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早孕期绒毛膜隆起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并分析我院行早孕期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患者3 450例,其中早孕合并绒毛膜隆起(chorionic bumps, CB)57例作为观察组,并追踪妊娠结局;随机选取早孕且未合并CB的RSA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RSA患者CB的声像图特征,如回声、数量、大小等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CB的转归。结果 观察组57例中胚胎停育32例(56.1%),与对照组胚胎停育25例(16.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按CB数量分为单发和多发2个亚组,胚胎停育发生率分别为47.6%、8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通过绘制ROC曲线显示CB最大直径与妊娠囊最大直径比值评估胚胎停育的临界值为38.5%,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CB体积与妊娠囊体积比值评估胚胎停育的临界值为12.0%,ROC曲线下面积为0.724。25例宫内活胎合并CB全部于13+6周前消失。结论早孕期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妊娠囊、羊膜囊、胎盘、绒毛膜性、分隔膜等对评定双胎妊娠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102例双胎妊娠,观察妊娠囊数目、羊膜囊数目、胎盘个数、绒毛膜性、双胎分隔膜,评定双胎妊娠类型,并与晚期及产后证实结果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02例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双胎妊娠,其中双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妊娠78例(76. 47%),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妊娠21例(20. 59%),单绒毛膜囊单羊膜囊双胎妊娠3例(2. 94%)。超声检查对妊娠早期49例双胎妊娠记录妊娠囊数目行绒毛膜性的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仅相差2例,诊断正确率达91. 84%;对妊娠早期观察15例羊膜囊数目的超声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诊断正确率为100%;早孕晚期及中孕早期观察52例胎盘个数和绒毛膜性的超声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作比较,仅2例因孕周略大,未能确定绒毛膜性,正确率达90. 0%;妊娠中晚期通过观察76例双胎分隔膜的超声诊断与实际情况相比较,正确率达84. 21%。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妊娠囊、羊膜囊、胎盘、分隔膜对评定双胎妊娠类型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B超对早期妊娠卵黄囊的观察(附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妊娠卵黄囊正常与否与胚胎存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腹部B超对早期妊娠卵黄囊形态大小及胚胎的关系进行观察。按正常和异常卵黄囊分两组进行随访,流产物行病理学检查,继续妊娠者定期观察临床经过。结果:正常卵黄囊组34例中人工流产24例,流产胚胎病理检查8例,均为正常绒毛组织。继续妊娠10例临床经过正常。异常卵黄囊组31例中治疗性流产29例,其中11例胚胎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绒毛退变或坏死。2例继续妊娠至中期因胎死宫内而引产。结论:B超发现宫内卵黄囊是宫内早期妊娠诊断的可靠指标;正常卵黄囊、异常卵黄囊分别是健康妊娠和病理妊娠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孕期双胎妊娠超声筛查结构畸形与绒毛膜性和受孕方式的关系及各绒毛膜性双胎的结构畸形特点。方法对411例孕妇中孕期双胎妊娠结合受孕方式及绒毛膜性的超声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将胎儿结构畸形病例纳入重点观察。结果本组411例双胎妊娠共822个胎儿,其中28例33个胎儿具有明显的结构畸形。411例双胎妊娠中,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和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CMA)三种绒毛膜性双胎结构畸形发生率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两种受孕方式结构畸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孕期系统超声筛查双胎妊娠结构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双胎妊娠的畸形发生率、畸形特点和绒毛膜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引产在临床上早已广泛应用 ,米非司酮 (Ru4 86 )配伍米索前列醇对中晚期妊娠引产获得成功。我院应用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同时服用Ru4 86、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死胎引产 ,临床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我院 1994 - 10~ 2 0 0 1- 10 ,2 0 0例孕 2 0~ 2 8周胎膜未破的胎死宫内孕妇 ,年龄 2 0~ 38岁 ,妊娠 2 0~ 2 8周 ,检查证实胎死宫内 ,无胎膜早破 ,血、尿、肝肾功能正常。初产妇 14 0例 (70 % ) ,经产妇 6 0例 (30 % ) ,随机分为利凡诺尔 +双米组 (观察组 ,A组 ) 6 8例 ;双米组 (对照组 ,…  相似文献   

6.
