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娄振宇  李学奇 《临床荟萃》2003,18(15):895-896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组织的浅层 ,若某部分或几部分走行于心肌纤维中 ,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 ,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 (myocardialbridge) ,这段血管则称为壁冠状动脉。笔者就心肌桥的发生、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1 心肌桥的发生及临床表现该症 192 2年由Grainiciann首先发现 ,196 0年Portmarn等[1] 首先描述了心肌桥的影像学表现收缩期狭窄 ,呈现“吮吸现象” :冠状动脉某一节段收缩期变得狭窄、模糊或显示不清 ,而舒张期冠状动脉显影正常。一般认为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但也会受到后天的心脏病…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 ,6 0岁 ,因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 16小时 ,呕血 14小时 ,于2 0 0 2年 4月 18日入院。患者 17小时前因“胸痛 2 .5小时”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显示前壁心肌梗死 ,给予尿激酶 5 0× 10 4 U静推 ,10 0× 10 4 U入液静滴1小时溶栓治疗。溶栓后 2小时患者出现呕鲜  相似文献   

3.
心肌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后血管再通和未通者与未溶栓者血清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方法定量测定 93例 AMI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 ,以 >10 0 ng/ L作为阳性判定值。结果溶栓再通者 c Tn I峰值较未通组与未溶栓组显著增高 (P<0 .0 5 ) ,且峰值增大 ,峰值时间提前 8小时 ,再通组 c Tn I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 (13 0± 3 8)小时 ,较未通者提前 60小时。结论溶栓后动态测定血清c Tn I浓度、峰值时间 ,可作为判断溶栓成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冠脉内溶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AMI患者发病3小时内CTnT阳性率71%,最大峰值为介值的31倍,持续时间可达31倍,持续时间可达2 ̄3周,溶栓后完全现通者CTnT呈双峰样变化,12小时与72小时峰值比〉1,第1酶峰提前在发病后12小时出现。不完全再通及未溶栓得CTnT虽呈双峰样变化,但20小时与72小时峰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孤立性冠状动脉(冠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11年5月经冠脉CT检查确诊为孤立性冠脉心肌桥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为冠心病50例,其中12例在当地医院曾按心脏神经症予调节神经、休息等综合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疑诊为冠心病;1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时间2d~6个月。所有患者经冠脉CT检查确诊,后予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症状好转出院。结论孤立性冠脉心肌桥与冠心病、心脏神经症等的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相似,易误诊,临床接诊本病可疑患者应及时行冠脉CT或冠脉造影检查,有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王萍  王宇朋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0):1219-1220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正常情况下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或心外膜的深面,有时可被心肌部分覆盖,走行于心肌内的冠状动脉于心肌收缩期受挤压,造成管腔不同程度的一时性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该部分冠状动脉即为壁冠状动脉,该部分心肌纤维称心肌桥.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心肌桥认识的不断加深,心肌桥的临床检出率不断增多.本文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0-2005年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心肌桥病例64例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 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金标法检测cTn T和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酶反应速率法,分别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异型(CK-MB)、乳酸脱氢酶(LD)、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108例AMI溶栓患者检测cTnT结果为61例阳性,40例健康体检者无1例阳性,经x2检验x2=38.43,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②108例AMI患者AST、CK、CK-MB、LD、α-HBD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结果分别为175.98±99.25 IU/L、1103.20±818.41 IU/L、157.32±98.39 IU/L、478.88±318.19 IU/L、598.67±341.56IU/L.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cTn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化指标,它有利于对AMI患者的早期及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的判断,以便于对AMI患者实施及时的救治措施,并有助于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金标法检测cTnT和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酶反应速率法,分别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异型(CK-MB)、乳酸脱氢酶(LD)、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08例AMI溶栓患者检测cTnT结果为61例阳性,40例健康体检者无1例阳性,经χ2检验,χ2=38.43,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②108例AMI患者AST、CK、CK-MB、LD、α-HBD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结果分别为175.98±99.25IU/L、1103.20±818.41IU/L、157.32±98.39IU/L、478.88±318.19IU/L、598.67±341.56IU/L。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cTn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化指标,它有利于对AMI患者的早期及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的判断,以便于对AMI患者实施及时的救治措施,并有助于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总结1例心肌桥患者直肠癌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的护理。护理要点:立即启动院内急救系统,及时抗休克、抗凝治疗,加强出血的观察与护理,积极预防并护理再发肺栓塞、心肌梗死,做好肺部感染的护理,完善出院指导和随访。术后第14天,患者康复出院。术后3个月,患者行造口回纳术。随访11个月,患者生活自理,生活质量满意。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治疗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性 ,39岁 ,因心前区疼痛 ,胸闷、憋气 2h ,于 2 0 0 1年 4月 16日 10 :2 0来诊。