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 (ISL)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造成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采用跳台实验和Y型迷宫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ATP含量、腺苷酸池 (TAN)水平和能量负荷值(EC)。结果 ISL(10、20、40mg·kg-1 )延长跳台实验中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减少Y型迷宫实验中累计电击次数,增加正确反应次数;剂量依赖性提高脑组织中ATP含量、TAN水平和EC值。结论 ISL能改善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绿茶多酚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绿茶多酚(GTP)对D-半乳糖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药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sc 120mg.kg-1.d-1D-半乳糖,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采用跳台法、水迷宫、避暗法和开场实验评价GTP对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测定小鼠血液和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与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组比较,GTP可明显延长跳台潜伏期,减少跳台错误次数;缩短游出迷宫的时间和减少进入盲端的错误次数;减少避暗活动错误次数和延长进入穿梭箱的潜伏期;同时,明显增加了小鼠的探究行为。低、中、高剂量的GTP对模型小鼠的脑组织及血清中AchE活性均无显著影响。结论GTP对D-半乳糖诱导的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但此作用机制与AchE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3.
远志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耀春  王立为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5):1254-1257
目的:研究远志提取物(Ept-Ⅵ)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动物学习记忆计算机在线检测系统,采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最大电休克和自然衰老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通过跳台试验和水迷宫实验对Ept-Ⅵ的益智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在跳台实验中,连续灌胃给予Ept-Ⅵ30~120 mg·kg-1·d-1,1周可明显改善12月龄BALB/C小鼠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使其在获得、巩固、再现阶段停留在安全区时间延长,错误区时间减少;连续灌胃给予Ept-Ⅵ60~240 mg·kg-1·d-1,2周对3 mg·kg-1·d-1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表现为小鼠在学习巩固阶段安全区时间延长,错误区时间减少;而连续灌胃给予Ept-Ⅵ60~240 mg·kg-1·d-1, 2周可显著改善最大电休克(MES)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在水迷宫实验中,连续灌胃给予Ept-Ⅵ60~240 mg·kg-1·d-1,12周可以缩短亚硝酸钠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到达水迷宫安全平台/出口的时间。结论:远志提取物能够在学习的多个阶段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4.
冰片注射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和记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冰片对小鼠脑缺血复灌后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脑缺血15 min后复灌造模,动物分组给药,人工常规饲养7 d后,检测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回避反应和Y型迷宫试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改变。结果冰片可以减少小鼠跳台试验及回避反应中的错误次数,延长Y型迷宫试验中的潜伏期,缩短逃避时间。结论脑缺血复灌损伤可以导致记忆障碍,冰片对小鼠脑缺血后的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玲  张兰  李雅莉  张丽  李林 《中国药房》2007,18(13):974-976
目的:探讨5-羟甲基糠醛(5-HMF)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脑部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HMF低高剂量组和甲磺酸二氢麦角碱阳性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后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观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其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均明显延长,跳台实验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脑部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5-HMF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或0·05)。结论:5-HMF口服给药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脑组织清除自由基的酶活力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五味子醇提部位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成6组,分别灌服尼莫地平片混悬液、银杏叶混悬液及大、小剂量五味子醇提部位混悬液,假手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d-1,连续给药15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术后48 h进行行为学检测。跳台法:将小鼠放入跳台仪的小盒内进行训练,24 h后重新测试小鼠记忆情况,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从跳台上跳下的潜伏期及5 min内错误次数;避暗法:将小鼠尾部对着进入暗室的小口放入测定盒中,进行训练,24 h后重新测定小鼠记忆情况,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及5 min内进入暗室遭电击的次数。结果 跳台法:大剂量五味子醇提部位组够显著延长造模后小鼠触电潜伏期,明显减少测试期小鼠跳台错误反应次数;避暗法:大剂量五味子醇提部位组明显延长造模后小鼠潜伏期,明显减少测试期小鼠错误反应次数。结论 五味子醇提部位对反复脑缺血再灌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产与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促智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国产和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在促进学习记忆、保护急性脑缺血作用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小鼠一次性训练被动回避式条件反射的方法(跳台法、避暗法)和空间辨别学习记忆实验(水迷宫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国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20 mg.kg-1)和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20 mg.kg-1)可显著减少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在跳台实验中的错误次数,并可不同程度地延长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在跳台及避暗中的潜伏期,显著缩短水迷宫实验中小鼠找到安全台的时间,还可显著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存活时间。结论国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在促智作用方面表现出与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相似的药效。  相似文献   

8.
