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年癫痫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癫痫门诊收治的65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老年癫痫患者占所有就诊癫痫患者的2.8%。70.8%为部分性发作,24.6%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6%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发病原因:40.0%为脑血管病,其余主要为脑外伤、脑肿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缺氧性脑病、阿尔茨海默病、低血糖等,20.0%原因不明。常规脑电图异常率44_4%,动态脑电图异常率84.2%。80.0%患者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主要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及托吡酯,73.1%为单药治疗,治疗后88.5%发作减少,9.6%未再出现发作,1.9%发作加重。结论老年癫痫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癫痫,有明确的病因,部分性发作比例高。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因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且病情复杂,抗癫痫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小剂量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1月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住院的219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部分性发作125例(57.1%),全面性发作72例(32.9%),两种形式以上发病者16例(7.3%),癫痫持续状态6例(2.7%)。常见的病因为脑血管病(39.7%)、颅内肿瘤(18.3%)、颅脑外伤(12.3%)、感染(12.3%)等。脑电图异常率46.8%,动态脑电图异常率71.8%。74.4%经药物治疗有效,16.4%无效,9.1%死亡。高龄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年龄与病死率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癫痫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比例高,病因明确。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3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并继发癫痫患者34例,运用视频脑电分析仪及定量数字脑电图仪描记患者脑电图,记录其异常脑电图类型,并通过影像学检查患者脑梗死位置,分析异常脑电图、脑梗死位置与癫痫发作关系。结果迟发性癫痫发作者脑电图重度异常率为84.62%,高于早发性癫痫发作者的50.00%;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患者其脑电图重度异常率分别为45.45%、82.61%,部分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脑电图异常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皮层及皮层下、分水岭、大面积梗死癫痫发作患者癫痫异常放电率分别为46.67%、85.71%、16.67%,三种不同脑梗死位置其癫痫异常放电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需更积极地进行脑电图检查,尽快动态监测其脑电波形图像,及时发现脑电异常放电情况,从而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预防,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腹型癫痫脑电图特点。方法用日本光电7314F型脑电图仪检查33例儿童腹型癫痫患者。结果33例儿童腹型癫痫患者,异常波主要为:(1)出现单个棘、尖一慢复合波7例;(2)出现阵发性中至高波幅θ活动10例;(3)出现阵发性中至高波幅8活动3例;(4)枕、颞区一侧性局限性慢活动3例。脑电图异常23例,异常率为69.6%。全部病例均使用抗癫痫药治疗,经过6个月~2年治疗观察,20例腹痛发作完全控制,9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愈好转率达87.8%。结论脑电图检查对儿童腹型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时对患者脑电图癫痫样波和背景活动的影响。方法 对54例难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进行托吡酯添加治疗,并在基础期、托吡酯加量期及稳定期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 加用托吡酯后,19%的患者发作停止,总有效率达65%;48%的患者出现轻-中度副反应。在治疗有效的患者(发作减少≥50%)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显著减少或消失,但有9.3%的患者癫痫样放电反而增多;托吡酯所致EEC背景活动异常(38.9%)表现为0活动和δ活动增多,α活动减少。结论 托吡酯是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有效辅助治疗药物,癫痫样脑电活动的减少平行于发作频率的减少;托吡酯必须在脑电图的监测下缓慢增加剂量以及早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副反应,与此相关的EEC变化为慢活动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配合抗癫痫药治疗晚发性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9例晚发性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使用口服川芎嗪片配合常规抗癫痫药治疗;对照组87例,仅使用常规抗癫痫药。治疗6个月后,将两组的临床显效率和脑电图异常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发作控制75%以上)为86. 59%,高于对照组的75. 86%(P 0. 05);治疗组的脑电图异常率23. 17%,低于对照组的37. 93%(P 0. 05)。结论:川芎嗪是辅助治疗晚发性外伤性癫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停药前行录像脑电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停药前脑电图异常率。方法对58例无发作癫痫患者在拟停药前应用尼高力癫痫监测系统实施录像脑电图监测。结果58例患者中,发现19例异常,异常率为32.8%,其中出现在睡眠中12例,占63.2%,病史12个月以上者11例,三药联合治疗者13例,占68.4%,全面性发作者8例,占42.1%。