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由于胸膜炎症性病变,表面纤维素性及浆液性渗出[1],继而有纤维蛋白沉着于胸膜表面,影响胸腔液的吸收而形成。抽出胸水同时也抽出了大量纤维素,以减轻或避免胸膜粘连肥厚;抽出胸水可以减少胸膜的渗出并促使胸膜对胸水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2。]结核性胸腔积液若不治疗或给与治疗但化疗不规范或抽液不及时,可以引起慢性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长期迁延不愈或形成广泛胸膜粘连增厚,纵膈移位,胸廓畸形,或发生肺内或肺外结核,因此积极治疗尤为重要。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的作用,用于胸腔局部治疗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毒增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  相似文献   

2.
张清祥 《现代医院》2007,7(3):73-74
目的探讨纤溶酶在防治结核性胸膜腔积液胸膜肥厚中的作用。方法在规则抗痨下,对44例结核性胸膜腔积液的病人,抽胸液后胸膜腔内注射纤溶酶100μ,隔日1次。结果治疗组胸膜厚度(1.08±0.23)mm,对照组(1.42±0.31)mm,治疗组抽液总量(3896±583)ml,对照组(3023±538)ml,治疗组胸膜粘连发生率6.8%,对照组42.9%。结论在规则抗痨治疗下,配合胸膜腔内注射纤溶酶防治结核性胸膜腔积液胸膜肥厚,可迅速控制胸液,促进吸收,防止胸膜增厚或粘连,减轻胸膜厚度,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6例胸腔积液并行经皮胸膜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者共行80次经皮胸膜活检。其中4例先后行2次活检,成功取得胸膜组织72次,成功率为90.0%。最后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54例,经皮胸膜活检与之相符31例;恶性胸腔积液13例,胸膜活检与之相符8例。经皮胸膜活检诊断准确率为51.3%(39/76)。发生经皮胸膜活检并发症6例,其中胸膜反应4例,气胸1例,皮下出血并胸腔积液渗漏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9%。结论经皮胸膜活检对胸膜病变诊断阳性率较高,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将5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次柚液后向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膜厚度及肺功能的改变。结果注药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1937±196)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1278±220)ml,(t=2.43,P〈0.05);注药后胸膜厚度为(2.51±0.28)mm,显著低于对照组(3.50±0.33)mm,(t=2.56,P〈0.05);肺功能改善。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近年来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由于疾病本身因素及治疗不当、多次穿抽等原因,常引起胸膜粘连,包裹性积液致愈后不良,导致胸膜增厚,钙化,影响肺功能。我院自2000年开始试用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预防胸膜增厚,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并防止早期包裹粘连的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A、B两组,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A组(50例)采用持续性浆膜腔穿刺引流术引流胸水,对引流不畅者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B组(48例)每周有传统胸腔穿刺方法抽液2~3次.结果A组治疗1周的总有效率为94%,B组为78%.A组无胸膜增厚,B组则有部分胸膜增厚:A组治疗1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8%,B组为82%,A组胸膜无增厚或变薄,B组则增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A组引流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不良反应轻.提示持续性浆膜腔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轻。结论为该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核性胸腔积液易致胸膜肥厚粘连、积液包裹 ,若久治不愈可发展为脓胸或广泛性胸膜粘连肥厚 ,以致限制性肺功能障碍。我们自 1995年起应用经皮穿刺胸腔置管引流、生理盐水、尿激酶胸腔程序灌洗引流法治疗结核性胸液 3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均系临床确诊的大、中量结核性胸液住院患者 ,其中 :男 33例 ,女 2 9例 ,年龄 16~ 6 6岁 ,病程 3~ 30d ,依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 (尿激酶灌洗 ) 32例和对照组 3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积液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1·2 方法 ⑴两组…  相似文献   

8.
