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如何保持女性乳房的形态完美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的关注,乳房再造由此而产生、发展,逐渐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纳入42例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均进行保留乳头乳晕或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自体背阔肌皮瓣或扩大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根据客观标准及主观标准评价重建效果。结果与结论:42例中,33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例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背阔肌乳房重建24例、扩大背阔肌乳房重建18例。转移皮瓣及重建的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客观评价美容效果优良39例,一般3例;主观评价优良者40例,尚可者2例。随访9-41个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1例出现骨转移。表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背阔肌移植重建乳房操作简单、易行,整形效果好,安全性高,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在进行乳房重建抉择时常常感到迷茫,决策支持是利用工具帮助患者对治疗方案作出决策。从乳房重建决策的主要内容、患者参与乳房重建决策的现状、乳房重建的决策辅助的形式及决策辅助效果的测量工具等方面对乳房切除术后乳房重建的决策支持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构建一套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妊娠期乳腺癌患者需要接受严格的管理和特殊的治疗,以尽量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两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有所创新,更加关注治疗的安全性。本文旨在总结目前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外科手术和孕期局部治疗方法的新进展,探讨继续妊娠患者的手术选择、乳房重建、放疗时间窗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方面的有效措施,为临床治疗选  相似文献   

4.
背景:中国女性乳腺体积相对偏小,乳腺癌传统保乳手术后乳腺外形欠佳,而采用背阔肌肌皮瓣和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手术难度高、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Ⅰ期硅凝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是非常好的选择。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硅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效果。 方法:纳入女性乳腺癌患者33例,年龄30-48岁,左侧20例,右侧13例,均于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Ⅰ期硅凝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治疗,术后通过随访行主客观评价美容效果。 结果与结论:33例患者中,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2例,自行结痂愈合;1例术中出血量> 800 mL,经补液、输血治疗后,恢复良好。随访10-51个月,31例乳房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对称,优良率达94%,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证实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硅胶假体Ⅰ期乳房重建,美容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手术安全,简单可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岚  董国海  李永光  李桐 《医学信息》2008,21(3):363-366
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和切除乳房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①保乳治疗组48例,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局部切除 腋淋巴结清扫术;②对照组74例,按常规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两组均予放、化疗.结果 随访122例,中住随访期75m,保乳治疗组局部复发率4.17%,生存率6.25%,远隔脏器转移率6.76%.对照组局部复发率5.41%,生存率6.25%,远隔脏器转移率6.76%.两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P>0.05).而保乳治疗组手术创伤小.乳房美观优良率87.5%,与后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与乳癌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疗效可靠.乳房美观效果评价满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手术的同时进行乳房成形的术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自1997年至2002年对20例早期原发乳腺癌进行乳房成形的根治术。结果 20例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甲级愈合,无乳头坏死。其中10例患者术后2年以上随访,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与不保留乳房的根治手术相比肿瘤的复发和生存差异无显著性。乳房成形根治术按lino Y美观标准评价,优15例,良5例。结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进,对乳腺癌手术治疗原则已经转为由大到小的趋势,在充分切除原发癌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破坏性较小的术式,重视保留乳房的美学理念。应用外侧软组织瓣(lateral tissue flap,LTF)乳房成形,显示出良好临床效果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乳腺癌带蒂大网膜乳房填充重建术的临床疗效,为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方法 2017年3月我院收治1例Luminal型左乳癌女性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乳癌局部扩大切除术、左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带蒂大网膜填充术。