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需要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2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性原则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各36例。给全身麻醉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给予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以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麻醉诱导时间,相比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全身麻醉组患者术中麻醉诱导时间较短,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维持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术后24h和72h镇痛药物使用量均高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45min认知功能恢复均低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d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单膝关节置换临床手术中,相比全身麻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诱导时间较长,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用量较少,术后认知功能会较快,更适合在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行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记录两组患儿麻醉的具体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插管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与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插管前、后的HR与MAP均小于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HR与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全身麻醉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不良反应少,适合小儿患者的身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手术采取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分两组,采用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监测两组麻醉前、诱导时、术前、术毕、拔管及拔管后管理。结果全身麻醉静脉注射药物剂量减少,苏醒拔管时间提前,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大大减少在气管插管和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使用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论由于方法的缺陷使得以前的研究支持RA,似乎RA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而接受GA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干预以控制血压或心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与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227例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老年患者与265例接受神经阻滞麻醉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全身麻醉组227例患者中2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8.8%;神经阻滞麻醉组265例患者中2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0.8%,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不同麻醉方法与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探讨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胆管手术患者心血管应激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12月期间收治的胆管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使用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患者的SBP、HP、MAP、血清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的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无差异,插管局部操作开始5min后SBP、HP、MAP均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拔管时SBP、HP、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能够有效的降低胆管手术患者的心血管的应激反应,增加麻醉的安全性和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术前麻醉最为常用的方式有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婴儿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性,对麻醉要求高。本文阐述了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症,插管方法;喉罩麻醉的临床应用:适应症,禁忌症,置入方法。通过综述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论述了喉罩麻醉是婴儿麻醉中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的影响,筛选能稳定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稳定的麻醉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T1)、静注麻药5min后(T2)、插管时(T3)、插管5min后(T4)、切皮5min后(T5)、拔管5min后(T6)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氧代谢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乳酸的变化,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静脉麻醉药物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体重指数(BMI)、感染休克原发疾病、入室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SpO2、SvO2、动脉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2、T3、T4、T5、T6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T1时均升高,但试验组在T2、T3、T4、T5、T6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T2、T3、T4、T5、T6时的SpO2、Sv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氯胺酮和芬太尼用量分别为(51.63±5.04)mg、(18.64±3.72)m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全身麻醉用药量,降低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有效保持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稳定,避免休克患者因低血压、低氧代谢而加重感染休克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勇 《健康必读》2008,7(3):13-14
本文从麻醉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管理、非住院病人的妇科内镜手术的麻醉处理等方面论述妇科内镜手术中麻醉选择和监测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心肺功能不全病人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对策及手术体位与周围神经损伤的关系,旨在指导麻醉科医师提高麻醉与监测水平,以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体会。方法分析自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周口市中医院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4例,均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分别与麻醉诱导前、插管后、手术中、手术后进行观察各次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手术顺利结束。结论老年人可以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是老年人全身机体代偿能力和抵抗力减退,手术耐受能力差,麻醉处理复杂。从而增加了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风险。麻醉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管理都非常重要,尤其要重视合并心脑血管症患者的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朱慧 《现代养生》2022,(23):2089-2092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麻醉药房处方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医院从2020年7月起对麻醉药房麻醉处方展开PDCA循环管理,选择2020年7-12月每月各150张麻醉处方作为实验组,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另外选取2020年7月前5个月的麻醉处方900张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处方规范性。结果 经PDCA循环管理后,实验组月均处方不规范张数为27.00±13.13张,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50±3.39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每月不合理处方数量逐月下降,各月份之间不合理处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办法相比,能有效提高麻醉处方规范程度,提高麻醉医生和药师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阐述了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主要技术特点.实际应用表明:麻醉临床信息系统规范了手术麻醉工作流程,实现了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的数字化及网络化,有效地提高了与手术麻醉相关过程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麻醉机的基本原理及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详细阐述了现代麻醉机的基本原理,并简单介绍了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冯继泽 《现代保健》2014,(22):44-45
目的:分析神经妥乐平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本院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实验组给予神经妥乐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 d、3 d、7 d、14 d的疼痛及麻木V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及麻木VAS评分随天数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5 d内的疼痛及麻木VAS评分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可以有效改善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引起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麻醉专科护士的临床培训方法,为临床麻醉护士专业化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护士岗位培训为切入点,借鉴其他专科护士培训经验,通过实行ICU与临床麻醉序贯培训模式,探索麻醉专科护士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内容、培训与考核方法等。结果实施ICU与临床麻醉序贯培训5年来,20名麻醉护士均能在5个月内适应专业角色,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优秀,综合能力满意度达到87.5%,协助麻醉医师完成了大量围麻醉期患者的监护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结论培训并使用麻醉专科护士是规范麻醉管理、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为围麻醉期患者提供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人体神经传导通路和电荷在神经传导过程的特点,并结合现代研究电磁场对人体影响成果,探讨了电磁场在阻滞神经电荷运动以达到与传统麻醉方法一样效果的可行性,以及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探索出一种新的麻醉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方法纳入100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于2017年5月—2019年6月在我院开展研究。依据病历单双号随机抽取50例麻醉选择常规外周神经阻滞(对照组),另外50例借助超声引导实施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评估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起效、痛觉阻滞及首次下床时长相较于对照组更短;试验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术后动脉血氧含量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平衡功能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逐渐应用于临床医学中,而麻醉机是现阶段临床医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医疗设备,其可以为进行手术患者提供麻醉,同时还可以为手术中患者输送氧气.若麻醉机一但发生异常情况,麻醉药物的浓度便可能会产生变化,而此种情况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与手术治疗效果均会产生威胁.对于医疗设备检修人员来讲,对麻醉机进行定期检修,细致地检查麻醉出现的故障问题,将日常维护工作做好,是确保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关键点.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医用麻醉机的日常检修以及维护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探讨了麻醉机故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临床麻醉仪器设备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宁  李邦翅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2):78-80,88
目的:介绍麻醉仪器设备近期发展趋势,了解新型麻醉仪器的研究进展及使用范围。方法:主要从临床围手术期麻醉范围进行介绍,分别从麻醉机系列、吸入麻醉蒸发器系列、麻醉电子病历系统、便携超声成像系统、麻醉机呼吸内回路消毒机系统、麻醉深度监测仪系统、多参数监护仪系统、可视气管插管仪器系统等方面进行展示。结果:麻醉相关仪器设备的发展为临床麻醉创造了更好的医疗条件,增加了麻醉的安全性,使医生手术操作变得更加便捷,为患者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结论:临床麻醉仪器的迅速发展为临床进行高难度手术提供了成功的基础,也提高了围手术期的麻醉质量和安全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小流量紧闭麻醉装置,促进临床更多地应用小流量紧闭麻醉。方法:按小流量紧闭麻醉的要求,从结构上加以改变,如自呼吸回路外输入氧气,机械通气时采用下降式折叠风箱,并加下端开口的储气管等,使其供应能满足患者需要的麻醉药与氧量。结果:通过临床的初步试用,证明该装置安全可行。结论:该小流量紧闭麻醉装置原理新颖,结构简单,用药量少,对环境污染小,安全可行,有助于小流量紧闭麻醉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高龄手术患者40例,将其根据手术顺序进行分组,先手术的2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应用椎管内麻醉;后手术的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生效时间、麻醉药用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均较少,且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两组之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高龄手术患者应用椎管内麻醉,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