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综合性预防对长沙市社区人群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影响。方法 1992-1995年,在长沙市区10万人群中开展了脑血管病综合性预防研究,其中干预社区人群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研究人群中年龄在35-74岁的200人随机样本进行了膳食营养基线调查和复查。结果 与对照社区相比,干预社区人群能量、脂肪摄入量明显减少,分别减少13.6%、15.7%,且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干预、对照社区人群钠摄入量分别减少23.7%、13.7%,干预社区比对照社区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干预措施可以改变人群膳食营养,使膳食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服血管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长沙市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性预防研究系国家“八五”脑血管病攻关课题的一部分 ,由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承担 ,与长沙市开福区卫生局、长沙市老年病医院、黑石渡联合职工医院和开福区第二、五及六卫生院协作共同完成。在“七五”期间 ,我们进行了“长沙市居民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试验” ,并获得了成功[1] 。本研究是在此试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性研究。现介绍长沙市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性预防研究的基本设计和方法。1 总目标在脑血管病高发区的长沙市开福区内 10万人群中 ,以社区为基础 ,控制高血压为主要措施的综合性预防措…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社区人群日常膳食营养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监测社区人群日常膳食营养变动情况,进行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研究。方法:“九五”期间在长沙市进行社区人群的膳食调查。结果:长沙市监测社区35~74岁居民平均每日胆固醇的摄放量在增加(t=2.65,P〈0.05);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撮入量减少;从性别来看,胆固醇摄入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女性过多摄入引起。结论:长沙市监测社区居民抗氧化维生素平均每日摄入量有减少的趋势,女性平均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社区综合性预防对人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1990~ 2 0 0 0年在长沙市城区 10万自然人群 (按整群抽样分为干预区和对照区 )中开展社区综合性预防研究 ,2 0 0 0年、1997年、1995年和 1992年分别于研究人群中抽样检查血压和血脂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近 10年干预后 ,干预区居民人均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另外女性居民还有人均舒张压降低 ;而对照区居民人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血清总胆固醇均增高。结论 脑血管病社区综合防治有效 ,但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社区综合性预防对人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1990-2000年在长沙市城区10万自然人群(按整群抽样分为干预区和对照区)中开展社区综合性预防研究,2000年、1997年、1995年和1992年分别于研究人群中抽样检查血压和血脂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近10年干预后,干预区居民人均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另外女性居民还有人均舒张压降低;而对照区居民人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血清总胆固醇均增高。结论 脑血管病社区综合防治有效,但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社区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和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八五”期间在长沙市开福区 10万自然人群中开展了社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性预防研究。结果 :长沙市 35~ 74岁居民平均每日脂肪摄入量过高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偏低。SBP在干预区及对照区干预后仍有增高 ;干预后干预区 TG水平有下降 ,对照区有上升 ;DBP、BMI在两区干预后均有下降 ;TG水平在两区干预后均有上升。GL U和 HDL- C在两区干预后均显著下降(P<0 .0 5 )。结论 :通过在社区进行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可使一些危险因素水平下降 ,但危险因素能否持续下降 ,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预防研究--死亡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社区人群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方法在干预社区采用强化以脑血管病为主的卫生健康知识宣传,管理高血压病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监测脑血管病死亡病例,而在对照社区仅监测脑血管病的死亡病例.结果10年内对照社区平均年死亡率为147.8/10万,干预社区为110.8/10万.10年内干预社区脑血管病死亡率较对照社区下降25.0%;在干预社区内2000年脑血管病死亡率较1991年下降40.2%,而在对照社区2000年脑血管病死亡率较1991年下降36.5%.结论为期10年的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性预防可降低脑血管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居民脑血管病十年综合防治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脑血管病综合性防治的效果。方法 :1991~ 2 0 0 0年在长沙市开福区 10万自然人群中 ,按整群抽样分为干预区和对照区 ,分别在 35~ 74岁的 812例和 831人亚组人群中调查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和血脂等变量 ,作为评价干预效果指标 ,10年后抽取与干预前相同条件下的对象 80 4和 82 6人进行复查 ;同时在干预区进行脑血管病的综合防治。结果 :干预后甘油三酯显著下降 (P<0 .0 1) ,平均舒张压、胆固醇、血糖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2 0 0 0年干预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 (粗率和标化率 )及年死亡率 (粗率 )显著低于对照区 (P<0 .0 5~ 0 .0 1)。结论 :社区综合性脑卒中防治是降低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区人群日常膳食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心脑血管病的综合防治研究。方法:“八五”期间在上海市进行社区人群的膳食调查。结果:35~59岁居民平均每日脂肪、钠、胆固醇的摄入量过高,碳水化合物、钾、钙、镁、锌的摄入量偏低,而男、女性居民之间的摄入量多有明显差别。结论:社区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进行居民的膳食干预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是必要的,并提出合理的膳食改变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综合性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人群脑卒中发病、死亡的影响.方法1997~2000年对长沙市35岁以上社区人群中的部分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性防治,并监测1996~2000年干预和对照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人均下降了4.25mmHg、舒张压人均下降了1.16mmHg(P<0.01),且不论男女,人均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干预使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下降约50%.结论综合性干预能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为脑卒中社区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北京崇文社区脑卒中管理模式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建立有效降低北京崇文社区脑卒中发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水平的长效机制与模式。方法选择有良好人群基础的崇文社区,建立以区卫生局领衔,下属3所医院为技术平台的社区人群脑卒中防治体系。培训社区医务人员和街道干部,创建慢性病与公共卫生相结合的基础队伍。在社区人群中开展危险因素水平的调查与评估,对高危人群进行综合性干预及全人群健康教育与促进。结果对1016例心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症状改善而自行停药者分别占35.5%和30.3%,每日坚持规律服药者分别占62.8%和69.6%;影响药物治疗的9项因素中,忘记服药、医疗费用高、家庭经济原因均>20.0%,因药物产生不适反应而停药的男性和女性仅为17.8%和11.3%,女性遵守医嘱的依从性高于男性。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居民由基线调查时的53.9%上升到66.4%。从2004年、2003年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观测社区干预初见效果。结论在我国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开展大规模、系统的社区综合性干预,群体健康教育与促进,可有效控制社区人群危险因素水平,对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基层医院保健科医生经过系统慢性病防治培训,可承担起社区脑卒中综合性预防的基本职能,为我国社区公共卫生战略实施提供可操作性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长沙市社区人群控烟试点研究经验。方法 1997年1月,在长沙市整群随机抽取189名吸烟者进行综合控烟研究。结果 有167人随访至研究结束(1999年11月),随访率为88.36%,其中有31人完全戒烟,占18.56%;86人吸烟量减少,占51.5%;仅有50人吸烟不变或增加,占29.94%。