术后评估伤口血供和愈合情况、美容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伤口位置隐蔽;重建乳房形态良好,手感自然,双乳对称,美容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乳腺癌带蒂大网膜乳房填充重建术具有高清三维的手术视野、安全精准的手术操作,高度灵活的机械关节等优点,患者乳房自体重建后效果好,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等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的56例患者(观察组)及进行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恶性事件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术后生活满意度(应用SWLS量表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恶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F-36量表(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精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SWLS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效果更佳,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背景:软骨肉瘤的预后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切除方式及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目的:通过对软骨肉瘤不同切除方式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软骨肉瘤性病变骨缺损的重建材料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月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采用切除治疗的8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后经病理证实均为软骨肉瘤。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39.8岁。发生于骨盆26例,脊柱19例,股骨19例,胫腓骨8例,肩部(包括肱骨)12例。治疗前均摄X射线片、磁共振成像或CT,并进行ECT检查,对软骨肉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切除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可能的软骨肉瘤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对于软骨肉瘤,不同的切除方式,切除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差异较大。初次切除采用界限外切除,可以明显降低其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自体骨、异体骨、人工假体都是有效的重建材料,对于功能重建由于使用的材料和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自体骨移植因其来源有限及供体部位并发症受到限制,异体骨移植和人工假体是重建骨缺损的有效方法,现有软骨肉瘤切除后修复重建中,限于为数不多的临床病例报道尚难断定不同重建材料的优劣,是否需要重建,取决于缺损的位置及大小,重建方式决定于切除类型,尽可能兼顾缺损区域外形和功能的修复和重建,软骨肉瘤类型和患者的要求是选择重建材料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
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7年 2月至 2 0 0 3年12月手术治疗的 12 8例Ⅰ、Ⅱ期乳腺癌病例。行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 76例 ,传统改良根治术 5 2例。术后均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保留乳房改良根治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P <0 .0 5 ) ,而生存率和复发率和传统改良根治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保留乳房改良根治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合理外科方法 ,能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抓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治疗方式,使用焦虑评价量表(ASA)评价患者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术后焦虑情况、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24.00%、50.00%、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6.00%、6.00%、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外侧支神经切断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引起的放射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实施单纯乳房区段切除术,B组40例实施乳房区段切除乳腺外侧支神经切断术,平均随访1~2年。结果 A组病人疼痛治愈率为62.5%,B组治愈率为95%。结论 乳房区段切除联合乳腺外侧支神经切断术是一种简单、实用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背景:随着女性对自身审美及治疗需求的提高,乳房重建成为了乳腺癌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案,其中扩张器及植入物的使用比例较高。感染作为使用扩张器和植入物最常见的并发症,会导致一系列的后果,甚至影响乳房重建结果。随着对乳房重建中导致感染的风险因素的深入了解、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乳房重建的成功率。目的:总结在乳房重建中使用扩张器和植入物并发感染的风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并介绍新型材料在乳房重建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章,以“组织扩张器、植入物、感染、乳房重建”为中文检索词,以“tissue expander,breast implants,breast reconstruction,infection”为英文检索词,然后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章进行初筛后,保留相关性和参考价值较高的文章进行综述,最终选择11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基于组织扩张器与植入物的乳房重建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多种风险因素可能导致乳房重建后感染的发生,严重时引起扩张器与植入物丢失。②乳房重建扩张器和植入物根据其材质特性不同细分为多个种类,其中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虽然光滑表面相较于纹理表面有更高的血清肿发生率,但临床上出现血清肿后通常会提前采取引流以规避其带来的感染风险。③临床医生需结合乳腺重建患者自身健康状况与治疗方式,仔细评估感染发生的概率,合理选择扩张器或植入物,例如对于有多种术前感染因素的患者,选择光滑表面的扩张器或植入物可能更有利于感染的防控。④乳房重建术后预防感染可以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必要时可与喹诺酮药物联合使用,而对已经出现感染征象的患者,需及时根据细菌培养情况及药敏实验选择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尽可能为患者保留扩张器或植入物。