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塞通联合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06~2019.12我院ACI患者60例,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0例)接受丁苯酞治疗,联合组(30例)予以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MoCA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及全血高切黏度(HWBV)]。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V及HWB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治疗ACI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黄坤 《当代医学》2021,27(12):70-72
目的 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和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86/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6%(7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P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V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NIHSS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白璇 《当代医学》2021,27(1):160-161
目的 分析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双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丽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58-4659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34)。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和脉动指数(PI)。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I低于对照组,CV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改善患者脑部血氧供应,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丁苯酞注射液25 mg/100 mL静脉注射,每日2次,14 d为1疗程。观察2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比较,并行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系列,治疗后复查头颅CT。丁苯酞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0.1g ti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4、21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 AD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4d后NIHSS及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21d后治疗组NIH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2年1-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0 ml BI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及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BMI、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NIHSS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不良事件。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何荣忠 《河北医学》2006,12(8):756-758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5.0%,而对照组的显效率则为25.0%,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血塞通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4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男性组红细胞压积、低切变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低切变率下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1);女性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及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改善脑缺血,并缓解因梗死引起的中枢与肢体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定。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能力评定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7d及14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时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和丹红注射液可达到协同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影响。方法:临床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的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受检者的纤维蛋白原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6)。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血塞通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Hcy、NSE水平的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Hcy、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hs-CRP、Hcy、NSE水平,以及NHISS评分,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方法选取120例ACI病人,随机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丁苯酞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以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ACI常规治疗药物(阿司匹林,奥扎格雷),丁苯酞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14 d为1个疗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评分测定。结果丁苯酞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以及联合治疗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CSS评分又明显低于丁苯酞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arthel指数测评上,对照组指数最低,丁苯酞治疗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指数居中,联合治疗组指数最高,且对照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酞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生活能力的改善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穆金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283-2284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方法:将105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GS)250ml,1次/d,连用20d,吡拉西坦注射液100ml,1次/d,连用20d;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GS 250ml,1次/d,连用20d,胞二磷胆碱0.75加入5%GS 250ml,1次/d,连用2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78%(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4 8例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GMP - 14 0、PAgT、D -Dimer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结果 疏血通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3项血小板活化指标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清除脑梗死患者血循环中活化血小板 ,有抑制血小板粘附、抗凝及抗血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志宏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6):158-160,163
目的 研究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笔者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丁苯酞+常规药物)治疗,治疗14天后,统计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4种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84%,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且两者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O的表达水平为56.17±6.42μmol/L,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WF、ET-1、VEGF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1.32%±11.56%、78.73±8.36ng/L、208.82±18.96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修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从而改善脑部微循环,缓解脑梗死症状,应该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余银 《中外医疗》2016,(25):14-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以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ESS及ADL评分加以对比。结果该试验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相较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7,P<0.05﹚;2组患者治疗前ESS评分与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5,0.16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ESS评分与ADL评分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1,4.14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血肌酐升高1例,转氨酶升高1例,血尿1例﹚,相较于对照组的3.4%(肝功能受损1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4,P>0.05﹚。结论将依达拉奉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