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I.EHF病人家中猪血清EHFV抗体的检测江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刘佩芹,谌济国,余克花,龙健自从1988年张云等[1]首次从猪肺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以来,关于猪在EHF传播中的作用研究,已见血清学[2]...  相似文献   

2.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Ⅱ、养猪户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的检测江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陈瑞琪,刘佩芹,谌济国,余克花江西省上高县卫生防疫站龙健自1988年张云等[1]首次从猪肺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关于猪在EHF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窝鼠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自然感染特征调查分析杨占清,于晓敏,刘运喜,孟祥瑞,高学运,张云,张炳根,陶开华,刘景山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1]。在自然条件下鼠类生活与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鼠窝,因此,以窝鼠作为一个观察单位,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EHF疫区带病毒鼠指数的时间分布理论拟合与趋势预测樊继忠,徐军,邱祥鹏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水平与带病毒鼠指数密切相关[1],若能掌握其变化规律,对控制流行有积极作用。为此,作者试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EHF疫区黑线姬鼠种群带病毒鼠指...  相似文献   

5.
刘自远  易发超 《地方病通报》1995,10(4):68-68,70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刘自远,易发超,刘登权(四川省开江县卫生防疫站636250)本文对以黑线姬鼠为上要传染源的野鼠型EHF重流行区的川东北低山丘陵地区的开江县[1]不同海拔高度的EHF的年均(l985~1993年)发病率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流产胎儿脾脏中分离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王翠林吴世英于学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在人类可引起宫内感染已有报道,并分别从HFRS孕妇流产的死胎的7种脏器(肺、肝、脾、肾、脑、胸腺、淋巴结)中分离到病毒。最近我们曾用Vero-E...  相似文献   

7.
中药清瘟冲剂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清瘟冲剂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李法卿,潭维国,林建纹,过伟峰,陆平成中药清瘟冲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营化瘀之功效,经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实验研究发现清瘟冲剂在细胞培养中有抑制EHF病毒(EHFV)...  相似文献   

8.
?须恙螨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人疫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阳性鼠体所带的须恙螨幼虫中分离到1株EHFV;另从叮刺吸食感染EHFV小鼠体液的游离须恙螨幼虫中也分离到1株EHV。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现状许光瑞,王嘉瑞流行性出血热(EHF)治疗发展与发病机制研究密切相关。研究证实[1],病毒进入人体后,在血循环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的细胞内大量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病毒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胃镜、病理活检、免疫组化酶染色抗原定位及病毒分离等技术,对13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胃组织损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EHF患者胃粘膜具有鱼鳞状出血为主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胃粘膜表层、固有层上皮细胞浆内存在EHF病毒抗原;从胃粘膜组织中分离出EHF病毒,并经电镜鉴定及单克隆抗体证实为野鼠型EHF病毒。提示对EHF患者宜进行早期抗病毒、保护胃粘膜损害及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机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作卿  皋群 《山东医药》1994,34(4):20-21
对46例流行性出血热(EHF)伴神经系统(NS)损害者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EHF伴NS损害的病因以EHF脑炎最多。根据1例患者的脑脊液(CSF)中分离到EHF病毒(EHFV),93.1%患者CSF中抗-EHFV-IgM阳性,而无NS症状的对照组全部阴性等结果,认为EHFV的直接致病作用为EHF脑炎的主要病因,提示早期抗病病毒治疗可能预防EHF脑炎。低蛋白血症是脑水肿、脑疝的原因,及时  相似文献   

12.
双重免疫荧光抗体法在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浙江省上虞县卫生防疫站贾杰流行性出血热(EHF)血清抗体的检测,对EHF的诊断十分重要。近年用于检测的方法较多[1~5],但多数使用免疫荧光法(IFAT)。本文在常规荧光法的基础上,加用第二荧光抗体(第...  相似文献   