<正>孕妇 34岁。孕26周,孕2产1,七年前足月顺产一男婴,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无家族病史及不良嗜好。孕11周我院B型超声提示"双胎妊娠(单绒毛膜单羊膜)"。孕20周我院B型超声提示"单绒毛膜单羊膜双胎妊娠,未见明显畸形"。孕26周我院B型超声检查:胎儿颅脑、脊柱、腹部、肢体、生理指标、羊水均未见异常;仅见一个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羊膜腔内未见羊膜分隔。靠近宫颈内口的胎儿标记为A胎儿。A胎儿心脏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图1) ;B胎儿心脏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评价双绒毛膜囊双胎早孕期发育不均衡性。方法 选取行孕期超声检查的80例双胎孕妇,计算双胎间颈项透明层厚度(NT)、头臀长(CRL)的差异,评价其与绒毛膜性、受孕方式、胎儿性别的关系。结果 80例双胎妊娠中,22例为单绒毛膜囊双胎,58例为双绒毛膜囊双胎。不同绒毛膜囊双胎的CRL、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中24例为男性双胎,28例为女性双胎,28例为异性别双胎,这三组中△CRL、△CRL%、△N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使将男性双胎与女性双胎合并为同性别双胎组52例,与异性别双胎28例相比,各指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孕方式的CRL、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绒毛膜囊双胎生长发育早孕期间即具有不均衡性特征,绒毛膜性、受孕方式和胎儿性别等因素与早孕期间双胎发育的不均衡性关系不大,很难准确地预测出生体重的不同一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9-01~12的250例胎膜早破患者,计算其中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以及分析有关的导致绒毛膜羊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5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绒毛膜羊膜炎的总发生率约为20%,其中在未足月的胎膜早破患者中,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足月的胎膜早破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既往有阴道炎的胎膜早破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机率高于无阴道炎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胎膜早破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机率并无增加。结论:胎膜早破的患者应该严格监测,积极行抗感染治疗,特别是既往有阴道炎的患者,阴道炎可以作为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一个独立的因素,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及时终止妊娠,缩短分娩时间,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101例普通超声定为单胎妊娠18~42周的妇女使用经阴道US前瞻性检查了明确的发育正常的胎儿大脑。将一个6.5MHz探头涂上US胶体,套上一个无菌乳胶套,轻柔地放入孕妇的阴道。平均扫描时间5min。检查后无一例出现阴道出血。孕龄以末次月经为基础确定,并由妊娠早期或中期开始时的最后一次US证实。正常胎儿和头颅的发育由头-臀长度、胎囊、双顶径和股骨长度决定。此项研究仅  相似文献   

10.
胎中胎是一种继发于双羊膜单绒毛膜妊娠中的畸形,表现为在正常发育胎儿的腹内包含着另一个有脊柱的胎儿.由Meckel于18世纪晚期首先描述,本病甚为罕见,迄今文献报告仅79例.作者报告2例.第1例为16岁男性,发现脐周围缓慢生长硬质肿块7年.腹部平片见上腹部有巨大的内有钙化的软组织肿块.超声为一巨大低回声,不均匀,有钙化的腹内肿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产前诊断双胎反向动脉灌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儿产前超声检查,包括绒毛膜囊数目、羊膜囊数目、胎盘位置、脐带胎盘插入口、胎儿生长测量指标、羊水最大深度、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等,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超声表现均为单绒毛膜单羊膜腔,一胎儿形态结构正常,另一胎儿为无心畸胎,脐血管为一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血流方向与正常反向。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于双胎反向动脉灌注的尽早期明确诊断、预后的判断、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232个血清妊娠试验阳性、有宫外孕可能的病例行经阴道US。结果分三组:①手术证实为宫外孕68例,占29.3%。②首次经阴道US发现宫内妊娠可靠征象83例,占35.8%。③首次US无妊娠征象,但以后US证实为宫内妊娠81例,占34.9%。第一组68例宫外孕首次经阴道US发现子宫外表现分两方面:一是附件改变,45例(67%),包括宫外活胚胎10例(15%),宫外妊娠囊有或无合并的包块21例(31%),附件包块不合并囊样结构14例(21%)。附件包块或妊娠囊直径小于2 cm者35/45例(78%);二是腹腔内液体,43例(63%),其中少量积液23例,中等量16例,大量4例。液体为回声性(即子宫直肠窝或肠曲间液性  相似文献   

13.
刘翠华 《民航医学》1996,6(3):30-31
倒1,为足月妊娠,于预产期前3天行剖宫产术,共接出三女婴,体重分别为3.2kg、2.9kg及2.75kg。外观见每胎各有一条脐带,分别附着于同一胎盘的中央部,一个胎儿有绒毛膜及羊膜腔,另两个胎儿有各自的羊膜腔,胎盘的体积为18em×30cm×1.3cm,重1.5kg。术中出血300ml,输血200ml。胎儿Apgar’s评分均10分,1w后母婴4人健康出院。随访22个月,3幼女均于11个月时学会行走,同一时期会叫爸妈。智力发育均正常,身高、外貌及体质十分相像。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342例妊娠9-20W伴有阴道出血的妇女作了静态或动态超声检查。绒毛膜下血肿大小以“长×宽×厚×0.5”公式计算,小于2ml者不计。胎龄以周计算,依据US估算而不依末次月经周期计算。病人未作特殊处理,对绒毛膜下血肿每周或每两周US复查一次直至吸收。作者见到,有先兆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762例1157个卵巢行经腹部或盆腔US 测量,通过矢状面测定长度和厚度,横切面测定宽度,利用公式“0.523×长×宽×厚”计算卵巢体积。全部病人排除了影响卵巢体积的器质性病变。结果显示,在71%行经妇女、87%月经初潮前期女性、48%绝经妇女、53%子宫平滑肌瘤和72%妊娠妇女的双侧卵巢三维测量成功。平均卵巢体积(cm~3)依不同年龄,不同月经情况而不同(见表1、2)。行经妇女生育一次者为10.6,大于生育一次以上者(P<0.03);妊娠妇女为11.1,明显大于非妊娠妇女(P<0.001),尤其在妊娠前三个月;月经  相似文献   

16.
