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前牙的埋伏阻生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错牙合畸形的常见病因,对口腔功能和美观的影响极大,其变化多样。以往人们认为只要去除有阻力的软硬组织,任其自行萌出即可,但在临床上观察发现,就诊时埋伏阻生牙的牙根大多数发育完成,常不能自行萌出,若不作处理,可能致相邻牙的拥挤,错牙合或牙根吸收。而目前治疗多数以拔除为主,但由于埋伏阻生牙大多数为形态基本正常的恒牙,所以对于埋伏牙的保存治疗,获得完整尥恒牙列及建立良好的咬牙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极为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51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采用正畸治疗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畸技术和外科手术联合治疗20例埋伏前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新理  陈渝斌 《重庆医学》2001,30(4):385-385
埋伏牙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对口腔功能及颜面美观的影响极大.埋伏牙中除智齿外,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发生率最高,且多见于单侧;形态多样,正畸难度大.特别是倒置阻生,临床上少见成功正畸报道.所以,临床治疗常选择将埋伏阻生牙拔除,但这又违背了保存自然牙及牙列的基本治疗原则.随着固定正畸技术的日益提高与口腔颌面外科的相互合作,对错畸形的矫治水平也不断提高,采取尽可能保留并矫正上颌前牙埋伏阻生齿,以维护牙弓的对称性的方法,越来越引起正畸医师与患者的双重重视.本文探讨用正畸技术及外科手术联合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疗效及机理.  相似文献   

3.
儿童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现象并非罕见,由于多生牙的埋伏状态,加上患儿处于乳恒牙替换时期,多数伴有暂时性错牙合现象,所以这类埋伏牙早期易被忽视,这对恒牙萌出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1998~1999年治疗这类患儿35例,共拔除埋伏多生牙40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埋伏牙正畸治疗设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2例年龄13~17岁,常规曲面断层难以定位埋伏牙空间位置的正畸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其中15例上颌尖牙异位埋伏阻生,8例双尖牙低位埋伏阻生,9例下颌第二磨牙埋伏阻生。所有病人利用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了解阻生牙的牙冠形态、牙根形态、与相邻牙的位置关系以指导正畸治疗计划的制定、外科手术暴露的路径、附件粘结的位置、牵引力的方向等。结果 15例上颌埋伏尖牙、5例低位埋伏双尖牙成功牵引至合平面建立正常咬合;3例有畸形中央尖的低位双尖牙牵引后拔除;9例埋伏第二磨牙在拔除第三磨牙或近中移动第一磨牙后竖直并到达合平面。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定位埋伏牙,真实再现埋伏牙在颌骨中的位置,有利于埋伏牙的矫治设计,提高矫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1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导致错颌畸形临床较多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局麻下拔除埋伏牙,在缺隙处做固定或活动义齿进行修复。笔者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牙槽外科手术矫治埋伏阻生上颌前牙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附27例病例报告)黄剑虹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是常见的错畸形之一。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许多埋伏牙得以保留,恢复了功能,并获得美丽的外观。作者对27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诊断及矫治情况作一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临床资料收集了...  相似文献   

7.
徐庆  臧爱平  罗远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55-1057
目的探讨错牙合畸形同时伴有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的矫治效果。方法对13例错牙合畸形同时伴有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患者进行拍片定位及模型分析,根据畸形的情况确定采用直立阻生第二磨牙或是拔除阻生第二磨牙由第三磨牙替代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正畸治疗。结果 13例病例共18颗近中阻生下颌第二磨牙中,12颗采用正畸装置直立下颌第二磨牙,治疗后均达到正常位置;6颗采用拔除后以第三磨牙替代的治疗方案,治疗后第三磨牙均已达到第二磨牙位置或明显近中漂移,且倾斜度良好,有较好的咬合关系。结论对于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错牙合畸形,外科暴露后的正畸助萌直立阻生下颌第二磨牙或拔除阻生下颌第二磨牙以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替代,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是替牙期常见的牙颌畸形,如不及时纠正,邻牙将向缺隙处移动,占据其萌出道,而使其无法萌出,并导致上中线偏移.由于埋伏形式复杂,治疗较为困难.以往多采用拔除后修复的方法治疗,违背了保存自然牙及牙列的原则.因此,保留并矫治上颌阻牛前牙,以维护牙弓的对称性是非常重要的[1].随着固定正畸技术及诊断技术的提高,使绝大多数埋伏牙避免了拔除的厄运.本文通过对1999~2006年25例埋伏牙行外科翻瓣导萌术,探讨埋伏阻生牙的定位诊断和外科翻瓣导萌术的手术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导萌法、手术翻瓣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法及拔除法.导萌法适用于仅软组织阻挡或多生牙阻挡的正位埋伏牙,手术翻瓣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法用于治疗低位埋伏阻生的正位或倾斜位、倒置位牙,上述两种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拔除法用于治疗弯根埋伏牙.  相似文献   