人均每天吸烟量从16.61支降至11.40支(P<0.001);人均KAB水平提高了27.88(P<0.001)。结论 对社区人群进行综合性控烟干预是有效和可行的,亦是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社区人群干预前后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在“八五”“九五”期间,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两个街道约9万人群中开展社区脑血管病综合性防治研究。结果:经过9年干预,干预社区脑卒中总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2000年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为130.2/10万,与1991年相比下降了25.8%,而监测社区脑卒中总发病率呈波动性上升,2000年监测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为187.4%/10万,与1991年同组相比上升了13.2%,1996-2000年脑卒中平均发病率与同组的1991-1995年相比,干预社区下降了13.0%,而监测社区上升了11.0%,干预社区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发病率变化趋势与程度不一致,其中以75-84岁人群下降最为明显,结论:以开展健康教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座中的发病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队列人群血压的变化及综合预防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1987年在长沙市按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一个干预人群和一个对照人群 ,并对 35岁以上居民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对干预组进行 14年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 35岁以上社区人群人均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经过 14年干预后 ,干预组 35岁以上人群人均SBP和DBP低于对照组 ,干预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队列人群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是降低此种趋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Stroke has been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in most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since the 1990s. A 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 trial carried out in China aime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troke. In 1991, two well-matched communities each with approximately 50,000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intervention or control communities in the urban areas of Beijing, Shanghai and Changsha. Regular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between 1991 and 2000 in the intervention communities but no special action was taken in the control communities. Both fatal and nonfatal stroke cases were meticulously registered during the study in the two communitie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long-term intervention. The trend in stroke incidence and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n stroke incidence were analyzed using a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 adjusted for age, sex, year and city. Between 1991 and 2000, 2,273 first-ever stroke cases were registered in the intervention communities and 3,015 in the control communities. Geographic vari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and its subtypes were found among these 3 cities. Through 10 years of intervention, incidence risks of all, ischemic and hemorrhagic strokes decreased by 11.4% (relative risk 0.895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8483-0.9460; p < 0.0001), 13.2% (relative risk 0.8676; 95% CI 0.8054-0.9345; p = 0.0002) and 7.2% (relative risk 0.9283; 95% CI 0.8517-1.0117; p = 0.0899), respectively, in the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control communities. Accordingly, comprehensive 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 measure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in th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扬州市荷花池社区55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相关疾病患病情况,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慢性病防控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该社区55岁以上39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自愿接受体检者进行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及颈动脉B超筛查,对体检结果进行心脑血管病危险度评分。结果 291人自愿接受了体检。慢性病发病率高低依次为高血压病(62.54%)、高脂血症(52.23%)、肥胖(15.46%)、糖尿病(9.97%)、脑血管病(4.12%);51.77%受检者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其中14.12%受检者存在颈动脉狭窄,85人颈动脉B超提示,47.76%人系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结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病等疾病是影响该社区55岁以上人群的主要慢性疾病,需进行积极防控。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and purposeAccording to official statistics, the stroke mortality rate has remained high in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for a few decade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also in Poland stroke mortality failed to decline in the period 1984 to 1992. Since that time, stroke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has changed, especially in the cities, where stroke units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incidence and case fatality rates,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 two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performed in Warsaw in 1991/1992 and 2005.Material and methodsIncidence rates and case fatality rates for the first-ever-in-a-lifetime stroke have been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 two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the Warsaw Stroke Registry (population 182 649) conducted in 1991 and 1992, and the European Register of Stroke (population 120 186) – registration in 2005. In both studies data were standardized to the European population by the direct methods.ResultsContrary to the incidence rates, which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etween 1991/1992 and 2005, 30-day and 1-year case fatality rat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43% to 14.9% and from 59.7% to 33.1%, respectively.ConclusionsComparison of data from two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stroke registries showed that stroke case fatality and mortal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i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bette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the acute phase of stroke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condary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stro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