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将71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358例)和对照组(358例)。2组均采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强化期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d,静滴连用2个月。观察2组患者强化期的肝损害情况及强化期结束时痰菌阴转率。结果治疗2个月肝损害的发生率,治疗组为10.06%,对照组为20.11%,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期结束时涂阳病人痰菌阴转率,治疗组91.76%,对照组91.7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降低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同时不影响抗结核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利福平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治疗的8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化疗药物同时接受由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利福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痰菌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00% vs 75.0%,P〈0.05);观察组治疗后1月,2月,6月及12月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利福平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痰菌阴转.  相似文献   

3.
老年肺结核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特点6方法统计两组在抗结核药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肝损情况、引起肝损的原因、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实验组肝损发生率、ALT200U以上和合并黄疸的例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ALT120—200U的例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资料显示引起药物性肝损的原因中以利福平为主,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以2~4周为高峰,而引起药损的三种药物的构成比、出现肝损与时间之间两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的肝损发生率高且肝损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4.
陈妍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54-755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结核科诊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组(n=34)。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9%(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2.3%和35.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对已有药物性肝损伤的耐药肺结核患者应用含莫西沙星(MXFX)多药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及药物的副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3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含莫西沙星方案,对照组用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均同时加保肝治疗。总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组16例完成疗程,痰菌阴转14例,占87.5%,对照组14例完成疗程,痰菌阴转9例,占6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6.25%,对照组1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耐药肺结核已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都是安全有效的抗结核药,而莫西沙星痰菌阴转率更高,副作用更少,尤其对于应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虽然价格较高,但值得积极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性肝损害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以左氧氟沙星替代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中的吡嗪酰胺)在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方面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且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肺结核患者257例,对比观察采取预防措施组与常规治疗组(未采取预防措施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采取预防措施组129例,其中出现肝损害13例(13/129,10.08%),未采取预防措施组128例,其中出现肝损害32例(32/128,25%),对比2组肝损害的发生率,采取预防措施组明显低于未采取预防措施组(P〈0.01)。结论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高危人群,将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中的吡嗪酰胺用左氧氟沙星替代,可以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损害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具有药物性肝损害高危因素患者采取提前干预措施(适当调整强化期化疗方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及强化期痰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且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肺结核患者243例。对比观察采取与未采取提前干预措施2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痰菌转阴率。结果采取干预措施126例,其中出现肝损害11例(11/126,8.7%),非干预117例,其中出现肝损害42例(42/117,35.9%),对比2组肝损害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2个月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62.7%(79/126)和64.1%(75/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如老年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营养不良、脂肪肝、嗜酒者等,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应提前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调整强化期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与分析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左氧氟沙星对老年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03例,分为治疗组(Ⅰ组,2HL2EV/10HL2E)、对照组(Ⅱ组,2HL2EZ/10 HL2E),个体化组(Ⅲ组,18HLV或18HLE或18HEV),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好转率、1年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Ⅰ、Ⅱ、Ⅲ组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4%、93.1%、95.0%(P〉0.05);X线有效率分别为87.2%、89.7%、80.0%(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5.3%、33.3%、31.3%(P〉0.05);1年随访痰菌复发率分别为7.9%、3.7%、5.3%(P〉0.05).Ⅰ、Ⅱ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5%、54.8%,2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取得了满意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吡嗪酰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个体化治疗方案也取得了满意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老年痰菌阳性的MDR-PTB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T组)33例与对照组(H组)32例;试验组用莫西沙星0.4 g/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4 g/d,疗程12个月,同时辅以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影像吸收率、副作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莫西沙星对老年MDR-PTB的治疗是有效更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价值。方法 7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口服3HRZE/9HRE抗痨治疗,实验组在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注入异烟肼+阿米卡星治疗,比较两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注入INH+AMK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耐利福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二线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方法,将耐药结核病监测中发现的耐药肺结核(至少耐利福平)患者154例,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以二线抗结核药物为主;对照组则为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制订的复治方案,均为一线抗结核药物。以细菌学和影像学改变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1)114例完成全程治疗,40例患者退出研究,其中对照组26例,观察组14例(P>0.05);(2) 细菌学改变: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1.7%,对照组为70.0%(P>0.05)。在病变范围较小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0.3%、90.0%(P>0.05),在病变范围较大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7.5%、52.2%(P<0.05)。