13.
病毒唑合用肌苷治疗流行性出血热2060例疗效观察朱益群,朱虹,杨平,卢宜芳,曾斌无,申太平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病理损害是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早期清除患者体内的EHF病毒,对减轻病理损伤、阻断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我们用大剂量病毒唑合用肌苷治疗EHF...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口腔软腭粘膜出血点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口腔软腭粘膜出血点电镜观察王素琴,封玫,杨莉,梁占锋,朱克顺,王素利,郑书敏,陈德蕙,江朝光,索正河,张琳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在机体内靶细胞的广泛性,已有较多报道,但作者尚未见到从口腔软腭粘膜细胞内观察到EHF病毒的报道。为探索...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正常人骨髓细胞致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常人骨髓粒细胞系作体外培养并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分别进行细胞膜脂流动性、扫描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结果发现EHFV感染粒细胞系后1小时开始,感染组细胞膜脂流动性始终低于对照组。扫描电镜发现EHFV感染粒细胞后3天,细胞表面出现凹陷,,感染1周细胞膜出现空洞和缺损,并可见细胞肿胀,而对照组细胞均完整。免疫电镜检查发现胶体金颗粒主要沉着在细胞膜上,次为细胞浆内,说明EHFV主要在胞浆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抗病毒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以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们的组织培养技术,对临床用作EHF抗病毒治疗的各种药物进行了体外抗病毒作用的筛选。结果发现,人白细胞干扰素、聚肌胞、阿糖胞苷、强力宁和华赡素等,既不能阻止EHFV侵入细胞,对细胞内的EHFV增殖也毫无影响。野鼠型免疫血清能中和野鼠型和家鼠型两株病毒,而家鼠型免疫血清只能中和同型病毒。病毒唑25μg/mn或重组干扰素4万IU/ml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内EHFV的增殖,用药愈早,抑制作用愈强。作者还发现,联合病毒唑和重组干扰素具有协同作用,为临床进行抗病毒治疗提出了新设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查明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型与宿主动物血清型关系,探讨血清学演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IFA、HI和RPHI法分型。结果在458例病人中,存在家鼠型、野鼠型和未定型病人,分别占91.48%、7.21%和1.31%。同时检测鼠肺,其中家鼠EHF病毒(EHFV)抗原阳性率为6.58%(16/243),病毒抗原型均为家鼠型。野鼠4份阴性;在鼠血清中,家鼠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0.71%(44/411),血清型为家鼠型,野鼠阳性率为4.17%(3/48),血清型为野鼠型。结论证实当地是以家鼠型为主的家、野鼠型混合型疫区,EHFV抗原型和血清型别均与宿主动物种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应用正常人骨髓粒细胞系作体外培养并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分别进行细胞膜脂流动性、扫描电镜和免疫用镜检查。结果发现EHFV感染粒细胞系后1小时开始,感染组细胞膜脂流动性始终低于对照组。扫描电镜发现EHFV感染粒细胞后3天,细胞表面出现凹陷,感染1周细胞膜出现空洞和缺损,并可见细胞肿胀,而对照组细胞均完整。免疫电镜检查发现胶体金颗粒主要沉着在细胞膜上,次为细胞浆内,说明EHFV主要在胞浆内复制,抗原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以上结果说明EHFV感染髓细胞后最早引起的是细胞膜病变和损害。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及环磷酰胺对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3H-TdR同位素释放法,以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和/或环磷酰胺(CY)使用鼠的自然杀伤(NK)细胞作效应细胞,以对NK细胞敏感的小鼠肿瘤细胞(YAC-1细胞)作靶细胞,进行免疫杀伤实验。实验发现,EHFV感染鼠的NK细胞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若向已感染EHFV鼠再注射剂量为100mg/kg体重的CY,则其Nk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自然杀伤细胞可能在抗BHFV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免疫抑制剂能损伤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 1976年,Lee氏应用非疫区的黑线姬鼠从疫区黑线姬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此后,应用A549(人肺癌)。Veto-E_6(绿猴肾)、2BS(人胚肺二倍体)等细胞分离EHFV相继获得成功。但应用Hep-2细胞(人喉癌细胞)从鼠肺标本中分离出EHFV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91年至1992年首次应用Hep-2细胞从闽南的褐家鼠肺中分离出EHFV,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