⑤目前已经有研究开发出新型乳房重建材料和药物涂层,由于此类产品自身具备抗菌以及抑制细菌附着等优势,可以根本上降低扩张器和植入物感染的发生率,在一些临床个案研究中已显示出了积极的治疗效果,但未来还需进一步采用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房重建中临床应用的解剖学基础及效果。方法 (1)取新鲜成人尸体标本8具,其中男6具、女2具,年龄28~71岁,平均39.5岁。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加入氧化铅的红色凝胶后,在上至锁骨、下至第五肋、外至腋前线、内至胸骨旁的区域内,解剖观察两侧胸外侧动脉的位置、走行、分支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吻合情况,对胸外侧穿支血管的来源进行系统分型,并测量胸外侧动脉穿支起始处外径及血管蒂长度。(2)纳入湖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例Ⅰ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4~52岁,平均43.2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均为单侧发病,肿瘤位于乳房外上区域9例、外下区域3例。12例均行保乳术,术中于肿瘤切除后应用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行部分乳房重建,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重建后的乳房外形。结果 (1)8具16侧标本中,有15侧出现胸外侧动脉,从胸大肌和背阔肌之间穿出,其起始处外径0.7~0.9 mm,平均0.80 mm;血管蒂长6.8~10.4 cm,平均8.15 cm,与胸肩峰动脉、胸廓内动脉、胸背动脉和肋间动脉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15侧胸外侧动脉按照其来源分为6型,分别来自胸肩峰动脉(8/15,Ⅰ型)、腋血管(4/15,Ⅱ型)、胸背血管(2/15,Ⅲ型)、肩胛下血管(1/15,Ⅳ型)、多源型(1/15,Ⅴ型);另有1侧胸外侧动脉缺如(Ⅵ型)。(2)本组12例患者切除肿瘤及乳腺组织质量为70~95 (80.0±5.7)g,切取的侧胸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长10.5~13.5 (11.2±0.4) cm、宽4.5~7.5 (6.3±0.5)cm、厚3.0~4.5 (3.4±0.4) cm。术后2例发生皮瓣脂肪液化,1例伤口裂开,经过换药治疗均愈合。12例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重建乳房外形可,质地柔软,侧胸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异常;无一例出现乳腺癌复发。结论 胸外侧动脉穿支来源多样,解剖位置较恒定,且供血范围大,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对于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外侧区域重建是一个有价值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保乳手术31例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06年2月~2009年2月收治女性乳腺癌31例,采用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或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 31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术后并发症.随访6~48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30例患者生存,总生存率为96.7%.结论 保乳手术结合术后综合治疗乳腺癌,近、远期临床疗效均满意,美容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无放疗后乳房纤维化、挛缩.患侧肢体活动良好,无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背景:髋周围骨肿瘤是全身骨肿瘤好发部位,由于累及负重区,肿瘤切除难度大,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往往需要重建骨盆及髋关节功能。 目的:比较髋周围骨肿瘤切除后3种不同修复重建方法的效果。 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山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髋周围骨肿瘤患者20例,其中良性7例,交界性和恶性13例。均以手术切除治疗。8例采用异体骨移植,8例采用人工关节置换,4例采用鞍式假体重建。 结果与结论: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40个月。根据Enneking评分标准,优8例﹑良5例﹑中4例﹑差3例,评估优良率65%。证实髋周肿瘤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切除后采用异体骨移植、人工关节置换或鞍式假体重建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髋周肿瘤有效治疗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游离缘的确定对术后癌症病人的治疗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在标本福尔马林固定预备过程中,边缘收缩现象颇为常见,因此,我们应当确定乳腺癌标本收缩的程度。作者收集了50例乳房大面积切除标本,记录未固定的肿瘤游离边缘和最大的肿瘤直径,并与固定标本比较,通过组织染色,以及用  相似文献   

18.
美发现可引发乳腺癌物质美国科学家最近从人体内分离出一种可引发乳腺癌的化学物质,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乳腺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据最新一期《临床检查杂志》报道,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患者乳房组织内促细胞分裂蛋白质激酶的含量是正常...  相似文献   

19.
男性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海燕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11):1280-1280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发病高峰在71岁。家族病例常有BRCA2基因突变而无BRCA1突变。职业风险因素包括高温环境和废气,而与电磁场没有关系。K linefelter综合征所导致的高雌性激素水平、性腺功能紊乱、肥胖、酗酒,同辐射一样都可增加致病风险,而男子女性型乳房则并不增加发病风险。表现通常是出现肿块或乳头内陷,但常已属晚期。此时,超过40%的患者到了三期或四期。大多数男性乳腺癌发生于导管内,10%是管内原位癌。实施乳房切除及腋下或前哨淋巴腺活检的外科手术通常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分阶段的放射治疗指征与女性乳腺癌患者相同…  相似文献   

20.
26例乳房结核病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分析吕金福女性乳房结核病较少见,临床上易误诊。尤其早期乳房结核诊断更为困难,也不易与乳腺癌鉴别[1]。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女性乳房结核病共26例,其中误诊为乳腺炎性肿块9例,乳腺癌8例.乳腺纤维腺瘤8例,胸骨肿瘤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