(3)影像学改变:2组X线胸片病灶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安全性: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分别有17例、8例(P>0.05)。结论对于初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以及病变较广泛的耐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含二线药物的治疗方案同样安全,但疗效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2.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利福平注射液与口服利福平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10例,分为治疗组(I)(INH、舒兰新、PZA、EMB),对照组(Ⅱ)(INH,RFP,PZA,EMB口服),分别观察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痰菌好转(或阴转)率、x线好转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第一个月末I、Ⅱ组的痰菌好转(或阴转)率分别为81.7%、20%(P〈0.05),X线好转率分别为68.3%、20%(P〈0.05);第二个月痰菌好转(或阴转)率分别为91.7%、88%(P〉0.05),X线好转率分别为76.7%、64%(P〉0.05);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15%、14%(P〉0.05),不良反应与利福平口服剂型相同。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痨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熙  何钟宓  李曦  周小飞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96-1598
目的探讨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痨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8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患者与193例营养状况正常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均采用2HREZ(S)/7HRE治疗,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好转率。结果2个月强化期结束时蛋白质营养不良组与营养状况正常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5.7%,65.8%(P〈0.05);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73.5%,83.9%(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13.5%,30.4%(P〈0.05)均有显著差异。9个月疗程结束时,蛋白质营养不良组与营养状况正常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2%,97.4%(P〉0.05);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92.4%,95.3%(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2.7%,84.8%(P〉0.05)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蛋白质营养不良影响肺结核患者的早期抗痨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与分析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左氧氟沙星对老年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03例,分为治疗组(Ⅰ组,2HL2EV/10HL2E)、对照组(Ⅱ组,2HL2EZ/10 HL2E),个体化组(Ⅲ组,18HLV或18HLE或18HEV),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好转率、1年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Ⅰ、Ⅱ、Ⅲ组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4%、93.1%、95.0%(P>0.05);X线有效率分别为87.2%、89.7%、80.0%(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5.3%、33.3%、31.3%(P>0.05);1年随访痰菌复发率分别为7.9%、3.7%、5.3%(P>0.05)。Ⅰ、Ⅱ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5%、54.8%,2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取得了满意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吡嗪酰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个体化治疗方案也取得了满意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结核(TB)双重感染病人(HIV/TB病人),在标化抗结核治疗强化期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药物性肝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同期HIV阴性的TB病人作对照,选择16个可能对发生药物性肝炎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符合观察条件的HIV/TB病人共369例,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22.8%(84例);HIV阴性的TB共350例,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13.1%(4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01)。HIV/TB组治疗失败47例,其中与药物性肝炎相关占63.8%。单因素分析HIV/TB病人药物性肝炎的危险因素为女性、体质量减少、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或/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既往有肝损伤病史、血清蛋白降低、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静脉途径用药、用药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减少、既往有肝损伤病史、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静脉用药、用药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是导致药物性肝炎的危险因素。结论HIV/TB病人抗结核治疗易出现药物性肝炎,对预后影响大;HIV感染后体质下降和免疫异常是导致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液基夹层杯技术检测抗酸杆菌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液基夹层杯技术检测抗酸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 190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642份晨痰标本和1 140份即时痰标本,每份痰标本均采用液基夹层杯技术、直接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技术和罗氏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技术进行检测,比较直涂法、液基法与培养法对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并在以培养法为金标准的前提下考察液基法、直涂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评价晨痰和即时痰、1次痰和2次痰对肺结核涂阳病人发现的差异。结果液基法、直涂法和培养法对642份晨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5%、12.7%和26.6%,对1 140份即时痰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1%、9.6%和23.3%。以培养法作为金标准,液基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9%和95.8%,并与直涂法相对应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法检测表明:642份晨痰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1 140份即时痰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液基法能够提高痰标本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操作标准化,且所需设备简单,便于基层开展,是一种可能具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药性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妍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09-311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结核科诊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化疗对照组(n=37)和莫西沙星联合治疗组(n=37)。分析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6.2%,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1.2%和33.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下表现特征,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乐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规范化3HRZE/9HR抗结核口服药物治疗及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3、6个月时痰抗酸杆菌转阴率及治疗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远期随访。 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时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为63.64%,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4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经12个月抗痨和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全部临床治愈率;对照组为44例支气管结核临床治愈率为77.27%,两组患者远期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纤维支气管下局部治疗支气管结核,结合联合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有效促进支气管结核患者痰菌转阴,以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可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