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8例)采用常规对症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细胞免疫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而CD8+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D3+、CD4+、CD8+、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胸腺肽α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60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加用胸腺肽α治疗。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KPS评分,并检测T细胞亚群(CD4、C/)8)及NK细胞百分率。随访2年后分析两组生存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细胞亚群(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细胞亚群(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胸腺肽α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并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等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前者采取常规综合方法治疗,后者采取常规综合方法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2w后检测记录患者免疫功能、临床有效率、感染复发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两组IgG、IgA、IgM均无显著性变化(P ﹥0.05);常规治疗组仅 CD4^+/CD8^+有显著增加(P ﹤0.05),而联合治疗组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表达均有显著增加( P﹤0.05),CD8^+有显著减少( P﹤0.05),且联合治疗组在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表达、临床有效率、感染复发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上,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常规的综合治疗联用胸腺肽α1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感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手术前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变化,评估常规大肠癌手术对患者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术后使用肠道益生菌制剂治疗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将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实施大肠癌根治术;实验组:患者常规实施大肠癌根治术,并于手术后可以进食起开始补充肠道益生菌制剂。两组均于术前,术后第一次排便,排便后5天,术后1月,4次抽静脉血检测血清CRP及TNF-α的含量,同时留取粪便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粪便SIgA含量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二次粪便SIgA含量较术后第一次并未明显增多(P〉0.05),实验组术后1月粪便SIgA含量较术后第一、二次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愀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血清TNF-α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二次较术后第一次血清TNF-α含量有所降低(P〈0.05),术后第三次血清TNF-α含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两组患者血清CRP术后第一次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二次较第一次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三次较第二次也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④大肠癌患者手术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明显降低。②大肠癌患者术后粪便SIgA水平下降,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短期内对升高SIgA效果不明显,但长期应用可显著升高SIgA水平。③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显著升高,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后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6、IL-8的影响。方法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芍承气汤,治疗7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6、IL-8。结果T细胞亚群检测显示治疗组经治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P〈0.01),CD8^+明显下降(P〈0.05),IL-6及IL-8明显下降(P〈0.01)。结论柴芍承气汤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定量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50例CA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PCT定量检测.免疫胶乳比浊法对其CRP进行检测并采集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分别计算其诊断CAP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根据CAP患者的转归,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好转组,比较患者人院第1、4、7d血清PCT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血清PCT、CRP及全血WBC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CAP的灵敏度上,PCT(0.93)与CRP(0.87)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0.93)与WBC(0.67)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CAP的特异性上,PCT(0.96)与CRP(0.88)和WBC(0.9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1、4、7d血清PCT水平与好转组比较,其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PCT定量检测是诊断CAP灵敏度、特异性均较好的指标,且血清PCT浓度高低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智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迎安 《人民军医》2008,51(7):436-43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智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15天后测定CRP水平变化,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R)和行为量表(BBS)评价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MMSE及BBS积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后痴呆的发生有明显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内科治疗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及β-七叶皂甙钠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7例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内科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8例进行了内科常规治疗(常规组),另19例除常规治疗外,使用β-七叶皂甙钠进行辅助治疗(辅助组),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3、7、14、21d血清CRP、ICAM-1、TNF-α、MDA含量和SOD活性,并进行NIHS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第3d,两组患者血清CR、ICAM-1、TNF—α、MDA含量和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第7、14、21d时,辅助组CRP、ICAM-1、TNF-α、MDA含量低于常规组(P〈0.05),SOD活性高于常规组(P〈0.05);第14、21d时,辅助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CRP、ICAM-1等炎性因子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β-七叶皂甙钠能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胶痛患者血小板CD62P、单核细胞和血小板CD40L的影响。方法将68例不稳定型心胶痛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小板CD62P、单核细胞和血小板CD40L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小板CD62P、单核细胞和血小板CD40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小板CD62P、单核细胞和血小板CD40L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治疗8周后,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胶痛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并显示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一凡 《西南军医》2014,(4):396-398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6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36例)采用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及TNF-α表达水平,并予以APACHEⅡ评分和记录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PaOjFi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aO2、PaO2/FiO2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尸〈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和住ICu时间,降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在高龄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ET-1、NO表达的影响。方法高龄感染性休克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休克改善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P<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CRP、PCT、ET-1、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1/NO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高龄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CRP、PCT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T-1和NO过度生成,纠正ET-1/NO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并以110例ICU非细菌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PCT和CRP结果。结果①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感染组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4.6%,高于对照组(16.4%)(P〈0.05) ②感染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感染组的CRP检测阳性率为31.3%,高于对照组(28.2%),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RP检测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T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RP敏感,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严重脓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和血必净组.每组各2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与对照组相比,血必净组CD3+、CD4+、CD8+、CD4/CD8比值显著增加(P〈0.051.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能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犬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含量动态变化,为干细胞治疗战创伤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比格犬10只,采用手术方法切除左侧肾后,经肾动脉放血至血压60mmHg并维持30min。实验组(n=5)皮下注射GM-CSF5μg/kg,隔日1次,连续3次,对照组(n=5)同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0、2、4、6、8、10d采集外周血,计数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测定CD3+、CD4+、CD8+、CD56+、CD34+、CD133+细胞比例和血清TNF-α、IL-1、IL-2含量。结果与0d比较,实验和对照犬在创伤失血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逐渐升高,第4~6d达到高峰(P〈0.05),然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的比例均下降(P〈0.05),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CD56+细胞的比例下降(P〈0.05),到第4~6d达到最低(P〈0.05),随后逐渐升高,至第10d时接近正常,其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4+、CD133+细胞比例均逐渐升高,至第2~4d达到高峰(P〈0.05),随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浆TNF-α、IL-1、IL-2的含量均逐渐升高,至第6d达到高峰(P〈0.05),随后下降至第10d时接近正常。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可提高创伤失血犬外周血免疫亚群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含量,提示具有保护创伤失血犬免疫功能的作用,但也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患者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中30例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并以3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PCT及CRP水平,同时作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PCT浓度显著增高(P〈0.001),CRP浓度显著增高(P〈0.005),WBC水平显著升高(P〈0.001);感染组PCT阳性率与血培养阳性率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5),但所有血培养阳性的病例PCT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当感染得到控制后PCT浓度也随之下降。结论血清PCT是危重患者细菌感染诊断及临床治疗的一个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抑制细胞( MDSCs )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例青年创伤患者(18~30岁)和21例老年创伤患者(>60岁),以CD14-/CD11b+/CD33+作为MD-SCs标志物,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DSCs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MDSCs比例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结果伤后1d,老年组和青年组创伤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伤后3d和7d,老年组创伤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1)。 MDSCs比例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白介素-10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相关性。结论老年创伤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较青年组显著增高,可能是老年创伤患者更容易发生免疫抑制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近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2例因COPD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观察两组患者FEV1、FVC的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经1周的治疗,NIPPV组较非NIPPV组改善程度更大。NIPPV组住院时间更短。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促进AECOPD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够缩短AECOPD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