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大脑中动脉开窗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颅内血管变异,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CT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等,各种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就大脑中动脉开窗的发生机制及上述各检查方法在开窗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非增强MRA(TOF-MRA)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行颈内动脉起始段TOF-MRA、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资料,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狭窄部位管腔直径、斑块性质、斑块表面形态的判断,比较TOF-MRA、CTA、DSA、TOF-MRA联合CTA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优缺点。结果:以DSA为金标准,TOF-MRA诊断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8.6%,准确性为92.6%;CTA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94.3%,准确性为96.3%;TOF-MRA联合CTA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7.1%,准确性为98.1%。CTA对斑块性质、斑块表面形态的判断更具优势。结论:TOF-MRA联合CTA可以提高颈内动脉近端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及表面形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CTA和MRA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开窗畸形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22例中,15例行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6例行头部MR血管造影(MRA)检查,1例行颈部MRA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22例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均为单发,9例位于椎动脉,其中5例位于颅外段,4例位于颅内段;其余13例均位于基底动脉近段.根据血管窗形态分型:10例为裂隙型,9例为凸透镜型,3例为重复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椎基底动脉局限性重复,22例中4例伴有颅内动脉瘤,1例伴有左侧颈总动脉起源异常.结论 CTA和MRA可以准确显示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关系,诊断开窗畸形时应注意有无伴发其他血管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赵海玲  王之平  王君松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65-106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此类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51例行颅脑及颅颈联合CTA检查发现的的10例永存动脉[永存三叉动脉(PTA)8例,永存舌下动脉(PHA)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永存动脉的发生率、CTA表现及合并其他脑血管异常的情况。结果:PTA的发生率为0.41%(8/1951)。PHA的发生率为0.10%(2/1951)。PTA均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按Saltzman分型显示后循环供血情况: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1例。2例PHA分别于C1、C2水平从颈内动脉发出,均向后内弯曲穿过扩大的同侧舌下神经管,与基底动脉形成吻合,吻合处下方的基底动脉萎缩,后交通动脉缺如。PTA吻合口下方基底动脉和(或)椎动脉发育不良2例;PTA合并同侧颈内动脉发育不良、同侧大脑前动脉交通前段发育不良1例;PTA合并烟雾病及其侧枝血管动脉瘤形成1例。PHA合并基底动脉末端动脉瘤1例。结论:16层螺旋CTA能清晰显示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及其合并的脑血管异常情况,并可根据动脉结构与形态间接评估其血流动力学特征,对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脑动脉狭窄是造成脑卒中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正确对脑动脉狭窄类病变做出诊断,就显得格外重要[1].本文选择了25例在我院接受诊断的脑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A与DSA的检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头颈部CTA与DSA在脑动脉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20排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04-2011-03期间行320排CTA和DSA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3例.将CTA图像质量按颅底骨质残留及血管显示情况分为4个等级,再以DSA所见为对照,分析320排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及粗符合率.结果 33例经320排CTA检出颅内动脉瘤30例33个、动静脉畸形(AVM)2例、颅内动脉瘤合并AVM 1例;经DSA证实有颅内动脉瘤30例33个、AVM 3例,其中动脉瘤"假阳性"1例;有22例行手术治疗.320排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为100%,粗符合率为97.0%.结论 与DSA比较,320排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粗符合率,在术前筛查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低辐射剂量和常规剂量脑CTA对脑动脉血管的显示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低辐射剂量脑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脑CTA检查,对横轴图像、容积显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主要评价CTA图像中脑动脉血管的显影强度、图像噪声以及脑动脉血管结构的显示效果.结果:低剂量组CTA平均辐射剂量(18.58mGy)比常规剂量组(37.17mGy)降低50%,低剂量组CTA脑动脉血管的显影强度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296),其噪声略大于常规剂量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235).两组间VR和MIP图像中的脑动脉结构的显示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128).结论:同常规剂量CTA相比,低剂量CTA的显影强度、脑动脉结构的显示效果与常规剂量组无明显差异,较大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下上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的CT血管成像(CTA)检查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36例锁骨下-上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行MSCTA检查,分析其检查技术、病变征象及CT诊断价值。