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子中含吡啶基的有多个杂环的化合物系列的波谱表征,方法:由烟酸出发,经多步反应,制得有吡啶基的均三唑并噻二嗪化合物,并进行红外,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测试。结果:得到原料,中间体和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图。结论:标题化合物红外光谱1600cm^-1处多有C=N伸缩振动峰,1250cm^-左右有N-N=C伸缩振动峰,700cm^-1有C-S-C弯曲振动峰;噻二嗪亚甲基氢的化学位移δ值约为4.46,吡啶基四个氢原子化学位移约为9.3、8.9、8.7、8.0,噻二嗪亚甲基碳化学位移为23。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连有三氯甲基的稠杂环化合物,并研究其波谱(特别是质谱)的特征。方法:3-芳基-4-氨基-5-羟基-1,2,4-三唑与三氯乙酸在三氯氧磷存在条件下关环,合成了3-芳基-6-三氯甲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结果:这三个新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谱与质谱确证。结论:这些化合物质谱都有分子离子峰。当分子中有三个氯原子时,M 6:M 4:M 2:M=4:11:100:100。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新型氨基巯三唑衍生物,筛选广谱、高效、低毒的临床抗菌药物.方法设计合成了3-(2'-呋喃)-4-氨基-5-巯基-1,2,4-三唑(Ⅵ)及其衍生物4-(5'-硝基糠叉替氨基)均三唑(Ⅷ)以及5-取代苄巯基均三唑(Ⅶ),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所合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所证实.初步抗茵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Ⅷ)对所有受试菌株均表现出高度敏感性,新合成的化合物(Ⅶa~b)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3-呋喃4,5-二取代氨基巯基均三唑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临床开发前景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新型氨基巯三唑衍生物。筛选广谱、高效、低毒的临床抗菌药物。方法:设计合成了3-(2‘-呋喃)-4-氨基-5-巯基-1,2,4-三唑(Ⅵ)及其衍生物4-(5’-硝基糠叉替氨基)均三唑(Ⅷ)以及5-取代苄巯基均三唑(Ⅶ),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所合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所证实,初步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Ⅷ)对所有受试菌株均表现出高度敏感性,新合成的化合物(Ⅶa-b)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3-呋喃-4,5-二取代氨基巯基均三唑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临床开发前景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合成新型氨基巯三唑衍生物 ,筛选广谱、高效、低毒的临床抗菌药物。方法 :设计合成了 3 (2’ 呋喃 ) 4 氨基 5 巯基 1,2 ,4 三唑 (Ⅵ )及其衍生物 4 (5’ 硝基糠叉替氨基 )均三唑 (Ⅷ )以及 5 取代苄巯基均三唑 (Ⅶ ) ,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 :所合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IR)和核磁共振氢谱 (1HNMR)等所证实。初步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Ⅷ )对所有受试菌株均表现出高度敏感性 ,新合成的化合物 (Ⅶa~b)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 :3 呋喃 4 ,5 二取代氨基巯基均三唑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临床开发前景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6.
奥咪拉唑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氨基苯甲醚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硝化、还原、成咪唑环制得前体2-巯基-5-甲氧基苯并咪唑。另以3,5-二甲基吡啶为原料经氧化、硝化、甲氧基化、羟甲基化及氯化后制得3,5-二甲基-4-甲氧基-2-氯甲基吡啶。然后在甲醇中缩合、用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后制得奥咪拉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生物活性更为广泛的抗心衰药物。方法:受临床联合用药的启发,根据药物设计中的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和结构拼合原理,将具有强心活性的1-[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5-氰基-6-甲基脲嘧啶与肛受体阻滞剂中常见的芳氧丙醇胺结构中的丙醇胺片段进行拼合,设计并合成了10个1-{1-[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5-氰基-6-甲基脲嘧啶-3-}-3-取代氨基-2-丙醇类化合物,V1-100结果与结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有不同程度的强心活性,V9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方法及抑菌活性。方法通过2-苯基-5-巯基-1,3,4-噁二唑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缩和反应,制得化合物2。用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用杯盘培养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经检测确定化合物2为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该化合物有望成为含有联苯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杨新平 《华夏医学》2002,15(3):378-378