胚胎宫内心电模型及其引导法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兔正常胚胎宫内心电特点及其引导方法对胚胎的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应用两根与心电记录仪和示波器相连的细金属丝,分别置入兔胚胎羊膜腔内及子宫肌壁或羊膜腔内,引出胚胎宫内心电;观察妊娠15 ~25 天的20只兔胚胎心电( 实验组) ,比较引导心电后分娩的20 只仔兔和20 只自然分娩仔兔( 对照组) 在体重、身长、孕期的差异;比较不同孕期宫内心电引导法对后代的影响。结果:(1) 宫内胚胎心电含P 波,QRS 波,频率为182 .8 ±30 .6b·min -1 ,电压0 .22 ±0 .10 m V 。(2) 胚胎宫内心电引导组仔兔的体重、身长、孕期与对照组相比均无差异(P〉0 .05) 。(3) 不同孕期引导胚胎心电后所产子代间体重、身长、孕期亦无差异(P〉0 .05) 。结论:胚胎宫内心电模型为研究各种理化因子对胚胎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生理学指标,该引导法对胚胎是安全的。目的:探讨兔正常胚胎宫内心电特点及其引导方法对胚胎的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应用两根与心电记录仪和示波器相连的细金属丝,分别置入兔胚胎羊膜腔内及子宫肌壁或羊膜腔内,引出胚胎宫内心电;观察妊娠15 ~25 天的20只兔胚胎心电( 实验组) ,比较引导心电后分娩的20 只仔兔和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HRCT标准化测量儿童内耳正常解剖结构,为无肉眼可视的微小内耳畸形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76例正常儿童152耳行颞骨HRCT检查。获得原始图像后行MPR得到测量图层,采用双盲法测量上半规管、外半规管、后半规管的骨管及骨岛的宽度、耳蜗的最大高度和宽度、前庭的最大宽度和长度等,再对各参数行不同年龄、性别及左右耳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上半规管骨管管腔宽度、骨岛宽度分别为(0.87±0.04)mm、(4.54±0.39)mm;外半规管骨管管腔宽度、骨岛宽度分别为(1.50±0.05)mm、(3.06±0.36)mm;后半规管骨管管腔宽度、骨脚长度分别为(1.12±0.10)mm、(6.17±0.07)mm;耳蜗高度、长度分别为(4.46±0.11)mm、(8.04±0.16)mm;前庭宽度、长度分别为(3.38±0.36)mm、(5.68±0.51)mm。不同年龄、性别及左右耳之间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内耳的正常解剖结构在颞骨HRCT图像上可准确测量,不同年龄、性别及左右耳之间的内耳骨性结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胎中胎是一种继发于双羊膜单绒毛膜妊娠中的畸形,表现为在正常发育胎儿的腹内包含着另一个有脊柱的胎儿。由Meckel于18世纪晚期首先描述,本病甚为罕见,迄今文献报告仅79例。作者报告2例。第1例为16岁男性,发现脐周围缓慢生长硬质肿块7年。腹部平片见上腹部有巨大的内有钙化的软组织肿块。超声为一巨大低回声,不均匀,有钙化的腹内肿块。CT也证实在上腹部有一巨大的密度不均匀,主要为脂肪的肿块,其中央部有似脊柱的骨结构。手术见一包囊性巨大的与肠系膜根部粘连的腹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评价正常单胎妊娠双侧胎肺体积、胎肺总体积及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与孕周的关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2017年中晚期单胎妊娠(24~38周)的正常胎儿114例,通过胎儿胸部MRI扫描获得胎肺冠状面T2WI图像。采用连续描点法逐层勾划双侧胎肺轮廓,测量并计算双侧胎肺体积和胎肺总体积;选取胎儿右肺下叶和肝脏为感兴趣区测量胎肺和胎肝信号强度,计算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左、右侧胎肺体积、胎肺总体积与孕周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正常中晚期单胎妊娠中,双侧胎肺体积及胎肺总体积均随孕周的增加逐渐增大(R2=0.435,P左<0.01;R2=0.411,P右<0.01;R2=0.438,P总<0.01);左侧胎肺体积和右侧胎肺体积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2=0.88,P<0.01),在相同孕周下,左侧胎肺体积小于右侧。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大(P<0.01,R2=0.149)。结论:MRI能提供正常胎肺体积、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的参考数据,在产前准确预估和诊断胎肺发育情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自然流产患者和正常早期妊娠妇女的绒毛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及其受体DR5(death receptor-5)、DcR1(decoy receptor 1)的表达,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5、DcR1在自然流产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自然流产患者3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30例,使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自然流产者和正常早期妊娠者绒毛组织中TRAIL、DR5和DcR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绒毛中TRAIL、DR5和Dc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TRAIL、DR5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Dc砒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TRAIL、DR5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绒毛组织中DcR1蛋白的表达很少或无,自然流产组中DcR1蛋白表达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R0.01)。结论绒毛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5、DcR1)的表达异常,从而可以导致细胞凋亡的异常,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