17份种质的开花日期、株高、主茎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支数、花冠直径、结实果率、果长、果宽、千粒重、每果粒数等12个农艺性状。结果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86.32%的5个主成分;对选出的品种中主成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离差平方和的水平上将其划分为5大类群。结论桔梗种质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桔梗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桔梗种质的遗传差异性,为桔梗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来自10个省份的17份种质的开花日期、株高、主茎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支数、花冠直径、结实果率、果长、果宽、千粒重、每果粒数等12个农艺性状。结果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86.32%的5个主成分;对选出的品种中主成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离差平方和的水平上将其划分为5大类群。结论桔梗种质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荆芥品系比较试验,为选育高产优质荆芥药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问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收获期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挥发油含量,HPLC测定胡薄荷酮含量.结果:S4品系比CK1增产18.63%,比CK2增产29.99%,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挥发油和胡薄荷酮含量也高于其他参比品系和对照;S16品系与CK产量上无显著差异,抗病性比较强.结论:S4品系具有增产潜力大、有效成分高等优点,有望选育成在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国家资源普查收集的产自10个省市的58批桔梗样品进行性状鉴别,测定其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浸出物及桔梗皂苷D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梯度洗脱,建立不同产地桔梗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果:58批桔梗样品中有2批表面色泽,7批大小,11批断面特征不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的总不合格率为36.20%;建立了58批桔梗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共找到17个共有峰;四川省桔梗样品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3个方面均较高,重庆市、湖南省桔梗样品3个方面均较低;对58批不同产地桔梗进行了聚类分析及性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不成正向相关,但样品中浸出物含量以及各成分含量的差异与样品性状特征(皮部)具相关性。结论:所鉴别的性状特征,测定的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以及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为优质桔梗的筛选,新版《中国药典》标准的修订以及桔梗质量评价,提供更全面、真实、具代表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栽培太子参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及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贵州施秉地区主要的太子参栽培类型进行农艺性状观察与比较,为施秉太子参的选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3种太子参栽培类型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田间测定,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太子参的3种栽培类型间各农艺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多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块根数、块根粗、一级分枝数、闭锁花数、叶长、叶宽和地上生物量是影响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块根数、地上生物量对地下生物量直接作用较大,同时全株长、叶长、叶宽、闭锁花数等性状对地下生物量亦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结论:地上生物量是太子参高产选育最佳的农艺性状间接指标,一级分枝数、叶宽和闭锁花数是太子参高产选育较好的农艺性状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长春花中长春质碱含量与农艺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国内外长春花主栽品种的长春质碱含量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方法:记录长春花盛花期的农艺性状,反相高效认相色谱仪测定长春质碱含量.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长春质碱含量和农艺性状均存在很大差异,太平洋系列(Pacifica)品种Polka Dot(PPD)中长春质碱质量分数最高,达到叶片干重的3.79 mg·g~(-1);清凉系列(cooler)品种Pink(CP)中长春质碱质量分数最低,仅为叶片干重的0.9 mg·g~(-1).长春花中长春质碱含量与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通径分析表明,长春花主要农艺性状中,节间距对长春质碱含量的正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通径系数为1.473.结论:本研究对高含量长春质碱长春花引种和育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桔梗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并确定桔梗雄性不育材料。方法田间发现花药异常桔梗,进行自然授粉、人工辅助授粉和套袋自交处理,分别单收考种。结果发现6株花药异常的桔梗,其中3株花药瘦瘪或不裂药,自交结实率0%,不育度100%,雌蕊正常,自然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皆能正常坐果结籽,种子发育良好。结论桔梗雄性不育株的发现,为桔梗种质资源杂交优势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及其土壤的变化趋势,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和吉林林地为试验地,对比人参生物积累量、品质和土壤变化趋势。结果: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人参生物量不断积累,人参皂苷Rg1和Rb1含量分别升高4.35%~73.08%和1.79%~86.44%,但醇提物含量下降8.60%~31.93%。土壤pH、有机质、腐殖质、全磷、有效铜和有效铁含量都显著降低。根干质量与碱解氮(r=0.803)、有效钾(r=0.683)和有效锰(r=0.705)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根干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品质均符合《日本药局方》规定。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钠、钙、镁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其他矿质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耗。  相似文献   

