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年男性高血压病与中医肾虚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与中医肾虚血瘀证的客观联系 ,进一步研究血瘀证和老年肾虚的微观机理。方法 以病证结合方式 ,选取66例高血压病男性患者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性激素、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 老年男性高血压病与同龄正常对照组相比 ,血浆 ET含量明显升高 (P<0 .0 5) ,ET/ NO比值更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 ;血浆 E2 含量明显增加 (P<0 .0 5) ,E2 / T比值显著增高。高血压患者的 E2 / T水平与ET/ NO比值直线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 (r=0 .71 ,P<0 .0 5)。结论 随着主导性激素水平的降低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加重 ,ET- NO分泌失衡 ,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凝聚 ,促进血栓形成 ,是高血压病易于并发心、脑血栓性疾病的本质所在 ,中老年高血压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中、重度OSAS患者 4 7例为OSAS组 ,又分伴冠心病 (18例 )和不伴冠心病(2 9例 )两亚组 ;另选 17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 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浆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和NO/ET的动态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OSAS两组及单纯冠心病组患者NO水平降低 ,ET水平增高 ,NO/ET比值下降 (均为P <0 0 5 ) ,而OSAS伴冠心病者下降更明显。OSAS不伴冠心病者的NO、ET水平及NO/ET比值与单纯冠心病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OSAS伴冠心病者的NO和ET水平亦无显著性差异 ,但NO/ET值下降已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OSAS老年患者存在明显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尤以伴冠心病者为甚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可能是OSAS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健康老年人2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0例做为观察对象,检测其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NO水平高血压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水平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正相关,ET与NO呈负相关。结果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NO、ET水平的失衡,而这种失衡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60例老年EH+ACI患者血浆CGRP和ET浓度,求出ET/CGRP比值,并与31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结果 EH+ACI患者血浆ET浓度以及ET/CGRP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CG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浆CGRP浓度明显降低,而ET明显升高,且失去了CGRP和ET的正常平衡,这对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 (EH)合并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 (ET)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 6 0例老年EH +ACI患者血浆CGRP和ET浓度 ,求出ET/CGRP比值 ,并与 31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结果 EH +ACI患者血浆ET浓度以及ET/CGRP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 5 ) ;而CG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 5 )。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浆CGRP浓度明显降低 ,而ET明显升高 ,且失去了CGRP和ET的正常平衡 ,这对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检测65例CHF患者血浆NO和ET含量,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HF患者血浆NO和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心衰程度越重,NO和ET水平越高。直线相关分析表明:NO与ET呈正相关(r=0.6457,P<0.001)。结论 血浆NO和ET水平增高是CHF病理生理特征之一。NO和ET共同参与CHF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CHF患者根据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级、Ⅲ级及Ⅳ级,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分别检测58例CHF者和20例健康者血浆NO、ET-1和TNF-α浓度。结果:CHF组血浆NO、ET- 1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CHF组血浆ET-1的增幅大于NO,NO/ET比值下降,且上述改变与CHF严重程度有关(P<0.05),NO与ET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NO、ET-1及TNF-α浓度增高,NO/ET比值降低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反映了心力衰竭时血管内皮系统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72例EH患者(EH组)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和ET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洛地平治疗6周后,EH组血压和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因此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观察苯那普利 (5~ 2 0 mg,每日 1次口服 4周 )治疗的 30例 EH患者治疗前后血浆 ET、NO水平 ,并与 2 8例健康者血浆 ET、NO对照。结果 :EH患者 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NO显著降低 (P<0 .0 1)。经苯那普利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都有显著性下降 (P<0 .0 1) ,ET显著下降(P <0 .0 1) ,NO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苯那普利不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还能有效地恢复血浆 ET、NO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hs-CRP及NO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赖泽仁 《山东医药》2007,47(2):53-54
测定4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和31例高血压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ACS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O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高血压组血浆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ACS组血浆hs-CRP进一步升高,NO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及高血压组比较,P分别<0.01、<0.05。认为高血压病及ACS患者均有炎症活动,检测血浆hs-CRP和NO水平对高血压的诊断及高血压并发ACS的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EH合并左室肥厚(LVH)患者(EH+LVH组)、EH无LVH患者(EH组)及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各30例,检测NO、AngⅡ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1)EH+LVH组NO水平明显低于EH组、正常对照组[(37.24±11.27)μmol/L比(51.79±20.04)μmol/L比(80.25±20.58)μmol/L],且EH组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EH+LVH组AngⅡ水平明显高于EH组、正常对照组[(198.37±93.54)ng/L比(139.87±56.39)ng/L比(57.34±18.85)ng/L],且EH组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与NO呈负相关(r=-0.448、P=0.000;r=-0.249,P=0.018),与AngⅡ呈正相关(r=0.491,P=0.000;r=0.265,P=0.012),NO与AngⅡ呈负相关(r=-0.555,P=0.000)。