王莹  刘玉刚  陈占法 《河北医药》2013,35(16):2416-2418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反复夹闭及再通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血管性痴呆模型。实验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跳台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运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给药组小鼠跳台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1),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水迷宫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脑组织NOS及NO含量明显降低(P<0.01)。HE染色结果显示,红景天苷能够减轻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层次不清,突触减少,核固缩等病理改变。结论红景天苷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五味子醇提部位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成6组,分别灌服尼莫地平片混悬液、银杏叶混悬液及大、小剂量五味子醇提部位混悬液,假手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d^-1,连续给药15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术后48h进行行为学检测。跳台法:将小鼠放入跳台仪的小盒内进行训练,24h后重新测试小鼠记忆情况,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从跳台上跳下的潜伏期及5min内错误次数;避暗法:将小鼠尾部对着进入暗室的小口放入测定盒中,进行训练,24h后重新测定小鼠记忆情况,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及5min内进入暗室遭电击的次数。结果跳台法:大剂量五味子醇提部位组够显著延长造模后小鼠触电潜伏期,明显减少测试期小鼠跳台错误反应次数;避暗法:大剂量五味子醇提部位组明显延长造模后小鼠潜伏期,明显减少测试期小鼠错误反应次数。结论五味子醇提部位对反复脑缺血再灌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海星甾醇A1998对AlCl3 所致急性衰老小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cAlCl370mg·kg-1共 7d ,po 6 4,19 2 ,5 7 6mg·kg-1海星甾醇A1998共 2 5d后 ,测定“Y”型迷宫实验、跳台实验、避暗法实验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同时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海星甾醇各剂量组能够减少小鼠受触电击次数和动物数 ,缩短到达终点时间 ;2 4h后重复实验 ,可延长跳下平台的潜伏期 ,减少错误次数和频率 ;能够明显延长避暗法实验小鼠进入暗箱的潜伏期 ,增强GSH Px及SOD活性。结论 海星甾醇对AlCl3 所致急性衰老小鼠记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 ,能增强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GSH Px及SOD活性 ,清除过多过氧化脂质  相似文献   

11.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学习记忆和对血液、脑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小鼠scD 半乳糖 6周 ,制备小鼠衰老模型 ,同时 po葡萄籽原花青素 ,分别采用跳台法、Y型迷宫法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并测定小鼠血液和脑组织的过氧化脂质 ;正常小鼠 po给予葡萄籽原花青素 ,连续 19d ,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D 半乳糖处理小鼠在跳台法的测试中 ,延长潜伏期 ,减少 5min内错误总数 ;在Y型迷路的测试中 ,能减少错误反应次数 ;并能降低小鼠血液和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正常小鼠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中 ,对小鼠定位航行SPL无明显影响 ,对休息30d后的小鼠空间搜索的CPT和CPP均有提高作用。结论 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改善D 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能明显增强正常小鼠信息的保持和再现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液和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苯环喹溴铵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形成原因。方法 50只筛选出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媒组,苯环喹溴铵高、中、低剂量组(5.86、2.93、1.47mg·kg~(-1))及戊乙奎醚组(2.25mg·kg~(-1)),给药容量为5μL·10g~(-1),经鼻给药,每日1次,持续1mo。以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测试苯环喹溴铵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另取5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以LC-ESIMS法测定小鼠在经鼻给予苯环喹溴铵5.86mg·k~g(-1)后10、45min及3、12、48h脑组织和血浆中苯环喹溴铵的浓度(给药后每个时间点各10只小鼠)。结果苯环喹溴铵各剂量组,对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0.05);小鼠在给药后各时间点,脑组织中苯环喹溴铵的浓度均在定量下限以下(苯环喹溴铵在脑匀浆中的定量下限为0.5405μg·L~(-1)),而给药后48h血浆中苯环喹溴铵的浓度为(4.01±0.52)μg·L~(-1)。结论苯环喹溴铵长期经鼻给药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没有影响,可能是由于其难以通过血脑屏障所致。  相似文献   

13.
