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沁  陈建伟  武露凌  李祥 《中国药房》2011,(19):1788-1789
目的:分析斑蝥炮制前后脂肪酸组成。方法:石油醚提取斑蝥脂肪油,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化合物组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从炮制前后的斑蝥脂肪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0种脂肪酸成分,脂肪酸组成以油酸、硬脂酸、亚油酸为主。结论:炮制对斑蝥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本试验可为斑蝥炮制前后的成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川乌炮制前后所获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挥发油提取器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生川乌和制川乌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联用技术鉴别成分,使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从索氏提取器法生川乌提取物中鉴别了3种化合物,制川乌提取物中鉴别了4种化合物;从挥发油提取器法生川乌提取物中鉴别了14种化合物,制川乌提取物中鉴别了15种化合物;从水蒸气蒸馏法生川乌提取物中鉴别了47种化合物,制川乌提取物中鉴别了44种化合物。结论川乌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有所变化,且不同提取方法得出的挥发性主成分也有所不同,此结果为川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生苍术及麸炒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变化,并对辅料麦麸在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与苍术相比,麸炒苍术挥发油有7个成分显著降低;与单炒麦麸相比,炒苍术麦麸新增了4个成分。结论:苍术炮制前后挥发油的成分发生了明显量变;麸炒苍术的挥发油降低是由于加热和麦麸的吸附所致,实验结果为阐述苍术炮制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许腊英  余倩倩  石琪  潘新  许康 《中国药师》2011,14(9):1260-1261
目的:建立乌梅炮制前后各提取部位的紫外吸收特征光谱,为乌梅炭凝血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净乌梅及乌梅炭的石油醚(60~90℃)、氯仿、乙酸乙酯等三个提取部位的紫外吸收谱线图。结果:乌梅在炮制前后各提取部位的紫外谱线图、最大吸收值有明显差异,具有独特吸收特征。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反映净乌梅与乌梅炭各提取部位紫外光谱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北柴胡炮制前后超临界提取物的成分变化.方法:采用气质联用分析炮制前后北柴胡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物.结果:从炮制前后北柴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鉴定出种成分.在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中,北柴胡炮制后,种成分相对含量明显下降,7种成分相对含量明显上升.结论:炮制后,北柴胡低沸点成分有下降趋势,高沸点成分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阳波  李湘斌 《中南药学》2010,8(11):817-820
目的 考察炮制前后益智果实中挥发油成分的变化.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样品中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益智壳、益智仁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79%、0.65%、0.47%,其GC-MS总离子流图谱分别检测出峰112个、104个和70个,确定了33个化合物,并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论 益智壳也存在较大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为对伞花素;益智仁及其炮制品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诺卡酮与艾里莫芬烯,炮制前后相对含量未发生改变,诺卡酮是益智缩尿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艾里莫芬烯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γ-古芸烯、荜澄茄烯、对伞花素、丁香烯、β-榄香烯等相对含量变化较大,与益智仁药效变化的相关性有待后续研究.本实验通过对益智壳及益智仁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对比分析,对益智深入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乌头炮制前后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取高乌头药材用水净制润软后,制得高乌头生品饮片;取生品饮片用甘草汁经高压蒸制,制得高乌头炮制品饮片;分别以95%乙醇超声提取后再经石油醚萃取,制得高乌头生品、炮制品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两者的化学成分;采用NIST...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川穹和当归炮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及其组成。方法提取酒炙前后川穹、当归中挥发性成分时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其组成。结果酒炙后当归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减少2093%,酒炙后川穹的挥发性成分减少2209%,然而经炮制后化学成分含量大部分都有所增加,而且部分在组成上且组成也产生了变化。结论酒炙可以是当归、川穹的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发生改变,从而对药效产生影响。本实验结论对川穹、当归的酒炙品的中医临床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五味子不同炮制品中的木脂素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北五味子炮制前后其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变化。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别对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后的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研究。北五味子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后,并没有新成分的生成,只是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对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方法准确、可靠,为北五味子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白附子生品、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炮制前后及不同炮制方法对白附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为寻求最佳炮制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文献,分析整理。结果白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上不能明确有效成分的种类和测定方法,毒性成分亦没有得到确认,尤其炮制前后的主要变化不清楚。结论白附子的有效成分、有毒成分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1.
