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采用RTVueOCT测量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以及视盘的各项参数并进行分析,探讨频域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正常人40例(4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早中期患者30例(30眼)、POAG晚期患者38例(38眼),OCT测量所有研究对象视盘各参数、视盘各象限的RNFL厚度、平均RNFL厚度。对各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eandefect,MD)值进行相关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OCT检测结果表明,正常组和POAG早中期组、POAG晚期组上方、颞侧、下方、鼻侧象限RNFL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各组RNFL厚度从厚到薄依次为视盘下方、上方、颞侧、鼻侧象限。在视盘形态参数中,正常组、POAG早中期组和POAG晚期组患者视杯面积、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杯容积、视盘容积、杯盘面积比、水平杯盘比以及垂直杯盘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视盘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7)。对POAG患者的检测表明,视盘上方、颞侧、下方象限RNFL厚度以及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MD值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r=-0.455、-0.211、-0.493、-0.425,均为P<0.05),而鼻侧象限RNFL厚度与视野MD值无相关性(r=-0.106,P>0.05);视盘参数中,视杯面积和杯盘面积比与视野MD值呈正相关(r=0057、0.394,均为P<0.05),而盘沿面积、盘沿容积和视盘容积与视野MD值呈负相关(r=-0.275、-0.306、-0.418,均为P<0.05)。结论 RNFL厚度和视盘各参数是早期青光眼的敏感指标,RTVueOCT检测RNFL厚度和视盘参数有助于青光眼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及标准切口Phaco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2例(312眼)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2.2mm同轴微切口组)159例,对照组(3.0mm标准切口组)153例。记录两组术前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角膜滞后性(cornealhysteretie,CH)、角膜阻力因数(cornealresistancefactor,CRF)、Goldmann相关眼压(goldmanncorrelatedintraocularpressure,IOPg)、角膜补偿眼压(cornealcompensatedIOP,IOPcc)、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cornealthickness,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ndothelialcellcount,ECC);术中数据包括累积能量复合参数(cumulativedissipatedenergy,CDE)、手术时间。术后1d、1周、2周、1个月复查,比较两组UCVA、BCVA、ECC、CCT、CH、IOPg、CRF和IOPcc。结果 术后1d两组CH、CRF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研究组CH、CRF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CH、CRF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两组CH、CRF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均为P>0.05);两组IOPg、IOPcc仍高于术前(均为P<0.05),而低于术后1周(均为P<0.05);两组CCT恢复至术前水平(均为P>0.05)。术后4周,两组CH、CRF、IOPg、IOPcc、CC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均为P>0.05)。术前,两组CH、CRF与CCT存在正相关性(研究组:r1=0.43,r2=0.52,对照组:r1=0.56,r2=0.53;均为P<0.05)。术后1d,两组CH与CCT均无相关性(r1=0.13,r2=0.10,均为P>0.05)。两组的CRF值与CCT在不同时相始终存在相关性(均为P<0.05)。两组间不同时相的CH与CRF均存在正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同轴微切口Phaco和标准切口Phaco均会改变角膜生物力学特征。同轴微切口Phaco比标准切口Phaco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特征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碳酸酐酶Ⅱ(carbonicanhydrase,CA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集81例POAG患者(POAG组)和60位正常人群(对照组)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受试对象CAⅡ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 rs10504813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040、P=0.04,OR=0.613、95%CI=(0.380~0.989)];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rs3758078位点及rs703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构建8种单倍型,CAⅡ基因在两组间的单倍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TAC单倍型携带者患POAG风险显著降低[OR=0.145、95%CI=(0.021~0.980),P=0.022]。结论 CAⅡ基因多态性与POAG发病风险有相关性,rs10504813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性因素;TAC单倍型携带者患POAG风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频域-OCT观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edglaucoma,PACG)患者视盘形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及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cellcomplex,GCC),分析其与视野平均缺损(meande-viation,M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5例60眼PACG患者,根据视野损害程度分为早期及中晚期2组,与33例正常人进行频域-OCT对比检查。测量视盘形态学参数、整体平均RNFL厚度(RNFL-Avg)、上方平均RNFL厚度(RNFL-Sup)、下方平均RNFL厚度(RNFL-Inf)、整体平均GCC的厚度(GCC-Avg)、上方平均GCC厚度(GCC-Sup)、下方平均GCC厚度(GCC-Inf),并分析青光眼患者组视野MD与RNFL、GCC的相关性。结果 视盘各形态学参数在各期PACG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盘面积F=14.29、P=0.000;视杯面积F=11.31、P=0.000;盘沿面积F=6.27、P=0.002;盘沿容积F=10.41、P=0000;视神经盘容积F=3.53、P=0.034;视杯容积F=10.99、P=0.000;杯盘比F=8.64、P=0.000;杯盘纵比F=3.14、P=0048;杯盘横比F=4.20、P=0.012)。其中视盘面积差异表现为两个PACG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大,而两个PAC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参数表现为:中晚期PACG组的视杯面积、视杯容积、杯盘比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大;而盘沿面积、盘沿容积和视神经盘容积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小。增大及缩小的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化符合PACG神经损害的特点;而早期PACG组在上述参数中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RNFL及GCC的分析中,PACG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NFL-AvgF=9.79、P=0.000;RNFL-SupF=6.48、P=0002;RN-FL-InfF=7.54、P=0.001;GCC-AvgF=6.62、P=0.002;GCC-SupF=5.69、P=0.005;GCC-InfF=6.45、P=0.003)。