梓醇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梓醇对由东莨菪碱所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东莨菪碱,2 mg.kg-1)、奥拉西坦组(阳性药物,105mg.kg-1)和梓醇治疗组(9 mg.kg-1),采用水迷宫测试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于实验前30 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诱导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记录小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水迷宫测试毕,处死小鼠,分离大脑皮质和海马,匀浆取上清液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含量。结果①各组实验前逃避潜伏期无差异;给药东莨菪碱前后差异有显著性。②组间比较,与正常组比较,东莨菪碱导致记忆障碍;与东莨菪碱组比较,阳性药物奥拉西坦和梓醇治疗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ACh和BDNF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小鼠注射东莨菪碱成功诱导学习记忆机能障碍模型。梓醇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和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DNF表达,增加脑ACh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甲基黄酮醇胺对大鼠和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被动回避反应障碍动物模型,观察甲基黄酮醇胺(MFA)对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结果,一次ipMFA10-20mg·kg-1能明显对抗最大电休克致大鼠空间记忆损害.缩短其水迷宫实验中寻找水下平台时间,增加跨越水下平台相应位置的次数.在小鼠跳台实验中,ipMFA5-10mg·kg-1,每日1次,连续5d,能逆转东莨菪碱(2mg·kg-1)所致记忆获得不良,改善亚硝酸钠(120mg·kg-1)引起的记忆巩固障碍及40%乙醇(10mL·kg-1)所致记忆再现障碍.延长小鼠台上停留时间,缩短电击后逃避潜伏期.同时,ipMFA10mg·kg-1,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及痛阈无明显影响.提示,MFA对电击和不同化学药品所致学习记忆损伤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星甾醇保护樟柳碱处理的小鼠免致学习记忆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星甾醇〔己二酸 ( 5-雄甾烯 - 1 7-酮 - 3β-羟基 )二酯〕6.4,1 9.2 ,57.6mg·kg-1·d-1ig,每日 1次 ,共 30 d后 ,采用“Y”型迷宫实验 ,跳台实验 ,避暗法测定其对樟柳碱致小鼠学习记忆获得和再现障碍的影响 .结果表明 ,海星甾醇明显缩短 Y型迷宫实验小鼠到达安全区的时间 ,减少跳台实验中的错误次数 ,延长潜伏期 ,延长避暗法实验小鼠进入暗箱的潜伏期 ,减少错误次数 ,2 4 h后重复测试得到类似结果 ,与樟柳碱对照组有显著差别 ,达到或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 .结果说明海星甾醇能保护樟柳碱处理的小鼠免致学习记忆获得和再现障碍 .  相似文献   

16.
棉籽总黄酮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棉籽总黄酮(代号:CTN-T)抗抑郁活性。方法采用小鼠悬尾模型、大小鼠强迫游泳模型、5-羟色氨酸(5-hydroxy-L-tryptophan,5-HTP)诱导小鼠甩头模型、小鼠育亨宾毒性增强模型探讨CTN-T的抗抑郁活性及其可能作用环节。结果小鼠悬尾实验中,CTN-T单次灌胃160~320mg.kg-1或连续4 d(每天2次)灌胃60 mg.kg-1缩短悬尾不动时间;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CTN-T连续7 d灌胃给药(每天2次)在40~60 mg.kg-1缩短游泳不动时间;在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CTN-T连续4 d灌胃(每天2次)20~60mg.kg-1缩短游泳不动时间;此外,小鼠单次灌胃CTN-T160 mg.kg-1或连续4 d(每天2次)灌胃80 mg.kg-1增强5-HTP诱导的甩头行为。而小鼠连续4 d灌胃CTN-T 60~180 mg.kg-1对育亨宾毒性均无影响。结论CTN-T有抗抑郁活性,可能与其增强脑内5-HT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所诱导的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二甲双胍对STZ侧脑室注射诱导的AD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二甲双胍对AD动物模型脑内细胞骨架蛋白神经丝蛋白及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对链脲佐菌素侧脑室注射所诱导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①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中,STZ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路径长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二甲双胍治疗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路径长度较STZ组明显减少;空间探索试验中,STZ组穿越隐匿平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二甲双胍治疗组穿越隐匿平台次数较STZ组明显增加(P均<0.05)。②Westernblot:与对照组相比,STZ组细胞骨架神经丝和tau蛋白的磷酸化较正常组表达明显增多,二甲双胍治疗组细胞骨架神经丝和tau蛋白的磷酸化较STZ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小鼠阿尔采末病(AD)样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和早期细胞骨架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普仑司特对东莨菪碱诱导小鼠学习记忆损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8 mg·kg-1·d-1)诱导小鼠学习记忆损害模型,灌胃给予普仑司特(0.3,0.6,1.2 mg·kg-1·d-1),14 d后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实验评价学习记忆功能,并测定脑内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 E)水平。结果普仑司特(0.3~1.2 mg·kg-1·d-1)能显著缩短小鼠在隐藏平台实验中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增加空间探索实验中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增加Y迷宫测试中正确反应次数。普仑司特还能显著增加小鼠脑组织海马区和皮层区Ach含量,并降低Ach E活性。结论普仑司特通过降低脑内Ach E活性,提高Ach含量,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