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C臂椎形束CT(CB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在上腹部顽固性癌痛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43例均有顽固性上腹痛晚期癌症患者,按患者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2例行CB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B组21例行常规CT(C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有效辐射剂量、止痛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与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11) min 、(42±13) 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 组的辐射剂量为(2.9±1.6) mSv,CCT 为(4.0±0.7) mS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周、1个月止痛有效率分别为100%、95.4%,100%、95.2%,两组止痛有效率无明显差别,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别。结论 CB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能有效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痛,能减少手术时间并降低辐射剂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给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后患者佩戴防辐射口罩对125I放射粒子辐射的防护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因腭部腺样囊性癌行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距离防辐射,试验组术后采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后患者专用口罩,监测并比较距离两组对象0、20、50 cm的辐射剂量。 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植入的125I数分别为(30±3)颗和(31±2)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7,P=0.248)。试验组术后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试验组监测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辐射剂量的公众限值2.5 μSv/h以下。 结论:使用防辐射口罩可以有效降低和屏蔽手术后125I放射性粒子对外界的放射,使患者可以正常的与外界交流和生活,促进身体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介入栓塞化疗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2例肾上腺转移瘤患者,应用介入栓塞化疗,2周后复查CT,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剂量和布粒计划,CT定位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植入结束后,再次进行CT扫描观察粒子分布情况及有无并发症,评价粒子分布情况.术后2~6个月定期CT随访.结果 术后2、4、6个月随访,12例有效率分别为58.33 %、81.82 %、80.00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联合介入栓塞化疗治疗肾上腺转移瘤安全,损伤小,并发症轻,近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例1男患,76岁,经纤支镜确诊为右肺中央型鳞癌,合并右侧胸膜转移。于2006年12月22日行CT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中少量肺出血及气胸(压缩10%),无咯血。联合化疗3次,术后一月复查CT肿瘤缩小,胸水吸收。半年复查肿瘤无明显增大。例2男患,64岁,经纤支镜确诊为(右上叶开口处、主气管)低分化鳞癌,合并胸骨、纵隔淋巴结、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胸痛明显。于2007年3月31日行CT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破坏的胸骨后亦放置粒子,术中少量肺出血,未见气胸,无咯血。术后一周胸痛缓解。联合化疗3次,术后一月复查CT肿瘤无增大,右侧胸骨破坏软组织影略变小。半年复查肿瘤无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8例肝癌肺转移患者共60个病灶,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病灶平均最大径(2.8±1.5)cm.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7.2)月.完全缓解7个,部分缓解31个,稳定17个,进展5个,总有效率为63.33%(38/60).肺转移癌最大径较术前缩小(P<0.05).结论 CT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三种CT引导介入操作(组织活检、脓肿引流和类骨骨瘤凝固)时对病人和工作人员的照射,比较用常规CT扫描仪和荧光CT扫描仪对病人的剂量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用普通PhilipsLXCT扫描仪作常规CT引导介入操作的剂量资料,前瞻测量用新装备的PhilipsAV-E1荧光CT扫描仪作CT引导介入操作的剂量。所有荧光CT介入操作用“快速检查”方法完成。以CTDI(CT剂量指数)推算病人的ESD(入射皮肤剂量)和E(有效剂量)。用EPD1电子个人剂量计戴在铅围裙外衣领上测量个人剂量。每次操作后记录剂量估算所必要的技术和临床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低剂量CT(100m A)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恶性肿瘤及转移病例29例,分为低剂量CT(100 m A)定位引导下治疗组(13例)及常规剂量CT引导下(250 m A)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治疗组(16例)。术前采用肿瘤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重建恶性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所需粒子数目及总活度。单个病灶植入粒子数目576粒,平均粒子数36粒。单个粒子活度为0.50.9 m Ci,粒子间距为0.51.0 cm。常规消毒麻醉,在CT引导下选择合适穿刺点、进针角度及路径后行肿瘤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记录CT扫描仪自动显示扫描加权容积CT剂量指数(weighted 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比较两种不同剂量下CT扫描在有效剂量(ED)、图像质量、穿刺植入成功率及近期疗效方面有何差异。结果低剂量CT引导植入治疗组的CTDlvol中位值为7.3 m Gy,DLP中位值为423 m Gy.cm,ED中位值为7.191 m Sv;常规剂量组CTDlvol中位值为18.3 m Gy,DLP中位值为1 089.6 m Gy.cm,ED中位值为18.52 m Sv;统计学结果示2组患者的辐射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03,P<0.001);但在图像质量可接受性方面,2组患者的图像均为100%(评分均>2分);关于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近期疗效,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100 m A)扫描在减低患者辐射上意义显著,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穿刺植入要求,由于采用了低剂量扫描,降低了CT机器的消耗,增加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开展。  相似文献   

8.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19例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和疗效。方法对19例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施行CT引导下经皮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125I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量分布率,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内。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50的浓度。结果治疗后平均2~5d疼痛开始缓解。治疗后1个月CT随访,总有效13例,有效率68.4%;术后3个月CT随访,总有效率为63.2%(12例)。^125I粒子植入1个月后,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50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植入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CA19-9检测中,植入前、CR、PR、SD、PD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H=15.349,P〈0.05)。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临床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姑息止痛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介入治疗方法 ;且能有效降低多项肿瘤标志物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临床疗效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充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减缓了症状、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粒子近距离内照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近期效果。方法 术前活检证实为NSCLC、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32例,处方剂量为90 Gy,通过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根据CT检查比较肿瘤体积,按国际标准判定疗效。