武俊乔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1949-1950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采用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法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法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发生率、积液吸收时间、抽液次数及抽液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胸膜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积液吸收时间〈10d比例大于对照组,抽液次数少于对照组,抽液量大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畀。结论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疗效较好。显效快,并且可显著控制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赵伟安  侯波 《工企医刊》2011,24(2):62-63
目的 观察古方"苏葶丸"[1]与抗结核药合用促进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吸收抑制胸膜增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组(苏葶丸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1个月后的CT检查有效率90.48%,无胸膜增厚病例,2个月CT检查有效率为100%,无胸膜增厚病例;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胸腔内应用654-2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已确诊的7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给予规则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每周给予胸腔穿刺抽液2次,治疗组于每次抽液结束时,给予654-2 20mg 生理盐水20ml混合后胸腔注入,并嘱患者反复多次改变体位,使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38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痊愈28例,胸膜肥厚10例,无1例形成包裹性积液,随访1 a,无1例复发.结论在规则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胸腔应用654-2能加速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吸收,防止胸膜肥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郭东风  张巧珍 《山西预防医学》2002,11(3):240-240,320
本文在抗结核治疗并用强的松的基础上,试用胸腔抽液后注入速尿和山莨菪碱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2例,其显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96.9%,同对照组相比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胸膜粘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方法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可获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胸腔积液。目前在临床上通常采用的全身抗结核用药和胸腔局部抽积液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存在胸膜增厚、胸液包裹并发症较多的现状。本研究尝试采用具一定缓释作用的生物凝胶配合留置导管引流胸水的治疗方法,观察该方法对患者胸膜增厚、胸液包裹等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籍以考察该方法是否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鹿影 《现代保健》2013,(9):95-96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1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且符合诊断标准的13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均予常规强化抗结核、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并在B超引导定位下行胸膜腔穿刺抽吸胸水,治疗组在抽吸胸水后注入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胸水吸收情况和胸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胸水引流量为(1172.0±281.0)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0±204.0)ml,而治疗组的胸膜厚度为(1.81±0.32)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0.21)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77,45.111,P〈0.01);而且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2%,显著高于对照组80.0%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58,P〈0.05)。结论:在给予常规强化抗结核、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胸膜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是一种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安全、方便、有效、经济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中药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形态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辅助中药治疗,对照组加用强的松,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胸膜形态改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胸膜厚度大于观察组,产生胸膜粘连和包裹性积液的例数也多于观察组。[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引起胸膜形态改变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慧君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92-2493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对26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穿刺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胸腔积液患者用该方法治疗普遍耐受,治疗效果好。结论该方法比常规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的方法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梁英姿  吴杰 《现代医院》2008,8(11):44-45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作用。方法4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2HRZS/4HRE+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4周。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缩短,临床症状和胸膜肥厚粘连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腔镜介入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9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则运用胸腔镜介入与尿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治疗前后肺功能与胸膜厚度等。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胸膜厚度等测定值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介入与尿激酶联合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安全高效,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控制胸膜包裹程度,对患者病情恢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党育 《现代保健》2009,(19):193-194
结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胸膜疾病,每年有十多万新发病例,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不进行正规治疗或化疗不规范、不积极抽液,可形成慢性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胸膜广泛粘连肥厚、纵隔移位、胸廓畸形,重者使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正规、合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其目前治疗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6例胸腔积液并行经皮胸膜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共行80次经皮胸膜活检.其中4例先后行2次活检,成功取得胸膜组织72次,成功率为90.0%.最后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54例,经皮胸膜活检与之相符31例;恶性胸腔积液13例,胸膜活检与之相符8例.经皮胸膜活检诊断准确率为51.3%(39/76).发生经皮胸膜活检并发症6例,其中胸膜反应4例,气胸1例,皮下出血并胸腔积液渗漏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9%.结论 经皮胸膜活检对胸膜病变诊断阳性率较高,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文远 《中国保健》2009,(17):749-750
胸腔积液的病因有近100多种,除常见的肺、胸膜疾患外,还可有心脏、肾脏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系统疾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中有肝硬化、肝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常可累及胸膜出现胸腔积液而产生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认识以上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并发症,有助于对疾病整体的判断,关系到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本文主要详细介绍我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106例胸腔积液临床情况,其中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疾病58例、肝硬化24例、肺癌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10例、心功能不全3例、肾病综合征2例、白血病2例、营养不良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各1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疾病、肝硬化所占比例为77.35%。防治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疾病、肝硬化所引起的胸腔积液的诊治是胸腔积液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