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试验观察虹口区城区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和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的抗药性发生率,为家栖鼠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0.00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进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 0.005%杀鼠灵毒饵,25只褐家鼠未监测到抗药性个体;0.005%溴敌隆毒饵,27只褐家鼠抗药性发生率为3.7%(1/27)。结论在虹口区城区,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敏感,但存在对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的抗药性,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枞阳县长沙洲住户10年药物灭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连续10年使用抗凝血剂的灭鼠效果,分析了效果逐渐降低的原因,提出了长期控制鼠害的措施。方法:采用鼠夹法调查鼠密度,同时进行抗药性监测及鼠类对毒饵的拒食性试验。结果:抗凝血灭鼠剂使用开始数年.灭鼠效果十分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灭鼠效果愈来愈差。造成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鼠类对毒饵拒食和耐受量增大以及鼠类种群组成结构的变化,对抗凝血灭鼠剂耐药性较大的鼠种种群数量上升,而较敏感的种群数量减少。结论:在开展药物灭鼠的同时,必须逐步改造环境,控制鼠类食源和隐蔽场所,减少环境容纳量,才能最终有效地控制鼠害。  相似文献   

3.
采用抗凝血剂毒饵盒进行持续性灭鼠,国内、外已取得成功经验。近年来,一些卫生部门进行了毒饵盒持续性灭鼠试验和现场灭鼠观察,取得显著效果。普遍认为毒饵盒是一种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法。但毒  相似文献   

4.
济南部队褐家鼠抗药性及抗凝血剂灭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测定褐家鼠的抗药性,观察抗凝血剂灭鼠效果。方法:抗药性调查,采用毒饵消耗法;灭效观察,采用3d饱和投饵法。结果:济南市和许昌市部队驻地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发生率分别为204%和417%;潍坊市和辉县市虽未发现抗性鼠,但部分敏感褐家鼠个体对杀鼠灵的药物耐受性已经明显增强。溴敌隆、杀鼠迷和敌鼠钠盐3种抗凝血灭鼠剂对褐家鼠的实验室毒杀效果,无选择摄食试验毒杀率均为100%;而有选择摄食试验毒杀率分别为9286%,6154%和3846%,摄食系数依次为070、045和022;现场灭鼠试验,溴敌隆和杀鼠迷毒饵盗食率明显高于敌鼠钠盐,灭鼠率则分别为8511%、8733%和8155%,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今后应加强抗药性监测,合理指导灭鼠用药,以减少褐家鼠抗药性的进一步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地开展灭鼠工作,我们自1990年起在本军区所辖部队驻地,对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进行调查。现仅将1992年8月湖南省南湾湖部队农场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毒饵及配制:采用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广州市农田黄毛鼠对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发生状况,研究黄毛鼠对毒饵及无毒饵的回避行为,为鼠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抗性检测,采用连续攻毒试验进行回避行为研究.结果 广州市黄毛鼠对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抗性发生率高达83.33%,黄毛鼠对杀鼠灵毒饵具有明显的回避行为,拒食鼠占试鼠总数的30.00%;对抗性检测后存活鼠进行连续攻毒试验以及无毒饵试验,每次试验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毛鼠对毒饵的拒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对无毒饵的回避行为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攻毒次数的增加,黄毛鼠中拒食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试鼠对无毒饵的拒食程度甚至超过首次攻毒试验中对毒饵的拒食;而且黄毛鼠对毒饵的日食量越来越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使攻毒结束后改喂无毒饵,黄毛鼠的日食量仍低于第一、二次攻毒时的日食量.结论 广州市黄毛鼠对毒饵甚至无毒饵的回避行为表明其对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已产生行为抗性,将是鼠害防控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此研究对灭鼠实践中提高灭鼠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溴鼠灵毒饵和杀特宁B型饵剂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有选择给饵法测定毒饵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用粉迹法测定现场鼠密度,计算校正灭鼠率。结果溴鼠灵毒饵的摄食系数为1.10,杀特宁B型饵剂为1.35;2种毒饵实验室灭鼠率均为100%;现场校正灭鼠率,溴鼠灵毒饵为86.67%,杀特宁B型饵剂为42.99%。结论2种抗凝血灭鼠剂均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及室内毒杀效果,但现场条件下溴鼠灵毒饵灭鼠更好,可以用于社区的大面积灭鼠。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灭鼠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选择药物,科学投放直接影响灭鼠效果.目前在大面积灭鼠时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得以肯定,特别是近些年来每年都开展灭鼠,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溴敌隆毒饵,适口性好、灭鼠效果好、又安全是众所周知的.同样用溴敌隆灭鼠,如技术措施不当,也不能收到满意效果.我市城区在开展大面积灭鼠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溴敌隆毒饵采用20天5次投补方法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湛江农田主要害鼠黄毛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的抗药性情况,为灭鼠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结果黄毛鼠73只,存活2只,抗性率为2.74%;敏感鼠与耐药鼠的摄入纯药剂量个体差为7.4倍;死亡鼠平均致死剂量为4.65 mg/kg,平均致死时间6.8 d。结论黄毛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已产生抗药性个体,但还没有产生抗性种群;只要毒饵配制质量保证,提高毒饵的适口性,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还可继续使用,但应加强监测,注意黄毛鼠抗性种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自1980年起采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敌鼠钠盐毒饵,使90%旅客列车灭鼠达标,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至80年代末期,旅客列车的鼠害又大幅度回升,为害严重,有的专家认为鼠对敌鼠钠盐已产生抗药性。为此,我们于1992年1月,选择283次客车,用敌鼠钠盐毒饵实施灭鼠。结果如下: 一、试验方法:郑州→重庆的283次列车编组  相似文献   