中位随访24个月(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Ⅰ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25Ⅰ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0.20和0.02±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1.49和0.59±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1.67和0.57±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5Ⅰ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1.32)和空载粒子组(8.36±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FDG Micro-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DWI)成像对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I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待瘤体长至8~10 mm进行干预,共有16只裸鼠的成瘤大小适用于实验,分为实验组8只,植入125Ⅰ粒子,和对照组8只,植入空载粒子。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和2个月时分别行MRI常规扫描及DWI成像。取瘤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许坏死。裸鼠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成像评价125Ⅰ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DWI显示实验组内整个肿瘤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治疗前为(0.001 15±0.000 13)mm2/s,治疗后2周为(0.00I 29±0.000 038)mm2/s,治疗后2个月为(0.002 08±0.000 14)mm2/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增高,但低于坏死区ADC值。结论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可导致肿瘤坏死.并对周围脏器是安全的。用常规MRI及DWI成像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可行。DWI对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25Ⅰ粒子植入联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化疗治疗纵隔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压迫所致中心性气道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天津北辰医院肿瘤介入科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时间为2004年1月至2010年3月.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依据治疗计划,采用CT引导下单针椎形分布、处方剂量(PD) = 80 ~ 100 GY植入125Ⅰ粒子,源强0.8 mCi,术后CT扫描,并进行治疗计划系统(TPS)评估,验证治疗计划.3 d后给予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静脉化疗,对照组(38例)单纯应用NVB联合DDP静脉化疗,药物剂量与治疗组参考标准相同,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气道最狭窄处横截面积及评估呼吸困难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2个月随访,随访率100%.治疗组患者治疗前气道狭窄率为47.82% ± 17.55%,125Ⅰ粒子植入术 + 2个周期化疗后气道狭窄率为15.76% ± 4.65%,患者气道通畅,呼吸困难改善明显,术后气道横截面积改变与呼吸困难指数改善与术前存在明显差异(P <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气道狭窄率为46.24% ± 16.83%,2个周期化疗后气道狭窄率为40.15% ± 5.08%,气道横截面积改变与呼吸困难指数改善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纵隔型NSCLC压迫所致中心性气道狭窄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15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行门静脉125I粒子条植入术,手术操作在超声及DSA引导下进行。术后对肝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癌栓的改变、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条,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有效率为40.00%(6/15),疾病控制率为86.67%(13/15)。术后2个月复查所有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与粒子条植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植入125I粒子条治疗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引导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科一例因直肠反应严重未能完成外放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应用3D打印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进行补量治疗。术前患者俯卧位真空垫固定,行盆腔CT强化扫描,术前计划满足剂量学要求后,将术前计划传入3D打印机打印模板。术中调整患者体位与术前定位一致,校正模板位置后臀部皮肤局部浸润麻醉,在CT引导下按照术前计划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穿刺前列腺并植入125I粒子。 结果:在3D打印模板引导下,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可精准穿刺至术前计划位置,粒子植入位置与术前计划一致,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术中未出现出血、直肠损伤、尿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由术前的10.16 ng/ml降至6.93 ng/ml。CT复查评价为肿瘤稳定。 结论:局麻下3D打印模板引导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安全可行,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胆道支架置入放射性粒子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 方法3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用125I粒子,每个125I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送入导管制备粒子条。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导丝经皮通过梗阻段,先行球囊导管扩张,后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然后经支架置入8~10F胆道引流管;再将装有粒子条的导管在透视下经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包敷固定引流管体外部分或包埋于皮下。 结果38例中36例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及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术后患者的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P<0.0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后联合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utilizing iodine 125 (125I) interstitial seed implants has become an accepted and widely used modality. Numerous variations in 125I seed implant loading distribution techniques have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the preferences of individual institutions implementing the modality. No particular universal standard is currently used for 125I seed implants. A major concern with 125I seed implants is coverage of the prostate with the desired dose and the minimization of dose to the urethra. A variation of seed distribution per individual anatomy is desirable. Historically, brachytherapy relied on dosimetry systems, such as the Paris, Quimby, and Manchester system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dose distribution. Use of various peripherally loaded 125I seed implant distributions to accommodate anatomic variations within the same institution prompted the interest of how the results compare to the Manchester system.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计算不同长度、不同距离、不同活度下125I放射性粒子链的表面径向剂量分布。 方法:将预制的单、双、三粒子链置入人体等效体膜内后进行CT扫描,将扫描图像传入治疗计划系统,制作验证计划,计算粒子链的表面径向剂量分布。 结果:125I粒子链的剂量场为圆柱形,剂量距离中心1 cm以上,剂量跌落快,径向累积剂量(dose,Gy)与放射性粒子活度(activity,mCi)和测量点距离中心的距离(distance,cm)的回归方程分别为单链:ln dose=43.3 activity-24.2 distance+48.4;双链:ln dose=95.4 activity-55.8 distance+112.0;三链ln dose=138.0 activity-79.8 distance+160.5。 结论:125I粒子链的剂量场为圆柱型,粒子链剂量主要受粒子活度和距离中心的径向距离变化影响,粒子链的长度影响微弱。本测量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