结果:36例中血栓形成11例、动脉硬化13例、大动脉炎12例。36例均成功完成CTA检查,靶血管显示清楚。曲面重组(CPR)及横轴面图像可同时观察血管腔及管壁,急性血栓6例,在横轴面及CPR图像上密度低于亚急性和慢性血栓(5例)。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侧支血管最佳(23例),13例动脉硬化横轴面及容积再现(VR)图像均显示血管壁钙化。CTA还能显示13例动脉硬化及12例大动脉炎患者其他部位的血管病变。结论:锁骨下-上肢动脉MSCTA可清楚显示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及特征,应作为本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多种后处理技术的联合使用对诊断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20排全脑动态CTA在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320排CT对47例病例进行头颅容积扫描,所有病例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总量60~70 ml,注射速度4~6 ml/s),延迟7 s后进行连续动态容积扫描,利用容积再现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并采用电影模式观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取良好的平扫容积图像、动态CTA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发现脑血管病变24例,其中血管狭窄或闭塞14例,血管畸形5例,动脉瘤5例,其中8例狭窄或闭塞病例与MRI对照,3例动脉瘤病例与DSA对照,2例手术证实.5例血管畸形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动态CTA成像对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随访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椎动脉双点智能追踪法行单Volume头颅CT血管成像(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头颅CTA检查的80例患者,其中40例采用椎动脉双点智能监测法进行扫描(实验组),40例采用手动触发法进行扫描(对照组)。选取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眼动脉为目标动脉血管,上矢状窦、直窦及乙状窦为目标静脉血管,测量目标动脉、目标静脉的CT值,同时记录两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眼动脉的CT值分别为(448.83±81.43) vs (480.07±112.50)HU、(403.40±92.11) vs (433.55±109.88)HU、(357.96±82.83) vs (375.57±104.10)HU、(452.56±91.50) vs (471.65±118.60)HU、(343.84±85.76) vs (374.31±114.66)HU、(205.47±60.69) vs (206.61±70.41)HU,实验组的目标动脉血管CT值小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23、1.330、0.837、0.806、1.346、0.078,P值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上矢状窦、直窦、乙状窦的CT值分别为(117.18±56.60) vs (151.31±61.20)HU、〖JP2〗(145.41±63.08) vs (177.06±65.10)HU、(96.40±46.38) vs (136.18±49.78)HU,实验组目标静脉血管的C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9、2.208、3.698,P值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JP2〗(363.8±8.99)mGy·cm和(366.5±8.68)mGy·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4,P>0.05)。实验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4.63±0.59)高于对照组(4.25±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结论:采用椎动脉双点智能追踪法行单Volume头颅CTA可显著降低颅内静脉污染,更准确地突显目标动脉,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检出颅内动脉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6例进行了3D TOF MRA且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手术结果为对照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以DSA和/或手术结果为参照标准,以患者为分析单位评价3D TOF MR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能力。对3D TOF MRA均检出动脉瘤者,分别测量动脉瘤的长径、短径和瘤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DSA和/或手术检出28例患者有28个动脉瘤,8例患者无动脉瘤;3D TOF MRA检出31例患者31个动脉瘤,5例患者无动脉瘤。以DSA和/或手术结果为参照,以患者为分析单位,3D TOF MR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3%、75.0%、75.0%。3D TOF MRA和DSA在显示颅内动脉瘤长径、短径和瘤颈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结论 3D TOF 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高的敏感性和中等的特异性,高的假阳性率提示在作出小动脉瘤的诊断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12.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CT与MR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和MR对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8 例颅内巨大动脉瘤病人进行了CT和MR检查,并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其中,男4 例,女4 例,年龄34~72岁,平均54岁。临床上5例表现为颅内占位症状,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结果:5例动脉瘤起源于颈内动脉,2 例起源于大脑中动脉,1例起源于椎基底动脉。CT和MR表现如下:(1)CT平扫病灶呈稍高密度圆形阴影,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2)MR扫描显示残存瘤腔在T1WI及T2WI上均呈无信号区,周围为混合信号带。该信号带在T1WI上信号稍高于脑灰质,在T2WI上则稍低于脑灰质。增强扫描部分病例动脉瘤壁及混合信号带有强化表现。(3)动脉瘤破裂时,CT与MR可显示相应出血表现。结论:对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诊断,MR优于CT,尤其在显示瘤腔和血栓方面MR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2例,其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21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1例。