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测居民移民建镇到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后,血吸虫病疫情纵向变化规律。方法2002-2006年间,对观测点居民进行血吸虫病情、重复感染以及洲滩螺情等指标的纵向观测。结果2002-2006年队列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0.57%、11.78%、5.17%、6.01%、3.14%,血吸虫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渔民及半农半渔民感染率高于其它职业人群。2003-2006年观测村外洲钉螺和感染性钉螺持续存在,密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洲滩型移民建镇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及再感染率都呈下降趋势,感染率在性别、年龄和职业间都存在着差异。洲滩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使滠口地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方法根据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规划,采用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螺情调查。采用氯硝柳胺常规药物喷洒进行易感地带灭螺,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结果滠口垸外有螺面积下降了41.79%,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钉螺阳性率分别下降了73.82%、67.74%和51.85%;易感地面积上升了51.59%。药物灭螺后校正钉螺死亡率4年分别为97.29%、95.83%、93.22%和85.01%。结论滠口地区4年来坚持易感地带药物灭螺,螺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易感地带的控制有待耕牛的圈养和有螺洲滩禁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岳阳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制对策提出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纵向观察点实施方案,在血吸虫病重、中、轻度流行区各选择2个村进行螺情、居民病情、耕牛病情等项调查。结果 在重度流行村2001年、2002年垸外易感地带感染螺密度为0.0050只/0.11m^2和0.0044只/0.11m^2,感染率为0.81%和0.80%,为一类易感地带;中度流行村垸外属二类易感地带。重度和中度流行村居民、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均在10%以上,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轻度流行村居民感染率为1.4%。结论 在不同层次流行区2年的疫情变化甚微,重、中度流行村血吸虫病疫情仍维持在较高的流行水平,感染威胁还较严重,需制定更加有效的防制对策控制和压缩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制定金口地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使该地区的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方法根据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规范,采用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螺情调查,采用氯硝柳胺喷洒法进行易感地带灭螺,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有螺面积各年均为178.73 hm2,易感地带面积和处数分别下降了69.1%和71.4%。有螺框出现率逐年下降,2006年与2009年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09,P=0)。结论江夏区金口地区外滩的防治对策是有效的,灭螺效果明显,易感地带面积和处数明显下降,阳性钉螺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血吸虫化疗及化疗不同强度与辅助易感地带药物灭螺的措施,进行了影响感染性钉螺变化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全民化疗对降低钉螺感染率,减少感染性钉螺密度有明显作用;不同化闻程度,对钉螺感染率的影响程度不一;化疗易感地带药物灭螺的措施是当前血吸虫病防制战略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病全民化疗及辅助药物灭螺对感染性钉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血吸虫化疗及化疗不同强度与辅助易感地带药物灭螺的措施,进行了影响感染性钉螺变化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全民化疗时降低钉螺感染率,减少感染性钉螺密度有明显作用;不同化疗强度,对钉螺感染率的影响程度不一;化疗辅助易感地带药物灭螺的措施是当前血吸虫病防制战略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加强健康教育对阻断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的影响谢训典王桂芬何毅宁攸同(安庆市血吸虫病防治所246001)受长江水位涨落影响,血吸虫病湖沼型流行区的“三滩”目前仍有大片钉螺,易感地带连年扩展。居民因生产、生活等需要,村民常活动于外滩并频繁接触疫水而造成血...  相似文献   

8.
黄梅县长江江心新洲滩1980年实现无螺无病。自1988年以来,钉螺回升面积达900亩,超过灭光前有螺面积31.9%,钉螺自然感染率为6.76%。致使1992~1993年持续发生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原因,主要是钉螺漏查残存、邻近疫源地的钉螺漂流扩散,以及地理环境植被变化的影响,加之外来人畜交往活动频率高交叉污染所致。建议控制钉螺扩散,灭清高危易感地带钉螺,开展健康教育,认真做好防护,杜绝血吸虫病重新流行。  相似文献   

9.
