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樊献军耿协强陈辉韩天明张立峰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腹部外科一种少见的疾病,我院于1983年1月~1997年4月共收治48例,其中43例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1例,女性27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2.
外科治疗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B超、CT或MRI检查,并行DSA8例,IVP 2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88例,姑息性切除18例,未切除1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1例,切口感染9例,腹腔感染6例,切口裂开5例,术后出血4例,肠梗阻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7%(38/120)。88例肿瘤根治性切除者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91.2%和25.1%,姑息性肿瘤切除者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4.1%、27.7%和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CT、MRI和血管造影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提高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生存率的最重要的手段,联合脏器切除能提高肿瘤的完整切除率,良好的手术技能是提高手术切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直径≥10 cm)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88年11月~2006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28例原发性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方法、检查手段、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等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肿瘤完全切除率、非完全切除率和未能切除率分别为60.7%(17/28)、21.4%(6/28)和17.9%(5/28).肿瘤完全切除组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64.7%(11/17)和35.3%(6/17).结论 B超、CT、MR以及顺行肾盂和血管造影检查对手术前的准备尤其是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有重要意义.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术和再次或多次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2年7月经手术治疗116例PRT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肿瘤完整切除95例(良性48例,恶性肿瘤47例);姑息性切除术15例;肿瘤探查和活检6例。47例恶性肿瘤完全切除1、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80.9%和23.4%;姑息性切除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3%、20.0%和6.7%。结论CT和MR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可以提高PRT切除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2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治疗以及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预防、治疗要点。方法 对1990-2000年手术且病理证实的4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中良性19例,恶性23例。19例良性肿瘤完整切除15例,合并脏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1例,复发后再手术完整切除。23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9例,合并脏器切除11例,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3例。复发后再次及多次手术5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判断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依据。施行肿瘤全切除术是治疗PRT的关键。对于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对多次复发的肿瘤不应放弃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59例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9例,恶性肿瘤为4l例,完全切除l5例(36.6%),大部切除8例(19.5%),手术探查活检l8例(43.9%),完全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和26.7%,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l9.2%和7.7%;良性肿瘤为l8例,完全切除l4例(77.8%),大部切除3例(16.7%),手术探查活检l例(5.6%),完全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和85.7%,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50.0%。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措施,早期诊断和完全手术切除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68例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病理类型多样,本组68例中恶性纤维组织瘤9例,脂肪肉瘤33例,平滑肌肉瘤9例,未分化肉瘤7例,滑膜肉瘤4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6例。其中术后局部复发43例,5年存活率广泛切除为29%,局部切除的为43%。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临床表现多为无症状性包块,组织学类型复杂,以脂肪肉瘤多见,预后与手术的彻底性和病理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与治疗董春生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300211)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1973年4月到1993年4月,20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与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9.
Xu YH  Guo KJ  Ma MH  Bai Y  Yu GZ  Ge CL  Guo RX  Li LG  Tian YL  He SG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56-758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APRM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3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98例APRM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8例成人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中,肿瘤完全切除79例(80.6%),姑息性切除16例(16.3%),肿瘤探查和单纯活检3例(3.1%),合并脏器切除25例(25.5%);复发再次手术者28例(28.6%)。肿瘤完全切除的79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73.4%和34.2%,姑息性切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O%、6.3%和6.3%。结论联合应用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对判断APRMT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可以提高APRMT切除率和预后,对于复发病例,应争取尽早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7年3月63例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病理类型和随访结果.结果 63例中良性25例,恶性3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CT对良恶性判断的约登指数为85%,良性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8%,恶性肿瘤为68%,联合脏器切除占肿瘤完整切除总数的40%.