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米珍 《家庭育儿》2020,(2):0099-0099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之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构建、培养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的教育模式也成为当前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从核心素养下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两方面进行研究,为小学教育提供重要的指导,希望教师能够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核心素养的内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间的关系,探讨父母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arenting Locus of Control Scale,PLOC)、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ental Health Rate Scale for Pupil,MHRSP)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济南市长清区544名农村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PLOC各因子得分在不同性别、年级和偏离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5),其中男生组明显高于女生组,偏离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LOC各因子得分与学习障碍、不良习惯等心理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086~0.200,P0.05)。【结论】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提高父母的自身素质、改善父母的教育态度等,以便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浙江中部地区农村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浙江中部地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该地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周步成等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浙江中部地区245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占一定比例,毕业班女生为高发人群;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学习焦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MHT得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总量表分上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对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了解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适宜干预方法,为改善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创建“亲情驿站”,对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中心小学105名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进行社会情感教育活动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团体活动和个体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每日1次,共10期,个体心理辅导每人每周1次,每人共40次,每次30 min.并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ental Health Rate Scale for Pupil,MHRSP)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均分为(48.00±18.56)分,心理健康水平总分≥65分的学生检出率为19.05%;至少单一维度得分≥10分的学生检出率为100%.各维度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性格缺陷51人(48.57%)、学习障碍46人(43.81%)、情绪障碍27人(25.71%)、社会适应障碍19人(18.10%)、品德缺陷12人(11.43%).干预后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检出率及得分均低于干预前(x2值分别为20.60,6.05,43.58,10.99,12.73,t值分别为4.00,3.31,3.25,3.31,2.54,P值均<0.05).结论 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社会情感教育应成为家长、学校、社会各界及政府关注的焦点.“亲情驿站”活动的社会情感教育可提高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乳山市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乳山市10所小学共3 000名。结果: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得分均值分别为4.38、3.37、3.25和3.23;从偏离检出率分析得偏离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行为障碍(16.1%)、学习障碍(14.8%)、性格缺陷(15.7%)、社会适应障碍(13.2%)等。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班级、母亲职业、家庭月收入等。结论:乳山市农村小学生均存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陈静  高婷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709-710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人的许多心理素质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小学阶段就要重视起来.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始终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建立了多渠道渗透、全方位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心理卫生监护系统,初步探索出了以班主任为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使该校素质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浙江省湖州市新风小学王华宁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使受教育者高度认同和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首先是进行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教育,这种教育决不意味着因循守旧,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普遍关注。为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心理状况的作用 ,我校于 1997年试行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并分别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对 2~ 5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鳌阳小学 1997~ 1998学年 2~ 5年级学生共 1110人 ,其中男生 6 35人 ,女生 475人 ,年龄 8~ 11岁。1.2 方法 :采用课堂教育、媒体教育 (电视、广播、卫生角等 )、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心理行为评定方法 ,2~ 3年级学生采用Achenbach儿童量表 ,表中测出学生中可能…  相似文献   

9.
吉安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安市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吉安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534名农村小学生进行测查,为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也测查了332名城市小学生。结果:吉安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小学生中受各种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的人数达38.9%;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在总焦虑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农村小学生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性别差异(P〈0.05);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有年级差异(P〈0.05)。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成长环境影响较大,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关心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要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发展,我国对于农村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 小学英语教学在小学教育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并且随着国际化的深入, 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国际语言, 因此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效能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任务, 但是当前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效能普遍较低,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小学英语教学效能的提高, 下面就针对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效能过程中到问题和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筛出其中主要的 可控的因素。方法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资中县675名四-六年级小学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有学生情绪稳定性(N),学生性格倾向(E),学生精神病性倾向(P),学前教育,母亲化程度及性格,母亲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方式一致性,双亲关系,亲子关系,学校类型,学生每日自由活动时间,学生每日看电视时间,教师管理方式,师生关系等。结论 对农村小学生的理健康教育应针对其主要的,可控的影响因素,建立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2.
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龋齿和近视的一个重要措施.为考察健康教育在预防龋齿及近视中的作用,湖北省孝感市卫生防疫站、孝感市中心医院眼科于1999年对本地区已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农村小学和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农村小学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儿童十四种人格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济南市长清区544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济南市长清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偏离总检出率为13.6%,以学习障碍(17.5%)和行为障碍(15.6%)偏离检出率为高.在品德缺陷、不良习惯方面甲校得分明显高于乙校(P<0.05).在学习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方面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除品德缺陷外其他因子六年级的得分均为最低(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人格特征中有9个因子得分与心理健康部分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012~-0.267,P<0.05);3个因子得分与心理健康部分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101~0.192,P<0.05).[结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且与人格特征部分因子呈显著相关.建议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乐群性和稳定性水平,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卢雅娟 《中国校医》2005,19(5):516-516
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龋齿和近视的重要措施.为考察健康教育在预防龋齿及近视中的作用,山东省招远市卫生防疫站和招远市人民医院眼科于2004年对本辖区已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农村小学和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农村小学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是血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和其他健康教育一样,亦可分为学校、社区和患者三方面血防健康教育。其中以学校、特别是小学血防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这不但因为小学生是易感血吸虫病的高危人群,而且还因为小学生的二次辐射作用和很高的参与性。我们狠抓了小学的血防健康工作,初步摸索出一些小学生血防健教的新做法,现提出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在预防小学生龋具及近视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涛  凌励 《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2):745-746
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是预防龋齿和近视的一个重要措施。为考察健康教育在预防龋齿及近视中的作用 ,湖北省孝感市卫生防疫站、孝感市中心医院眼科于 1 999年对本地区已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农村小学和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农村小学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在已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农村小学中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五年级的学生为健康教育组 ,即实验组。在学校一般情况大致相同而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农村小学中 ,用同样的方法抽取五年级的学生为对照组。收集每位被抽取的学生当年的体检表 ,…  相似文献   

17.
陈彬 《青春期健康》2023,(23):80-81
<正>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生活状态,也与他们的学习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中,许多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学校和家庭共同组成了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家校协力,可以更好地守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8.
苏北农村是我省实施碘盐防治(ID)较晚的地区,也是健康教育工作比较薄弱地区。为了解苏北农村小学生对IDD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采取不同健康教育对其IDD防治知晓率的影响程度,特对苏北农村2所村办小学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回.1选点在苏北农村涟水县,选择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基本相同的2个乡,各抽取1所村办小学为调查点,每所小学抽取五年级小学生30名,共60名。1.2健康《育干预措施1类方法:在校内张贴宣传画,录音带,每星期播放2次,并由老师讲解IDD防治知识。11类方法:由乡广播站播放IDD防治…  相似文献   

19.
以小学生为龙头实施健康教育目标责任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项目探讨了“以小学生为龙头,以健康教育目标责任制为干预措施”来提高农村社区居民卫生知识水平及改变卫生行为水平的模式效果。研究证明了:小学生是农村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可开发、利用的人力资源。同时还证实了实施《健康教育目标责任制》的最佳人选是三至五年级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20.
林冠文 《中国校医》2003,17(6):558-558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研究、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自强、自律、自信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人才 ,是时代的迫切要求。1 加强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从广泛和根本的意义上说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的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 ,其具体目标是 :形成、维护、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