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寻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发生率。方法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及其妈妈中随机选取600例,将他们划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对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收集相关数据后,比较两组的新生儿皮肤感染率。结果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影响因素有环境因素、产妇因素、新生儿因素和护士因素。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其皮肤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策略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实践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出生的2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新生儿及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干预;比较两组母婴同室护理干预期间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并在新生儿出院后对两组新生儿产妇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总发生率为0.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对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还能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协同理念的母婴同室护理对产妇情感状况及婴儿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住院产妇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母婴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协同理念的母婴同室护理。对比2组产后6 h、出院前的爱丁堡产后抑郁表(EPDS)评分,并比较2组产妇婴儿抚触技术使用率、胎儿母乳喂养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6 h、出院前的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婴儿抚触技术使用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基于协同理念的母婴同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产后抑郁症状,提高产妇对婴儿的照护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50-1151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共同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能力、新生儿溢乳呕吐及窒息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评分为(90.6±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溢乳呕吐发生率,观察组更优(75.6%VS 93.3%,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更优(95.6%VS 75.6%,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护理能力,减少新生儿溢乳呕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研究~([1-3])发现,充分的抚慰与生理性接触可以刺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为了新生儿更好的生长发育,临床采取母婴同室的护理方法。母婴同室是指将产妇与新生儿被安排在同一病房,全天在一起,母婴的一切护理均在床旁进行,并有护理人员、产妇及家属全程参与~([4-6])。母婴同室的护理方法可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早期易感疾病的发生,促进母婴感情,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7-8])。本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防止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219例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措施,包括建立抑郁症风险预警标识,提高家属对抑郁症患者的照护能力,同时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应急能力培训,并添置急救设备。结果干预组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降低,其家属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人员专科理论和应急能力提高(P0.05)。结论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发生率,保障抑郁症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干预模式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32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母婴同室床旁干预模式,母婴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均在床旁完成。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泌乳频率、乳汁充足率、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哺乳时婴儿含接姿势、挤奶手法、处理奶胀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同室床旁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和新生儿护理技能,促进母乳分泌,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主导式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母婴同室低血糖高风险新生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00例予以护理人员主导式PDCA模式干预。比较2组血糖监测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检测规范率及出生1 h内血糖监测率显著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护理人员主导式PDCA模式可增强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检测的规范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标准化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阴道分娩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对阴道分娩的3 170例产妇实施早期标准化干预,包括产后2 h内协助其尽早下地坐式排尿及合理控制入量、产房与母婴同室针对性交接、母婴同室护士采用腹部叩诊评估并积极督促产妇早期排尿等。结果阴道分娩后81.01%的产妇在产后2 h内排尿,留置尿管率为2.56%,较实施前下降(P0.01)。引流尿量800 ml者7例。结论早期标准化干预措施可以减少阴道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和留置尿管率。  相似文献   

10.
黄彬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200-220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母婴同室与产妇泌乳状况的关系与护理.[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母婴同室340例实施由专门培训过的护理人员指导喂哺,母婴分室20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泌乳、新生儿体重.[结果]母婴同室组泌乳和新生儿增重显著高于母婴分室组(P<0.01),乳腺炎,乳腺过度充盈及腹泻、发热情况显著少于分室组(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母婴同室护理对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于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42例顺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方案;选取我院产科于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46例顺产产妇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母婴同室护理。分别记录并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病、乳腺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哭闹次数、上呼吸道感染、皮炎及腹泻发生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病及乳腺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哭闹次数、上呼吸道感染、皮炎及腹泻发生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同室应用于妇产科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母婴同室的足月新生儿的早期血糖变化情况,并对低血糖患儿实行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873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出生的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其中自然分娩组383例,剖宫产组490例,对两组新生儿脐血、出生后2、6、12、24、48h的血糖进行监测,并对低血糖患儿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新生儿脐血血糖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不同时段血糖值差均无明显差异。自然分娩组低血糖患儿6例,发生率为1.57%;剖宫产组低血糖患儿为17例,发生率为3.47%。产妇分娩方式对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有影响。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所有低血糖患儿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00%。结论母婴同室的足月新生儿也有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对其进行早期血糖监测、并对确诊患儿及时进行护理,能有效预防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确保新生儿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特征,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胎膜早破孕妇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采取护理干预前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将采取护理干预后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母婴结局及孕妇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心理状况与新生儿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心理压力,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降低产妇与新生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魏静怡  李红梅 《妇幼护理》2022,2(13):2992-2994
目的 分析在母婴同室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升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在我院 生产的产妇 10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干预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对比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技能以及成功率、产妇自我效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 工作能力。结果 干预组的纯母乳喂养的概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母乳喂养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喂养成功率高于 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及产后 1 个月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90.00%,明 显高于对照组的 72.00%(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母婴同室中实施品管圈活 动,可提升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提升母亲的喂养知识以及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 度。  相似文献   

15.
何冬卉 《全科护理》2012,(5):402-403
[目的]探讨抚触对母婴同室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母婴同室的95例足月早期新生儿黄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新生儿沐浴后进行全身抚触10min~15min,对照组予常规沐浴,按需哺乳。每日检测两组新生儿的血总胆红素(TCB)值,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高峰期TCB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因高胆红素血症转新生儿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给予新生儿抚触等护理干预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1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和两组产妇SAS和SDS评分情况,并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科学喂养、脐带护理以及腿臀部护理掌握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率及婴儿护理能力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伴有紧张感的产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A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降低了产妇焦虑、抑郁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造成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列出造成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组织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加强相关人员培训与感染控制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结论:母婴同室是院内感染监控的重要区域之一,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健全并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是做好控制院内感染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徐丽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25-27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及其丈夫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产妇对其丈夫的满意度及产妇丈夫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结果 实验组产妇及其丈夫对护士服务满意度、产妇对其丈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01);实验组产妇丈夫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提高产妇满意度及产妇丈夫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产妇床旁康复及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褥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把2012年6月~2013年3月足月正常分娩的产妇254例按住院卡末位数单双号分为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23例,试验组实行产妇床旁康复性护理及新生儿床旁护理,对照组对母婴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比较两组母婴患病率、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晚期产后出血、尿潴留、乳汁淤积及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感染等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护士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及新生儿护理技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新模式应用于产褥期管理中,可减少母婴患病率,促进产妇的康复和产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育儿技能,为出院后产妇自我保健及科学育儿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和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20年11月1日收治的初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母婴同室护理。比较两组对婴儿的照顾能力、开始泌乳时间、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婴儿抚触、母乳喂养及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超过72 h的仅1例,总体泌乳时间人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母婴同室护理有助于促进母乳的早期分泌,提升产妇对新生儿的照顾能力及母婴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升其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