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比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及不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取89例(9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眼分为两组,A组49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B组49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结构等。结果 A组术后1a眼压为(14.34±3.64)mmHg(1kPa=7.5mmHg),比术前眼压(34.65±6.53)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P<0.05)。B组术后1a眼压为(16.26±4.91)mmHg,比术前(35.15±6.27)mmHg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5,P<0.05)。术后1a两组间眼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A组绝对成功30眼(61.22%),相对成功9眼(18.37%),总成功率79.59%。B组绝对成功27眼(55.10%),相对成功7眼(14.29%),总成功率69.39%。两组间的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86,P>0.05)。A组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3.24±0.38)mm较术前(2.04±0.31)mm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1,P<0.05)。B组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3.05±0.36)mm较术前(2.01±0.29)mm亦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P<0.05)。术后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5,P>0.05)。术后1个月行房角检查:A组40眼前房角全部开放,9眼残留小于45°的锥状或堤坝状粘连。B组10眼3个象限残留房角粘连,19眼2个象限残留房角粘连,20眼有小于1个象限的房角粘连。两组视力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和房角结构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e,UBM)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2种检测方法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的眼前节解剖结构变化,评估这2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35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监测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VCA)及眼压,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用UBM及VisanteOCT对眼前节进行生物学测量,分析术前术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并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13.85±5.06)mmHg(1kPa=7.5mmHg)、(13.29±4.55)mmHg、(13.47±4.11)mmHg,与术前((17.07±402)mmHg相比均显著降低并保持平稳,术后1周、1个月、3个月BCVA分别为0.51±0.10、0.65±0.21、0.63±019,与术前(0.20±0.10)相比均显著提高。眼压和BCVA术前、术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3,P=0.000;F=10627,P=0.000)。UBM和VisanteOCT术后检测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chamberdepth,ACD)分别为(3.41±0.44)mm、(3.45±0.39)mm,与术前分别为(1.93±0.28)mm、(1.95±0.32)mm相比明显加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42,t=-12.087,均为P=0.000),2种检测方法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3,P=0.890;t=-0.197,P=0.824)。UBM和VisanteOCT检测术后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分别为(0.37±0.16)mm、(0.29±0.11)mm,与术前分别为(0.18±0.10)mm、(0.15±0.05)mm相比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561,t=-13.233,均为P=0.000),2种检测方法之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25,P=0.046;t=-4.054,P=0.000)。UBM和VisanteOCT术后检测小梁虹膜夹角分别为(36.55±5.93)°、(29.83±4.87)°,与术前分别为(17.81±5.17)°、(12.44±4.25)°相比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28,t=-11.751,均为P=0.000),2种检测方法之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29;t=-3.381,P=0.000)。UBM和VisanteOCT术后检测房角隐窝面积分别为(0.19±0.15)mm2、(0.12±0.10)mm2,与术前分别为(0.06±0.04)mm2、(0.05±0.06)mm2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22,t=-9.081,均为P=0.000),2种检测方法之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7,P=0.001;t=2.914,P=0.003)。结论 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前房深度明显增加,房角结构得到改善,眼压得到有效控制。UBM和VisanteOCT均可以客观测量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前节解剖参数,但临床应用价值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经药物无法控制眼压并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6例(16眼),均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0.5mg(0.05mL),于玻璃体内注药后5~7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部分晶状体混浊者行晶状体切除术,术后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内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诊,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结果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标准对数视力)为3.18±0.4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3.17±0.36、3.62±0.29、3.88±0.37、3.9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14,P=0.000);术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眼压为(47.39±7.05)mmHg(1kPa=7.5mmH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28.79±4.35)mmHg、(21.76±3.36)mmHg、(19.97±3.30)mmHg、(18.61±3.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000,P=0.00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者14眼,提高不明显者2眼;眼压完全控制者14眼,眼压再次出现轻度升高者2眼。玻璃体内注药后5~7d,15眼虹膜及前房新生血管完全消失,1眼虹膜表面残留少许新生血管。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小梁切除术及术后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控制眼压并能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4.