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13例行MRA检查。结果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钙化占72.7%,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 T1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脑外型病灶位于中颅窝、鞍旁,MRI呈类似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见明显均匀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结论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结合CT和MRA可明确诊断;脑外型者易误诊,对CT和MRI表现类似的中颅窝脑膜瘤,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颅内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诊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颅内恶性淋巴瘤少见,容易误诊。作者总结了18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淋巴瘤的病例,其CT、MR表现有如下特点:(1)CT上平扫为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高密度影,不规则形多见,且边界不清楚,周围水肿较轻,占位征象相对小;(2)注药后病灶明显强化;(3)MR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注药后病灶也明显强化;(4)在MR T2WI上可发现沿室管膜的种植病灶,优于CT。作者根据CT、MR表现提出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3D DCE-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39例临床拟诊动脉瘤和常规MRA可疑动脉瘤的患者行3D DCE-MRA,随后行DSA,比较两种方法 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 结果 34例动脉瘤患者中共有动脉瘤41个,3D DCE-MRA对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85%,3D DCE-MRA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D DCE-MRA是一项无创、安全、简便和可靠的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对于颅内较大血管的动脉瘤的显示,可以取代DSA.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畸形的MRI诊断:与CT,脑血管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64例脑动静脉畸型和8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并对MRI、CT及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64例脑动静脉畸形的MRI均见到典型征象──流空信号簇。29例见到粗大的供应动脉或/和引流静脉,14例见到扩大的静脉窦。结果表明,MRI对于脑动静脉畸形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优于CT,并可弥补脑血管造影的不足。MRI与CT的联合应用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诊断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颅内畸胎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颅内畸胎瘤的CT、MRI表现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分析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畸胎瘤资料 ,4例术前均行MRI扫描 ,3例并行CT扫描。结果  1例单纯原发畸胎瘤 ,2例畸胎瘤破裂 ,1例畸胎瘤混合胶质瘤。畸胎瘤在影像学上具有特征性表现 ,CT可以清楚显示畸胎瘤内钙化灶及脂肪密度。MRI对脂肪信号特别敏感 ,尤其脂肪抑制序列可以鉴别脂肪和出血。结论 颅内畸胎瘤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表现为单纯原发畸胎瘤 ,畸胎瘤也可以破裂 ,亦可合并其他肿瘤 ,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MRI对颅内畸胎瘤术前可以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98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检查,依据WASID狭窄标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进行重建及血管分析,给出诊断结果。结果:36例高血压患者患有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18.11%。共检查动脉1782条,狭窄动脉50条,总的动脉狭窄率2.82%。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MCA和PCA分别是两系统最易受累的动脉。非老年组的高血压病程大于20年和小于1年的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分别较其他病程组高,但各病程组及年龄组之间的颅内动脉狭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有效地检出并量化评价颅内动脉狭窄,可作为一种高血压性颅内动脉狭窄普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内与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MRI检查45例,CT检查30例,其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42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无明显占位效应,周围无或轻度水肿.CT检查的全部病例呈稍高及混杂密度影27例,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I检查T2 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仅少数轻度强化.脑外型病灶位于中颅窝鞍旁,MRI呈类似哑铃形或类圆形较均匀的稍长T1明显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脑内与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优于CT像,特别是MRI的T2 WI像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颅内室管膜下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室管膜下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室管膜下瘤属良性肿瘤,中年男性多见,具特征性表现:(1)幕上肿瘤多位于侧脑室内室间孔或透明隔附近,幕下则以第四脑室多见;(2)肿瘤多呈类圆形、椭圆形或轻度分叶,边界清楚,以实性成分为主,病灶内可伴小囊变及出血,幕上肿瘤钙化较少见,幕下者部分可见钙化;(3)CT平扫示肿瘤实性部分呈等或低密度,MR平扫T1WI呈低、稍低或等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瘤内小囊变区呈更低密度及长T1、长T2信号;(4)CT、MR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充分认识颅内室管膜下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对肿瘤的术前诊断和术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