结论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停药前实施录像脑电图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15例腹痛型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15例腹痛型癫痫患者的临床与脑电图变化。男9例,女6例,发病年龄为1—25岁。临床表现为腹部发作性疼痛,脑电图改变明显。其中轻度异常6例,中度异常4例,重度异常2例。大部分患者服药后15天—1个月症状缓解。认为腹痛型癫痫脑电图异常率高,抗癫痫治疗效果好,脑电图检查可作为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腹型癫痫脑电图特点。方法用日本光电7314F型脑电图仪检查33例儿童腹型癫痫患者。结果33例儿童腹型癫痫患者,异常波主要为:(1)出现单个棘、尖-慢复合波7例;(2)出现阵发性中至高波幅θ活动10例;(3)出现阵发性中至高波幅δ活动3例;(4)枕、颞区一侧性局限性慢活动3例。脑电图异常23例,异常率为69.6%。全部病例均使用抗癫痫药治疗,经过6个月~2年治疗观察,20例腹痛发作完全控制,9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愈好转率达87.8%。结论脑电图检查对儿童腹型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丽贤 《职业与健康》2001,17(4):120-121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将48例癫痫持续状态按照年龄、性别、发作的诱因、脑电图、防治措施,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发作于15岁以前者占64.6%,诱因多为停药,换药、减药、上感等。脑电图异常者占47.9%。经控制发作,预防并发症及对病因治疗后有效率为91.7%。结论绝大多数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救治后可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1.
魏新敏 《现代保健》2009,(18):12-13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80例老年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癫痫发生率为10.58%,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年龄、性别与脑卒中后癫痫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灶部位及卒中类型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癫痫是老年卒中的最常见症状,病灶在脑叶者癫痫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7%(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瞬时记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温勇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48-1949
目的了解老年结肠癌患者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老年结肠癌患者误诊病例6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误诊的老年结肠癌患者以65-69岁最多,为19例,占31.15%;DukesD期27例,占44.26%;中级、高级分化共43例,占70.49%;误诊分为3种: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20例,占32.79%;有轻微症状,仅作对症处理12例,占19.67%;症状明显,但被诊治错误29例,占47.54%。另外,手术误诊5例。结论对老年患者,医生应把直肠指诊、大便潜血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及时进行结肠镜、B超、CT、MRT扫描检查,必要时作肿瘤标志物抗原检测,注重手术探查,力争降低结肠癌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海市潍坊社区老年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贫血原因。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及住院的65岁以上的45例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临床随诊。结果 45例患者中,贫血的首要原因为缺铁性贫血,共18例(40%);其次为双向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2例(占26.7%)。原发诱因: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15例,消化道肿瘤所致的消化道慢性失血7例,膳食结构失调6例。结论老年人易患贫血,于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起病多隐匿,病因复杂多样,其中继发性贫血较多,应尽早明确病因,以便及时确诊慢性疾病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萍  王传升  张军 《职业与健康》2007,23(11):968-969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青少年偏头痛与癫痫的相关性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4例11~40岁偏头痛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占2/3.合并临床癫痫发作者18例,占28.13%.脑电图异常者38例;其中29例为偏头痛,异常率45.31%,8例为枕叶癫痫,1例为颞叶癫痫.4例普通型偏头痛伴癫痫发作,脑电图检查4次均正常.5例为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和复杂性偏头痛伴癫痫发作,脑电图检查明显异常.8例偏头痛靠脑电图异常误诊为“头痛性癫痫”.结论 青少年偏头痛脑电图常表现为非特异性异常或尖样放电.其异常率高达45.31%.偏头痛可并发临床癫痫发作,两者常以交叉重叠形式出现,但不能仅靠脑电图异常就诊断“头痛性癫痫”,必须结合临床与偏头痛严格鉴别再考虑判定,以免癫痫诊断扩大化.枕叶皮层同为有视觉先兆的偏头痛和枕叶癫痫发作的敏感区,两者常混淆不清,应严格鉴别.  相似文献   

