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精子抗体的间接血凝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用间接血凝技术测定抗精子抗体的方法。为了检测输精管结扎后兔的抗精子抗体,实验中用兔附睾精子免疫兔和豚鼠获标准血清。致敏韖酸化的红细胞的抗原液是兔附睾精子提取液,其蛋白质浓度为0.6mg/ml。稀释致敏红细胞的稳定剂以及稀释待试血清的稀释液以2%兔血清盐水效果稳定。实验中经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以及用间接血凝抑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硷化乙醇法制备细菌O抗原,用以致敏醛化红细胞。临用前加入3%聚乙二醇(PEG)、灭活的正常兔血清及绵羊红细胞膜配成间接血凝应用液,以检测杂交瘤产生的抗霍乱弧菌菌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抗体的检测中,其灵敏度比经典的醛化致敏血球提高4~8倍。  相似文献   

3.
间接血凝试验,具有快速,敏感,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在免疫血清中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种试验,是将某种抗原物质吸附到红细胞表面,已吸附抗原的红细胞称为致敏红细胞,致敏过的红细胞与血清中相应的抗体结合后,红细胞即发生凝集,形成  相似文献   

4.
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比较不同抗原SjSEA、SmAWA和SmBW与日本、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结果显示:3种抗原致敏的绵羊红细胞(SRBC)与其相应的血吸虫病人血清反应率分别为100%(SjSEA),96%(SmAWA)和98%(SmBW);与不同种血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在79%~95%,其中以SjSEA最高。结果提示:SjSEA除可用于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外,也可作为诊断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的候选抗原。此外,本试验还发现IHA抗体滴度与病人排出的虫卵数量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美洲菌痢流行特征 1968年中美洲发生一种少见的志贺氏I型痢疾杆菌(shiga bacillus,DysenterJae I)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下称“菌痢”)暴发。该型菌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在远东、欧洲、拉丁美洲流行,但1920年以后在世界各地已很少发现[1]。我国菌痢病例中志贺氏I型菌的比例也逐年减少。以北京为例,1922年至1952年的30年中志贺氏I型菌占20-34%,而1954年至1960年则从4.3%降至0.6%。上海市的情况也类似[2]。全国只有个别地区如西藏拉萨[3]、云南红河洲[4]等有报告。至于此菌逐渐消失的原因还不清楚,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及营养改善可能有关[5]。 志贺氏I型与弗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不同:(1)不发酵甘露醇;(2)除内毒素外还能产生外毒素;(3)临床表现较重,常有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甚至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周围循环衰竭,病死率也高;(4)在外界生存能力低;(5)较少引起食物型或水型暴发;(6)排菌时间较短。 1969年在危地马拉出现一批腹泻病人,由于许多病人有粘液血便,并查到阿米巴原虫(没有做细菌培养),当地又是阿米巴流行区,故只被诊为阿米巴痢疾,用依米丁治疗无效[6]。以后经细菌学检验才确定为细菌性痢疾。病人血凝抗体滴度在1:40以上,在已发生暴发的人群中血凝抗体阳性率20-50%,而流行之前该人群  相似文献   

6.
国有人用抗体中和试验检查野鼠巢穴和猛禽吐物中的鼠疫F_1抗原,调查结果表明,鼠疫菌的分布比原先想象的广泛得多。认为是没有鼠疫的北厄尔布鲁地区,用该方法从黄鼠巢穴和猛禽吐物中检出了F1抗原,随后经过细致工作,果然从该地区检出了鼠疫菌。近年来有人报导用鼠疫菌的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致敏血球进行试验研究,用血凝试验诊断其相应的抗原①②,均指出用抗体致敏的血球作诊断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前Cook(1965)认为凡是用抗体致敏血球的血凝试验统称为反相被动血球凝  相似文献   

