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灭菌生产工艺是保证药品无菌的关键,应用无菌保证原理计算分析可以得到重要的客观规律,将这些规律应用在无菌药物湿热灭菌生产工艺中,可以精确控制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药物灭菌过程的重要参数 F_0的概念以及物理 F_0与生物 F_0的表达式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5.
灭菌操作对保证输液制剂质量至关重要,各国药典对灭菌温度与相应的时间均作了明确规定,而美国药典XX版则规定灭菌方法的F_0≥8,对具体的灭菌温度和时间未加限定。  相似文献   

6.
潘友文  辛巨祥 《中国药事》2002,16(3):192-192
有人认为[1 ] “在对高压蒸汽灭菌器的验证中 ,要求做热分布试验和热穿透试验 ,是不必要的”。这种提法是欠妥的。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1 常用灭菌介质[2 ,3 ]在医药工业 ,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点 ,采用湿热灭菌的灭菌介质除了饱和蒸汽 (Saturatedsteam)外 ,空气 -蒸汽混合物 (Air-steammixtures)、过热水 (Hotwater)也是常用的灭菌介质。饱和蒸汽主要适用于热稳性强的物品的表面灭菌 ,如用纱布或牛皮纸等透气性较好的材料所包裹的热稳定性物品等 ;空气 -蒸汽混合物主要适用于在特定灭菌温度下产品容…  相似文献   

7.
沈红宾 《北方药学》2013,(7):106-107
2011年3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现有药品生产企业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2010版GMP的要求,其他类型药品的生产均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2010版GMP的要求。2010版GMP对小容量注射剂等无菌药品制剂的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在洁净区生产环境洁净级别的提高,对灭菌条件要求的提高,灭菌F0值<8的品种要求无菌环境生产。  相似文献   