结论: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年龄的影响。方法:比较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HRV的变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中年与老年组的差异。结果:(1)与正常人比较,高血压患者HRV明显降低(P<0.05-<0.01);(2)老年组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最大、最小心率差,较中年组(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显著下降(P<0.05);(3)高血压病人房、室性心律失常显著多于正常人(P<0.01),老年组更高于中年组(P<0.05-<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增龄可加重其损害,且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类型、对治疗的反应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相互关系。方法:我院住院的162例老年高血压(EH)患者被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和高血压(EH)组;又按治疗反应分为顽固性高血压组和可控制高血压组,观察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结果:ISH组与EH组在心律失常、左室肥厚、心肌劳损的发生率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脑卒中、肾功能改变的发生率上差异显著(P<0.05)。顽固性高血压组与可控制性高血压组在心律失常、左室肥厚、心肌劳损、脑卒中、肾功能改变的发生率上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重要靶器官合并症的发生率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比高血压组高,顽固性高血压比可控制高血压高。控制高血压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探讨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无高血压健康人28例,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NO、SOD、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NO、SOD水平显著下降(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减退,NO减少,与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应用美国产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40例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并与96例血压正常进行比较。结果:单纯高血压患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24小时血压负荷值均比血压正常组高(P<0.01),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又比单纯高压患高(P<0.01),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关,血压越高,靶器官损害越多,多脏器损害血压最高,脑,肾损害血压次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正常血脂和高血脂的高血压病(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将正常血脂(NC组)和高血脂(HC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共8周,NC组,n=22;HC组,n=24)和未用药对照组(NC组n=21;HC组,n=24);运用无创超声检查技术,观察用药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浓度水平。结果治疗前NC、HC各组IMT值和血清ET-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n=40)明显升高(P<0.01),FMD值和NO水平却显著下降(P<O.01),IMT、FMD、NO与LDI-C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治疗8周后,NC、HC各组IMT值和ET-1水平明显降低,FMD和NO水平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他汀治疗组的IMT、ET-1降低更明显(P<O.05),FMD和NO升高更为显著(P<O.05)。两他汀治疗组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O.05,P<O.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正常血脂和高血脂的高血压病患者,可在有效调脂的同时,发挥其非调脂作用,逆转或延迟颈动脉IMT的进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1例EH患者和23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APN值。结果:1级EH患者血清中APN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2级及3级EH患者血清中APN水平进一步下降(与1级比较P〈0.05),但2级及3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H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提示脂联素与EH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可作为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单独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A组,41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苯那普利组(B组,45例,接受苯那普利治疗);联合治疗组(C组,40例,接受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血压及血浆NO、ET测定,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NO、ET水平对照。结果:较之对照组,三组高血压患者NO水平显著降低(P<0.01),E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三组治疗后血压、E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A组及B组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C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P<0.05);三组血浆NO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均<0.01);A组及B组血浆NO水平升高无显著差异(P>0.05),C组NO升高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和血浆ET水平,同时升高血浆NO水平,而两药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时胰岛素抵抗(IR)与血压昼夜模式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41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42例原发性高血压伴IR(EH+IR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 与EH组比较,EH+IR组血糖、胰岛素明显升高,ISI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下降率减少(P均<0.01).ISI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下降率呈负相关(r=0.645和-0.712,P<0.01).结论 IR与血压昼夜模式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心脏病左心房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高血压病人的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将高血压病人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左室肥厚组,取组织多普勒的速度模式,将取样容积放在二尖瓣瓣环处,测量心房收缩期的组织运动速度(A’)、衡量其与传统的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参数如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等的相关性。结果伴随高血压病情的加重,A’、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A)、LAEF、LASV、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明显增加,高血压组、左室肥厚组、左室构型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A’与LAEF(r=O.81,P<O.01),LASV(r=O.73,P<O.01,左房射血力(r=O.84,P<O.01),左房动能(r=O.81,P<O.01)呈高度正相关。结论QTVI技术测定的A’是评价高血压病左心房收缩功能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