组间两两比较发现:中晚期PACG组上述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早期PACG组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晚期PACG组RNFL和GCC均与MD呈明显的正相关(r=0.6895,P=0.001;r=05271,P=0.010);早期PACG组RNFL及GCC与MD无相关性(r=-0.2084、P=0.244;r=0.2001、P=0281)。结论 频域-OCT是一种比较敏感的能够观察到视网膜结构改变的检查方法,但其对于早期青光眼的诊断仍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分别观察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y,AION)患者球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ION患者42例,设为AION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42例,分别检查两组人群的颈内动脉及球后主要血管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并对2组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ION组与空白对照组球后主要血管睫状后短动脉的PSV分别为(10.26±0.73)cm?s-1和(11.66±0.19)c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V分别为(3.68±0.38)cm?s-1和(5.12±0.52)c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分别为0.77±0.27和0.68±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AION组的PSV为(9.17±0.42)cm?s-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0.68±0.18)c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ON组的EDV为(2.15±0.31)cm?s-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3.47±0.55)c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ON组的RI为0.67±0.1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5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ON组颈内动脉与球后主要血管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高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82,P=0.000)。结论 AION患者的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已发生明显改变,并与球后血管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高度相关,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发生AION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患者血浆和泪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28例RVO患者,收集血浆和泪液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VEGF表达水平,在1d、2周和4周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retinalthickness,CRT),另选健康志愿者3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和泪液中VEGF、CRT表达差异。结果 各时间点,RVO组血浆中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1dRVO组泪液VEGF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O组血浆和泪液中VEGF表达水平呈微弱正相关(P<0.05),而对照组中这种相关性稍强(P<0.05)。两组2周后CRT明显增加,1d与2周CR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周与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时间段RVO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O患者泪液中VEGF表达水平及CRT与健康人比较显著升高,血浆与泪液中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有一致性,泪液检测作为非侵入性的检测方式,对RVO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76例(88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42眼),采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观察组40例(46眼),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改变及荧光充盈迟缓时间、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潜伏期等。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6.2%,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0,P=0.04),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2)。病程≤2周的患者中,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0.028),但病程>2周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病因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提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均有效。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但在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确切,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lyciumbararumpolysaccharides,LBP)对体外高压诱导调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钾电流的影响。方法 生后2~3d的SD乳大鼠RGCs原代培养,分为对照组、加压组和LBP组,对照组为常规培养6d;加压组为常规培养6d后用自行设计的加压装置加压1h80mmHg(1kPa=7.5mmHg);LBP组为常规培养5d后,加入LBP共培养24h后,再加压80mmHg1h。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各组钾电流、半数最大激活电压(V1/2)、斜率(K)、最大电导(Gmax)的变化。结果 加压能使电流幅度显著增加,LBP能抑制加压引起的电流增加。在刺激电位为-10~60mV时,加压组的电流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n=5/6);LBP组电流密度明显小于加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n=6/8)。三组钾电流V1/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0,P<0.01),加压组V1/2(11.65±1.30)mV与对照组(21.42±1.33)mV、LBP组(19.33±13.75)m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LBP组V1/2与对照组V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K值分别是17.09±1.24、16.58±1.18、18.13±1.29,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9,P>0.05)。