11.
郝昕  王雪  崔树玉  刘志刚  丛登立  张崇禧 《中成药》2006,28(11):1595-1597
目的:研究蓝花桔梗和白花桔梗中总皂苷的积累动态,确定蓝花桔梗和白花桔梗的最佳采收期。方法:按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规定的方法对不同时间采集的桔梗中的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二年生蓝花桔梗和白花桔梗分别在9月20日、9月30日产量最大的同时根内的总皂苷含量也最高,为最佳采收期。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2.
Shi FH  Zhang L  Wei JH 《中药材》2011,34(6):849-852
目的:探索气候因子对桔梗尤其是桔梗雄性不育系花粉活力的影响,为桔梗的杂交制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醋酸洋红染色的方法检测参试材料的成熟花蕾的花粉活力,并进行花粉活力与气候因子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八月下旬至九月下旬雄性不育系GP1BC1-12花粉活力变化范围为0%~27%,雄性不育系GP12BC4-10的花粉活力变化范围为1.3%~17.9%,而可育材料赤峰一号变化范围为75.9%~98.5%;发现桔梗三份种质对气候因子的敏感程度是不相同的,雄性不育系GP12BC4-10最稳定,而不育系GP1BC1-12的育性对气候因子反应最敏感。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桔梗花粉活力大小的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敏感时期为花粉母细胞时期。  相似文献   

13.
分支套袋对桔梗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桔梗授粉特性。方法精选全国主要产区一年生桔梗根苗,小区移栽,分支套袋,果实成熟后单收,室内靠种。结果分支套袋自交显著降低了桔梗的总粒重、总粒数、座果率、果粒重和果粒数,套袋处理座果率的大小与总粒重、总粒数、果粒重、果粒数极显著相关,总粒重和总粒数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套袋自交导致了桔梗座果率极显著下降所致。结论桔梗具有更多的常异花授粉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桔梗蜜炙的最佳工艺。方法高效液相法比较桔梗皂苷D含量,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工艺。结果桔梗蜜炙工艺为A1B3C1D1,即15%的炼蜜,用炼蜜1/3量的水稀释后拌匀,80℃烘1h至干燥。结论优选的蜜炙工艺简便、稳定。  相似文献   

15.
桔梗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鹏飞  卢利平 《中草药》2006,37(9):1409-1412
目的为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玻璃化法研究了桔梗试管苗茎尖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结果桔梗嫩梢在培养基(MS 5%DMSO 103g/L蔗糖)上培养3d,切取2~3mm茎尖,室温(20℃)下装载液(60%PVS2)过渡20min,0℃下玻璃化液(PVS2)处理90min,投入液氮保存1d后,40℃水浴化冻,含410g/L蔗糖的MS培养基洗涤20min,接种于含0.6mg/LKT、0.2mg/LBA、0.05mg/LNAA的MS培养基表面的滤纸上,暗处理1d后转移到新鲜的上述再生培养基中,暗培养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80%以上成活,植株生长正常。结论桔梗种质资源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再生植株正常,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桔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立桔梗的产地加工的干燥工艺。方法以药典方法并结合其他方法测定桔梗的出干率、总皂苷与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桔梗采集后,洗净,以微波3min或80℃烘干较好,尤以微波干燥其出干率、桔梗总皂苷、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结论通过微波干燥所得的桔梗饮片其桔梗总皂苷的含量明显高于晒干法,降低劳动强度,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部位、不同产地桔梗中党参炔苷含量,为补充桔梗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方法:色谱柱为Introject C18 (250 mm×4.6 mm, 5 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67 nm,柱温30 ℃  结果:党参炔苷在0.065 625~1.05 g/L(R2=0.999 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1%。不同部位、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党参炔苷的含量范围为0.031 5~0.489 9 mg/g  结论:不同部位、不同产地的桔梗药材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差异较大;本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桔梗及其制品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8.
全国主要产区桔梗结实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桔梗果实性状的差异。方法精选全国主要产区一年生桔梗根苗,小区移栽,果实成熟后单收,室内靠种。结果不同产区的桔梗在座果数、产籽量、千粒重、果粒重、果粒数及果长等方面存有差异。结论将不同产区的桔梗划分为不同的座果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单一HPLC分析条件下同时检出人参及多种常见伪品的方法.方法:选定人参伪品的特征成分,以乙腈/H3PO4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03nm为检测波长进行HPLC法分析.结果:利用建立的单一HPLC分析条件可同时定性鉴别人参及其4种伪品.结论:本方法对于生药及药材提取物的鉴别,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可操作性强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