肿瘤切除程度和病理类型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和27.3%.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的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5~168个月),53%局部复发,平均复发时间25个月(3~108个月),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再手术完整切除率62.5%.全组有1例术后第1天腹腔内出血死亡.结论 应当重视临床表现争取早期诊断;影像学检查是判断手术范围的重要依据;肿瘤完整切除,必要时联合脏器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手段;术后规律复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复发肿瘤并争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58例腹膜后肿瘤,其中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22例。结果腹膜后肿瘤第一次手术的完整切除率为62.5%,多次手术的切除率为38.5%,良性肿瘤的完整切除率为61.1%,恶性肿瘤则为36.4%,随手术次数增加,出血量增加,复发率及死亡率增高,而1、3年生存率下降。结论腹膜后肿瘤应力争第一次手术时即予完整切除,而获完整切除的关键在于周密的术前准备以确定肿瘤的毗邻关系及可能受侵的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4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中良性20例,恶性26例.全部切除31例,部分切除8例,联合脏器切除7例.术后随访42例,随访时间4个月至9年.完整切除的良性肿瘤复发率为5.3%,恶性肿瘤复发率为21.0%,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30.3%.完整切除的脂肪肉瘤的复发率57.1%.对于复发的肿瘤行二次手术仍有6例做到了完整切除.结论 术前联合B超、CT、MRI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做出较准确的定位诊断,必要时行CTA、DSA、消化道造影、IVP明确肿瘤和大血管、周围脏器的关系.手术应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联合脏器切除可提高切除率,避免肿瘤组织的残留,减少复发.肿瘤恶性度、切除程度和某些极易复发的组织学类型,如脂肪肉瘤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术后定期复查,对于复发的肿瘤二次手术仍有可能完整切除,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白明东  王建 《腹部外科》2014,(3):210-214
目的 评价老年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处理的可行性和结果.方法 对1988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手术治疗的38例老年人(中位年龄65.6岁;范围62~79岁)腹膜后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学类型、手术特点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腹痛和腹胀、腹部包块、下肢疼痛和麻木、下肢水肿、便秘和尿频.部分患者无症状.CT和MRI检查准确率均为100%.本组患者共有并存疾病46例次,包括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心律失常等.38例共行手术45例次(包括7例局部复发再手术),其中肿瘤完全切除29例次(64.4%),联合受累邻近脏器和(或)血管整块切除8例次(17.8%),部分切除3例次(6.7%),因无法切除而仅行活检5例次(11.1%).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20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5/45)和26.7% (12/45).术后早期(<30 d)主要并发症为腹腔出血1例、淋巴漏1例、胰漏1例、腹腔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1例、胃瘫1例、心律失常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并发症均获治愈.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 高龄不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绝对禁忌证,恰当的术前评估、缜密的手术预案、细致的手术技术和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对保证老年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是指起源于腹膜后潜在腔隙,并除外起源胰、肾、肾上腺、血管等的肿瘤。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50~60岁,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PRT发病率较低,仅占全身肿瘤的0.07%~0.20%,约60%~85%为恶性腹膜后肿瘤(MPR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和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62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膜后肿瘤以腹部肿块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本组病例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33例.47例完整切除(76%),10例大部切除,5例仅行病理活检,联合脏器切除12例,死亡2例.结论 充分的手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技能是保障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75例PR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性肿瘤26例,直径5 cm~38 cm,平均14.33 cm,完整切除23例(88.46%);恶性肿瘤49例,直径4 cm~22 cm,平均8.50 cm,完整切除38例(77.55%),两者在完整切除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7例,良性肿瘤患者共有4例死于原发疾病及并发症,1、3、5年生存率为94.74%、84.21%、78.95%,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55.26%、23.68%、15.7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恶性PRT完整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部分切除术后生存率(P<0.05)。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路径与合适的切除方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肿瘤完整切除及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PRT的关键,有利于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malignant 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 MPRT)是指原发于膈平面至骨盆入口处腹膜后脂肪组织、淋巴组织、肌肉、神经以及残留胚胎组织的恶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1997~2005年我院外科收治的54例腹膜后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澍  王亚农 《中华外科杂志》1992,30(11):648-650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系指原发于腹膜后间隙的非器官性肿瘤,占全身所有肿瘤的0.07%~0.20%,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5%;由于部位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腹膜后肿瘤大多数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我院1993年至1998年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9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资料,就其临床特点、检查手段、诊断方法、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肿瘤完整切除9例,联合脏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6例,剖腹探查活检1例。病理结果: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13例。结论 B型超声及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充分术前准备、选择手术方法、防治手术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