三组Gmax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7,P<0.05),加压组Gmax(0.59±0.13)与对照组Gmax(0.46±0.06)、LBP组Gmax(0.46±0.0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BP组Gmax与对照组G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能抑制加压引起的RGCs钾电流增加,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恺  谭钢  邵毅 《眼科新进展》2016,(12):1105-1109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链脲佐霉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白内障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FN低剂量干预组、SFN中剂量干预组、SFN高剂量干预组和苄达赖氨酸(bendazacly-sine,BDL)组,每组12只,后5组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1)建立糖尿病白内障模型,从造模成功当日开始,SFN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给予50mg·kg-1、100mg·kg-1、200mg·kg-1SFN灌胃,BDL组以200mg·kg-1BDL灌胃,其余2组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治疗12周后,测定空腹血糖水平,裂隙灯观察大鼠晶状体变化并对其混浊度进行分级,分离晶状体并制备成匀浆液,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ELISA检测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osylationendproducts,AGEs)含量,行Western-blotting检测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AR)表达。结果 用药后12周,SFN中、高剂量干预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均为P<0.05),而SFN低剂量干预组、BDL组仍处于高血糖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晶状体透明,无混浊发生;而模型组大鼠晶状体出现雾状混浊、核混浊,分级为Ⅲ ~Ⅴ级,其混浊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SFN中、高剂量干预组晶状体混浊度等级差异明显减轻(均为P<0.05),而SFN低剂量干预组、BDL组晶状体混浊度等级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晶状体组织中MDA含量升高,而SOD、GSH-Px、CAT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经中、高剂量SFN或BDL处理后,MDA含量较模型组减少(均为P<0.05),SOD、GSH-Px、CAT活性较模型组增加(均为P<0.05)。而SFN低剂量干预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模型组大鼠晶状体组织中AGEs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相对于模型组,经中、高剂量SFN处理12周后,AGEs含量明显减少(均为P<0.05);而SFN低剂量干预组、BDL组AGEs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运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晶状体组织AR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AR蛋白呈低水平表达,模型组A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于模型组,经中、高剂量SFN或BDL处理后,A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而SFN低剂量干预组AR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N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白内障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AGEs产生及下调A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PDR患者共45例(57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者为对照组,共24例31眼,年龄(51.27±17.15)岁;玻璃体切割术术前3~5d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者为观察组,共21例26眼,年龄(50.34±13.94)岁。随访时间为3~6个月。主要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前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1,P>0.05),两组术后BCVA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34,P<0.05)。两组术后BCVA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提升,χ2 值分别为10.927、18.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7d观察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4P<0.05),术后3个月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1,P>0.05)。两组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与7d时比较均明显变薄(t值分别为8.706、5.4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75±8.9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1.58±14.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5,P<0.05)。两组术中发生医源性裂孔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4,P>0.05)。对照组术中应用电凝止血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97,P<0.05);对照组术中填充硅油的眼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148,P<0.05);两组术后出血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357,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术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以提升术后BCVA、加快黄斑水肿消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变化,探讨ET-1与NAION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RIA)测定41例NAION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15例非病变对照者血浆ET-1水平。将NAION患者按视盘水肿程度分为重度水肿组、轻度水肿组、水肿消退组3组;并根据病程分为发病14 d内(病程1组)、15~30 d(病程2组)、31~60 d(病程3组)和61~180 d(病程4组)等4组。对比分析不同性别、视盘水肿程度以及病程的NAION患者血浆ET-1水平。结果NAION患者比对照者血浆ET-1水平增高(t=5.02,P<0.05)。不同性别NAION患者血浆ET-1水平无明显差异。视盘水肿程度不同组间血浆ET-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5,P<0.05);血浆ET-1水平随病程延长逐渐下降,不同病程组间血浆ET-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P<0.05);病程1、2、3组与对照组血浆ET 1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5.92,t2=3.47,t3=2.18, P1<0.01, P2<0.05, P3<0.05)结论NAION患者血浆ET-1水平可能与视盘损害程度和病程长短相关联。(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156-15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活血化瘀中药制剂银杏叶提取物、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NAION)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NAION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三组,均给予针灸、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等基础治疗,银杏叶提取物组增加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87.5mg每天1次静脉滴注,灯盏花素组增加灯盏花素注射液100mL每天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不予中药注射剂治疗,各组均连续治疗2周,以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的改变作为疗效评价依据。