查体 :心率 78次 /min ,血压 14 6 3/9 31kPa,神志清楚 ,面色苍白 ,全身潮湿。心电图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阵发性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 ,偶发室性早搏 ,交界性心搏。 10 :2 5突然神志丧失 ,四肢抽搐 ,立即给予心前区捶击 ,胸外心脏按压及电除颤 (2 0 0J)一次 ,患者随即苏醒 ,恢复窦性心律。至 10 :40心电监测中又出现两次室性心动过速均通过电击 (2 0 0J/次 )复律。 11:10患者心率 114次 /min ,血压 12 6 4/ 7 98kPa ,…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冠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 ,陆续有冠脉心肌桥的报告 ,但因为临床少见 ,其发病机理及临床处置仍存在很大争议 ,本文报告 1例以安静时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冠脉心肌桥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患者女 ,5 4岁 ,退休干部。因“间断性心前区疼痛 8年 ,加重 3h” ,于 2 0 0 2年 6月 2 9日 0 :15入院。患者于 1994年 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 ,呈隐痛样 ,不伴放散痛及出汗 ,持续约 10min可自行缓解 ,之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 ,性质同前 ,发作时间不固定 ,多数为平静休息时发作 ,持续几分钟十几分钟不等 ,均可自行缓解 ,含化硝酸甘油亦可…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39岁 ,湖北省人 ,因“活动后心悸胸闷、胸痛半月”于2002年4月15日入院,患者半月前骑自行车时感到心悸、胸闷、左侧胸前区闷痛 ,伴有向左侧手臂放射 ,出冷汗 ,即下车休息后好转 ,持续约2~3分钟左右 ,无咳嗽、咳痰 ,无腹痛、腹泻 ,无返酸、嗳气等 ,后每于活动或疲乏时即有发作 ,曾自服“速效救心丸”5~10分钟能缓解 ,五天前来本院就诊 ,查ECG示 :“窦性心律 ,大致正常心电图” ,心脏超声提示 :“心脏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并予以活动平板检查 ,检查时患者有胸痛发作 ,心电图提示有ST-T改变 ,故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型…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36岁。因发作性胸痛 2 4天、加重 11天入院。心电图检查 :窦性心律、急性前壁心梗。心脏彩超检查 :左室增大、余房室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正常 ,左室腔内心尖部可见一范围约 2 .5cm× 2 .7cm中等回声光团附着 (图 1,2 ) ,光团内回声欠均质 ,随室壁而运动 ,心尖部及左室前壁心肌运动明显减低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EF :5 7% )。心脏彩超诊断 :符合冠心病急性前壁心梗改变 ,左室心尖部异常光团附着 (提示附壁血栓 )。冠状动脉造影报告 :前降支 (LAD)排空慢、TIMI 2级血流 ,左主干 (LM)、回旋支 (LCX)及右冠状动脉未见狭窄。  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云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231-5231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将具有不同程度心悸、胸闷、胸痛症状的患者261例行64排螺旋CT检查。共发现存在心肌桥者78例,发现率达29.9%。均予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且合用阿司匹林治疗。结果78例患者中单纯左前降支肌桥73例,左前降支肌桥合并对角支肌桥2例,回旋支肌桥3例。用药后随诊1个月,症状均明显缓解,3~6个月,无心脏恶性事件发生(心梗、需冠脉搭桥、介入、死亡等)。结论64排螺旋CT可用于心肌桥的诊断,B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心肌桥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少雄  王士国 《新医学》2008,39(1):65-65
患者女,71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4小时于2005-07-27 19:00入院.患者近1个月来出现反复胸闷、胸痛,呈压榨感,每次发作持续约3~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 2分钟内可缓解.4小时前突然感到剑突后持续性剧烈闷痛,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无大汗,伴心悸、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16.
张青春  何国祥 《临床荟萃》2001,16(10):471-471
患者 ,男 ,5 1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 1年余 ,加重 4个月入院。患者 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心前区疼痛 ,呈针刺样 ,向左肩背部放射 ,伴心悸、气促、头昏、周身少量出汗 ,无恶心、呕吐 ,无咳嗽、咳痰 ,不发热 ,持续约 30分钟自行缓解。此后上述症状约 3~ 5天发作一次 ,多在劳累、紧张时出现 ,持续约 30~ 6 0分钟 ,休息后缓解。 4个月前症状加重 ,呈压榨性 ,发作次数增多 ,一天可出现 3~ 4次 ,持续时间延长。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给予治疗 ,效果欠佳。无家族遗传病史 ,无烟酒嗜好。查体 :体温 36 .4℃ ,脉搏 76次 /min ,呼吸…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心肌桥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走行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当某个节段被浅层心肌覆盖而走行于心肌内, 则将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 MC), 将覆盖在冠状动脉表面的心肌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 MB).1937年Reyman在尸检中认识到MB的存在,1960年Portmann和Lwig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描述了MB.通常,MB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解剖变异,但它亦可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老年 (≥ 6 0岁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AVB)患者溶栓与非溶栓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5 6例老年AIMI合并AVB患者分为溶栓治疗组及非溶栓治疗组 ,比较住院时相关因素、2 4h后AVB的变化、住院 4周内主要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住院时相关因素基本相同 (P >0 0 5 ) ;2 4h后AVB的发生率溶栓组明显低于非溶栓组 (P <0 0 1) ;住院 4周内泵功能Ⅰ、Ⅳ级及病死率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1,P <0 0 5 ) ;泵功能Ⅱ、Ⅲ级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AIMI合并AVB患者溶栓治疗近期疗效优于非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女 ,37岁。 0 .5 a前因劳累突发心前区疼痛 ,呈压榨性 ,未服药 ,休息 3~ 5 min自行缓解 ,而后上述症状时有发生 ,每次休息后均自行缓解 ,本次入院因半月前走路时突发心前区疼痛 ,压榨感 ,较剧烈 ,向左肩部放散 ,伴额头大汗 ,停下休息后约 5 min自行缓解 ,半月来上述症状频发 ,多与活动有关 ,ECG示胸前导联 V1 - 6 T波倒置 ,各导联无 ST段改变。 UCG示室间隔不厚(0 .9cm ) ,心尖运动弱 ,向外膨出 ,呈左室心尖室壁瘤样改变。当地医院以冠心病心绞痛收住院 ,治疗效果不明显。为进一步治疗收住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住院后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