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肺泡蛋白沉积症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多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及斑片影,部分呈“地图征”及“铺路石征”改变。20例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理分析,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10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提示肺泡腔见蛋白物沉积。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对于以咳嗽伴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CT双肺弥漫性病变,呈“地图征”及“铺路石征”改变的病例应警惕本病,尽早行BALF及TBLB,必要时行胸腔镜肺活检确诊,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王晓静  牛艳慧  李宁  高勇 《河北医药》2011,33(13):2003-2004
肺弥漫病变临床多见,病因复杂,影像表现多不典型,可表现为双肺网格样阴影、磨玻璃影、弥漫分布的结节及粟粒样病变等,病变单独存在或多种影像表现混合存在,临床诊断困难。目前开胸肺活检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但在国内不易被患者接受。我院2001年开展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肺活检术以来,肺弥漫病变的确诊率明显上升,现就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无X线透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60例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现,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并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55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现。结果 CT表现为双肺云雾样、磨玻璃状改变43例(占78.18%),双肺呈磨玻璃影伴索条状及网状影18例(占32.73%),表现为碎石路征14例(占25.45%),合并有散在斑片影、局限性肺气肿、结节灶、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6例(占10.91%)。结论双肺云雾样、磨玻璃状改变、网状磨玻璃影及碎石路征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特征性表现,CT出现上述表现时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增强对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CT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CT表现为肿块影3例,结节影2例,边缘模糊、增强后强化明显。片状影4例,呈散在分布,双肺多发。实变影3例,呈大叶性实变,可见明显强化,病变内见支气管气象,间质性改变1例,两肺呈磨破玻璃样改变,呈网格状影。混合型5例,呈多种影像表现共存,胸腔积液1例较为少见。结论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CT影像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对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误诊为间质性肺疾病的肺结核患者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12月在综合医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后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发热3例,咳嗽4例,呼吸困难2例,盗汗1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例,肝脾大1例;胸部CT显示多发性斑片影2例,其中"树牙征"1例,磨玻影2例。4例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3~12个月,肺部病变吸收或明显吸收。结论:对发热、咳嗽及淋巴结肿大、CT表现间质性改变者应行结核病检查。  相似文献   

6.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影像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胸部X线和CT表现。结果PAPX线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自肺门向外放射,形似“蝶翼征”。CT表现呈多样化改变:①两肺弥漫性斑片状模糊影和磨玻璃样改变,呈“地图样”分布(8例);②蝶翼征(7例);③支气管充气征(4例);④“碎石路”征(7例)。结论肺部影像表现可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积症上述典型的X线、CT表现,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可作出正确诊断,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肺泡灌洗术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10例BPD患儿的胸部影像表现.结果 10例胸片:两肺野模糊、透亮度减低的3例,两肺磨玻璃样改变及支气管充气征的3例,两肺斑片影3例,合并肺气肿2例,无明显异常1例.8例CT:磨玻璃样影及实变影5例,多发囊泡状影3例,两肺条索及网格状影4例.结论 BPD的X线及CT表现虽无特异性,但结合病史动态观察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阳性的韦格纳肉芽肿(WG)病患者的肺损害的认识。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8年1月,对确诊的8例有肺损害的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8例患者中,男4例、女4例,平均49.83岁。抗MPO抗体阳性4例,抗蛋白酶3(PR3)抗体阳性4例。抗MPO抗体阳性的WG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4例,咳嗽、咳痰4例、咯血2例、呼吸困难1例、哮喘样发作1例;4例均累及上呼吸道和肾脏;胸部CT显示双肺单发或多发结节影2例、肿块影1例,双肺弥漫斑片影或磨玻璃影4例,肺实变影1例,结节性空洞1例及支气管扩张2例。误诊为肺癌、肺结核、军团菌肺炎、真菌性肺炎者各1例。结论在国人的WG患者中,抗MPO抗体阳性可能并不少见。