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t通过探讨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中的作用,明确了该护理策略是预防VAP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急诊ICU室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的机械通气患者356例为观察组;未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的机械通气患者372例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vAP感染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观察组以慢性阻塞性肺病诱发VAP的比率较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VAP感染率经口插管较气管切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减少其死亡率,并缩短机械通气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4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例):采用呼吸机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n=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d病死率和ICU住院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d病死率和ICU住院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节省ICU住院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控措施,为降低发生率和病死率做好临床预防工作.方法 抽取45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VAP的发生情况分为VAP组和对照组患者,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观察,分析VAP危险因素,并制定出合理的防控措施.结果 VAP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平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意识障碍发生率、 机械性误吸、抗生素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的使用以及意识状态均有一定的联系.结论 导致重症医学科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复杂,应采取全面综合的防控措施,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保证IC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方法及序贯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老年重症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组( n=44)和对照组( n=44),对比两组患者的住ICU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费用、VAP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序贯组患者的住ICU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且VAP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重症AECOPD患者采用序贯性机械通气方法,由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较好的机械通气策略。同时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对其他脏器功能保护,特别是心脏功能的保护,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范蓉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379-1381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作用。方法:2010-02~2011-05本院ICU共收治需机械通气(MV)的患者50例,其中33例行气管插管,17例经气管切开,对其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VAP的发生情况,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指导临床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治疗。结果:5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8例,发生率16.0%;其中有4例死于该病,死亡率8.0%。结论:加强ICU和人员的管理、严格的隔离制度、加强胃肠营养及管理、加强人工气道管理以及增加患者机体防御功能等是可有效降低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毛宇红 《西南军医》2014,(5):535-536
目的:分析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住院行机械通气治疗1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发生撤机困难患者25例和未发生撤机困难患者95例。在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水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心理因素和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差异性,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共出现25例撤机困难,发生率为(20.8%),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30.0g/L,发生VAP,存在不良心理及机械通气时间≥7d均为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VAP、不良心理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为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撤机困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09年2月入住我院ICU并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62例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恶性肿瘤Ⅲ、Ⅳ期,平卧位,连续全胃肠外营养≥5d者,应用抑酸剂,血清白蛋白〈30g,机械通气时间≥5d,气管切开与其各对照组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种因素有关,尽量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程廷义 《西南军医》2009,11(4):789-790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肺实质炎症(排除在机械通气之前已有的或处于潜伏期的肺部炎症),VAP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患者的发生率为10%~69%,MV每增加1天,发生VAP的危险性增加1%-3%,其相关死亡率约3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12月期间入住我院EICU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MV时间超过48 h的1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发生VAP将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统计两组间在相关变量上的差异。结果相关变量的单因素检验10个变量是影响VAP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仍保留的因素有: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天数、使用抑酸剂、使用镇静剂。结论在EICU中,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MV)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ICU 72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收集口咽部、声门下、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机械通气5 d内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声门下分泌物培养革兰阳性致病菌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和延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血脂正常的NSTE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A组)33例及常规剂量组(B组)32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口服;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血清脂联素( adiponectin , APN)、肝功能,并且随访6个月,统计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剂量组比较,负荷剂量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s-CRP下降更明显,APN较高,且两组肝功能无明显损害。6个月随访,负荷剂量组的MACE发生率少于常规剂量组。结论血脂正常的NSTEMI患者早期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使炎性反应明显减轻,稳定粥样斑块,并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部物理干预(CPI)在预防重型颅脑创伤(STBI)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7月-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STBI患者156例临床资料,男性97例,女性59例;年龄22~70岁,平均44.73岁。