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肥胖及超重的30名儿童(5~10岁)和50名青少年(12~18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小时口服糖耐量试验(1.75g/kg体重葡萄糖),每半小时测血糖、胰岛素和C肽。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抵抗指数来评价,β细胞功能用胰岛素敏感指数和注射葡萄糖30分钟前后的胰岛素和血糖变化来评价。结果10%儿童和13%的青少年存在糖耐量受损,4%的青少年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人群在糖负荷后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升高,而2型糖尿病青少年30分钟胰岛素变化与血糖变化的比是下降的。胰岛素抵抗在糖耐量受损人群中是显著存在的,BMI是糖耐量受损的最好的预测因子。结论在本地区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中,IGT受损高度流行,IGT受损人群有明显胰岛素抵抗,但β细胞功能未见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2.
60名单纯性肥胖老年人(65~85岁),另选择体重正常中老年人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2小时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空腹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抵抗指数来评价,β细胞功能用注射葡萄糖30分钟前后的胰岛素和血糖变化(I30-I0/G30-G0)来评价。结果单纯性肥胖组13.33%存在糖耐量受损,8.33%患有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人群在糖负荷后胰岛素和C肽水平有所下降,而2型糖尿病老年人胰岛素和C肽水平进一步下降,30分钟胰岛素变化与血糖变化的比是下降的。胰岛素抵抗在糖耐量受损人群中是显著存在的。IGT及T2DM组T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NGT组,Hs-CRP、TNF-α水平相反。结论在本地区单纯性肥胖老年人中,糖耐量受损高度流行,APN在肥胖及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异常是肥胖和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西拉普利治疗后其血胰岛素抵抗及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 对 31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空腹及餐后 2小时血糖、胰岛素、C肽值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接受西拉普利降压治疗 2 0周后 ,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西拉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诱发因素之一。西拉普利在降压的同时 ,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西拉普利治疗后其血胰岛素抵抗及左室肥厚的变化。 方法 对31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接受西拉普利降压治疗20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西拉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 结论 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诱发因素之一。西拉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的关系,对35例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患者及20例健康人测定糖耐量试验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的水平,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采用放免法测定空腹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并分别与胰岛素及其曲线下面积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而且,高血压病组比冠心病组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表现为糖负荷后1小时胰岛素及其分泌总量增高。两组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前后胰岛素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均与血管紧张素Ⅱ呈显著正相关。高血压病组内皮素与糖负荷后1小时胰岛素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与胰岛素抵抗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高血压病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进行了肝脏B超检查的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超声影像的诊断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脂肪肝组(98例)和高血压未合并脂肪肝组(102例),分析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耐量试验各时段的血糖水平、胰岛素释放试验的胰岛素水平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结果(1)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空腹血糖升高、肥胖、糖负荷后3小时胰岛素水平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高血压患者脂肪肝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血压合并脂肪肝组的HOMA-IR、TG、空腹和糖负荷后2、3小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校正两组BMI后,上述差异仍然存在。结论(1)高血压病患者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空腹血糖升高、肥胖、糖负荷后3小时胰岛素水平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随着这些危险因素的聚集,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2)脂肪肝是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标志”,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西拉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抵抗和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西拉普利治疗后其血胰岛素抵抗及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对31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接受西拉普利降压治疗20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西拉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诱发因素之一,西拉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择初发120例T2DM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P(FC-P)、餐后2小时血糖(PBG)、餐后2小时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BG X FINS/22.5)的变化。结果:经4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FBG、PBG、HbA1c均显著降低,FINS、FC-P,餐后2小时C肽有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血糖迅速达标,消除高血糖的毒性副作用,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以及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情况。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等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应用在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降低血糖水平,抑制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体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负荷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88例ACS患者,男性60例,女性28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情平稳后行75 g葡萄糖负荷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分为血糖正常组(n=28)、糖调节异常组(n=37)、糖尿病组(n:23),比较各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并分析冠状动脉积分与负荷后2小时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①血糖正常组、糖调节异常组和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糖正常组比,糖调节异常组和糖尿病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升高(P<0.01).②88例患者冠状动脉积分与负荷后2小时血糖呈正相关(r=0.486,P<0.01),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308,P<0.01).冠状动脉积分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21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负荷后2小时血糖和负荷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积分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1.392,0.073,P<0.01).