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狂犬病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引起严重的脑炎,病死率几乎为100%。暴露前预防免疫和及时的暴露后免疫可有效阻止脑炎的发生,一旦出现狂犬病临床症状后,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均无效。病毒感染机体后,激发机体产生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应答,而在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前,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不足可能是免疫保护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机体对狂犬病病毒感染与疫苗免疫产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水包油新型佐剂狂犬病疫苗开展猫的免疫试验。方法利用BHK-21细胞培养狂犬病病毒鼬獾源性JX04-45株,病毒滴度达到107.5 TCID50/mL以上的病毒培养物用于灭活和疫苗制备,佐剂为新型水包油型;通过本实验室建立的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测定疫苗效力和猫免疫后的中和抗体,并进行了攻毒试验,评价本疫苗免疫效果。结果一个剂量的疫苗免疫小鼠后FAVN方法测定的疫苗效力≥3.0 IU/剂量;水包油佐剂型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猫后14 d时无不良反应,FAVN测得其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平均达16.04±4.29 IU/mL,28 d平均达37.13±6.12 IU/mL,56 d为21.01±7.61 IU/mL。180 d为6.71±3.44 IU/mL,360 d为2.66±2.01 IU/mL。至15个月时,咬肌攻毒106MIC LD50狂犬病病毒BD06株,观察90 d试验组无一死亡,对照组全部死亡。结论本疫苗诱导长达1年的免疫保护,可扩大安全评价和临床试验,以验证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转移因子增强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转移因子(TF)作为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能性。方法分为单针免疫和多针免疫方案。单针免疫是用疫苗或用疫苗加胸腺肽1针免疫;多针免疫按常规5针免疫程序(即0、3、7、14、30天各注射1针)。加TF组按3针免疫程序(即0、7、30天各注射1针)和4针免疫程序(即0、3、7、30d各注射1针),3组狂犬病疫苗均为0.2ml/只,肌肉注射;TF与疫苗混合后肌肉注射。结果单针加入TF(3mg/只)后免疫,在免疫后第7天抗体阳转,效价达1:86。此外,加入TF(3mg/只)后免疫5针可达到5针常规疫苗免疫效果。结论TF作为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佐剂可增强狂犬病疫苗免疫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调查8个县,可疑狂犬咬伤10864例,接种疫苗9785例,狂犬病死亡18例,发病率0.18%;未接种疫苗1079例,发生狂犬病29例,发病率为2.6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X~2=104.82。说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免疫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狂犬疫苗口服免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狂犬疫苗口服免疫的研究现状长春农牧大学研究所病毒室岳军明,侯世宽,殷震狂犬病口服免疫的概念最早是在60年代由北美的一些科学家提出的。之后研究人员对不同的狂犬病毒疫苗株就其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和投送系统(Deliverysystem)在实验室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狂犬病病毒糖 /核蛋白“二价”基因疫苗及IL - 18在犬体内的免疫效果 ,并确定不同包裹剂对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以 pIRES1neo和人用灭活苗分别作为阴、阳性对照 ,以糖 /核蛋白双基因共表达载体 pIGN单独或与IL - 18的真核表达载体pIIL18混合 ,以司苯 -甘油混合或以生理盐水溶液形式 ,按每条犬 2 0 0 μgDNA/ml,接种 3次 (其中 1组第 3次加强免疫时采用浓缩的狂犬病灭活苗 ) ,间隔 2周的免疫程序 ,经股四头肌进行注射免疫。通过间接ELISA、细胞中和试验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分别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与结论 结果显示 ,1.所有试验组在第 3次加强免疫后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IGN pIIL18组诱导的细胞免疫水平高于无 pIIL18的 pIGN免疫组 ;2 .以司苯 -甘油作为包裹剂的基因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与裸质粒 (生理盐水溶液 )形式的基因疫苗间无显著差异 ;3.以糖 /核蛋白二价基因疫苗pIGN作为基础免疫 ,再以狂犬病浓缩灭活苗加强免疫后 ,能迅速诱导较高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以上结果说明 ,狂犬病病毒糖 /核蛋白“二价”DNA疫苗具有实际应用于免疫预防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控制狂犬病需要从病毒的源头着手。在狂犬病毒的多种宿主中,犬科动物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消除狂犬病的关键是对犬的免疫覆盖率达到70%以上。事实证明,通过注射灭活疫苗对犬只形成免疫屏障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采用口服疫苗策略控制野生动物狂犬病的成功案例给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用狂犬病口服疫苗对犬进行免疫,用以提高犬只的免疫覆盖率,从而达到2030年消除和控制狂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注射狂犬病疫苗常用的五针法,产生抗体较迟,15~29天才有20~40%产生抗体,到45天才是抗体产生的高峰期,但被病犬咬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在 1个月以内。为进一步了解狂犬病疫苗接种人体后的免疫原性,为了早期提高狂犬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我们比较了不同免疫程序的抗体产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产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5119例于我院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进行抗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5119份血清标本中抗体阳性5035份,总阳性率98.36%。其中男性及女性阳性率分别为97.91%、98.75%;P〈0.05。0—19岁、20~59岁及〉60岁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3%、98、4%、96.3%,两两比较,P均〈0.05;即随着年龄增大,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性别对狂犬疫苗接种后抗体的产生有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注射疫苗后抗体阳性率逐渐下降。对接种后抗体阴性者应再次进行全程免疫。  相似文献   

10.