刘明  陈珺 《眼科新进展》2016,(10):946-948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不同用药时间对干眼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双眼干眼症的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普拉洛芬14d组(39例)、普拉洛芬30d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普拉洛芬14d组给予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14d)联合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d);普拉洛芬30d组给予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30d)联合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d),对照组仅给予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d)。给药方法均为局部滴双眼,每次1滴,每天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fluorescentstaining,FL)评分。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普拉洛芬14d组SIt(7.11±1.36)mm和BUT(8.42±0.79)s均高于对照组SIt(5.19±0.85)mm和BUT(5.92±1.24)s;FL评分(0.73±0.72)显著低于对照组(1.88±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It=8.000,P<0.001;tBUT =10.870,P<0.001;tFL=-7.667,P<0.001);治疗后普拉洛芬30d组SIt(7.38±1.01)mm和BUT(8.12±1.00)s均高于对照组,FL评分(0.88±0.6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It=9.125,P<0.001;tBUT=9.565,P<0.001;tFL =-6.667,P<0.001);但治疗后普拉洛芬14d组与普拉洛芬30d组的SIt、BUT和F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It=-1.125,0.4>P>0.2;tBUT=1.304,0.2>P>0.1;tFL=-1.000,0.4>P>0.2)。结论 短期应用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即可达到较好的疗效,它是辅助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4例(5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2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716)。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3.15±2.47)mmHg(1kPa=7.5mmHg)、(23.94±3.07)mmHg,术后眼压分别为(14.95±1.86)mmHg、(13. 72±2.41)mmHg,2组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1,P=0.294);2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眼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0,P=0.062)。2组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较术前均不同程度增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2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0、0.924,P=0.199、0.3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onvascularglaucoma,NVG)患者房水中信号素3A(Semaphorin3A,Sema3A)的水平,探讨Sema3A在NV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眼科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诊断为NVG行抗青光眼手术患者42例(43眼)作为NVG组,并根据病因分为糖尿病组11眼、静脉阻塞组11眼、青光眼组8眼及原因不明组13眼;选取同期收治行单纯白内障手术患者16例(16眼)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抽取房水样本,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房水中Sema3A含量,对比分析NVG组和对照组在Sema3A浓度上的统计学差异。分析检测NVG组房水中Sema3A水平与眼压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NVG组患者的眼压为(32.63±11.16)mmHg(1kPa=7.5mmHg),较对照组(15.56±1.93)mmHg明显升高(t=23.96,P<0.0001)。NVG组患者房水中Sema3A浓度为(2.13±1.94)n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0.66±0.58)ng?mL-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985,P<0.0001)。但NVG组房水中Sema3A与眼压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164,P=0.1185)。根据引起NVG的原发病进行分组比较,糖尿病组Sema3A浓度为(2.14±1.44)ng? mL-1、静脉阻塞组Sema3A浓度为(1.67±0.98)ng?mL-1及青光眼组Sema3A浓度为(1.87±1.80)ng?mL-1,与对照组房水中Sema3A浓度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2、0.021)。结论 Sema3A在NVG患者房水中明显升高,推测其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NVG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及眼部损伤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76眼)采用三角形巩膜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60例(78眼)采用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是否浅前房、眼压情况、滤过泡形态等。结果 术后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为18.42%,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2,P=0.000)。术后1周和6个月,对照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3.32±4.41)mmHg(1kPa=7.5mmHg)和(14.62±3.50) mmHg,观察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3.29±4.08)mmHg和(14.67±3.71)mmHg;眼压随时间推移有升高趋势;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3,P=0.953)。术后1个月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占78.9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占92.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1,P=0.018)。结论 采用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操作简便,浅前房发生少,术后降压效果及滤过泡形成好,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与单纯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2例(74眼)分为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组(研究组)25例48眼和单纯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组(对照组)17例26眼,观察术后前房、眼压、滤过泡、视力、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周内发生浅前房者研究组为4眼(8.33%),对照组2眼(7.69%)(χ2=2.97,P>0.05)。术后1周研究组眼压为(12.17±1.02)mmHg(1kPa=7.5mmHg),对照组为(12.67±1.14)mmHg(t=0.371,P>0.05);术后1a研究组眼压为(15.53±2.62)mmHg,对照组为(19.65±4.71)mmHg(t=2.644,P<0.05)。2a后研究组总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总成功率为69.23%(χ2=5.93,P<0.05)。术后1a研究组中功能性滤过泡占93.75%(45/48),对照组占73.0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近期视力均不低于术前视力。研究组术后30眼(62.5%)出现并发症,对照组21眼(80.77%)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眼压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兔眼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和植管引流手术三种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的优缺点。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96眼,分别接受全层巩膜咬切术(30只,30眼)、小梁切除术(18只,18眼)和植管引流手术(24只,48眼),观察三种滤过手术术中虹膜周边切除后是否出血,术中是否玻璃体脱出,术后第1天眼压、滤过泡、前房炎症反应和前房积血情况。结果 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中虹膜周边切除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0.