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是肝癌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疗法 ,但肝癌的异位供血是直接影响TACE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通过对 34例肝癌异位供血介入治疗 ,分析探讨对异位供血的介入处理和价值。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 2 9例 ,女性 5例。年龄 36~ 6 7岁 ,平均年龄 5 2 .7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甲胎蛋白测定、B超、CT和血管造影综合确诊。其中原发性肝癌 2 7例 ,肝转移瘤 5例 ,肝癌术后复发 2例。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 ,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其中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19例 ,超选…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1998年 - 2 0 0 1年收治了 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其中男10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 2岁 ,肿块最大 9 cm× 11cm,最小 3cm× 4 cm,均经B超、CT检查证实。 16例均有明显的消瘦、纳差、巩膜黄染、右上腹胀痛及肝肿大等临床症状 ,但无腹腔积液 ,查 AFP均大于 5 0 0 μg/ L,乙肝两对半均为“大三阳”,16例临床分期为 3期。1.2 方法 在导管室行介入治疗 ,强调超选择插管 ,明确到具体的肿瘤供应血管 ,造影剂证实予化疗药物表阿霉素、丝裂霉素、5 -氟尿嘧啶序贯注入。随后将超液化碘油加热至 12 0℃ ,然后抽…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是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但抗癌药物对癌细胞的杀灭活性以及治疗中产生的毒副作用常常限制了其广泛和长期的应用。近两年 ,我们对 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使用以吡柔比星磺油乳剂栓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 ,在临床疗效和控制毒副作用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0例均经临床、影像学或细胞学诊断证实。男性 35例 ,女性5例 ,年龄 32岁~ 6 5岁。原发性肝癌 2 8例 ,肝转移癌 12例。CT显示孤立巨块型10例、多发结节型 2 3例、弥漫型 7例 ;血管造影显示肿瘤多血供 2 9例、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情况,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共见57条肝外动脉,其中膈下动脉16条,肠系膜上动脉13条,右肾上腺动脉及右肾动脉10条,胃左动脉7条,胃十二指肠动脉5条,胃网膜动脉2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3DCT对肝癌LP-TACE治疗后肿瘤非坏死低密度区血供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肝癌患者D-TACE治疗后行螺旋CT肝双期扫描,5例同时行肝动脉MIP、SSD及门静脉MIP三维重建。结果 34例肝癌LP-TACE治疗后非坏死低密度区分为4个类型:周围型、侧边型、中心型和弥漫型。17例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强化;8例肝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无强化;3例肝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强化;6例肝动脉及门静脉期均无强化。2例肝静脉参于供血。5例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MEP、SSD成像可较好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与非坏死低密度区的关系。结论 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3DCT是评价肝癌LP-TACE治疗后肿瘤非坏死低密度区血供无创伤性的有效方法,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估及继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介入治疗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Li C  Guo Y  Tian G  Shi Z  Liu D  Zeng H  Jiang W  Li H  Zhou C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63-165
目的 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分析62例肝癌患者78条肝外动脉供血特征,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行超选择插管,并同时进行肝动脉系统及肝外动脉供血支的双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 肝外动脉供血占肝癌患者的43.1%,肝外动脉供血与肿瘤部位、大小密切相关;RH、Cobra、SP管配合使用,肝外动脉供血支插管成功率为71.8%。治疗后1个月复查,CT显示肿瘤缩小,碘油沉积致密完全。结论 肝癌有丰富的肝外动脉供血,对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肝癌患者采取双动脉内化疗栓塞是可行、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抗癌药物与超液化碘油制成混悬乳剂经肝动脉注入肿瘤内,起到栓塞化疗的作用.但由于栓塞化疗对肝、肾功能以及白细胞、血小板的损害,使多次重复介入治疗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近5年来,我们采用以THP及MMC超液化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化疗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271例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吡喃阿霉素与大剂量碘油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吡喃阿素(THP)与大剂量碘油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组146例,注入单次剂量为60mg吡喃阿霉素和20-60ml超化碘油混悬液;对照组188例,用60mg表阿霉素和5-19ml超化碘油。结果:术后副作用不大,未见严重并发症。治疗组146例的1、2、3年生存率为71.2%、39.4%、27.1%;对照组188例分别为4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改进栓塞肝癌的方法 ,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和远期生存率。方法 碘油分别与 5 Fu、MMC混合乳剂 ,采用同轴微导管法 ,大剂量序列栓塞肝癌瘤体 160例 ,观察效果及术后反应并与相关文献资料对照。结果 化疗栓塞后临床治愈率 2 0 % ,显效率 5 5 % ,有效率 17.5 % ,无效或微效 7.5 % ,效果高于文献报道。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 86.2 % ,略低于文献资料·。结论 碘油与两种化疗药分别混合栓塞可延长化疗药与癌灶接触时间 ,提高两药协同性抗癌效果。大剂量碘油有利于混合大剂量化疗药 ,加重栓塞程度 ,延长碘油流失时间 ,促进肝癌细胞的迅速坏死 ,减少肝内转移的机会。同轴微导管法的应用 ,避免了正常肝血管、细胞遭受LP化疗药的损害 ,使大剂量碘油化疗药乳剂栓塞更具有安全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碘油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巨块型肝癌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探讨大剂量碘油肝动塞化疗法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使用Seldinger方法,经股动脉做肝动塞化疗治疗肝癌,超液化碘油(lipiodol)的单次剂量为20-53ml,结果共3 163例患者接受大剂量碘油栓塞化疗,对ChildA级或吲哚靛青绿15min滞留率(ICG-R15)<20%者,肝功能损害不大。术后CT碘油在瘤内的分布以完全型(Ⅰ型)和缺损型(Ⅱ型)多见。肝功能为ChildA级者,其1,2,3年生存率为79.8%、50.3%和38.5%,较常规剂量组高(P=0.0136)。结论大剂量碘油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切实可行,疗效优于常南剂量的介入治疗,建议对肝功能分级为ChilA级或ICG-R15<20%、肝右叶血管丰富的巨块型肝癌、采用20-40ml的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以使瘤床血管完全填塞,得到最佳栓塞效果。  相似文献   

12.