血吸虫病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治渠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对感染率较高的9个行政村进行了3年的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后,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76.63%,急性血吸虫病人数下降95%,耕牛粪检阳性率下降45.9%。易地带钉蚴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蒲圻市2年采取以消灭易感地带钉螺为主的综合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效果显著,两年的急感病人分别比1986年下降95.45%(147/154)和96.10%(148/154).说明湖沼洲滩型流行区,针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三个主要易感因素(人群、环境、季节),科学地制订和实施以消灭易感地带钉螺为主的防制对策,同时做好血防知识宣传教育,对中小学生上血防课,吡喹酮预防服药,分地段设监督岗等防护措施,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近5年来中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及疫情变化的特点。方法 收集血吸虫病流行历史资料及近年流行区疫情报告资料,比较分析1998年后全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回升特点。结果 2003年底报告资料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全国流行省、县、乡镇分别减少了42%、40%和53%;血吸虫病估计病例数较建国初期减少了92.74%;钉螺面积减少了73.56%。但全国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例数徘徊在80万左右,急性感染报告数以年平均25%上升;1998年以来钉螺面积净增加31321.5万m~2,全国7省20个纵向监测点内,30%、70%和35%监测点的人群、耕牛和钉螺的感染率分别出现上升趋势。湖区5省中有38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县(市、区)疫情分别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湖南省6个非疫区(株洲市3个、长沙市2个、桃源县1个)新发现钉螺,长沙市桔子洲头等I6个洲滩均有钉螺,并发生急性感染;已阻断传播地区如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也发现大面积钉螺。长江中下游沿江的大中城市相继发现感染性钉螺和新发病例。结论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局部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回升明显,回升原因有环境生态变化、社会经济变化及预防控制力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2007年修订版)》,在全省开展螺情和病情监测.螺情监测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情况,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病情监测用血清学筛查阳性者粪检,对有螺村和来自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人(畜)采用血清学筛查监测病情,血清阳性者进一步粪检.结果 在17个流行县(市、区)中查出有螺面积59.62 hm2,其中新查出有螺面积0.53 hm2;解剖钉螺71 450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查病139 896人,阳性1279人,阳性率为0.91%;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9例,其中2例急性病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畜).结论 今后要继续加强监测,查清螺情,压缩残存钉螺,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螺情监测,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情况,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对血清学筛查结果阳性者(畜)进行粪检确认。结果2012年浙江省实际有螺乡镇95个,有螺村343个,实有钉螺面积102.3×104m2,其中新发钉螺面积0.34×104m2;解剖钉螺91281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查病131288人,阳性率为0.89%(1165/131288),查出输人性血吸虫患者7例(其中1例为急性血吸虫病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畜)。2012年浙江省共有历史晚血病例1171例,实际救助晚血患者1014人。结论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残存钉螺面积呈上升趋势,输人性病例时有发生,今后血防重点是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纵向观察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十五”期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个疫情纵向观察点的螺情、居民和耕牛病情。结果20个观察点粪检6 287人,感染率为6.92%;粪检877头家畜,感染率为9.01%。各试点垸内活螺密度为0.0004~2.0284只/0.11 m2,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垸外活螺平均密度为1.3366只/0.11 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34只/0.11 m2。结论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和耕牛感染率仍较高,特别是高度和中度流行区更为明显。提示全省今后防治策略的重点应针对中、高度流行区的居民和耕牛。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洞庭湖洲垸亚型血吸虫病疫情3年纵向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洲垸亚型血吸虫病疫情纵向变化规律,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居民病情和疫水接触史进行队列研究,家畜病情和螺情进行纵向调查。结果 五一村居民累计血吸虫病率72.2%,累计急血患病率8.3%,累计晚血患病率1.6%,疫水暴露率43%。2002-2004年居民粪检阳性率分别为13.7%、11.3%、11.7%。粪检阳性者化疗后一年内疫水暴露率93.4%,居民重复感染率35.1%。五一外洲感染螺分布广泛,钉螺感染率达0.90%,感染螺平均密度0.0263只/0.11m^2。