依照干预方法分为CPI组(n=87)与对照组(n=69)。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CPI组给予常规干预+CPI。CPI:胸部叩击、手法振动、膨肺、机械吸引、使用振动排痰机。观察两组脱机、发生VAP及出ICU后30d内死亡情况,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出现VAP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pO2)、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 II)、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PIS),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等炎性因子。结果 CPI组成功脱机率高于对照组(94.25%vs. 71.01%),VAP发生率及出ICU后30d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2.99%vs. 46.38%,15.94%vs. 30.43%,P<0.05)。CPI组出现VAP时间多于对照组[(4.97±0.53)d vs.(3.59±0.38)d],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9.36±0.95)d vs.(12.86±1.47)d,(15.64±1.65)d vs.(19.08±2.43)d,(19.97±2.18)d vs.(28.75±3.19)d,P<0.05]。干预后,CPI组OI、SpO2均大于对照组[(357.98±37.93)mmHg vs.(326.97±34.75)mmHg,(99.78±10.19)%vs.(95.46±9.86)%],APACHE II、CPIS、IL-8、IL-10、HMGB1均低于对照组[(13.88±1.53)分vs.(15.96±1.75)分,(2.64±0.08)分vs.(3.21±0.34)分,(18.27±2.19)ng/L vs.(22.98±2.37)ng/L,(10.28±1.16)ng/L vs.(12.63±1.38)ng/L,(42.97±4.41)pg/mL vs.(50.86±5.18)pg/mL,P<0.05]。结论 CPI可有效促进STBI患者痰液排出,减少炎性因子生成,改善肺功能,降低VAP发生率,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预处理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1年12月择期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rHuEPO预处理组(A组,n=20)和临床对照组(B组,n=20)。A组自术前1周开始,隔日皮下注射rHuEPO 75IU/kg,共3次。两组其他处理方式相同。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检测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计数(Pit),分别于术前及主动脉阻断开放后第1、3、6、12、24h这6个时间点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高敏感度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3天RBC、Hb、Hct及Pit变化不明显(P〉0.05)。A组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CK、CK—MB、cTnI、hs—CRP、Hey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结论rHuEPO预处理能减轻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T4右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4月对63例手汗症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男27例,女36例,年龄15~42岁。术前随机分为3组:A组23例行左T4右T3切断,B组22例行双侧T3切断,C组18例行双侧T4切除。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0.6±9.5)个月,手掌多汗症状均改善。A组9例(39.1%)的左侧手掌,A组2例(8.7%)、B组2例(9.1%)和C组8例(44.4%)的双侧手掌仍潮湿;右手潮湿率A组明显低于C组(P〈0.01),左手潮湿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1);A、B组疗效满意率明显优于C组(P〈0.01)。66.7%(42/63)的患者出现代偿性多汗(CH),无重度CH病例,A、C组以轻度CH为主,而B组中度CH发生率显著高于A、C组(P〈0.05)。以身体脊柱为界,A组未出现一侧CH明显多于另外一侧现象。结论左T4右T3切断术能达到与双侧T3切断类似的效果,既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又能减轻CH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血管损伤的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伴血管损伤的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97例,其中股骨远端骨折及股骨髁部骨折38例,胫骨平台骨折59例;股动脉损伤53例,腘动脉损伤44例。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1~23h,平均(3.6±1.2)h。患者均Ⅰ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按照Ⅱ期内固定更换与否,分为两组,即A组,Ⅱ期更换为内固定,56例;B组未更换内固定,41例。术后随访评价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Evanich膝关节评分系统(改良HSS)标准评定,分为优、良、中、差四级。结果平均随访(12.5±3.5)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明显低于B组(29.3%)(P<0.05)。关节功能评分中,A组优良率为91.1%,B组优良率为82.9%,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伴血管损伤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可Ⅱ期更换为内固定治疗,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心动脉压(CAP)与肱一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患者100例,按冠心病诊断标准分为冠心病组65例,非冠心病组35例。记录血管造影过程中检测到的升主动脉压力作为CAP,并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baPWV。结果①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CSP、baPWV、TC、LDL—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O.05)。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SP、CDP、FBG和LDL—C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CAP升高,进~步促进了主动脉管壁弹性下降,中心动脉僵硬度增高,而年龄、中心动脉压、FBG、LDL—C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kVp扫描技术在小儿心脏大血管CTA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TA检查病例39例分为两组,A组24例,B组1 5例.A组使用常规kVp 120,B组使用低kVp 90.记录两组病例扫描时机器自动显示的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计算左心房中部水平胸主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客观评价图像质量;双盲法主观评价心脏大血管后重组图像对肺动脉六分支的显示情况并给予优、良、差分级.对L、CTDIvol、DLP、E值、SNR及CNR进行t检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结果 A组和B组L分别为(10.40±1.97)cm和(9.54±1.72)c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69).A组和B组的CTDIvol分别为(11.6±0)mGy和(5.0±0)mGy,DLP为(120.67±22.55)mGy·cm和(47.68±8.61)mGy·cm,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o.0001),B组比A组分别降低56.9%、60.5%.A组和B组SNR分别为(41.86±12.05)和(42.11±7.83)(P=0.944),CNR分别为(33.15±10.82)和(33.75±6.76)(P=0.8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判诊断满意率均达1oo%,统计学比较无差异.结论 小儿心脏大血管CTA检查使用低kVp扫描技术可以较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欣维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48例申请一次性PCI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48例患者最终完成PCI治疗者131例,未接受PCI治疗117例。研究采用随即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欣维宁组(135例)和普通治疗组(113例)。欣慰宁组于术中开始静脉注射欣维宁,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和2个月内的临床终点事件。结果131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欣慰宁组与普通治疗组心电图在治疗后有明显差异。普通治疗组53例患者中有1例在术后发生亚急性支架血栓,欣维宁治疗后血栓阴影消失,血流恢复正常。结论对于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中及术后静脉给予欣维宁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