10.
恒牙埋伏阻生牙是口腔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畸形,尤其上前牙最为常见。由于埋伏牙阻生形成复杂,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临床常采用颌面外科手术配合正畸治疗。本文对22例恒前牙埋伏阻生牙与萌出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正畸埋伏牙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口腔科自2014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6例牙齿畸形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均有完整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资料,探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正畸埋伏牙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6例患者经CT三维重建共计检出84颗埋伏牙,59颗来自上颌,25颗来自下颌,76例为单牙埋伏阻生,4例双牙,2例为三牙,53颗为埋伏阻生牙,31颗为埋伏多生牙;84颗埋伏牙中,尖牙占比高达48.81%(41/84),其次为多生牙(19.02%),中切牙占比11.90%;其中76.19%为舌腭侧埋伏,10.71%为唇颊侧埋伏;75.00%近中埋伏,16.67%远中埋伏,仅有16.07%的毗邻牙齿牙根有吸收现象;84颗埋伏牙中46颗无保留价值,经CT三维重建图像引导,局麻后行拔除手术,均完整拔除埋伏牙,去骨量小,亦未损伤毗邻组织;其余38颗埋伏牙给予正畸牵引,牵引成功率为92.10%。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在正畸埋伏牙诊治中均能发挥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埋伏阻生牙是指因萌出位置不够或外周存在某种因素使牙齿不能萌出至正常位置[1].牙的埋伏阻生尤其是前牙的埋伏阻生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危害较大,亦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常见病因[2].  相似文献   

13.
田维芬 《吉林医学》2012,33(28):6142-6143
目的:探讨上前牙埋伏阻生错牙合畸形采用开窗助萌联合方丝弓矫治技术,来恢复正常的牙列形态,改善美观面容。方法:对门诊24例30颗上前牙埋伏阻生错牙合畸形患者,定位后行外科开窗助萌联合方丝弓矫治技术,排齐上下牙列,使其保持正常的牙列形态。结果:24例患者均助萌成功,牙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导萌牙未见牙髓、牙周及根尖病变。结论:开窗助萌联合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埋伏阻生牙,恢复了患者正常的牙列形态和口腔功能,使患者面容美观得到改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正常牙数之外多生的牙为额外牙,其是造成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之一,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和功能,因此正确的诊断、及时拔除额外牙及进行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具有临床意义。本文对2001~2003年正畸临床中遇到的20例额外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现象并非罕见.由于多生牙的埋伏状态,加上患儿处于乳恒牙替换时期,多数伴有暂时性错he现象,所以这类埋伏牙早期易被忽视,这对恒牙萌出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1998~1999年治疗这类患儿35例,共拔除埋伏多生牙40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研究埋伏牙和阻生牙的微创拔除方法及技巧。方法选择口腔门诊和住院的埋伏阻生牙患者180例,其中上颌第三磨牙埋伏阻生11例、上颌埋伏尖牙阻生26例、上颌埋伏多生牙13例、下颌埋伏多生牙14例、下颌第三磨牙埋伏阻生116例(又随机分为微创拔牙A组58例和对照的传统拔牙B组58例)。排除拔牙禁忌症,术前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或牙科锥束CT,评估患牙位置及其与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牙和神经等)的位置关系,设计牙龈翻瓣,上下颌埋伏牙和下颌智齿的A组利用仰角机头等微创拔牙器械与技术拔除,B组采用传统劈冠法拔除。记录术中及术后患者主观感受、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评估微创拔牙技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埋伏阻生牙用微创拔牙器械和技术,极大限度地降低了埋伏阻生牙的拔除难度,并且拔牙时间可预测和可控制,耗时5~35 min,平均为15 min。与传统拔牙方法对比,患者主观牙科畏惧感和术后不良反应如术区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下唇麻木、干槽症等发生率明显较低,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微创拔牙方法可拔除各类埋伏阻生牙,手术时间可控制、可预测,并发症少,反应轻,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普及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是临床上导致错畸形的常见原因,发生年龄早,对牙弓的形态,咬功能及面部美观影响大;对于自然牙列中的恒牙埋伏阻生,则尽量给予保留,以维持自然牙列的完整性。随着固定正畸技术的日益提高及与颌面外科的相互合作,很多埋伏阻生牙避免了被拔  相似文献   

18.
<正> 前牙埋伏阻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中错(牙合)畸形,由于某个牙的埋伏阻生,邻牙向此处移位,倾斜,致使该间隙变小,无法修复。它严重影响功能及美观。正畸医生可以利用颌骨的生长潜力开拓间隙,开窗牵引,排齐牙列。可获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1.临床资料 12例埋伏阻生牙,男3例,女9例,年龄11岁—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上颌骨前部多生牙比较多见,对于口腔内已萌出或部分萌出的多生牙,诊断及定位都很明确,拔除也比较容易。但是对于一些埋伏多生牙,尤其是完全骨埋伏牙,临床上一般不易发现,也不易定位和拔除。为进一步探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诊断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我们对2001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140例儿童上颌骨埋伏多生牙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艳  李佩璟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41-1041,1043
目的:探讨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4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的正畸治疗,16颗多生牙常规局麻下翻瓣、去骨、暴露多生牙并拔除。其余采用翻瓣、开窗导萌、前方牵引获得间隙,将埋伏牙排列整齐。结果:16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多生牙被拔除,余28颗埋伏阻生的牙齿在3~10个月内均自行萌出,未发生牙髓坏死、牙齿松动、牙根粘连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创伤小,易牵引到位,牙周附着良好,前方牵引整体移动前牙向前,获得间隙,并可明显改善反关系,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