结论 垸外草洲是主要疫源地。本地耕牛及副业渔民是主要传染源,也是重复感染的主要对象。这类地区需加强垸外草洲综合治理,压缩疫源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明株洲市山丘型血吸虫病疫区成因及防治对策效果,为制定控制血吸虫病疫区扩散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自然环境是否适宜钉螺孳生;常规法查螺查病评估血吸虫病疫区的防治效果;调查血吸虫病疫区流动人群、家畜及物流等。结果在疫区农贸市场活鱼虾中查获活钉螺16个;经常有病人和病畜进入疫区,流动人群中血吸虫病阳性率为15.76%;在株洲市范围内各县(市)、区自然环境均适合钉螺生长;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1998年的17.97%下降到2005年的1.89%(U=26.06,P<0.001)。家畜感染率由13.45%下降到3.75%(U=20.26,P<0.05);活螺平均密度由1998年的2.19只/0.11 m2下降到2005年的0.12只/0.11 m2,钉螺阳性率下降了85.7%。结论株洲市血吸虫病经过几年来的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尚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仍有向周边扩散的可能,因株洲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和非流行区自然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相似。疫区成因,钉螺夹带输入可能性较大,传染源可能与进入本地的病人、病畜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金湖县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及防治效果,探讨今后防治对策。方法 每年3~4月份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落框法开展钉螺调查,框距内陆5~10 m、湖滩10~20 m。采用压碎法解剖钉螺检查感染血吸虫情况。每年6~9月份,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钉螺扩散监测;对过往船只进行携螺情况调查。每年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对血吸虫病历史流行村居民、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门诊病人开展血吸虫病筛查,阳性者采用Kato-katz法(1粪3检)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 2016—2020年金湖县累计查螺面积15 373.85 hm2,打捞漂浮物3 010 kg,投放稻草帘800只,调查船只215条,均未发现钉螺。累计血清学查病19 910人次,阳性286人,阳性率1.44%。门诊病人血清学阳性率高于疫区居民和流动人口,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69、91.591,P均<0.01);流动人口血清学阳性率高于疫区居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5)。男性血检阳性率1.53%,女性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5)。血检阳性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92,P>0.05)。粪便检查279人,未发现血吸虫病人。累计药物巩固性灭螺153.46 hm2,环境改造灭螺9.67 hm2;扩大化疗281例。小学生和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均达95%以上,无害化厕所和自来水普及率均达96%以上。2017年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结论 金湖县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但血吸虫病潜在传播流行因素仍然存在,需建立长期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武汉市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为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循证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武汉市设立12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对人群病情、家畜感染和钉螺控制等情况开展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5—2020年,监测点本地人群累计开展血吸虫血清学筛查35 427人,阳性414例,血检阳性率由2.161%降至0.778%,其逐年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 56.722,P<0.001);男性,40岁以上,职业为农民、工人、民工、离退人员血检阳性率较高。2015年发现2例粪检阳性病例为农民,人群血吸虫校正感染率为0.04%。流动人群血吸虫血检阳性率由1.042%降至0.039%;2020年检出1例外省输入性粪检阳性病例。家畜累计检测414头,未发现阳性。2015—2020年查出有螺面积由535.759 hm2逐年降至111.323 hm2,2015—2019年监测点有螺框出现率由2.330%降至1.566%,活螺平均密度由0.053只/框逐年降至0.023只/框,但2020年回升至2.617%和0.063只/框,压碎镜检法未发现感染性钉螺;LAMP法累计检测钉螺混合样本475份,仅2018年检出阳性样本1份。结论 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近年呈低度流行且持续下降,但仍存在高危人群血防意识薄弱、钉螺孳生环境未彻底改变等潜在风险,未来需持续加强风险监测、健康教育、钉螺控制等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螺情调查与疫区人群的检查相结合.螺情监测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病情监测用血清学筛选阳性者后粪检,检查有螺村和来自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人(畜).结果 对浙江省53个县的427个乡(镇)4193个村开展查螺,在22个县的84个乡349个村查到钉螺,面积122.02hm2,捕获并解剖钉螺107 613只,结果均阴性.查病210 989人,未发现本地患者,但查到输入性病例24例.全省共确认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060例,并已展开救助.结论 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残存钉螺面积居高不下,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今后血防重点是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