对临床表现为发热、肺部阴影伴抗MPO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考虑WG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临床对出现两肺弥漫磨玻璃样影患者可能伴免疫功能缺陷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2月呼吸科ICU收治的6例胸部CT平扫见两肺弥漫磨玻璃样影,伴发热、气促、低氧血症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6例患者确定均合并免疫功能缺陷。其中5例HIV抗体检测阳性,1例为溃疡性结肠炎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患者,6例患者经口服复方新诺明等治疗后均效果明显,其中2例支气管灌洗液找到肺孢子菌滋养体。结论胸部影像见两肺弥漫磨玻璃样影患者可能合并免疫功能缺陷,其中以艾滋病患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常见,建议对长期发热、咳嗽少痰、气促、胸部影像学呈弥漫性损害的患者将HIV抗体血清学检测作为就诊的常规检测指标,以提高HIV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周晓辉  苑小历 《东南国防医药》2009,11(6):510-511,533
目的通过对32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病例的分析,提高对DBAC及粟粒性肺结核(MPTB)的认识,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1997年9月-2007年9月曾被误诊为MPTB的32例DBAC的临床及影像特点、误诊情况。结果32例最后确诊为DBAC,男∶女=15∶17。15例吸烟,平均40包/年。胸部X线和肺部CT表现为局部肿块合并双肺弥漫结节影12例; 单纯双肺弥漫分布小结节影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刷检、冲洗检阳性率达66.7%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达46.9%;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淋巴结活检阳性率更高。结论DBAC男女发病相近,患者吸烟较少或不吸烟。临床表现为咳嗽、白色泡沫痰,进行性气促,可有咯血、胸腔积液,锁骨上、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X线胸片及肺部CT有特征性改变,本病的发病率低及部分患者有结核史或结核接触史是造成误诊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孕粤孕)的MSCT表现,探讨MSCT对P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月~2011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7例PAP患者,3例经肺泡灌洗确诊,源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采用MSCT对患者肺部进行扫描,分析MSCT表现中病变的形态、密度和分布特点。结果7例(100.0%)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斑片状磨玻璃影,4例(57.1%)病灶边缘清楚,呈“地图样”表现,4例(57.1%)在磨玻璃影中可见网格状影弥漫分布,呈“铺路石征”,4例(57.1%)在磨玻璃影阴影中见充气支气管,同一病例可共存多种病变。结论 PAP的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MSCT对PA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部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CT下使用巴德活检枪对46例患者进行活检取材送病理。结果46例病例均取得病理结果。40例肺结节占位性病变中34例为肺恶性肿瘤,4例肺结核球,2例肺曲菌球。6例肺弥漫性病变中2例肺泡细胞癌,1例粟粒性肺结核,3例间质性肺炎。结论CT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适用于临床诊断困难的肺结节占位性和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王华宇  张鑫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14-3615
目的:探讨8例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及CT特征性表现,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胸部X线及CT表现.结果:X线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蝶翼状实变影和磨玻璃样影,自肺门向外放射.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斑片状影与磨玻璃样改变,呈"地图样"分布、蝶翼征、支气管充气征、铺路石征.结论:结合X线及CT特征性表现,较易作出PAP的诊断,但确诊需作支气管镜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表现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的肺腺癌在MSCT中的影像征象,归纳总结其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早期肺腺癌的认识,减少漏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CT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6个病灶)的MSCT表现。结果6例肺腺癌在MSCT上均表现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有一定的特征性和共性,边界清晰,呈符合其生物学行为。结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是肺腺癌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仔细分析病灶特征,可帮助诊断肺腺癌。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患者肺部机遇性感染与肿瘤病变的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肺部机遇性感染的X线和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博茨瓦纳玛丽娜公主医院临床及病理检验证实的75例AIDS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完整的x线胸片资料,其中27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 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48例,典型表现为双侧肺周旁到中下肺野弥漫对称性分布的网格状影,部分融合成斑片状、结节状影或呈毛磨玻璃样改变.肺结核15例,细菌性肺炎4例,其影像表现与普通肺结核及肺炎表现类似.肺真菌感染2例,表现为肺空洞内霉菌球形成,可见空气新月征.