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5.280,P<0.05)。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中玻璃体脱出率分别为100.0%、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2,P<0.05)。三种手术模型术前和术后第1天眼压分别为(13.48±1.73)mmHg(1kPa=7.5mmHg)和(10.58±3.12)mmHg(全层巩膜咬切术),(10.03±1.03)mmHg和(8.71±4.65)mmHg(小梁切除术),(11.94±1.19)mmHg和(6.96±3.25)mmHg(植管手术);各滤过模型术后第1天降眼压幅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0,P<0.05)。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和植管引流手术后第1天滤过泡直径在3mm以上分别为28眼、18眼、48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0,P=0.012);前房炎症反应在1级以上分别为30眼、18眼、29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4,P=0.000);前房积血分别为11眼、3眼、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0,P=0.000)。结论 植管手术模型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滤过泡形成好,眼压控制低,前房炎症反应轻,前房出血发生率低,是三种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最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lyciumbararumpolysaccharides,LBP)对体外高压诱导调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钾电流的影响。方法 生后2~3d的SD乳大鼠RGCs原代培养,分为对照组、加压组和LBP组,对照组为常规培养6d;加压组为常规培养6d后用自行设计的加压装置加压1h80mmHg(1kPa=7.5mmHg);LBP组为常规培养5d后,加入LBP共培养24h后,再加压80mmHg1h。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各组钾电流、半数最大激活电压(V1/2)、斜率(K)、最大电导(Gmax)的变化。结果 加压能使电流幅度显著增加,LBP能抑制加压引起的电流增加。在刺激电位为-10~60mV时,加压组的电流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n=5/6);LBP组电流密度明显小于加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n=6/8)。三组钾电流V1/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0,P<0.01),加压组V1/2(11.65±1.30)mV与对照组(21.42±1.33)mV、LBP组(19.33±13.75)m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LBP组V1/2与对照组V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K值分别是17.09±1.24、16.58±1.18、18.13±1.29,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9,P>0.05)。三组Gmax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7,P<0.05),加压组Gmax(0.59±0.13)与对照组Gmax(0.46±0.06)、LBP组Gmax(0.46±0.0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BP组Gmax与对照组G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能抑制加压引起的RGCs钾电流增加,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再次手术时应用飞秒激光制瓣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近视LASIK矫治后再次出现近视并要求手术的患者43例(86眼),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50眼)和对照组(18例36眼)。观察组用飞秒激光制瓣,在波前像差引导下行准分子激光切削,对照组掀开原角膜瓣后也同样在波前像差引导下行准分子激光切削。比较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屈光度、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等。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角膜反应轻,对照组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内生发生率较高。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裸眼视力(1.05±0.01)高于对照组(0.9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等效球镜度数为(0.53±0.34)D,对照组为(-0.23±0.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高阶像差、彗差和球差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总高阶像差、彗差和球差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像差比较,除三叶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显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对比敏感度在1.5c·d-1、3.0c·d-1、6.0c·d-1、12.0c·d-1、18.0c·d-1空间频率下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除在6.0c·d-1空间频率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其余空间频率下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在5个空间频率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7.8% (P<0.05)。结论 LASIK术后再次手术时应用飞秒激光再次制瓣后行波前像差引导LASIK可显著降低高阶像差,改善眩光、暗视力差和夜间驾车困难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眼表情况、干眼症的发病情况与全身免疫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病例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行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staining,FLS)计分、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im-pressioncytology,CIC)检查,以了解正常眼、HIV感染者的眼表情况。病例组中以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50μL-1为界分为A(≥50μL-1)、B(<50μL-1)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BUT结果:对照组(10.80±2.48)s,A组(7.00±3.74)s,B组(6.44±4.19)s,总体比较各组间BU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82,P=0.008),A组及B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4),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SIT结果:对照组每5min(11.73±2.46)mm,A组(8.33±2.58)mm,B组(8.67±4.44)mm,各组间总体比较SI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0,P=0.032),A组及B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28),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各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角膜FLS检查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903,P=0.004),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500,P=0.006),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269,P=0.132)。各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结膜CIC检查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0,P=0.001),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3,P=0.000),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2,P=0.063)。HIV感染者易出现BUT变短、SIT减少、角结膜FLS重,印迹细胞学分级有显著的差异,对照组分级主要集中于0级、Ⅰ级,病例组主要集中于Ⅱ级和Ⅲ级。对照组干眼症的患病率为6.7%(1/15),病例组干眼症的患病率为40.0%(6/15)。