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洛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7例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纳洛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7例疗效初步观察胡家庭,濮艳姑目前,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我们采用纳洛酮治疗乙脑2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选择住院乙脑患儿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  相似文献   

2.
降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死率的治疗体会王福臣我院自1990~1994年共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450例,现将降低乙脑病死率的治疗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按《实用内科学》分型标准。除结合发病季节、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和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外,脑脊液IgM抗体阳性做...  相似文献   

3.
脑活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6例疗效观察庄宇德,赵文跃,陈杰,鲁守举,庄欠刚脑活素(cerebrolysin)系治疗脑功能紊乱新药,作者于1990年至1992年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季节,采用脑活素治疗乙脑26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  相似文献   

4.
李秋梅  王磊 《山东医药》1997,37(8):40-40
流行性乙型脑炎山东医科大学(250012)李秋梅王磊王艳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源为家畜、家禽,蚊虫为传播媒介。本病流行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多见。1发病机理人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对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55例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合酶链反应对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55例诊断价值探讨桂卫星王大斌涂自良王晓勋当前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血清,脑脊液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IgM。为了提高乙脑的诊断率,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52例乙脑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 乙脑患儿极期血浆及脑脊液中ET-1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重型乙脑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的ET-1含量均值明显高于普通型乙脑患儿(血浆P〈0.01,脑脊液P〈0.05)。结论 血浆及脑脊液中ET-1含量增高与脑实质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其含量增高可作为脑实质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早于1934年于日本发现,主要是由于乙脑病毒感染引起,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嗜神经型,对于温度、乙醚等均比较敏感,能在机体内迅速增殖[1]。研究表明[2-3]:将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用于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T淋巴细胞水平,但是该方案尚需验证。  相似文献   

8.
正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为乙脑,多分布在亚洲远东及东南亚地区,经过蚊虫进行传播,且多发于夏秋季节~([1])。乙脑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发病速度相对较快,常伴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及强制性痉挛等,严重者常伴有后遗症,属于影响居民健康的血液性传播疾病~([2,3〗)。,本研究以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89例作为对象,探讨CT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  相似文献   

9.
员才发  任群 《山东医药》1993,33(8):22-22
1986年7月~1992年9月,我们对9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患儿的甲状腺功能进行了系统观测,并取同期37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IL-2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 - 2 (interleukin - 2 ,IL - 2 )是一种主要由抗原 (包括病毒抗原 )或丝裂原激活的CD 4 T细胞产生的多肽激素〔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2〕,是维持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3〕。近年来 ,国内外研究均已表明免疫损伤在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我们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初期及恢复期血清及脑脊液中IL - 2的含量 ,旨在探讨其在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4 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为 2 0 0 1年 7~ 9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男 2 6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5 31岁(1 …  相似文献   

11.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合并消化道出血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洪姣 《山东医药》2005,45(25):68-68
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称乙脑)是乙脑病毒感染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常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褥疮、中枢性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较为少见。2003年6月~2004年9月,我院收治乙脑患儿45例,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气管切开后绿脓杆菌感染20例临床分析南京市传染病医院(210003)姚文虎现将笔者在淮阴市传染病医院经治的20倒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气管切开后继发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983年1月至1990年12月共...  相似文献   

13.
桂平市历年来都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发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属乙脑高发地区~([1]).本研究调查分析影响乙脑发病的因素,旨在了解乙脑高发原因,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吕凤云  葛庆霞 《山东医药》2001,41(12):68-6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一旦发病,病情急,变化快,如治疗及抢救护理不及时患者易死亡。1993~1998年,我院共收治102例重型乙脑。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小儿科、中医科在1971及1972年抢救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称乙脑)中,对几个问题有一些体会,特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05—2006年4-8月贵州省罗甸县人民医院收集的72例乙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乙脑主要好发年龄3-5岁,多见于男童,大部分患儿居住在农村,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抽搐、昏迷。多数患者乙脑疫苗接种史不详。结论儿童乙脑病情较重,合并症较多,建议要完善乙脑接种,普遍复种,重视后续强化免疫接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临床特征,为诊治乙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确诊的21例乙脑患儿资料,对他们的预防接种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均来自农村,发病月份为7-9月,大多患儿未接种乙脑疫苗或接种史不详,临床表现为高热、颅高压症状、频繁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病初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病后3-7天血清或脑脊液乙脑IgM阳性;大多患儿出院时有各种不同程度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儿童乙脑病情危重,早诊断、积极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又称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乙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猪是乙脑的重要传染源,蚊虫叮咬了带乙脑病毒的猪后,病毒在蚊体内增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性反应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重型及极重型病例病死率可高达50%,幸存者往往留有后遗症~([1]).中国曾是乙脑高发区,随着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乙脑发病率有较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亚低温与纳洛酮联合治疗重型乙型脑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种常见疾病。乙脑后的神经元损伤是造成神经功能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型乙脑常继发永久性脑损害造成病残。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已经证实内源性阿片肽参与了继发性脑损害 ,而头部亚低温及纳洛酮又可明显减轻脑损害 ,改善脑功能。我们应用头部亚低温与纳洛酮联合治疗重型乙脑昏迷患儿 ,并与常温组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9月在我科住院的 5 6例乙脑患儿 ,参照《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 ,全部符合乙脑诊断。将患儿随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