8.
温度-F0值监测仪是依对数残留定律理论,采用最新专利技术,为热压灭菌装置配套而设计的一种懒汉型仪表,它填补了我国直接用F0值灭菌参数进行灭菌过程可靠性在线监控的空白,为医药工业推行“实施指南”提供新型的工艺验证硬件,在有助于提高灭菌产品的内在质量同时,可取得强化工艺科学管理与节能降耗等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9.
崔立勋 《黑龙江医药》2012,25(1):107-108
目的:研究湿热灭菌方法的应用范围,使之更合理的发挥作用;方法:对于我国目前制药企业所用的灭菌方法和灭菌设备,主要以其中的压力蒸汽灭菌法和压力蒸汽灭菌柜为例,分析其灭菌方法和原理,介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中的要点.结果:研究内容有助于消毒灭菌的选择与操作.结论:根据实践中的经验,阐述实际操作中的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0.
2017年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作为协作单位承担了委托自国家药典委员会的药品医疗器械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药品标准研究子课题——灭菌法(课题编号:ZG2017-4-03)中湿热灭菌部分的研究任务。通过调阅和分析国外法规文献,对灭菌器使用厂家进行调研,并利用决策树和FMEA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研究,以及在厂家范围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形成灭菌法湿热灭菌部分的修订稿。该修订稿已实现与国际上其他通用标准初步接轨,并为无菌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生产企业的无菌保障工作起到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丁静 《中国药房》2014,(5):391-394
目的:为完善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文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介绍笔者提出的GMP文件生命周期管理模型,依据该模型开展调研与实践,分析制药企业GMP文件生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当前制药企业的GMP文件存在起草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及扩展性,文件审核形式化,文件执行人员培训效果不佳,文件执行不到位和文件处置不当等问题。应依据GMP文件生命周期管理模型,采取顶层设计GMP文件、明确职责和加强文件审批、强化培训管理和提升培训效果、完善奖惩机制和加强文件执行力度、科学存放文件、开展文件的变更控制等措施。结论: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文件管理系统并有效开展GMP文件生命周期管理,对提升制药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促进新版GMP的有效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培胜  刘江云  郝丽莉 《中国药房》2014,(25):2311-2313
目的:为医药企业无菌生产滴眼剂提供参考。方法: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相关要求,基于滴眼剂生产现状,就非最终灭菌滴眼剂的无菌生产工艺,从生产车间洁净度、设备设施、物料、无菌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现行法规要求所有眼用制剂必须是无菌制剂,2010年版GMP就此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如提高了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设备设施清洗后必须对清洗效果和残留进行验证,与无菌药液接触的设备设施表面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灌封等关键部位可采用隔离技术,直接接触药液的气体应除菌过滤并定期进行微粒和无菌性检测,原辅料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标准等。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无菌环境,对无菌生产工艺过程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可为生产符合无菌制剂要求的滴眼剂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放  孙利华 《中国药房》2005,16(10):730-731
目的:探讨2004年后我国开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工作的方向。方法:阐述我国GMP认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总结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2004年后的GMP认证,应整合好GMP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系列标准、与药品相关领域、与《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的关系,尤其应根据我国制药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合理的GMP认证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王桂凤  李雪芹  刘峰 《中国药房》2015,(22):3040-3042
目的:介绍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申报工作的经验,为同行提供借鉴参考。方法:从机构建设、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构建、上市后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模拟资格认定等方面总结我院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申报经验及申报准备重点。结果与结论:应重视人员(特别是机构负责人)及软硬件(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机构办公室和专业科室)的配备,注重伦理委员会的构建,各科室间开展上市后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经验的分享及成立自查小组进行模拟资格认定;明确资格认定的工作程序及方法,充分熟悉资格认定评判标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执行安全的药物临床质量管理规范并保护受试者权益,有助于资格认定申报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The fluorine‐18‐label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radiotracer [18F]MK‐9470 is a selective, high affinity inverse agonist that has been used to image the 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1 in human brain in healthy and disease states. This report describes a simplified, one‐step [18F]radiofluorination approach using a GE TRACERlab FXFN module for the routine production of this tracer. The one‐step synthesis, by [18F]fluoride displacement of a primary tosylate precursor, gives a six‐fold increase in yield over the previous two‐step method employing O‐alkylation of a phenol precursor with 1,2‐[18F]fluorobromoethane. The average radiochemical yield of [18F]MK‐9470 using the one‐step method was 30.3 ± 11.7% (n = 12), with specific activity in excess of 6 Ci/µmol and radiochemical purity of 97.2 ± 1.5% (n = 12), in less than 60 min. This simplified, high yielding, automated process was validated for routine GMP production of [18F]MK‐9470 for clin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赵贤 《中国药事》2014,(5):517-520
目的探讨2013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背景下药品冷链物流企业面临的质量管理新要求,确保药品处于冷链不“断链”状态和药品的质量安全。方法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按照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程序,对药品冷链物流全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结果提出药品冷链物流企业实施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指出全程冷链的四个核心环节一收获、储存、分拣和运输中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结论药品冷链物流企业应积极开展质量风险管理,针对影响全程冷链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首先,应确定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其次,应用定性的方法,确定药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如有可能应进行定量分析,确定药品质量风险因素的影响力,并赋予权重;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定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构建高效的药品质量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内肿块(结节)病灶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复用型自动活检枪对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病灶穿刺活检,并行病理学诊断。结果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并发气胸5例,咯血8例。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内肿块(结节)病灶穿刺活检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BISAP评分与Ranson评分在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ereatitis,AP)的严重程度、死亡结局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BISAP(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评分与Ranson评分对124例AP患者进行回顾性评分,比较轻症组与重症组、死亡组与存活组的评分差异,比较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死亡组与存活组的BISAP及Ranson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Ranson高分组(≥3分)和低分组(〈3分)患者SAP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ISAP高分组(≥3分)与低分组(〈3分)的SAP及病死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ISAP评分与Ranson评分对于判断AP严重程度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BISAP简便易行,能够早期对AP患者进行死亡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HPLC指纹图谱控制复方丹参片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复方丹参片(CSMT)HPLC指纹图谱的全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以Century SIL C18BDS柱(250 mm×4.6 mm,5μm);以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为目标函数优化选择指纹图谱检测条件,确定流动相组成是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甲醇溶液低压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90 nm,柱温(30.00±0.15)℃,进样量5μL。以双定性相似度均值和双定量相似度均值为参量通过对20批复方丹参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确定用其中10批生成复方丹参片对照指纹图谱(RFP),以此RFP为标准对总计20批复方丹参片采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丹酚酸B(SAB)为参照物峰,确定40个指纹峰,建立了复方丹参片HPLC指纹图谱。用双定性相似度评价15批样品的化学成分数量和分布比例都合格,但其中仅8批双定量相似度合格,为质量完全合格品。其它7批含量明显偏低,生产时应根据双定量相似度偏低程度提高投料量或者适当增大服用剂量。其余5批都存在化学成分和分布比例不合格特征,有2批含量相似度合格和3批含量相似度明显偏低。结论在OTC中随机选择的20批复方丹参片,无明显的劣质品出现,若按指纹图谱技术控制则出现明显的质量差异,因此所建立的具有较好精密度和重现性的复方丹参片的HPLC指纹图谱,完全适用于复方丹参片的生产质量控制。试验证明了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是宏观定性定量评价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最理想和最客观的指纹图谱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综合分析药物性肝损伤9355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姚飞  汪燕燕 《安徽医药》2011,15(10):1312-1314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临床分型和预后。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病"为关键词,检索2001~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记录文献中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种类、临床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8篇文献记录了9 355例患者性别,其中男性4 737例(50.6%),女性4 548例(49.4%)。平均年龄(42.3±13.1)岁。88篇文献记录了9 355例用药信息,其中中草药1 979例(21.15%)、抗结核药1 898例(20.29%)、抗微生物用药1 135例(12.13%)、解热镇痛用药740例(7.91%)、抗肿瘤药662例(7.07%)等。83篇文献记录8 552例临床分型,其中肝细胞型5 005例(62.73%),胆汁淤积型2 039例(23.84%),混合型1 508例(17.63%)。83篇文献记录了8 748例预后,其中治愈好转8 144例(95.23%),无效、自动出院、恶化及死亡604例(6.90%)。结论国内文献报道药物性肝损伤男女比例相当,导致肝损伤的前5类药物分别为中草药、抗结核药、抗微生物用药、解热镇痛用药、抗肿瘤药,损伤类型以肝细胞型居多,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