黄芪炮制前后相关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尚  陈佳  徐自升  蔡宝昌 《中国药房》2012,(15):1399-1402
目的:研究黄芪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为优选黄芪的炮制工艺及阐明炮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HPLC-UV)法研究黄芪炮制前后特征图谱的变化,辅以薄层色谱(TLC)法对比炮制前后黄芪中皂苷类、糖类成分的变化,并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法对比黄芪甲苷的含量变化。结果:建立了黄芪的HPLC-UV特征图谱,并从中确定了9个特征峰;黄芪清炒或蜜炙后,未发现明显的化学成分消失或增加现象,但大部分的小分子有机物含量下降,清炒下降的更多。结论:黄芪中大部分小分子有机物会被炮制时的高温破坏而致含量下降。蜜炙对黄芪中化学成分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炒制时高温对小分子有机物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福  刘振丽  宋志前  王淳  巢志茂 《中国药房》2007,18(30):2377-2379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根茎。生品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效,炮制品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效。炮制前后从外部性状、内在成分和药理作用都发生了变化。本文着重对何首乌炮制研究进行如下综述。1炮制工艺研究何首乌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木鳖子炮制前后的毒性变化。方法:用95%乙醇提取生木鳖子和炮制木鳖子,各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提取物,计算存活率。结果:炮制组存活率明显高于生品组(P〈0.05)。结论:木鳖子经过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整理了中药药汁制法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关于药汁制中药炮制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药汁制所用辅料药汁也属中药范畴,因此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功效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研究相当于中药复方的研究,难度增大,本研究对药汁制炮制前后中药成分变化、质量标准、工艺研究与药效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希望为中药药汁制法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目前药汁制法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通过研究化学成分阐释其作用原理,测定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等方面,关于药汁制炮制起效机理的研究较少,药汁制的操作规范与质量标准方面也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豨莶草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豨莶草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奇壬醇含量;以豨莶草所含奇壬醇为筛选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乙醇提取工艺。结果:乙醇溶液提取的奇壬醇得率明显高于水提取;豨莶草药材的最佳乙醇提取工艺为:8倍量70%乙醇,浸润2h,加热回流提取3次(第1次2.5h,第2次1h,第3次1h)。结论:乙醇溶液作为豨莶草的提取溶媒优于水;优化后的醇提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麻黄生品及其炮制品种的挥发油成分。采取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麻黄各品种中的挥发油, 其中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得到的麻黄生品、蜜麻黄和清炒麻黄挥发油中, 鉴定的成分分别为48, 57和48种, 蜜炙和清炒后分别产生14 和 9种新成分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得到的麻黄生品、蜜麻黄和清炒麻黄挥发油中, 鉴定的成分分别为22, 36和28 种, 蜜炙和清炒后分别产生15 和23种新成分。麻黄经炮制后挥发油成分和相对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可能是导致麻黄炮制品功效的改变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芫花炮制方法、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提供有关芫花研究的相对较为全面的借鉴资料。方法查阅近3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芫花及其炮制的相关文献,对芫花炮制方法、炮制前后有效成分变化、炮制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结果研究芫花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以及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为芫花炮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寻新会陈皮蜜熏制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蜜熏制炮制工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质谱联用仪检测熏制前后的新会陈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不同陈化年份陈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 熏制后挥发性成分种类约减少了35%,但是在熏制前后共有的挥发性成分中,12个成分在蜜熏制后其相对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成分α-侧柏烯、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γ-萜品烯相对含量均较蜜熏蒸前增加约40%。结论 熏制后陈皮挥发性成分种类减少,一部分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降低,与传统炮制理论中所认为的降低辛燥之气,缓其药性相吻合;另一部分相对含量增加的挥发性成分均具有化痰平喘、消炎等药理作用,因此本研究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变化的角度,能为其不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7,(7):971-974
目的:比较枳壳发酵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并优化其发酵炮制工艺。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同一批枳壳药材及其发酵炮制品进行比较,确定枳壳发酵炮制后的色谱特征峰;以4个色谱特征峰的峰面积和样品霉变性状为指标,以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发酵时间为因素,设计L_9(3~4)正交试验优化枳壳发酵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枳壳经发酵炮制后明显产生2个单糖苷新成分;优化的枳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0℃、发酵湿度70%、发酵时间7 d;验证试验结果显示,3次试验各指标的RSD均小于2.0%(n=3)。结论:发酵炮制可致枳壳发生明显的化学成分变化,优化的发酵炮制工艺可增加枳壳特征峰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中药传统炮制与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银财 《海峡药学》2004,16(4):93-95
中药炮制学是随着中药的发现与发展而产生。现代化的中药炮制要在传统中药炮制学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探索中药炮制作用原理、作用机制、研究炮制工艺,通过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临床药物学等临床研究多学科的结合,来研究药物炮制前后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变化,通过炮制来改变药物的内在成分和性能,以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刮作用,以适应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