狂犬疫苗与狂犬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的血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狂犬病国内普遍的预防措施是伤后注射狂犬疫苗或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虽然抗狂犬病血清的免疫效果已得到公认 ,但其过敏反应较多 ,使用时受很大的限制。为寻找更好的免疫方法 ,我们将狂犬疫苗与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HRIG)联合应用 ,探讨其血清学免疫效果。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1.
我国研制的地鼠肾组织培养(PHKC)狂犬病疫苗(RV),经过长期实验室与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已证明为一种安全有效疫苗。对该疫苗我们曾进行过多次免疫效果调查,从数起一犬集中严重伤人事件中,再次肯定了其保护效果。 材料与方法 一、疫苗 PHKC-RV系本所产品 羊脑疫苗系武汉、兰州及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 二、观察对象 狂犬病疫区,被疯动物或可疑疯  相似文献   

12.
影响家犬狂犬病ERA株兽用冻干疫苗的因素刘道新,齐匀正,任凤梅,石立良,丁国华我国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是对家犬进行“管、免、灭”的综合防制,其中提高家犬的免疫效果是关键环节。当前制造兽用狂犬病疫苗的弱毒株有许多,近几年来ERA株疫苗以其毒力低,免疫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例果子狸咬伤致狂犬病死亡病例,为今后狂犬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该病例被果子狸咬伤后未进行正规的伤口处置和免疫注射,48 d后出现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县级、省级医院均被诊断为狂犬病,于发病第7天死亡.结果 该病例被果子狸咬伤后导致感染狂犬病病毒死亡,被野生动物咬伤抓伤可能会导致狂犬病毒感染,应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P)是唯一暴露于病毒颗粒表面的抗原,能够诱导宿主产生中和抗体,也是唯一存在于所有新型狂犬病疫苗中的病毒成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利用原核系统,以及包括酵母系统、植物系统、昆虫细胞系统在内的真核系统和哺乳动物细胞系统、病毒载体系统来表达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RVGP),并对其与天然RVGP在结构和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方面的相似性进行的相关研究,为狂犬病基因工程新型疫苗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锯注射国产冻干无佐剂狂犬病疫苗使用后的免疫效果并与非冻干狂犬病疫苗比较。方法一部分冻干国产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受免者与非冻干疫苗受免者一样在5针全程免疫后第14天抽血并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查狂犬病毒抗体阳转情况,另一部分则在注射完第4针后即进行检查,之后比较检查结果。结果使用国产冻干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受免者抗体阳转率为96.13%(794/826),而使用非冻干狂犬病疫苗受免者狂犬病毒抗体阳转率为89.84%(115/128),经X^2检验,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此外使用冻干狂犬病疫苗受免者在5针全程免疫后过15天进行检查其狂犬病毒抗体阳转率为98.90%(179/181),与在注射完第4针后即进行检查的抗体阳转率79.14%(645/815)相比较,经X^2检验其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文资料说明国产冻干无佐剂狂犬病疫苗较之非冻干疫苗更有效,其5针全程免疫后过15天检查狂犬病毒抗体阳转率可达98%~100%,而且符合卫生部的要求不含AL(OH)辅助剂。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疫苗皮内接种一次作为基础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狂犬病疫苗皮内接种一次作为基础免疫的效果观察杨裕华,张进贵,黄捷通,刘传新,陶小润,陈伟迄今为止,用现行的组织培养疫苗对暴露于狂犬病毒者进行免疫预防均报告在疫苗接种后仍有发病的情况[1,2]。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用地鼠肾组织细胞狂犬病疫苗(PHKCV)...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志愿者接种商业化狂犬病病毒疫苗前后的B细胞受体库进行高通量测序,探讨志愿者接种前后B细胞受体库互补决定区3表达谱的变化情况,为了解B细胞生物学作用、评估疫苗作用等提供参考。