11.
杀鼠迷与甘氟毒饵现场灭鼠效果观察周雪梅,郦珍仙花山地区位于市中心,人口约14万。境内有山有湖,是城乡结合部,地形较为复杂。从1989年始开展大面积春秋季灭鼠活动,到1995年4月,一直使用慢性抗凝血剂。由于灭鼠诱饵一直不变,使摄食率和灭鼠效果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毒杀鼩鼱的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试验分为普通灭鼠毒饵、灭鼩鼱毒饵A剂和B剂3个试验组。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效果评定采用Suyuki的相关密度指数法。结果投放普通灭鼠毒饵前后鼠形动物密度下降率为30.06%,相关密度指数(RPI)值为97.96。投放灭鼩鼱毒饵A剂前后密度下降率为77.47%,RPI为32.31;投放灭鼩鼱毒饵B剂前后密度下降率为69.76%,RPI为22.22。结论灭鼩鼱毒饵A、B剂在试验区投放后鼠密度下降明显,普通灭鼠毒饵的毒杀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阿斯匹林与抗凝血剂混配毒饵对鼠类的适口性实验及现场灭效结果。按灭鼠研究方法测定的结果表明,阿斯匹林可与抗凝血剂起协同作用,提高杀灭效果,且能增加鼠类的适口性。实验测得,阿斯匹林与抗凝血剂混配毒饵对褐家鼠的摄食系数为1.51,小白鼠摄食系数为1.44。现场灭效试验证明,降低抗凝血杀鼠剂浓度与0.05%阿斯匹林合用,可取得抗凝血灭鼠剂常规使用浓度相同或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三种常用抗凝血型灭鼠毒饵的适口性及灭鼠效果。方法以小白鼠为试验对象,进行单笼无选择摄食试验、单笼有选择摄食试验、集群无选择摄食试验和集群有选择摄食试验,采用毒杀率和取食系数或摄食系数评价灭鼠效果和适口性。结果三种抗凝血型灭鼠剂的毒杀率均为100%,死亡时间都较短(4-12天),0.005%的溴鼠灵颗粒饵剂适口性最好,0.005﹪的溴鼠灵蜡块和0.005﹪的氟鼠灵蜡块次之。结论三种抗凝血型灭鼠毒饵具有较好的灭鼠效果和适口性,0.005%的溴鼠灵颗粒饵剂适口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从1986年起使用0.05~0.1%敌鼠钠盐毒饵开展大面积灭鼠,每年投放毒饵二次,每月坚持巩固,至今已连续4~5年。局部地区还使用过杀鼠迷等抗凝血杀鼠剂。为了解该地区褐家鼠对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我们于1990年9~11月,采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提供的1%杀鼠灵母粉,配  相似文献   