16.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老年房颤患者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筛查2002年1月-2007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住院且资料完整的房颤患者病历资料,共入选老年男性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99例,年龄65~98岁,根据病历记载的危险因素确定是否具备抗凝治疗指征,并结合并存疾病与当前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寻找影响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结果99例房颤患者中75例(75.8%)有抗凝治疗指征,该比值随增龄而增加,表明血栓栓塞的危险随增龄而增加,但实际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仅12例(16.0%),且随增龄而降低。抗凝治疗强度基本达到指南要求,华法林平均剂量为2.25±0.57mg/d,末次监测INR值平均为2.11±0.43。本组中72例(72.7%)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主要用药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二者联用。年龄≥75岁是血栓栓塞危险增加而抗凝治疗不足的分水岭。结论年龄是影响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而与房颤类型以及是否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等疾病无关。因此有必要制定更加具体的针对老年房颤患者的危险分层策略,摸索合适的治疗窗,以便于指导抗凝治疗,减少出血风险,从根本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王新一  何明利  徐丙超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67-1669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167例SAH中22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SAH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13.2%,死亡率36.4%;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18例;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为主,占54.5%(12/22),简单部分性运动发作(SPS)占27%(6/22),复杂部分性发作(CPS)占18%(4/22)。结论 SAH易伴发癫痫发作,其发作类型与出血量及部位相关,继发脑损害发生率与死亡率高于未伴发癫痫者。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癫痫4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癫痫对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型癫痫27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19例),缺血血性脑卒中(8例);迟发型癫痫20例,出血性脑卒中(8例),缺血血性脑卒中(12例)。早发型癫痫患者中16例长期服用抗癫痫药,12例(75%)无发作;11例未给予抗癫痫治疗,8例(72.72%)无发作。迟发型癫痫患者中15例长期服用抗癫痫药。13例(86.67%)无发作;5例未给正规应用抗癫痫药物,2例(40%)无发作。结论:出血性卒中发生早发型癫痫的可能性大,缺血性卒中更倾向于发生迟发型癫痫。服用抗癫痫药物对早发型癫痫预后并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改善迟发型癫痫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癫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判断其发作类型和定位,提高对癫痫患儿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SOLARl848定量数字视频脑电图仪,对407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监测(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等。结果407例中101例(25%)在发作问期或发作期发现癫痫样放电,57例(14%)为非癫痫样发作,79例(19%)监测到癫痫样放电与临床发作同步出现,170例(41170)监测中未见发作,且发作间期无癫痫样放电,确诊的病例中例60%重新明确癫痫分型,42%患儿找出了放电的起源。结论视频脑电图在排除非癫痫发作,明确发作类型和定位,评价脑电图与临床关系,提供可靠正确的依据,提高了癫痫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人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研究,分析使用不同方法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症状的干预效果,根据分析结果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6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组,将其中年龄在65岁或者以上的患者设为老年组,人数为16例;另外一组65岁以下的患者为成年组,人数为44例。另外将1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根据其不同灌注治疗方式分成2组,将其中9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临床治疗时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治疗;另外7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临床治疗时使用非介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然后根据2组患者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疗后老年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症状的预后进行比较其差异。结果经过临床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不同干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非介入治疗的患者相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P<0.05);研究组的患者临床症状为不典型的患者多,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并发症多(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发现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心源性休克的的症状,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在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表现,根据患者所发生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要及时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及时给予介入方法的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