结论:ACS患者负荷后2小时血糖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餐后血糖越高冠状动脉损害越明显,胰岛素抵抗是其共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清紧张素Ⅱ及内皮素的关系,对35例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测定糖耐量试验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的水平,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采用放免法测定空腹血管紧张素II及内皮素,并分别与胰岛素及其曲线下面积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而且,高血压病组比冠心病组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表现为糖负荷后1小时胰岛素及其分泌总量增高。两组患者进行糖耐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B组单用阿卡波糖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规律运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显著下降且低于B组(P0.05),B组患者BMI、HOMA-IR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阿卡波糖片比较,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血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且不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老年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血清真胰岛素、C肽、血糖的观察,探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非肥胖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NHT组),15例肥胖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OHT组)及2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真胰岛素、C肽、血脂、血尿酸和IR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血压病患者予以替米沙坦(80 mg,1次/d口服)治疗,4 w后复查,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的3组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状况相匹配。OHT组和NHT组血清真胰岛素、C肽水平及IR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le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病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后血压、真胰岛素、C肽水平及HOMA-IR和HOMA-islet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肥胖者,存在IR、高胰岛素血症及代偿性胰岛β细胞功能增高。替米沙坦除了具有强效降低血压的作用外,还具有改善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C肽与其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住院的56例2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于空腹血糖大于10 mmol/L及小于8 mmol/L时测定空腹C肽,以同期住院的2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糖及C肽、糖化血红蛋白。通过对照研究比较两组间暴露因素的状况,两组间行t检验。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肽均低于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两亚组间C肽与血糖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但高血糖组的C肽与血糖的比值明显低于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程5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明显减低,检测C肽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患者血糖10 mmol/L与8 mmol/L时相比胰岛素的生成无明显增高,存在糖毒性及胰岛素抵抗,血糖趋于正常时测定C肽更能真正反映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后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的临床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2 w)门冬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不同时间点C肽/血糖水平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1 w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C肽/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而观察组的不同时间点C肽/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hs-CRP、IL-6、TNF-α水平较同期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后血糖水平,减弱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分泌,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胰岛素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对9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高血压病人及92例NIDDM血压正常者同步检测了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C—肽、血糖(FBG)、血脂。结果发现:(1)NIDDM合并高血压组FINS及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排除干扰因素后,血压与FINS、C—肽显著相关;(3)胰岛素敏感指数(FBG/FINS)与血压、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显著正相关。提示:FINS水平增高是NIDDM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肥胖、高FINS、高TG、低HDL—ch血症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该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接收的9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常规组(二甲双胍)、研究组(吡格列酮),每个小组47例。观察两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用药后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用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用药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但相比而言,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改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沙格列汀增加老年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119例存在有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原发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使用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胰岛素、C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基本恢复正常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期(P<0.05),且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期(P<0.05).结论 沙格列汀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但是其具体增加胰岛素使用敏感性的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于44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应用诺和锐30每日3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空腹C肽(FCP)和餐后2小时C肽(2hCP),通过计算观察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ns30/PG30=Ins30-Ins0/PG30-PG0,0、2h胰岛素分泌情况,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2hIns-Fins)/(2hPG-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的变化。结果患者血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HbAlc下降明显(P0.01)。治疗后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肽较治疗前升高(P0.05),HOMA-IR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其中8例完全停用胰岛素,仅用饮食和运动控制即可达到血糖稳态;20例停用午餐前胰岛素;1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低血糖或症状性低血糖,但没有l例出现严重低血糖。结论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天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能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和减少胰岛索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用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治疗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50例)用维格列汀治疗,治疗组(50例)用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比血糖水平、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 h血清C肽、空腹胰岛素指标及餐后2 h胰岛素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