两组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31)。结论 HIV感染者易出现眼表异常及眼表细胞的损害,其干眼症发病率明显增高,眼表改变情况、干眼症发病率与CD4+T淋巴细胞数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76例(88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42眼),采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观察组40例(46眼),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改变及荧光充盈迟缓时间、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潜伏期等。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6.2%,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0,P=0.04),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2)。病程≤2周的患者中,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0.028),但病程>2周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病因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提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均有效。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但在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确切,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翔  王桃  柯欣怡 《眼科新进展》2015,(10):909-912
目的 观察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intraocularpressure,EIOP)模型视网膜损害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药组、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烙闭上巩膜静脉法对给药组、模型组SD大鼠建立慢性EIOP模型,观察补精益视片对慢性EIOP大鼠眼压和视网膜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给药组、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即刻直至造模后8周与造模前相比眼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说明EIOP模型造模成功。造模后8周眼压与造模后即刻相比,给药组有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8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数量给药组(14.57±1.97)与模型组(10.76±2.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47±1.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视网膜厚度模型组为(150.83±17.91)μm低于对照组的(219.72±32.2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组为(215.51±51.23)μ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RGCs数量及视网膜厚度均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RGCs超微结构显示给药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 补精益视片能保护SD大鼠慢性EIOP模型视功能,表现为降低眼压、提高RGCs数量、增加视网膜厚度、改善RGCs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Resight非接触式广角镜在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复杂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Resight非接触式广角镜下采用23G或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23G或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矫正视力、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矫正视力为光感-手动和0.05-0.1的患者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术前和术后视力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功能痊愈率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2.5% 和95.0%,对照组分别为67.5%和82.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5.0%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Resight非接触式广角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感染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76例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特征,包括44例血糖控制欠佳组(糖尿病未控制组,DNC组)及32例血糖控制良好组(糖尿病控制组,DWC组)患者;并与同期纳入的40例无全身病真菌性角膜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程度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糖尿病病程与角膜感染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在角膜感染程度上,DNC组与DWC组以中度感染占比最多(65.9%、62.5%),对照组以轻度感染占比最多(57.5%)。在感染评分上,DNC组与对照组在轻、中、重度感染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DNC组与DWC组在中、重度感染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预后上,DNC组与DWC组中无效分别为11例(25.0%)与3例(9.4%),有效(治愈和显效)分别为33例(75.0%)与29例(90.6%),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1)。DNC组与对照组中,后者有效及无效分别为38例(95.0%)、2例(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5.69,P<0.01)。DWC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在糖尿病病程与真菌性角膜炎感染程度及预后上,DNC组的糖尿病病程与角膜感染评分有相关性(r=0.37,P<0.05),与预后亦有相关性(r=0.28,P<0.05);DWC组的糖尿病病程与角膜感染评分及预后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糖尿病可加重真菌性角膜炎的感染程度并影响预后,积极控制血糖可能降低角膜感染程度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鬼针草滴眼液对雄兔去势所致干眼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新西兰白兔24只(24眼,均为右眼),制作去势雄兔干眼症模型,模型制作后即随机分为A、B两组(各12眼):实验组(A组)使用鬼针草滴眼液滴眼,对照组(B组)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PBS)滴眼。另选取2只兔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及2个月进行SchirmerI试验(SchirmerItest,SI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FL),并进行泪液总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检测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 治疗前A、B两组SIT、FL评分、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1周、2周、1个月及2个月后,B组SIT、FL评分较治疗前均稍有恶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SIT、FL评分、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两组各时间点SIT、FL评分、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2个月后,A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4262±268)mm-2和(312±103)mm-2,而B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3106±237)mm-2和(32±23)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鬼针草滴眼液能有效预防雄激素水平降低所致兔干眼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