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PCR在弓形虫及弓形虫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淑芳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8,25(4):155-157
本文综述了PCR在检测弓形虫DNA,诊断弓形虫病以及在基因克隆与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使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及透射技术对从新疆人体中分离出的弓形虫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本株弓形虫外形较宽,虫体内含有较多的致密颗粒,其他结构基本同国内常见的弓形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分离株弓形虫抗原的分析 ,探讨弓形虫虫株间的差异性。取弓形虫 CAg阳性血液标本进行小鼠接种 ,对分离株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 ;采用流式细胞仪 ( FCM)对分离株弓形虫速殖子进行群体 DNA含量分析。结果在 5份 CAg阳性血液样本中分离到 4株弓形虫 ,两者符合率达 80 % ;经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 ,4个分离株的形态大小、毒力及抗原性均与 RH株弓形虫相似。上述 5株弓形虫速殖子 DNA含量分析均呈明显规律性 ,即均有 2个分布峰 ,但各虫株间的 2个分布峰中所占速殖子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表明检测弓形虫 CAg可作为弓形虫早期、急性期感染的确诊指标 ;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 DNA群体分析 ,似可反映弓形虫虫株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病实验诊断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彦斌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6,23(5):205-208
人体弓形虫感染多数呈无症状带虫状态,但妊娠期的感染常可导致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弓形虫感染也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弓形虫病无特定临床表现,其诊断主要根据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目前所用的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查方法均存在某些缺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鉴定分离自江苏省先天性畸胎的弓形虫虫株(KS株)和HIV-弓形虫共感染患者刚地弓形虫的基因型。方法抽提江苏省先天性畸胎弓形虫分离株(KS株)速殖子和1例HIV-弓形虫共感染患者的全血DNA,选择11个基因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自江苏省先天性畸胎分离的弓形虫虫株和1例HIV-弓形虫共感染患者的全血DNA样本中均获得完整分型条带,经鉴定均为弓形虫基因型Ⅰ型。结论Ⅰ型刚地弓形虫可能是江苏地区引起妊娠异常结局妇女和HIV-弓形虫共感染患者的优势基因型虫株。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弓形虫韩国KI-1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分别将弓形虫韩国KI-1株与国际标准RH株进行下列实验:透射电镜观察虫体的形态,不同浓度的速殖子接种BALB/c小鼠观察其毒力,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弓形虫抗原与抗弓形虫单抗Tg563和抗新孢子虫单抗12B4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分析其基因型,检测SAG1和ROP1基因编码区的序列。 结果 弓形虫韩国KI-1株的形态、毒力与RH株相似。KI-1和RH抗原仅与抗弓形虫单抗Tg563反应,而不与抗新孢子虫单抗12B4反应。PCR-RFLP技术分析表明,KI-1株属基因型I型弓形虫虫株。KI-1株与RH株相比,SAG1和ROP1基因均各有7个核苷酸及6个氨基酸差异。 结论 KI-1株为基因型I型弓形虫强毒株,与RH株间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 相似文献
10.
应用PCR技术检测孕早期绒毛组织弓形虫DNA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PCR技术检测270例孕6-12周妇女外周血及相应绒毛组织中的弓形虫DNA,结果弓形虫DNA阳性26例,相应的绒毛组织中检出8例,垂直传播率为30.77%,同时用ELIS法检测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IgM和IgG抗体,结果阳性率分别为3.70%、7.03%和15.5%。IgM和/或CAg阳性者,外周血皆检出弓形虫DNA。提示应用PCR技术检测绒毛组织弓形虫DNA结合ELISA进行筛选,可早期诊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夏爱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4,10(1):50-51
弓形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夏爱娣综述陈诗书审校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是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组织细胞内的原虫。人群弓形虫感染抗体阳性率英国20-40%,美国50-60%,法国80-90%[2],我... 相似文献
12.