7.
用绵羊或人“O”型红血球以戍二醛或甲醛固定后,再经过高稀释度的鞣酸处理,这种红血球能将较多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其表面,称为致敏。用抗原致敏的红血球,在适当条件下与待检血清作用,如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则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出现凝集现象,称为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简称间接血凝),用以检查病人血清中有无抗体。反之,如将抗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用铬离子单克隆抗体鞣酸法致敏绵羊红细胞作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77例囊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阳性率为6494%;64例正常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156%;22例肝吸虫病人、24例包虫病人和17例弓形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55%、417%和1176%。表明该法较为敏感、特异,且操作简单。但发现随着疗程增加,循环抗原的阴性率明显高于抗体的阴性率,且大部分病人循环抗原的消失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相一致。表明在囊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方面,检测循环抗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痢疾在近几十年来,由于菌群型的变迁,痢疾志贺氏菌(Shiga bacillus)的病人已很少见,而弗氏及宋内氏菌痢的比重明显上升。后者的临床表现以轻型为多,在诊断上增加不少困难。这些轻型病例常被误诊为“肠炎”、“消化不良”是造成疾病传播的原因之一。目前可靠的诊断依据是大便细菌培养,但其阳性率尚欠满意。对非典型病例有时 凭大便镜检细胞数的多少,作为诊断的重要参考。 鉴于上述问题,于1976年秋,我们用间接血凝法结合细菌检验及临床诊断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正> 间接血球凝集反应(间接血凝)试验,在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已有30余年的历史。因它具有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用已知抗原(或抗体),就可检测出未知的微量抗体(或抗原)。它又具有灵敏、快速、简便及易于结果判定等优点,故已成为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血清学诊断的有力工具之一。 间接血凝反应的原理,从理论上早有详细论述,即将多糖或蛋白质抗原(或抗体)吸附(或结合)在载体——红血球的表面上,这种血球——致敏血球,就具备了血清学性质。致敏血球与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检测囊虫抗原的方法。方法 囊液抗原致敏血球间接血凝(IHA)法,检测待检血清与含1:8+囊虫抗体兔血清的混合液的抗体,低于1:2#为阳性。结果 检测未经治疗的囊虫患52例和用吡喹酮治疗后的患41例,阳性率分别为82.69%和85.37%。结论 囊液抗原致敏血球IHA法间接检测囊虫患血清特异抗原结果稳定,方法简便,临床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应用生理盐水法和煮沸法提取心肌抗原;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两种方法提取的心肌抗原纯度进行测定;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病人血清抗心肌抗体,显示这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煮沸法具有操作简便、流程短、费时少、不需透析、不易污染和自凝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用铬离子-单克隆抗体鞣酸法致敏绵羊红细胞作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77例囊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阳性率为64.94%,64例正常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1.56%;22例肝吸虫病人,24例包虫病人和17例弓形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55%,4.17%和11.76%。表明该法较为敏感,特异,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4.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简称间接血凝试验,IHA)是早已应用于诊断病毒、细菌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的方法。国外Kagan(1955)首先应用于动物接种曼氏血吸虫后的实验研究,国内自1959年以来先后均有报告,并已证实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优越性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由于试验用红细胞的致敏手续较繁,致敏后的红细胞抗原不能长期保存,因而使用上受到限制。 Bing等(1967)在不断改进试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对斯氏肺吸虫病患者进行了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观察,以考核斯氏肺吸虫病的诊断和疗效,结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肺吸虫成虫抗原的制备。肺吸虫成虫取自人工感染犬,经干燥、脱脂、冷浸后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抗原原液。含蛋白浓度为3.734mg/ml。实验所用浓度为1:150(蛋白含量为24.9ug/ml)。二、红细胞的戊二醛化、鞣化、致敏以及试验方法和判断标准.参照王正仪等[1]、杨茂久等[2]、黄天威等[3]、陶义训等[4]的资料. 三、实验血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间接血凝试验(IHA试验),正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城,在某些寄生虫病的诊断方面报导较多,如血吸虫病、猪囊虫症、阿米巴病、旋毛虫病等。此试验是将寄生虫抗原吸附在红细胞上,此种致敏的红细胞与血清中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相遇,在适宜条件下,抗原、抗体发生反应,红细胞便被动凝集起来而显示阳性结果。本试验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等优点。特別是采用沪纸干滴血做为待检血清,给本试验创造了更方便的条件。关于钩虫病血清学的研究,很少有人报导。于Ball等1969年曾做过IH  相似文献   