4-氨基 - 2 -甲基吡啶是合成 2 -甲基吡啶 - 4 -取代衍生物的中间体 ,国内目前无产品出售 ,笔者对其合成进行了研究。文献 [1 ]用 30 % H2 O2 和冰 HAc氧化吡啶制备吡啶氮氧化物 ,文献 [2 ]综述了几种吡啶 N-氧化物制备方法 ;笔者参考文献 [1~ 3 ] ,用 30 % H2 O2 和冰 HAC 氧化 2 -甲基吡啶制备 2 -甲基 - N-氧化物吡啶 ,不需减压蒸馏分离 2 -甲基 - N-氧化吡啶 ,直接用混酸HNO3 - H2 SO4硝化制备 2 -甲基 - 4 -硝基 - N-氧化吡啶 ,两步收率达 82 % ;文献 [4]分两步用钯碳、锌粉还原 2 -甲基 - 4 -硝基 - N-氧化吡啶制备 4-氨基 -…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方法及抑菌活性。方法通过2-苯基-5-巯基-1,3,4-噁二唑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缩和反应,制得化合物2。用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用杯盘培养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经检测确定化合物2为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该化合物有望成为含有联苯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已经报道的天然紫杉烷类化合物按照一种新的方法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类化合物的氢谱。研究发现Ⅰ类骨架(6/8/6环系统)和Ⅱ类骨架(5/7/6环系统)的化合物在氢谱上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有些Ⅱ类骨架的化合物被误定为Ⅰ类骨架。根据氢谱的研究,对误定的一些化合物提出了修改的建议,这些修改建议得到了碳谱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收集正常人和临床确诊的AD和PD患者的血清,采集各组血清样品的NMR 1H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和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结果 PCA和OPLS-DA分析显示正常人、AD患者和PD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正常人相比,AD患者血清中异亮氨酸和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脂质、谷氨酰胺、肌酸和葡萄糖含量明显降低(P<0.05);PD患者血清中乳酸和谷氨酰胺含量升高(P<0.05,P<0.01),葡萄糖的含量降低(P<0.01);与AD患者相比,PD患者血清中脂质、乳酸和谷氨酰胺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而异亮氨酸、丙氨酸和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降低(P <0.05,P<0.01).结论 AD患者与PD患者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具有明显变化的代谢物(谷氨酰胺、丙氨酸、异亮氨酸、脂质、乳酸和葡萄糖)有可能作为潜在血清代谢标记物,为临床区分AD和P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高场强高分辨磁共振波谱仪在体观察正常大鼠脑组织及种植C6胶质瘤的代谢及生化改变,以评价高分辨1H磁共振波谱在大鼠脑肿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只体质量200~250 g左右的Wister大鼠分为两组. 正常组:5只;肿瘤组15只,在右尾状核接种C6细胞. 肿瘤组动态观察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改变,并于接种C6细胞后15~20 d采用点分辨波谱法(PRESS: point resolved spectroscopy)行1H磁共振波谱检测. 结果正常组脑组织1H波谱可检出N-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类化合物(Cho),肌酸和磷酸肌酸(Cr+PCr)、谷氨酸和谷胺酰胺(Glu+Gln),脂质(Lip),乳酸(Lac). C6胶质瘤NAA较正常组明显降低,NAA/Cho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NAA/Cr较正常组也明显下降(P<0.01),Cho/Cr明显升高(P<0.05),Lac升高. 结论高场强磁共振波谱仪可以准确观察在体大鼠脑组织及C6胶质瘤的1H磁共振波谱. 高分辨1H磁共振波谱的改变早于MRI形态改变,能够对肿瘤的早期代谢及生化改变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借助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特征峰,为食管鳞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测试30例正常人血清和60例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核磁共振波谱?结果:利用1H NMR分析方法,借用指纹图谱技术,构建了人体血清1H NMR指纹图谱?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与正常人血清1H NMR图谱进行比较,发现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样品在1.0~1.1 ppm和3.0~3.8 ppm存在一定的差异波峰,可能为食管鳞癌的特征峰?结论:借助特征峰,通过测试可疑食管鳞癌患者血清,核磁共振谱波测定技术有助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高果糖喂养大鼠肝脏组织的代谢变化。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纯净水饲养;模型组给予10%果糖水饲养.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实验8周后取大鼠肝脏组织,采集两组大鼠肝脏组织水溶性提取液的’HNMR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乳酸、肌酸和牛磺酸升高,异亮氨酸、亮氨酸、谷氨酰胺、胆碱和甜菜碱/氧化三甲胺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核磁共振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获得高果糖喂养大鼠的肝脏组织提取液的代谢特征,为理解高果糖引起肝脏脂肪病变过程中的代谢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500MHz核磁共振光谱仪上,对替诺昔康(tenoxicam)进行了1H-NMR,13C-NMR,1H-1HCOSY和13C-1HCOSY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确定了其光谱中所有共振峰的归属。对其质量分析和控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定量核磁共振(QNMR)技术建立中药来源的标准品化合物丹酚酸B中残留甲醇、乙醇和乙酸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BRUKER AVANCEⅢ 600型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谱图, 观频率600.23 MHz,测定温度298 K.谱宽12 019.2 Hz,采样数据点65 536,扫描次数16次, 延迟时间15 s.[结果] 所有标准曲线在1.22~2 43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5),平均回收率(n=6)在 105%~109%之间。[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 可应用于样品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自蒿属植物(ArtemisiasacrorumLedeb.)地上部分分得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sugerosideI和abbeokutoneⅡ),通过二维核磁共振光谱对它们的1H-核磁共振光谱和13C-核磁共振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盐酸洛美利嗪在DMSO-d6溶剂中的核磁共振现象并对其质子和碳信号进行归属。方法 测定其在改变温度和加入重水条件下的各种1D和2D核磁共振谱。结果 室温下以DMSO-d6为溶剂时,哌嗪环及与其相连的碳,氢均呈现多个峰或宽峰,提高温度或加入重水后,其碳,氢信号均出现“合并”或变窄现象。结论 室温下在DMSO-d6溶剂中,不同构象的盐酸洛美利嗪同时并存。随着温度的提高或加入重水,则逐渐变为单一并且稳定的构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