刚地弓形虫(T. gondii)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区域相关。北美和欧洲的弓形虫基因型以II型和III型为主。南美洲以非典型基因型为主。亚洲弓形虫的优势基因型主要为Chinese 1 型(ToxoDB# 9) 和I型。目前关于非洲弓形虫基因型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源于北非、西非、东非和中非地区弓形虫的多位点PCR-RFLP和微卫星分型以及非洲地区弓形虫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综述。从17例患者中分离出弓形虫,非典型基因型13 株(76.5%), 主要为 Africa 1 9 株(69.2%);I型1株(5.9%) 以及混合基因型3株(17.6%)。从1660饲养动物中分离出314株,其中II型134株(42.7%), III型103株(32.8%),非典型基因型61株(19.4%), I 型6株(1.9%) 和混合基因型10株(3.2%)。人畜弓形虫基因型的比例为分别为:II 型40.5% (134/331), III 型31.1% (103/331),非典型基因型22.3% (74/331),I型2.1% (7/331) 和混合基因型3.9% (13/331)。典型基因型占73.7%。综上可知,非洲弓形虫基因型包括典型和非典型基因型,前者在非洲人群与动物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对分离自大理地区的HIV阳性者感染的弓形虫与RH株进行致密颗粒抗原 (GRA6) 基因的对比分析。方 方
法 法 采用巢式PCR方法对大理HIV阳性者血液样本与RH株基因组进行扩增, 选取GRA6基因阳性扩增产物, 用MseⅠ
内切酶进行酶切电泳成像, 并对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 结果 成功扩增出约800 bp大小的GRA6基因片段, MseⅠ
内切酶内切后得到约600 bp和200 bp 2个条带。测序结果显示, HIV阳性者血样扩增产物与RH株扩增产物的GRA6基
因仅存在2个碱基差异: 第447对碱基处C变成G、 第623对碱基处G变成T, 而且在序列中的146 bp和690 bp处均找到
MseⅠ酶切位点 (TTAA)。结论 结论 初步判断大理地区的HIV阳性者感染的弓形虫基因型与弓形虫RH株一致, 同属基因
Ⅰ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慢性弓形虫感染大鼠海马组织的蛋白质组的表达与变化。方法将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弓形虫感染组,每组3只。感染组每鼠腹腔注射4×107个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感染后第5天,尾静脉采血,吉氏染色验证大鼠感染情况。感染10周后,分离大鼠海马组织,抽提蛋白,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PDQuest1.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从胶中选取分离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获取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采用Mascot软件检索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血涂片结果证实,感染组大鼠均感染成功。感染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后,分别检出蛋白斑点数(311±19)个和(327±13)个,对2张电泳图进行匹配后发现有16个蛋白斑点在2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含量有明显变化,其中5个蛋白斑点在感染组大鼠海马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中消失,11个蛋白斑点在2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含量发生了3倍以上的变化,其中感染组上调4个,下调7个。有差异表达的16个蛋白斑点经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发现9个蛋白,分别为磷酸激酶1、类烯醇化酶、谷氨酰合成酶、肌酸激酶、B型肌酸激酶、ATP合酶、线粒体顺乌头酸酶、肌动蛋白和未命名蛋白,前3个蛋白在感染组上调,其余6个下调。结论共获得9个慢性弓形虫感染大鼠与健康大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测ELISA检测人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测ELISA检测人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文洁,牛红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原虫病。目前国内外对弓形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检测血清中IgG抗体和IgM抗体。我们依据间接ELISA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目测E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选用9~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CG)和3个染虫组(G1,G2,G3).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动物模型,CG组每只注射PBS 0.2 ml;染虫G1,G2,G3组注射纯化的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悬液,每只注射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的量依次为2.5×10 3、5×10 3、1×10 4,注射体积均为0.2 ml,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睾丸细胞DNA的损伤.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染虫组的尾距分别为10.94±7.57、40.37±6.25、69.76±3.97、79.16±6.36,olive尾距分别为10.57±6.72、31.39±4.59、48.66±4.60、53.87±6.55,G1-G3组与C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小鼠睾丸生殖细胞DNA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四株弓形虫在HeLa细胞内生长动态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eLa细胞系研究了自国内分离的3株弓形虫的生长动态,并与RH株进行了比较。RH株弓形虫速殖子与HeLa细胞单层接触,只需2min,虫体便可侵入;而CN株需5min,ZS_2和PP株需10min。虫体侵入HeLa细胞至开始增殖,约经6h的迟滞期。通过计算各株不同孵育期纳虫泡内虫体数以及直线回归方程处理,发现RH株增殖一代的时间是5.2h,CN株是5.98h,ZS_2株是6.78h,PP株是7.69h。3株弓形虫中,以CN株对HeLa细胞的侵入力和增殖力与RH株最接近。 相似文献
19.
弓形虫种株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比较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方法应用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弓形虫RH株、BH株、PP株基因组DNA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结果单一及复合引物均能扩增产生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的带型和强度均有不同。根据Net’s相似系数对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遗传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用不同的引物扩增,虫株间表现出不同的相似性。结论表明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经RAPD反应产生的多态性能够应用于弓形虫种、株的鉴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20.
人源弓形虫分离株的生物学鉴定及群体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分离株弓形虫抗原的分析,探讨弓形虫虫株间的差异性。取弓形虫CAg阳性血液标本进行小鼠接种,对分离株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分离株弓形虫速殖子进行群体DNA含量分析。结果在5份CAg阳性血液样本中分离到4株弓形虫,两者符合率达80%;经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4个分离株的形态大小、毒力及抗原性均与RH株弓形虫相似。上述5株弓形虫速殖子DNA含量分析均呈明显规律性,即均有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