17.
间接血凝试验是诊断血吸虫病的一种简便、快速、微量、敏感的方法。其特异性往往取决于抗原的质量。过去国内外学者在以虫卵抗原致敏经醛化固定和鞣酸处理过的红细胞(以下简称常规法)方面作了成功的改进。近年来,国内所应用的致敏抗原多系虫卵冷浸抗原,但虫卵收获量有限,抗原制备手续较繁,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往往有批间的较大差异。因此我们仿用Hoshino(1970)方法,并参照北京19175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菌痢的快速检查,近年来,国内有不少探讨,例如用荧光抗体、胶乳凝集、SPA协同凝集试验及免疫染色法等进行快检,但目前尚未见用反向间接血凝快检菌痢的报道。国外虽有用胶质金代替醛化红细胞,但用于菌痢抗血清的包被以快检菌痢,尚待证明。本文报道的是应用RIHA法,快检福痢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眼角膜穿孔伤和外眼病患者血清抗葡萄膜抗体(AUAb)、抗晶状体抗体(ALAb)、抗视网膜抗体(ARAb)和抗角膜抗体(AKAb),了解角膜穿孔伤后患者血清中眼组织的自身免疫状况。方法取新鲜的牛眼组织制备相应组织抗原和抗体,用其抗原致敏羊血球后,改良的间接血凝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相应眼组织抗体。结果角膜穿孔伤患者血清中AUAb、ALAb和AKAb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或P<0.01),而外眼病组却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角膜穿孔伤患者血清中眼组织自身抗体的检测,可及时了解机体的免疫反应情况,对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间接凝集实验(IHA)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致敏红细胞表面作为检测试剂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的血清学方法,是血吸虫病疫区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但由于其较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红细胞的批间差异以及较高的假阳性率等缺点,现场诊断价值大打折扣。IgY(Immunoglobulin of egg yolk)是鸡卵黄中的免疫球蛋白,相比哺乳动物的IgG,IgY可与抗原上的更多表位反应,放大信号,提高诊断敏感性。且其不与补体、抗体及人或细菌Fc受体等结合,减少了样本中无关因子的干扰从而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本实验结合IgY的优点,引用IHA的原理,以工业化的纳米磁珠代替致敏红细胞避免批间差异,建立基于IgY的免疫磁珠间接凝集试验,用于检测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中的循环抗原,为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提供一种新的技术。 【方法】 从血吸虫感染的兔肝脏中收集虫卵,制备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用SEA皮下免疫莱杭鸡,制备纯化抗SEA的IgY抗体,将抗SEA的IgY抗体与纳米磁珠偶联制成免疫磁珠。建立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收集感染前后不同时间(2、4、6、8、10和12周)小鼠血清标本。按IHA的操作进行试验,检测感染小鼠血清中循环抗原。 【结果】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分子量为130 kDa的anti-SEA IgY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可特异性地识别血吸虫SEA中140 kDa、100 kDa和69 kDa三种抗原成分。免疫磁珠间接凝集试验可检测出重度感染组感染后6周以及轻、中度感染组感染后8周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并且血清反应的强度与小鼠感染度、感染时间呈正相关。 【结论】 本课题组成功建立了基于IgY的免疫磁珠间接凝集试验,此法可有效地检测出不同感染度小鼠血清中循环抗原。为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可提高免疫诊断试验在血吸虫病防治活动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