方法以商业化狂犬病病毒疫苗分别注射4个志愿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PBMC总RNA,对总RNA进行逆转录获得cDNA,以c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后通过Illumina HiseqtmXten(nova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接种RABV疫苗,志愿者BCR的多样性改变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V/J区基因片段的序列使用频率以及V-J基因组合改变,其中IGHJ1基因与IGHV1-3、IGHV3-20、IGVH3-7和IGHV2-26使用频率升高,免疫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个V-J组合在免疫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鉴定了疫苗免疫诱导B细胞克隆后高频扩增(0.4%)的CDR3氨基酸克隆序列与核苷酸克隆序列,发现同一志愿者中,接种疫苗后与接种疫苗前相比高频克隆序列的大部分频率发生变化,并且不同志愿者之间的序列不同;此外还了解高频序列和对应多肽的性质,如等电点和平均亲水性。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对狂犬病病毒疫苗免疫后的人BCR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了狂犬病疫苗免疫人后BCR表达谱的变化情况,为了解B细胞在保护宿主免受RABV感染和改善疫苗反应的生物学作用提供实验性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志愿者接种商业化狂犬病病毒疫苗前后的B细胞受体库进行高通量测序,探讨志愿者接种前后B细胞受体库互补决定区3表达谱的变化情况,为了解B细胞生物学作用、评估疫苗作用等提供参考。方法以商业化狂犬病病毒疫苗分别注射4个志愿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PBMC总RNA,对总RNA进行逆转录获得cDNA,以c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后通过Illumina HiseqtmXten(nova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接种RABV疫苗,志愿者BCR的多样性改变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V/J区基因片段的序列使用频率以及V-J基因组合改变,其中IGHJ1基因与IGHV1-3、IGHV3-20、IGVH3-7和IGHV2-26使用频率升高,免疫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个V-J组合在免疫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鉴定了疫苗免疫诱导B细胞克隆后高频扩增(>0.4%)的CDR3氨基酸克隆序列与核苷酸克隆序列,发现同一志愿者中,接种疫苗后与接种疫苗前相比高频克隆序列的大部分频率发生变化,并且不同志愿者之间的序列不同;此外还了解高频序列和对应多肽的性质,如等电点和平均亲水性。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对狂犬病病毒疫苗免疫后的人BCR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了狂犬病疫苗免疫人后BCR表达谱的变化情况,为了解B细胞在保护宿主免受RABV感染和改善疫苗反应的生物学作用提供实验性数据。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其预防措施主要为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随着狂犬病疫苗生产工艺的发展,疫苗质量不断提高,其免疫程序也在不断改进。目前,国内普遍采用肌肉注射方法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暴露前免疫程序为在第0、7、21或28天(0、7、21或28 d)各注射1剂疫苗;暴露后免疫程序为5针法和2-1-1法,再暴露免疫程序则根据第1次暴露后免疫后间隔时间的不同,接种不同剂次的疫苗。2018年《狂犬病疫苗:WHO立场文件》根据狂犬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狂犬病暴露预防免疫程序进行了简化。本文将在新立场文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程序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就我国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与新立场文件倡导的免疫程序间存在的差异及改进方案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狂犬病疫苗不同免疫程序抗体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狂犬病疫苗不同免疫程序抗体测定河北平泉县卫生防疫站蔡荣河北承德市卫生防疫站刘长文河北承德医学院侯艳侠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狂犬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疫区逐年扩大。目前降低发病率唯一的有效办法就是实施疫苗(RV)免疫。实际工作中发现,常规3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