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翔宇  戴红蕾  丁宁  何雷 《眼科》2012,21(4):286-288
【摘要】 在医学生的眼科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等形式,开展课堂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引入并培养循证医学思维,使医学生对眼科学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临床、教学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的应用对提高眼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眼科,2012,21:286-288)  相似文献   

2.
目的 眼科学教学既有一般临床医学课程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改进眼科学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眼科学教学质量,这是临床教学的焦点问题。方法 根据南通大学以及我院的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尝试:(1)将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学中;(2)培养学生循证医学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3)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单位课时所讲述的内容丰富多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4)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内容侧重上针对其今后的工作而有所区别;(5)实行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眼科专业英语教育,推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对以上教学改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教学方法的改进得到94.3%的学生认可,认为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提高。结论 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理念对眼科学教学进行改进,其提高眼科学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94期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专业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在眼科教学过程中分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 PBL 教学组(60人)和常规教学组(60人)。在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结果: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PBL教学组学生在对眼科学教学内容感兴趣、愿意主动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提高自学能力和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提高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提高传播信息的技能、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将理论知识与临床问题联系、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供学习成果并成为自主学习者、提高团结合作与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赏识和包容学习同伴和愿意参加小组讨论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组(P〈0.05)。 结论: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的习惯,对于提高眼科教学水平、加速眼科专业的发展和后继人才的选拔培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张丰菊  宋彦铮  孙明甡 《眼科》2014,(6):424-426
七年制医学研究生培养是打造高级医学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如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是培养的关键点。因此在眼科学七年制研究生教学中需要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使其能够具有敏锐的科研嗅觉和严谨的临床诊疗思维,以适应我国眼科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庞东渤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9):1582-1584
目的:探讨改进眼科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方法:将案例教学及情景教学应用到眼科理论与实习教学中。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喜爱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见习学习效果。结论:以案例教学为导向情景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对眼科疾病综合分析的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发现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阐述发现教学法的基本过程、优越性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教学法可以加强医学生对眼科学习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对眼科知识的掌握,对眼科新进展的把握,提高医学生的理论水平,使学生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结论发现教学法有益于眼科教学,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眼科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PBL教学模式在本科生临床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索。 方法:从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随机选择5个班,共148人作为试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另外随机选择5个班级,共151人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作为对照,对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采用调查表对试验组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他们对PBL的评价信息。 结果:试验组考试成绩平均值(78.35±7.63)明显高于对照组(71.68±6.37)(P 〈0.001);大多数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使他们在查阅、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等得到提高,且使学习内容更容易理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让理论知识在临床见习中得到印证,在提高临床见习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眼科学教学效果。教师也普遍认为PBL教学模式下的课题气氛更活跃,学生发言更积极主动,师生关系更融洽。 结论: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眼科学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陶奕瑾  钟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6):1137-1139
目的::为了提高眼科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以案例为基础( case based-learning, CBL )和以问题为基础(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引入眼科学临床教学中,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13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的131名学生分别采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章节的教学。通过课堂测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等综合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班级综合成绩明显优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班级。结论:应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模拟教学在眼科学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方法:将2009/2011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学系就学的学生48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手术模拟教学联合传统教学的方法,对照组只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半年后对两组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进行考核。

结果:不同组别研究生的眼科基本显微镜下操作、缝合技术考核成绩、对手术技术的信心均有显著性差异。实施手术模拟教学后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且对各自的手术技术充满信心。

结论:手术模拟教学对提高研究生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眼科八年制学生的培养要求,结合自身从事眼科八年制学生的教学经验,就眼科基础理论学习、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显微手术技巧学习、眼科亚专业兴趣培养及基本实验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提高眼科八年制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The author defines motor and sensory alternation: the term alternation should not be used in isolation, it should always be accompanied by the name of the parameter concerned. Sensory alternation is always found together with motor alternation but the reverse is not true.The examining criteria for a diagnosis of sensory alternation are given, sensory alternation must not be confused with alternating inhibition. Working from clinical observations of cases of motor alternating strabismus, the author selects 2 types of binocular sensory relations which allow one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cases of primary alternating strabismus- cases of secondary alternating strabismusThese forms will develop in different ways; in both cases a cure is possible providing that the right treatment is prescribed and once prescribed carefully followed, etc. It is always a case of serious forms of strabismus whose developmental period is spread over several years.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the frequency of cases of true primary strabismus is from 1–3%, the frequency of cases of secondary alternating strabismus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therapy practised on cases of monocular strabismus with amblyopia. These latter will become cases of alternating strabismu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ertain types of therapy carried out over several years (penalization, rocking, alternated occlusion, etc...).Experimental data on kittens confirm clinical data; kittens placed in abnormal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sensitive period will show modific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cortical cells and the absence of binocular cells (either because the excitation of the two eyes was not simultaneous, or not identical: artificial strabismus, occlusion, opaque glasses). This disturbances become irreversible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exposure (a function of age, length of exposure, etc...).It is thus necessary to bear in mind: 1) the iatrogenic risks of certain orthoptic treatments, 2) the necessity for a binocular form of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as once a certain stage is passed, cortical plasticity diminishes and the elaboration of normal binocular relations becomes impossible.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