16.
王桂强  孙坚强  李丽  杨秀山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58-1759
目的了解烟台市配制的第1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迷毒饵和第2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灭鼠效果。方法统一时间、统一方法,实施饱和投毒法。投毒后的第2、3天查补,吃多少补多少,吃光加倍投,每间房(15m^2)投毒饵2堆,每堆10g。室外在鼠经常出没的墙根每5ml堆。结果盗食率2组均以投毒后第2天最高,第3天最低。溴敌隆和杀鼠迷2种毒饵的校正灭鼠率分别达到了81.00%和91.09%。结论2种毒饵盗食率及灭鼠率均较高,特别是杀鼠迷,可作为城乡大面积灭鼠时推广使用的鼠药。该市鼠类是否对溴敌隆产生抗药性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盐城市于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抗凝血灭鼠剂.起初几年为零星使用,从1990年起,随着创建卫生城市和灭鼠先进城市达标活动的深入开展,开始统一组织灭鼠和使用药物,灭鼠的主要药物为敌鼠钠盐(第一代抗凝血灭鼠药物).抗凝血灭鼠药的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解决抗药性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抗性鼠.我们于1995、1997和2000年的8~10月,对盐城市优势鼠种褐家鼠,用0.005%浓度杀鼠灵毒饵,进行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1%杀鼠灵母粉,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提供;以食用玉米粉作诱饵,将1份母粉加199份饵料充分混匀,即得0.005%浓度毒饵. 1.2 试鼠捕自盐城市浓缩蛋白饲料厂、城郊东闸村和盐东村,3处均从1985年开始每年用敌鼠钠盐有组织地进行一次灭鼠,平时对鼠患回升地段零星投药.将捕获的褐家鼠送实验室单个笼养,适应1周,选健康、非孕、无外伤、体重在70g以上的成年鼠供试.  相似文献   

18.
城市鼠害防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们以丹东市(55万人口)为现场,开展了城市控制鼠害试验。1985年初采用适当的灭鼠措施,市区鼠密度,夹捕法和粉迹法调查分别由灭鼠前的7.44%和22.10%降至0.66%和1.73%,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无鼠标准;直到1989年9月,该市鼠密度仍保持灭鼠先进水平。主要技术是:①在市区需要灭鼠的场所投放袋装抗凝血剂杀鼠灵毒饵,以后及时检查、补充,直至达标;②在容易发生鼠患的场所建造砖搭毒鼠洞,投放抗凝血剂毒饵,并定期更换;③城区外围0.5~1km范围作为防鼠带,按城区要求灭鼠;④设立监测点,定期调查鼠情;⑤加强环境防制,清除鼠类孳生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铁路隧道鼠害进行防制研究。方法在对隧道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观察0.005%的大隆大米毒饵、0.005%溴敌隆大米毒饵和5%的磷化锌薯块毒饵的灭鼠效果。结果在不投前饵的条件下,磷化锌的灭鼠率平均为15.0%,溴敌隆为63.5%,大隆为91.7%。结论根据隧道鼠类的生态习性和消长规律,采用抗凝血剂灭鼠为主的防制方法,完全可以控制隧道鼠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阿斯匹林与抗凝血灭鼠剂混配毒饵的实验室灭效观察结果,证实两药按一定剂量混合使用能提高灭鼠效果,加快鼠的死亡,缩短致死时间,减少抗凝血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