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组治疗前后视力分别为3.65±1.50及3.95±1.39,灯盏花素组治疗前后视力分别为3.89±1.24及4.02±1.19,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分别为3.69±1.52及3.81±1.57,其中银杏叶提取物组视力提高幅度最大,银杏叶提取物组和灯盏花素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幅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银杏叶提取物组和灯盏花素组治疗后MS高于治疗前,其中灯盏花素组治疗后MS提高幅度最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MS反而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明显(P>0.05);银杏叶提取物组有效率为45.2%,灯盏花素组总有效率为46.7%,对照组有效率仅为26.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在NAION的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血脂水平,探讨血脂水平与NAION的关系.方法 测定236例NAION患者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180名正常健康者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比较NAION组和对照组总体血脂水平.根据年龄分布情况,将两组受试者分为<40、40~49、50~59、60~69和>70岁亚组,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NAION患者血脂水平差异.结果 NAION组平均胆固醇为(5.48±1.23)mmol/L,甘油三酯为(1.58±1.14)mmol/L;对照组平均胆固醇为(5.44±1.14)mmol/L,甘油三酯为(1.56±1.25)mmol/L;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0.10;P值均>0.05).NAION组和对照组男女性之间,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t=1.36、-0.40,P值均>0.05;女性:t=0.37、0.59;P值均>0.05).NAION组与对照组各年龄亚组之间,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ION患者血脂水平较正常健康者无显著性差异,高血脂水平不是NAION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127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64眼)和对照组(43例,63眼),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观察组同时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检查患者手术前后视力、视网膜黄斑区厚度,同时观察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组间术后各时间点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视网膜黄斑区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厚度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增加,但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黄斑区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黄斑区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组间术后各时间点视网膜黄斑区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61)。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安全有效,能有效预防术后黄斑水肿,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修复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10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切口组和微切口组,分别行常规3.0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对两组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六角形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六角形细胞比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d、1周中央角膜厚度增加明显,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后1d、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一步缩小了手术切口,术后恢复更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俊英 《眼科新进展》2015,(11):1080-1082
目的 探讨紫杉醇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抗增殖作用。方法 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眼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6例(104眼),随机分为4组:A组术中给予0.20g·L-1丝裂霉素C,B、C、D组术中分别给予0.03g·L-1、0.05g·L-1、0.10g·L-1紫杉醇。所有患者均行标准的小梁切除术,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4组患者术前视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与6个月,4组患者的功能性滤过泡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0.000、0.739、1.031、1.083,均为P>0.05)。4组患者的术前眼压、术后1周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与D组间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A组有2眼结膜伤口有轻度渗漏,4眼发生浅前房,其余3组均未出现以上情况。结论 紫杉醇用于青光眼滤过术能有效降低眼压,维持滤过泡功能,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功能性溢泪患者泪阜肿物切除术后眼表症状、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 泪阜肿物导致的功能性溢泪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泪阜肿物切除联合结膜固定术;B组行单纯泪阜肿物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和泪液各蛋白测定,并对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B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泪阜肿物导致的功能性溢泪患者,泪阜肿物切除联合结膜固定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情况和泪液蛋白含量,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患儿血清谷氨酸浓度变化及其与ROP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ROP筛查,并分别于生后7d、42d进行外周血谷氨酸浓度测定。结果 根据筛查结果分为3组,Ⅰ组为轻度ROP(Ⅰ -Ⅱ期)共36例,Ⅱ组为重度ROP(Ⅲ -Ⅴ期)共18例,Ⅲ组为未发生ROP的早产儿共46例。生后7dⅢ组与Ⅰ组血清谷氨酸浓度分别为(69.348±25.768)mmol?L-1、(84.278±30.089)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Ⅱ组血清谷氨酸浓度(122.222±42.503)mmol?L-1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Ⅰ组与Ⅱ组血清谷氨酸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42dⅠ组与Ⅱ组血清谷氨酸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谷氨酸升高与ROP呈正相关(r=0.9716,P<0.05)。结论 ROP患儿血清谷氨酸浓度越高,病情越重,抑制谷氨酸浓度升高可能会预防和减轻RO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