淋巴瘤4例,表现为肺内斑点、斑片状影,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卡波济氏肉瘤2例,表现为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结论 X线检查是AIDS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以及X线片不能发现的细微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内多发性病灶的临床表现与CT诊断.方法 收集21例CT上表现为两肺多发病灶的病例,结合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血、痰菌培养,穿刺活检,参考临床表现及病史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CT图像上均表现为两肺多发病灶的21例病例中:细菌性肺炎5例;肺结核4例;肺泡炎1例;肺泡癌2例;肺转移癌6例;肺结节病2例;肺纤维化1例.结论 肺内多发性病灶可表现为同病异影,异病同影.CT诊断必须与临床多方面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4岁.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4个月"于2012年2月5日入本院血液科.患者4个月前因"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1年,进行性增大2个月"行左颈部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淋巴结病理:套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弥漫+,CD5:+,CyclinDl:+,CD10:-,Bcl-6:-,CD23:-,Ki-67:30%;胸腹部CT报告: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腹膜后及腹腔内广泛的多发肿大淋巴结影,巨脾.骨髓穿刺组织病理:套细胞淋巴瘤累犯骨髓.病程中体质量明显减轻,明确诊断为套细胞淋巴瘤Ⅳ期B组.2011年10月17日行标准剂量R+HyperCVAD[A+B](方案中含糖皮质激素)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CT影像学的表现特征。方法搜集5例纤支镜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病例,结合复习文献资料,对该病的X线、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该病的影像学表现:(1):X线表现: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磨玻璃样病变,自肺门向外放射呈“蝶翼状”,其中可见弥漫结节。(2):CT表现:①双肺弥漫斑片状,磨玻璃样改变,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呈地图样分布。②蝶翼症。③支气管充气症。④铺路石症(Crazy—Paying)。结论肺泡蛋白沉着症具有上述典型X线、CT表现。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纤支镜及肺泡灌洗术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34例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34例以弥漫性肺间质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和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男女比例为1:1.9。分别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1例(32%),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1例(32%)及特发性脱屑性间质性肺炎1例;结缔组织病肺部表现5例(15%);过敏性肺泡炎2例(6%);细支气管肺泡癌、转移性肺腺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非霍奇金淋巴瘤肺间质病变各1例(共占12%)。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的病程长于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组〔3~25(中位数14)个月比1~5(中位数2)个月,P=0.036〕,前者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杵状指;X线及高分辨率CT检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主要为网络状和蜂窝状表现,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以片状磨砂玻璃样影为主;特发性肺间质性纤维化组ESR明显增快,且有明显肺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结论弥散性肺疾病的诊断是以综合过程,除了与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鉴别外,区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特发性间质肺炎,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临床医师诊治肺诺卡菌病提供参考,并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对肺诺卡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通过mNGS检测诊断的13例肺诺卡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年龄35~79岁,平均(57±10)岁;10例伴有基础疾病,4例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发热、气喘、咯血、消瘦等。胸部CT表现为结节、肺实变、胸膜增厚、空洞、肿块、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纵隔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磨玻璃影。通过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行mNGS检测确诊9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组织行mNGS检测确诊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织行mNGS检测确诊3例,标本均未培养出诺卡菌。入院至确诊中位时间为8 d(3.50~15.00 d)。治疗药物以复方磺胺甲噁唑为主,分别联合利奈唑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莫西沙星等抗菌药物。11例随访病情好转,1例随访无好转,3个月后确诊为肺癌,1例自动出院,未继续治疗。结论 肺诺卡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明显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肺诺卡菌感染可能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