Mao G  Yu Z  Zhang Y  Cheng J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4):391-393
目的 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B超引导下经细针门静脉化疗栓塞(PV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肝癌 2 0 9例 ,其中TACE 10 4例 ,TACE +PVE 10 5例。结果 TACE组和TACE +PVE组总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37.5 %和 5 7.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门静脉癌栓消失 +缩小率分别为 2 2 .2 %和 6 8.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2 ,3年生存率TACE组分别为 6 5 .1%、36 .3%和 2 0 .5 % ;TACE +PVE组分别为 95 .6 %、5 9.6 %和 39.1%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和B超引导下经细针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TACE。B超引导下经细针PVE操作简便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残癌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后2个月行B超和肝动脉造影检查,部分患者还行增强CT检查、证实残癌后行TACE。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TACE患者术后的生存期,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TACE疗效的因素。结果 74例术后残癌患者经TACE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0%、57.6%和37.0%,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癌体积>5cm、有血管侵犯、TNM分期较晚为疗效差的影响因素;而合用其他局部治疗,如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I)或放射治疗则为疗效好的影响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癌血管侵犯和合用其他局部治疗为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残癌可取得较好疗效,如能合用PEI或放射治疗,还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术后复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Ge NL  Ren ZG  Ye SL  Lin ZY  Xia JL  Gan YH  Li LX  Shen YF  Tang ZY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6):380-382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行TACE治疗的130例术后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此类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分析影响其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全组130例总的1,3,5年生存率为83.0%、45.5%和17.6%,中位生存时间2.4年。单纯TACE治疗94例,其1,3年生存率分别为76.4%和37.1%,中位生存期2.1年;TACE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36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66.5%,中位生存期为3.5年。TACE联合PEI治疗组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均显著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P<0.05),死亡风险显著低于单纯TACE治疗组(P<0.05);复发瘤直径>5cm和有远处转移者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cm和无远处转移者(P<0.05)。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可显著提高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后介入治疗对复发防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综合治疗对肝昨发的防治效果。方法 根治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B超、胸片等,于术后2个月按Seldinger法行肝动脉造影或碘化油CT检查,根据有无残癌分为两组;无残癌者为预防组,有残癌者为治疗组。预防组术后2个月和5个月分别行预防量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以观察复发率和生存期,治疗组按常规量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每2个月得1次以观察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前瞻性评估肝细胞癌 (HCC)经导管化疗栓塞 (TACE)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变化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 (ELISA)对 3 0例HCC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 3d和 4周测量血清VEGF水平 ,TACE术后 3个月评估复发转移发生情况。结果  3 0例HCC患者术前血清VEGF表达范围为 154.47± 90 .17pg/ml ,术后血清VEGF表达较术前增高 (P <0 .0 5)。在碘油分布不均匀及门静脉癌栓组中 ,血清VEGF表达增高。追踪半年后 ,血清VEGF水平升高者中有 74%复发 ,而血清VEGF表达下降者无一例复发。结论 HCC患者TACE后血清VEGF表达增加 ,与复发转移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Li C  Shi Z  Hao Y 《中华肿瘤杂志》2001,23(6):490-492
目的 研究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肝癌87例,其中TACE组45例,TACE+PEI组42例。结果 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1.2%和21.4%,组织学检查仅26.1%的病变完全坏死;TACE+PEI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1%、85.7%和65.7%,组织学检查81.8%的病变完全坏死。两组间在生存率和肿瘤完全坏死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PEI疗效优于单纯TACE,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术后无瘤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分析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提高肝癌术后无瘤生存率的作用,评价对可切除肝癌术前行TACE的意义。方法 对1725例行根治或相对根治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回访1457例,其中120例术前行TACE。采用Cox模型对一些临床病理因素做单、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术后无瘤生存情况。结果 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ACE次数和疗效等因素对无瘤生存有显  相似文献   

19.
132例原发性肝癌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影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1993年1月 ̄1997年10月,对132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597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者122例,单纯灌注化疗10例。结果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36.4%和18.2%,疗效较治疗初期有显著提高。肿瘤分期、栓塞剂及其用量、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及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合理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